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文言文翻譯方法

淺析文言文翻譯方法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淺析文言文翻譯方法,歡迎來參考!

1。文言翻譯的原則是什麼?

文言翻譯的原則,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所謂直譯,就是嚴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譯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詞造句的特點,力求風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譯,則是按原文表達的大意來翻譯,不拘泥於原文的字句,可採用和原文不同的表達方法。

直譯的標準是三個字:信、達、雅。“信”,指譯文能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遺漏,也不隨意增減意思。“達”,就是譯文明白通順,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沒有語病。“雅”,則是更高一層的要求,就是要求譯文的措辭考究,文筆優美。對於同學們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準“信”(準確無誤)和“達”(通順流暢)就很不錯了。

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鍵字語的理解要求較高,不能正確把握關鍵字語,就很難準確翻譯出全句。因此,對關鍵字語更要字字落實。確定詞義要聯繫具體語言環境,想想現代漢語中哪個雙音節合成詞與其意思相同、相近,可以替換(替換與被替換者最好具有相同語素)。同時,要特別注意所翻譯句子的個性特徵:是特殊句式,還是固定結構?含有詞類活用(包括使動、意動等),還是有古今異義?若有,一定要辨證施治。

如:“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你的譯文要做到“信”,就必須落實“冀”“身”這兩個實詞的意義,落實“復”這個虛詞的意義,落實“為……”這一特殊句式的特點。全句可譯為: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會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所嘲笑。

2.如何運用文言翻譯中的擴充法?

文言文中單音節詞居多,現代漢語裡則雙音節詞居多,這是古今漢語在語彙方面一個很大的變化。我們在把文言翻譯成現代漢語時,原文中的好多單音節詞需要變為雙音節詞,這就是文言翻譯中的擴充法。像“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成了“永州的野外出產(一種)奇異的毒蛇,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紋”。不難看出,“野”“產”“異”“蛇”“黑”“白”等都變成了雙音節詞。

單音節詞翻譯成雙音節詞,大致有兩種情況。

一是在原來的單音節詞後面或前面加一個輔助成分(也稱後綴、前綴)。如“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的“擔”“骨”,就可翻譯成“擔子”“骨頭”。

二是在原來的單音節詞前面或後面加一個同義或近義詞,合成一個雙音節詞。如“乃重修岳陽樓”的“重”“修”,就可翻譯為“重新”“修建”。

另外,要特別注意不要把文言文中的'兩個單音節詞誤認為是現代漢語裡的一個雙音節詞,如“於是”“雖然”“妻子”“以為”“交通”“可以”等。

3.如何運用文言翻譯中的替換法?

文言文的詞語和現代漢語並不總是一一對應的,有些詞語,文言文里常用,但在現代漢語裡卻閒置下來,還有些詞所表達的意思古今說法不一樣。這就需要用替換法──用現代漢語中同義或近義的詞替換文言文里的原詞。

比如,寫一封信的“信”,古人用的是“書”。像“家書抵萬金”(《春望》),“一男附書至”(《石壕吏》),“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送東陽馬生序》),其中的“書”都是這種意義。

還有表示人稱的詞,古代遠比我們今天豐富。古代表示第一人稱的詞有“寡人”“朕”“孤”(這三個是有特定身份的人才用的)“吾”“余”“予”等;現在,人人平等,都是一個“我”。

4.如何運用文言翻譯中的保留法?

語言在變,但語言又具有繼承性,現代漢語就是繼承了古代漢語並加以發展而成的。它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我們在做翻譯練習時,有時需要運用保留法,即原樣照搬文中語詞。這主要指:

第一,古今通用的詞語。如“人”“手”“心”“筆”“墨”“山”“水”“牛”“羊”“田”“大”“小”“長”“短”等。

第二,古代的專有名詞。包括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年號、日期、官職名、典章制度的名稱等,我們在翻譯時也應該原封不動地照搬過來。像《岳陽樓記》的開頭:“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慶曆”(年號)、“滕子京”(人名)、“巴陵郡”(地名)都屬專有名詞,翻譯時照搬即可。

5.如何運用文言翻譯中的刪略法?

文言文的句首、句中、句尾往往用到虛詞,它們主要起某種語法作用,或表達一定的語氣,沒有實在意義。這些詞語在原文中必不可少,但現代文中已經基本不用,也沒有相應的詞語來表示它。對於這類虛詞,我們在翻譯時可刪去不譯。像“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的“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的兩個“而”。

需要注意的是,刪略法適合於不表示實在意義的虛詞;如果把表示實在意義的詞語也刪略了,那就是漏譯。比如《捕蛇者說》最後一句“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這裡的“以”“夫”和“焉”,都有具體的意思。“以”是連詞,表示目的,相當於“來”;“夫”是代詞,譯為“那些”;“焉”是代詞,譯為“它”(指這篇文章)。若將這些不該刪去的詞語也忽略不譯,顯然句子就不通順了。

6.如何運用文言翻譯中的增補法?

增補,指翻譯時補出原文省略的成分。省略某種成分,在文言文中較為普遍,既可以省主語、謂語、賓語,也可以省介詞及介詞的賓語。在翻譯時,為了使譯句完整、通順,應將古文原句中省略而現代漢語中又不能省略的成分增補出來。

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與坐談”這個句子,就屬典型的省略句。到底是誰“與坐談”?跟誰“坐談”?我們在翻譯時都應補出來:(鄒忌)跟(客人)坐下來交談。

習慣上,增補的文字,翻譯時應加括弧。

7.如何運用文言翻譯中的調整法?

調整法主要用於調整跟現代漢語語序不同的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前面講到的所有倒裝句,還有未講到的定語後置,以及使動用法、意動用法、動量結構等。在碰到這些句子的翻譯時,我們都要按現代漢語的語序來表達。如“馬之千里者”(定語後置)就可翻譯成“一天能跑千里的馬”,“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比較性選擇疑問句)可翻譯成“我跟城北徐公比哪個漂亮”,“齊人三鼓”(動量結構)可翻譯成“齊軍擊了三次鼓”,“吾妻之美我者”(“美”屬形容詞意動用法)可翻譯成“我的妻子認為我美”。

如20xx年廣西南寧中考卷的翻譯題:“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翻譯時,我們得調整“所以”的語序:她(醜女)只知道(西施)皺眉很美,卻不知道(西施)皺眉顯得美的原因。

20xx年貴州貴陽市考題要求翻譯“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個句子,主要考查點就在“苦”和“勞”這兩個使動詞的用法上。全句可譯為:一定要先使他內心痛苦,筋骨勞累。

8.如何運用文言翻譯中的意譯法?

意譯,指不拘泥於原文的字句,而把原文的大意表達出來的一種翻譯方法。我們在前面講過,文言文翻譯的基本原則是“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一般情況下,我們應儘可能地採用字字落實的直譯法;直譯有困難時,我們才採用意譯這種輔助手段。

具體而言,文言中用了比喻、互文、借代、委婉等手法的句子,我們可採用意譯法。

比喻句是不能直譯的,如《與朱元思書》中的“鳶飛戾天者”,若直譯為“老鷹飛到天上”,顯然荒誕,因為它在文中是比喻那些“追求高位的人”。用借代修辭的句子,翻譯時要換借體為本體,如“布衣之怒”的“布衣”應翻譯為“平民”,“傴僂提攜”應翻譯為“老老少少的行人”,等等。運用互文的句子,應將幾句簡化合併,如翻譯“秦時明月漢時關”(《出塞》),就應根據上下文的相互呼應和相互補充的表意形式,翻譯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再如,古代把國王或王后死說成“山陵崩”,把自己死說成“填溝壑”,把上廁所說成“更衣”等,我們在翻譯時都應根據其意義譯成今天的用語。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淺析文言文翻譯方法0
淺析文言文翻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