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閱讀-《金溪民方仲永》
文言文閱讀-《金溪民方仲永》
文言文閱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小題1】解釋劃線的字。(4分)
(1)邑人奇之()
(2)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3)不能稱前時之聞()
(4)稍稍事言其父()
【小題2】下列劃線字用法相同的兩項是()()(2分)
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C.或以錢幣乞之D.余聞之也久
【小題3】下列句中停頓有誤的一項是()(2分)
A.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B.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C.父/利其然也D.余聞之也/久^
【小題4】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小題5】回答問題。(5分)
(1)方仲永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3分)
(2)方仲永由天資過人變得“泯然眾人”,原因是什麼?(2分)
答案
【小題1】(l)對……感到驚奇 (2)同“攀”:牽、引(3)相當(4)漸漸
【小題2】B、C
【小題3】B
【小題4】(1)同縣的人對他感到驚奇,漸漸地請他的父親去做客,有的人還花錢求仲永題詩。
(2)他的父親以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小題5】(1)第一階段是他幼時天資過人,具有作詩才能;第二階段是十二三歲時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階段是又過七年後,他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2)從方仲永個人情況來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貪圖小利,目光短淺而“不使學”,即沒有受到後天正常的教育。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奇”是文言文中的常見字,應譯為“以……為奇,對……感到驚奇”, “扳”是通假字,是動詞用法。“稱”與現代漢語的意思基本一致,即“相稱、相當”,“稍稍”是古今異義詞,應譯作“漸漸”。
【小題2】試題分析:“忽啼求之、邑人奇之、或以錢幣乞之、余聞之也久”中的四個
“之”都是代詞用法,第一個指書具,第二個指這件事,第三個指詩,第四個指代這件事。因此答案應選BD.
【小題3】試題分析:“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應改為“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即要在主語“其詩”和謂語部分“以養父母、收族為意”之間停頓。
【小題4】試題分析:翻譯時要注意,關鍵字語的.意思必須要落實。此句中的關鍵字有 “奇”“利”“稍稍”等。“奇”是“對……感到奇怪”,“利”應譯為“認為……有利可圖”,“稍稍”應譯為“漸漸”。然後把各個詞語的意思連綴起來,語意通順即可。
【小題5】試題分析:從前向後讀可知,仲永先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即:天資過人;後來“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即:才能衰退;再後來“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可見,最後他完全變成一個平庸之人。他變化的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即貪圖小利,目光短淺,沒有讓仲永接受後天正常的教育。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