高三語文文言文翻譯複習

高三語文文言文翻譯複習

高考文言文翻譯題考查的固然是整句的翻譯,但命題者對文句的設定是獨具慧眼的,他們總是選擇那些帶有特殊語法現象(詞類活用、倒裝等)和含有關鍵性詞語的句子給考生翻譯,並將其設定為高考閱卷的采分點

那么,怎樣才能把握住這些得分點呢?在此將其系統地歸納如下。

一、詞類活用要特別關注

詞類活用是文言文zhong6*特有的語法現象,主要有“名詞的活用,動詞的使動、為動、意動用法,形容詞的活用”。對活用詞的翻譯要善於通過分析句子的語法結構來確定它的詞性。文言文與現代漢語相比,在詞義上差別很大,但句子的語法結構基本上還是一致的。除了一個特殊句式——“倒裝句”以外,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狀+謂+定+賓”的順序排列的,所以其相應成分上的詞的詞性也與現代漢語相一致。即主語、賓語一般是名詞,謂語一般是動詞,定語一般是形容詞,狀語一般是副詞。所以我們在翻譯活用的詞時,就可通過分析這個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以及所充當的成分先判定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義項,達到正確翻譯的目的。

1. 名詞活用為動詞

[例1]大用則王,小用則亡。

[解析]此句中的“亡”在句中所處的位置是在連詞(連詞後一般跟動詞)“則”之後,而“王”的位置與後一句的“亡”相同,兩句對舉,功能也應相同,故“王”是動詞“稱王”義。

[譯文]用在大處就可稱王,用在小處就會身亡。

2. 動詞的使動、意動、為動用法

[例2]縣有輕囚十數人,會春暮時雨,臨白令請出之,令不許。.

[解析]此句中“請出之”的“出”從語法角度推斷其肯定為動詞,但如果直譯成一般動詞是不能體現出主語對賓語的主動性的,這時就應當考慮它是否屬於使動或意動、為動用法。

[譯文](萬泉)縣有十幾個犯了輕罪的囚徒,適逢春末下了應時的雨,唐臨稟告縣令,請求(暫且)讓他們出獄(耕種),縣令不允許。

[例3]奇之,立許字以女。

[解析]此句中“奇之”的“奇”肯定為動詞,但如果譯成“奇怪”,句子明顯講不通,此時不妨往其它方面想一想。比如師說中“不恥相師”中的“恥”字就是典型的意動用法——認為……恥辱。

[譯文]認為他品質非凡,立刻許諾把女兒嫁給他。

[例4]馬病肥死,使群臣喪之,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

[解析]此句中“喪”如果直譯成“哭”,看似通順,但與下文意思不符,若從為動的角度翻譯,則通暢無阻。

[譯文]馬患肥胖症而死,讓群臣為它治喪,要用內棺外槨的大夫禮制安葬它。

3. 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例5]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解析]此句中“賢”和“愚”本為形容詞,但形容詞是不能充當句子主語的,由此可以判定這兩個詞的詞性發生了改變,應當是名詞的功能。具體翻譯時可用替換法分別譯為“有才德的人”“愚笨的人”。

[譯文]有才德的人如果錢財多,就會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錢財多,就會增多他的過失。

二、特殊文言句式在翻譯中要體現出它的特殊性

文言句式已納入今後高考的考查範圍,要求我們必須掌握好文言句式的不同特點,特別要掌握好幾個特殊句子——“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等。在翻譯時,判斷句一定要譯成“……是……”或“……不是……”的格式;省略句要將省去的內容補全;被動句要體現出被動的關係;倒裝句要將顛倒的語序理順,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表達習慣。

1. 判斷句

[例6]聞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絕王之喜好也。

[解析]本句中“者、也”是判斷句的標誌,所以考生必須將本句譯成“……是……”的格式。

[譯文]聽說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對鬥劍的喜好。

2. 省略句

[例7]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

[解析]此句中“不足為也!”省略了主語,翻譯時應把主語“廉吏”補出來。

[譯文]楚相孫叔敖堅守廉潔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處困境,背柴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3. 被動句

[例8]暉剛於為吏,見忌於上,所在多被劾。

[解析]本句能否得分的關鍵就在於“見……於”表示的被動關係能否譯出。

[譯文]朱暉做官時很剛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處,他都被ren6*彈劾。

4. 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

[例9]趙國何求而不得也!

[解析]本句中的“求”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作賓詞提前了,翻譯時必須將“何”歸到它原來的位置上(“求”後面),才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則。

[譯文]在趙國這片土地上我想要得到什麼難道還得不到嗎!

[例10]吳王困於姑蘇之上,而求哀請命於勾踐。

[解析]此句中“於勾踐”是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翻譯時應將它提到動詞“求哀請命”之前。

[譯文]吳王被困在姑蘇城上,向勾踐哀求饒他性命。

三、注重對關鍵實詞的翻譯

所謂關鍵實詞,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關鍵意義的、解釋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或有多個義項的詞語。句子中的關鍵實詞,以動詞最多,形容詞、名詞次之。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有無通假字、古今異義詞等。翻譯時首先要聯繫全文,特別要結合上下句語境仔細推敲,以防誤譯。其次要準確運用“組詞法與替換法”來完成文言文向現代漢語的轉錄。

[例11]常以木枕布衾質錢,人重其賢,爭售之。

[解析]本句中“質”“售”兩字甚為關鍵,如誤譯則句意必然不準。“質”,“典當、典押”的意思,這個意思在教材中未出現過,需要考生利用上下文來推斷。“售”,“買”而非“賣”,古今異義詞,和現代漢語截然不同。

[譯文](陽城)經常拿木枕和布被去典押換錢,人們敬重他的賢德,爭著買他的東西。

[例12]俄而崇韜入謝,因道之解焉。

[解析]此句中的.“謝”,不是現代漢語中的“感謝”義,而表示“謝罪、道歉”的意思。

[譯文]一會兒,郭崇韜進來向世宗謝罪,通過馮道化解了與世宗的衝突。

四、虛詞是句子的潤滑劑

虛詞是句子構成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考試大綱18個文言虛詞中經常考的有“因、以、於、乃、其、為、則”等,考前應當注意把它們的用法進行歸納並強化訓練以加深印象。翻譯時,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注意上下文的關係,注意意思的銜接和連貫。

[例13]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為也。”乃悉罷之。

[解析]此句的翻譯,虛詞是關鍵點,“以”,介詞,“為了”的意思;“乃”,副詞,“於是、就”的意思;“悉”,副詞,“全部”的意思。

[譯文]裴俠說:“因為飲食而役使人,是我不做的事。”於是把他們全都遣散了。

五、不忽略句子中隱含的語氣

句子的語氣也是句子構成中的一個重要成分,如果考生在翻譯時丟失了原句中隱含的語氣,那么翻譯也就失真了。

[例14]趙國何求而不得也!

[解析]此句除了是一個賓語前置句外,關鍵還要能看出這是一個反問句。

[譯文]在趙國這片土地上我想要得到什麼難道還得不到嗎!

[例15]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解析]此句中“賢而多財”的“而”不表示“遞進或轉折”關係,它隱含著一種假設語氣。這一點,能看出來的考生並不多。

[譯文]有才德的人如果錢財多,就會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錢財多,就會增多他的過失。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高三語文文言文翻譯複習0
高三語文文言文翻譯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