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則字的用法介紹

高考文言文則字的用法介紹

1.“則”字用作連詞,可表示多種關係。

(一)表示承接關係。一般用來連線兩個分句或緊縮複句中的前後兩層意思,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事理上的緊密聯繫。可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鴻門宴》)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子燦寐而醒,客則鼾睡炕上矣。(《大鐵椎傳》)

(二)“則”字表示假設關係。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設的情況,相當於假使如果;有的用於後面的分句,表示假設或推斷的.結果,相當於那么就。例如: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三)“則”字表示並列關係。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兩個(或兩個以上)分句之間是並列關係(不是表示兩個詞之間)。可譯為就,或不譯。例如: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四)“則”字表示轉折、讓步關係。表示意思有轉折時,則字用在後一分句,可譯為可是卻;表示姑且承認一件事,預備下句轉入正意時,則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譯為雖然倒是。例如: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東門之》)

2.“則”字用作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高考文言文則字的用法介紹0
高考文言文則字的用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