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文言文翻譯

史記文言文翻譯

《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各位同學們,我們看看下面史記中的白起王翦和范雎的翻譯吧!

史記文言文翻譯1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原文及翻譯

王翦者,頻陽東鄉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翦將攻趙閼與,破之,拔九城,十八年,翦將攻趙。歲余,遂拔趙,趙王降,盡定趙地為郡。明年,燕使荊軻為賊於秦,秦王使王翦攻燕。燕王喜走遼東,翦遂定燕薊而還。秦使翦子王賁擊荊①,荊兵敗。還擊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秦始皇既滅三晉,走燕王,而數破荊師。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千逐燕太子丹至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於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於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王翦言不用,因謝病,歸老於頻陽。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鄢郢破之於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見謝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謝曰:“老臣罷病悖亂,唯大王更擇賢將。”始皇謝曰:“已矣,將軍勿復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為聽將軍計耳。”於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眾。始皇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或曰:“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擊荊。荊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荊兵數出挑戰,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荊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荊兵遂敗走。秦因乘勝略定荊地城邑。歲余,虜荊王負芻,竟平荊地為郡縣。

(節選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注】

①荊:即指楚。

譯文:

王翦,是頻陽東鄉人。少年時就喜好軍事,後來侍奉秦始皇。始皇十一年,王翦帶兵攻打趙國的閼與,不僅攻陷了它,還一連拿下九座城邑。始皇十八年,王翦領兵攻打趙國。一年多就攻取了趙國,趙王投降,趙國各地全部被平定,設定為郡。第二年,燕國派荊軻到秦國謀殺秦王,秦王派王翦攻打燕國。燕王喜逃往遼東,王翦終於平定了燕國都城薊勝利而回。秦王派王翦兒子王賁攻擊楚國,楚兵戰敗。掉過頭來再進擊魏國,魏王投降,最後平定了魏國各地。

秦始皇滅掉了韓、趙、魏三國,使燕王喜逃跑了,同時多次戰敗楚軍。秦國將領李信,年輕氣盛,英勇威武,曾帶著幾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擊到衍水,最後打敗燕軍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認為李信賢能勇敢。於是秦始皇問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國,由將軍估計調用多少人才夠?”李信回答說:“最多不過二十萬人。”秦始皇又問王翦,王翦回答說:“非得六十萬人不可。”秦始皇說:“王將軍老了,多么膽怯呀!李將軍真是果斷勇敢,他的話是對的。”於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帶兵二十萬向南進軍攻打楚國。王翦的話不被採用,就推託有病,回到頻陽家鄉養老。李信攻打平與,蒙恬攻打寢邑,大敗楚軍。李信接著進攻鄢、郢,又拿了下來,於是帶領部隊向西前進,要與蒙恬在城父會師。其實,楚軍於是跟蹤追擊他們,連著三天三夜不停息,結果大敗李信部隊,攻入兩個軍營,殺死七個都尉,秦軍大敗而逃。

史記文言文翻譯2

《史記·范雎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范雎者,魏人也。事魏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使於齊,范雎從。齊襄王聞雎辯口,乃使人賜雎金十斤及牛酒。須賈大怒,以為雎持魏國陰事告齊,以告魏相魏齊。魏齊使舍人笞擊雎,折脅摺齒。雎詳死,即卷以簀,置廁中。賓客飲者醉,更溺雎,故僇辱。范雎得出。後魏齊悔,復召求之。魏人鄭安平聞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張祿。秦昭王使謁者王稽於魏,鄭安平夜與張祿見王稽。王稽知范雎賢,過載范雎入秦。秦相穰候①車騎從西來。范雎曰:“吾聞穰侯專秦權,惡內諸侯客,我寧且匿車中。”有頃,穰侯果至,勞王稽,又曰:“謁君得無與諸侯客子俱來乎?無益,徒亂人國耳。”

即別去。范雎曰:“吾聞穰侯智士也,其見事遲.鄉者疑車中有人,忘索之。”於是范雎下車走。行十餘里,果使騎還索車中,無客,乃已。王稽遂與范雎入鹹陽。拜范雎為客卿,謀兵事。卒聽范雎謀,使五大夫綰伐魏,拔懷。後二歲,拔邢丘。范雎日益親,因請間說曰:“臣居山東時,聞秦之有穰侯,不聞其有王也。然則權安得不傾,令安得從王出乎?臣竊為王恐,萬世之後,有秦國者非王子孫也。”昭王聞之大懼,於是逐穰侯於關外,拜范雎為相。秦封范雎以應,號為應侯。魏使須賈於秦。須賈辭於范雎,范雎大供具,盡請諸侯使,與坐堂上,而坐須賈於堂下,置莝②豆其前,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數曰:“為我告魏王,急持魏齊頭來!不然者,我且屠大梁。”須賈歸,以告魏齊。魏齊恐,亡走趙。范雎既相,入言於王曰:“非王稽之忠,莫能內臣於函谷關。今臣官至於相,王稽之官尚止於謁者,非其內臣之意也。”昭王召王稽,拜為河東守。又任鄭安平,昭王以為將軍。范雎於是散家財物,盡以報所嘗困戹者。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秦昭王欲為范雎必報其仇。趙孝成王卒取魏齊頭予秦。後五年,昭王用應侯謀,大破趙於長乎。已而與武安君白起有隙,言而殺之。任鄭安平,使擊趙。鄭安平為趙所圍,以兵二萬人降趙。應侯席槀請罪。後二歲,王稽為河東守,與諸侯通,坐法誅。而應侯曰益以不懌。

(節選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注】

①穰侯:戰國時秦國大臣,原為楚國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異父同母的大弟,憑與昭王的特殊關係在秦獨攬大權,後來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鄧州市),號為“穰侯”;

②莝:cuò,鍘碎的草。

【譯文】

范雎,是魏國人,侍奉魏國的中大夫須賈。須賈為魏昭王出使齊國,范雎跟從前去。齊襄王聽說范雎能言善辯,就派人給范雎送去了十斤黃金以及牛肉美酒之類的禮物。須賈大怒,以為范雎把魏國的機密出賣給齊國,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魏相國魏齊。魏齊叫門人鞭打范雎,打斷了他的肋骨,打落了他的牙齒,范雎裝死,門人就用草蓆包住他,丟在廁所里。當時,魏齊正在宴客,賓客們喝醉了酒,輪番在他身上撒尿,故意侮辱他。范雎最後得以逃出來。後來魏齊後悔了,又派人要把他找回來。鄭安平得知此訊息,就帶了范雎一起逃走,躲藏起來,把他的姓名改為張祿。秦昭王派遣使者王稽到魏國。鄭安平就在夜裡帶著張祿來拜見王稽。王稽知道範雎是位賢才,載著范雎進入秦國。秦國之相穰侯車馬從西邊來。范雎說:“我聽說穰侯獨攬秦國大權,他討厭接納諸侯的說客。我不如暫時躲在車子裡。”一會兒,穰侯果然來到,慰問王稽,又對王稽說:“您該不會和諸侯的說客一起來吧?這些人沒有用處,只擾亂國家罷了!“隨即告別離開。范雎說:“我聽說穰侯是個智謀之士,他看出您有所遲疑,剛才懷疑車中有人,卻忘記了搜查一下。”

於是范雎就跳下車來奔走。走了十多里,穰侯果然派騎兵回來搜查車子,沒發現有說客,才作罷。王稽於是與范雎進了鹹陽。昭王任命范雎為客卿,謀劃軍事。最後聽從了范雎的謀略,派五大夫綰帶兵攻打魏國,拿下了懷邑。兩年後,又奪取了邢丘。范雎一天比一天更加被秦王親近,於是趁昭王在閒暇方便之時進言說:“我在山東時,聽說秦國有穰侯,沒聽說秦國有秦王。既然這樣那么大權怎能不傾覆,政令怎能由大王發出呢?我暗自替您擔憂,您去世以後,擁有秦國的.怕不是您的子孫了。”昭王聽了這番話,大感驚懼,於是把穰侯驅逐出關外,任命范雎為相國。秦昭王把應城封給范雎,封號稱應侯。魏王派須賈出使秦國。須賈去向范雎辭行,范雎便大擺宴席,把諸侯國的使臣全都請來,與他們坐在堂上,讓須賈坐在堂下,在他面前放了草豆摻拌的飼料,又命令兩個受過墨刑的犯人在兩旁夾著,讓他像馬一樣來吃。范雎責令他道:“給我告訴魏王,趕快把魏齊的腦袋送來!不然的話,我就要血洗大梁(魏都城)。”須賈回到魏國,把情況告訴了魏齊,魏齊十分害怕,逃到了趙國。范雎做了秦相國之後,進宮告訴昭王說:“如果沒有王稽的忠誠,就不能把我帶進函谷關來;現在我的官位已至相國,但是王稽的官位還只是個謁者,這不是他帶我來秦國的本意啊。”於是昭王召見王稽,封他做河東太守。范雎又舉薦鄭安平,昭王便任命鄭安平為將軍。范雎於是散發家裡的財物,用來報答所有那些曾經幫助過他而處境困苦的人。凡是給過他一頓飯吃的小恩小惠他也必定報答,而瞪過他一眼的小怨小仇他也是必定報復的。秦昭王一定要替范雎報此仇,趙王最終取下魏齊的頭顱送到秦國。五年後,昭王採取應侯的策略,在長平城大敗趙軍。不久,范雎和武安君白起有了隔閡,就在昭王面前進讒言,殺了白起,又保薦鄭安平,讓他率領軍隊攻打趙國,鄭安平被趙軍包圍,他帶領二萬人投了趙國。對此應侯跪在草墊上請求懲處治罪。二年後,王稽做河東太守,卻與諸侯勾結,犯法被處死。為此,應侯一天比一天不愉快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史記文言文翻譯0
史記文言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