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劍俠事》“新城令崔懋”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濟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婦人,可三十餘,高髻如宮妝,髻上加氈笠,錦衣弓鞋,結束為急裝。腰劍,騎黑衛,極神駿,婦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駛。試問:“何人?”停騎漫應曰:“不知何許人。”“將往何處?”又漫應曰:“去處去。”頃刻東逝,疾若飛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躡其蹤跡,疑劍俠也。”
禎從侄鵷因述萊陽王生言:順治初,其縣役某,解官銀數千兩赴濟南,以木夾函之。晚將宿逆旅,主人辭焉。且言鎮西北里許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導之往。方入旅店時,門外有男子著紅帩頭,狀貌甚獰。至尼庵,入門,有廨三間,東向;北為觀音大士殿;殿側有小門,扃焉。叩門久之,有老嫗出應。告以故,嫗云:“但宿西廨,無妨。”持朱封鐍山門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寢,明燈燭、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風驟作,山門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顧,倏聞呼門聲甚厲,眾急持械謀拒之。廨門已啟,視之,即紅帩頭人也。徒手握束香擲地,眾皆撲。比天曉,始蘇,銀已亡矣。急往市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時游市上,無敢誰何者,唯投尼庵客,輒無恙,今當往訴耳。然尼異人,吾須自往求之。”
至則嫗出問故。曰:“非為夜失官銀事耶?”曰:“然。”入白。頃之,尼出,命嫗挾pu6*團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來作此狡獪,罪合死。吾當為一決!”顧嫗入,牽一黑衛出,取劍背之,跨衛向南山徑去。其行如飛,倏忽不見。
移時,尼徒步手人頭驅衛返,驢背負木夾函式千金,殊無所苦。入門呼役曰:“來,視汝木夾函官封如故乎?”驗之,良是。擲人頭地上,曰:“視此賊不錯殺卻否?”眾聚觀,果紅帩頭人也。羅拜謝雲。比東歸,再往訪之,庵已空無人矣。
尼高髻盛妝衣錦綺行纏羅襪年十ba6*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挾嫗俱來不知何許人嘗有惡少夜入其室腰斬擲垣外自是無敢犯者。
(選自清•王士禎《池北偶談》,有刪改)
1、對下列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婦人神采四射,其行甚 駛:駕車
B、殿側有小門,焉 扃:關,鎖著
C、大風驟作,山門砉然而 辟:開
D、拜謝雲 羅:圍繞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告故,嫗云:“但宿西廨,無妨。” 軍中無為樂,請以劍舞
B、持朱封鐍山門入 山門砉然
C、叩門久,有老嫗出應 填然鼓,兵刃既接
D、非夜失官銀事耶 臣之進退,實狼狽
3、對文中最後一段斷句正確一項是
A、尼高髻/盛妝衣錦綺行/纏羅襪/年十ba6*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挾嫗俱來/不知何/許人嘗有惡少/夜入其室腰斬擲垣外/自是無敢犯者
B、尼高髻盛妝/衣錦綺/行纏/羅襪/年十ba6*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挾嫗俱來/不知何許人/嘗有惡少夜入其室/腰斬擲垣外/自是無敢犯者
C、尼高髻盛妝/衣錦綺行/纏羅襪/年十ba6*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挾嫗俱/來不知何/許人嘗有惡少夜入其室/腰斬擲垣外/自是無敢犯者
D、尼高髻盛妝/衣錦綺/行纏羅襪/年十ba6*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挾嫗俱來/不知何許人/嘗有惡少夜入其室腰/斬擲垣外/自是無敢犯者
4、下列有關原文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從允許別人投宿尼庵和幫差役斬殺紅帩頭男子奪回官銀這兩件事看來,尼庵劍俠是一個性格豪爽、行俠仗義的女子。
B、戴紅帩頭的男子是個武功高強的劫匪,他早就盯上了押送官銀的這些差役,並且憑一己之力打倒了眾差役,劫走了官銀。
C、尼庵劍俠行動迅速,在答應了差役後沒多久,就殺了紅帩頭,她讓護衛先行回來,而自己另雇驢馱著官銀回來。
D、從上下文看來,新城令崔懋在章丘西新店遇到的年三十餘的婦人,就是他的侄子鵷所聽故事中那個年十ba6*九的尼姑。
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 役相戒勿寢,明燈燭、手弓刀以待曙。(3分)
⑵ 此人時游市上,無敢誰何者,唯投尼庵客,輒無恙,今當往訴耳。(4分)
⑶ 此奴敢來作此狡獪,罪合死。吾當為一決!(3分)
參考答案
1、A(“駛”應解釋為“迅捷”)
2、C(“之”都是音節助詞,無實義。A“以”:“把”,介詞/引出動作工具的介詞,意思是“用、拿”。B項“而”:連詞,表示承接關係/連詞,表示修飾關係。D項“為”:連詞,表示目的關係,“為了”/動詞,“是”)
3.B
4.A(B項中並不是打倒了差役,而是靠mi6*香;C項黑衛是驢的稱呼;D項並非新城令的侄子。)
5.(1)縣裡的差役相互告誡不能睡覺,點亮燈燭,手持弓刀,來等待天亮。(戒、明、手各1分,共3分)
(2)帶紅帩頭的這個人時常在市井遊逛(為非作歹),沒有人敢過問,只有投宿尼姑庵的旅客才能平安無事。今日(發生這樣的事情),應該去尼姑庵述說了。(“游市上”倒裝句1分,何、輒、訴各1分,共4分
(3)這個惡人竟敢做這種狡詐奸猾的事情,(他犯下這樣的)罪過應當處死,我應該為(你們)去懲處這個惡人。(猾、合各1分,省略句1分)
注釋
[1]新城:縣名,今屬河北省。
[2]康熙戊辰:即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
[3]章邱:即章丘,縣名,今屬山東省。新店:地名。
[4]可:大約,大概。
[5]錦衣:華美的帶有彩色花紋的服裝。弓鞋:舊時纏足女人所穿的鞋子。
[6]結束:裝束,打扮。急裝:為便於行動,衣服裝束得很緊。常指戰士、武士裝束。急,緊。
[7]腰:腰間插著。動詞。
[8]黑衛:黑色的驢。衛,驢的別名。神駿:有精神
[9]駛:原意指馬跑得快,引申為迅捷。
[10]漫應:隨意、不經心地回答。
[11]隼(sǔn)鳥類的一科,飛得很快,兇猛異常。古人常稱它為鷹類。
[12]郡:此指濟南府。
[13]從侄:堂侄,堂兄弟的兒子。鵷(yuān):作者堂侄的名字。萊陽:縣名,在今山東省東部。
[14]役某:某個差吏。
[15]解(jiè):押送,護送。
[16]木夾:傳遞文書用的木製夾板。函:包,裝。此指用木夾拼成方匣狀,裝官銀。
[17]逆旅:客舍,旅店。
[18]尼庵:尼姑庵。
[19]行橐(tuó):行李。橐,一種口袋。
[20]帩(qiào)頭:亦作“綃頭”、“幧頭”,古代男子束髮的頭巾。
[21]廨(xiè):原指官吏辦公的地方。此處作房屋解。
[22]床榻:泛指臥具。榻是一種無頂無框的小床。
[23]大士:佛教對佛和菩薩的稱呼。
[24]扃(jiòng):關鎖。
[25]嫗(yù):婦人,多指老婦。
[26]朱封:用紅筆書寫的封條。朱,硃砂,古代用來作書畫顏料。鐍(jué):鎖鑰。此處作動詞用。山門:寺廟門。
[27]砉(xū):象聲詞,物體相碰聲。辟:開。
[28]倏(shū):疾速,忽然。
[29]械:器械,用具。
[30]束香:一束香,此指使人聞了產生昏迷的香。
[31]比:及,到。
[32]誰何:是誰?乾什麼的?引申為過問、干預。
[33]白:告訴,稟報。
[34]pu6*團:草墊子,用以坐、跪。趺(fū)坐:僧人盤腿而坐的姿式。
[35]狡獪(kuài):狡詐奸滑。
[36]決:解決,了結。
[37]顧:回頭用目光示意。
[38]移時:少頃,一段時間。
[39]手:提著。
[40]良是:確實是,真是。
[41]卻:時態助詞,猶如了、掉、去。
[42]羅拜:圍繞著致禮。
[43]行纏:綁腿布,古代男女都用。
[44]好女子:美麗的女子。
[45]何許:什麼地方,何處。
[46]惡少:品行惡劣的少年。
[47]垣:牆。
【參考譯文】
新城縣令崔懋,在康熙戊辰年前往濟南府。到章丘西面的新店的時候,遇見一個婦人:大約三十多歲,頭上挽著高髻,如宮中的打扮,高髻上戴著氈笠,穿錦衣,著弓鞋,穿著打扮為緊身衣。腰佩寶劍,騎一匹黑色驢子,形象不凡。這個婦人神采四射,馳行急速。崔懋試著搭話道:“哪裡人啊?”婦人停下來,隨意答道:“不知道什麼地方人!”又問:“將往何處去?”婦人又隨意應道:“去該去的地方!”隨即向東馳去,很快不見了蹤影,快若鷹隼。崔懋說:“可惜我匆匆忙忙要趕赴濟南府,沒有時間去追趕她,這個婦人應該是個劍俠啊。”
我的堂侄鵷於是講述了萊陽一個姓王的後生的話:順治初年,他們縣的某個差吏解送幾千兩官銀赴濟南,用木箱裝好銀子。到了晚上,縣役要投宿一個旅店,旅店主人拒絕了縣役,並告訴他們:“在此鎮西北一里多地的地方,有一個尼庵,凡是有行李包裹的,都往那投宿。”於是領著縣役前往。在縣役進入旅店時,門外有一個以紅帩包頭的男子,相貌極為兇惡可怕。到了尼庵,進入山門,有三間房屋,坐西向東;北面是觀音大士殿;殿的旁邊有一小門,上著鎖。敲門敲了很長時間,有一老婦人出來應答。把原因告訴她,老嫗說:“只管住在西面的房屋內,不會有什麼損害。”縣役們相互告誡不能睡覺,點亮蠟燭,手持弓刀,來等待天亮。到了夜半三更,大風突然吼了起來,山門嘩地一聲開了。眾縣役大驚,正面面相覷的時候,突然聽到門外大呼開門的聲音,眾人急忙哪起武器準備迎戰。這時,房門已經打開,一看,就是那個戴紅綃頭的人。(那個人)只是手握一束香,擲於地下,眾縣役立即倒了下去。等到天明,縣役們才甦醒過來,官銀已經都沒了。縣役們急忙去市鎮向旅店主人質問。旅店主人說道:“戴紅頭綃的這個人時常在市井遊逛(為非作歹),無人敢去呵問他是誰,只有投宿尼姑庵堂的旅客才能平安無事。今日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就去尼庵訴說了,但庵主是一個非同尋常的人,我得親自前往向她求助。”
到了尼庵,那個老婦人出來問原因,說“莫不是為了昨夜丟失的官銀之事吧?”旅店主人說:“是的。”老婦人進去稟報。過了一會兒,尼姑出來,讓老嫗拿來pu6*團,尼姑盤腿坐下。旅店主人跪下訴說此前官銀被搶之事。尼姑笑著說到:這個惡奴竟敢到我這兒施弄狡獪之技,罪該當死。我必當為你們去懲處此惡奴。“於是,回頭示意老嫗入內牽出一匹黑驢,尼姑取出一把寶劍,背在身上,飛躍而上向南方徑直馳去。疾弛如飛,一會兒就不見了蹤影。
不多時,尼姑徒步驅驢而返,手持一個人頭,驢背上馱著用木箱裝的數千兩銀子,尼姑無絲毫疲憊之意。入得山門,呼叫縣役:“過來!看看你們的木箱子,官府封印是否照舊?”縣役們仔細查驗,果然確實還是那樣。尼姑將人頭擲於地上,說道:“看看這賊奴,我是否錯殺了?”眾人圍上來一看,果然是那個戴紅綃頭的人。縣役們圍成一圈拜謝而去。等到他們從東邊回來,再去拜訪那個尼姑,尼庵早已空無一人。
那個尼姑挽高髻,化濃妝,穿著華麗,打著綁腿,腳著絲襪,十ba6*九歲的樣子,容貌美麗。市井中的人說:“尼姑三四年前,和那個老婦人一起來到尼庵,不知是什麼地方人。曾經有一個惡少在夜裡闖入她的房間,結果被殺死,死體拋在牆外,從此沒有人再敢冒犯。”
作者
王士禎,字子真,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出生於濟南屬地的新城(今桓台縣),是清初傑出的詩人。他自幼聰慧過人,尤喜賦詩。他少年時在濟南居住,一向以濟南人自稱,一生寫有許多詠濟南山水風光的詩作。
賞析:
明清時,文人們大多喜歡根據傳聞,加以想像虛構,創作筆記體的文言小說,王士禎的這篇小說就是如此。先後寫了兩位女劍俠,同樣的衣飾丰采,同樣的騎黑驢,疾行如飛,但前者略記,只留下一個特寫鏡頭;後者稍詳,可稱為一個片斷。讀後感覺這兩女似是一人,又仿佛不是一人。劍俠的行蹤無跡,舉止神奇,作者的行文也猶如神龍見首不見尾,非常飄逸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書劍俠事》“新城令崔懋”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書劍俠事》“新城令崔懋”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