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蕭憺傳》原文及翻譯

南史

原文:

始興忠武王憺字僧達。武帝起兵,憺為相國從事中郎,與南平王偉留守。天監元年,封始興郡王。時軍旅之後,公私匱乏,憺厲精為政,廣辟屯田,減省力役,存問兵死之家,供其窮困,人甚安之。憺自以少年始居重任,開導物情,辭訟者皆立待符教,決於俄頃。六年,州大水,江溢堤壞,憺親率將吏,冒雨賦丈尺築之,而雨甚水壯,眾皆恐,或請避焉。憺曰:“王尊尚欲身塞河堤,我獨何心以免?”乃登堤嘆息,終日輟膳。邴洲在南岸,數百家見水長驚走,登屋緣樹。憺募人救之,一口賞一萬。估客數十人應募,洲人皆以免,吏人嘆服,鹹稱神勇。又分遣諸郡遭水死者給棺槥,失田者與糧種。七年,慈母陳太妃薨,水漿不入口六日,居喪過禮,武帝優詔勉之,使攝州任。是冬詔征以本號還朝人歌曰始興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時復來哺乳我憺性好謙降意接士常與賓客連榻坐時論稱之九年,拜益州刺史。舊守宰丞尉歲時乞丐,躬歷村里,百姓苦之,習以為常。憺至州,停斷嚴切,百姓以蘇。又興學校,祭漢蜀郡太守文翁,由是人多向方者。十四年,遷荊州刺史。同母兄安成王秀將之雍州,薨於道。憺聞喪自投於地,席稿哭泣,不飲不食者數日,傾財產賻送,部伍大小皆取足焉,天下稱其悌。十八年,征為侍中。薨,二宮悲惜,輿駕臨幸者七焉。贈司徒,謚曰忠武。憺有惠西土,荊州人聞薨,皆哭於巷,嫁娶有吉日,移以避哀。
(節選自《南史·蕭憺傳》)

譯文/翻譯:

始興忠武王蕭儋字僧達。梁武帝起兵時,蕭儋擔任相國從事中郎,與南平王蕭偉留守。天監元年,蕭儋被封為始興郡王。當時(處於)戰爭之後,公家和私人(的物資)缺乏,蕭檐提振精神處理政事,廣泛開墾屯田,減少勞役,慰問兵卒死亡的家庭,供養其中貧窮困難的人,百姓非常安定。蕭檐從年輕時就開始擔任要職,勸解人心,訴訟的人都站立著等待批示,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出決斷。天監六年,州中發大水,長江漲滿,大堤毀壞,蕭檐親自率領將士官吏,冒著大雨(按照)分派的丈尺數修築大堤,但是雨大水多,眾人都很害怕,有的人請求退避。蕭檐說:“王尊尚且想要用身體堵塞黃河大堤,我難道還有什麼心思來躲避?“於是登上大堤嘆氣,整日停止吃飯。邴洲在南岸,幾百家百姓看見水上漲而驚慌逃跑,爬上屋頂,攀緣上樹。蕭檐招募人去解救他們,救一個人獎賞一萬。大概有幾十個商販響ying6*招募,百姓都得以幸免於難,官吏、百姓讚嘆佩服,都稱頌他神勇。他又分別派遣各郡(官員)給因遭遇水災而死的人提供棺材,給田地失收的人提供糧食種子。天監七年,慈母陳太妃去世,他有六天沒有喝一口水,守孝超越禮數,梁武帝用嘉獎的詔書勉勵他,讓他代理州務。這年冬天,下令徵召他按原來的封號回到朝廷。人們歌頌他:“始興王,是百姓的父親,救人急難,如同水火。什麼時候再來哺育我?“蕭檐性情喜好謙和,屈意接待士人,常常與賓客連著床榻而坐,當時的輿論稱讚他。天監九年,擔任益州刺史一職。舊時地方縣丞、縣尉過年時討錢,親自到村子中,老百姓都以此為苦,並習以為常。蕭儋到州上(任職後),嚴厲急切地制止(這種做法),百姓因而得到解救。又興辦學校,祭奠漢代蜀郡太守文翁,因此人們多向正直的人看齊。天監十四年,遷任荊州刺史。同母兄長安成王蕭秀將要到雍州去,在路上去世。蕭儋聽到喪事後自己撲倒在地,臥在禾稈上哭泣,幾天不吃不喝,用盡財產幫助辦理喪事,軍隊上下都取用充足,天下人稱讚他對兄長的敬愛之情。天監十八年,被徵召為侍中。(蕭儋)去世時,兩座宮室里的人悲痛惋惜,皇上七次前來弔唁。追贈司徒,諡號忠武。蕭檐對西土的百姓有恩惠,荊州百姓聽說他去世,都在街巷中哭泣,出嫁娶妻選有吉日的,也改換(時間)來避開哀思。 
《南史·蕭憺傳》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南史·蕭憺傳》原文及翻譯0
《南史·蕭憺傳》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