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梲字子文,博陵安平人”閱讀答案

崔梲字子文,博陵安平人。梲少好學,梁貞明三年,舉進士甲科,為開封尹王瓚從事。梲性至孝,父涿有疾,謂親友曰:“死生有命,無醫為也。”梲侍之衣不解帶,有賓至,必拜泣告於門外,請方便勸其進藥,涿終莫之從。及丁憂,哀毀過制。明宗朝,授監察御史,不應命,逾年詔再下,乃就列焉。累遷都官郎中、翰林學士。
天福初,以戶部侍郎為學士承旨。嘗草制,為宰相桑維翰所改,梲以唐故事,學士草制有所改者,當罷職,乃引經據爭,維翰不能詰,命權知二年貢舉。時有進士孔英者,素有醜行,為當時所惡,梲受命往見維翰,維翰語素簡,謂梲曰:“孔英來矣。”梲不諭其意,以謂維翰以孔英為言,乃考英及第,物議大以為非,遂罷學士,拜尚書左丞,遷太常卿。後以風痹改太子賓客,分司西京。卒年六十八。
梲平生所著文章、碑誄、制詔甚多,人有借本傳寫者,則曰:“有前賢,有來者,奚用此為!”凡受託而作者,必親札致之,即焚其稿,懼泄人之假手也。梲笑不至矧①,怒不至詈,接新進後生,未嘗無誨焉。群居公會端坐寡言,嘗雲非止致人愛憎,且或乾人祖禰之諱。指命僕役,亦用禮節,盛暑祁寒,不使冒犯。嘗自話於知友云:“某少時,夢二人前引行路,一人計地里,曰:‘一舍矣,可以止。’一人曰:‘此君當更進三十有八里。’復行如所言,二人皆止之,俄而驚覺。”梲常識是夢,以為定命之限,故六十七請退,明年果終焉。
——(節選自《舊五代史》,有刪改)
註:①崔梲(zhuō)②矧,(shěn)露齒。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命權知二年貢舉知:掌管
B.凡受託而作者,必親札致之致:招致
C.且或乾人祖禰之諱 乾:冒犯
D.復行如所言 如:按照
9.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組是
A.逾年詔再下,乃就列焉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B.梲以唐故事,學士草制有所改者,當罷職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C.有前賢,有來者,奚用此為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D.嘗自話於知友雲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崔梲生性至孝,當他父親病重之時,他衣不解帶地侍奉之他,父親去世守喪,他悲傷的程度也遠遠超過常人。
B.崔梲草擬文書,被宰相桑維翰改動,他引用唐時舊例辯駁,致使宰相桑維翰被貶官。
C.崔梲常為人寫作碑誄、制詔等,事後都會焚毀原稿,是害怕給別人留下抄襲假借的空子。
D.崔梲認為一個人言語太多可能會引起別人的愛憎等不良反映,所以在公眾場合時常保持緘默。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必拜泣告於門外,請方便勸其進藥,涿終莫之從。(5分)
(2)梲不諭其意,以謂維翰以孔英為言,乃考英及第。(5分)
參考答案
8.B(致:給、送達)
9.B(按照、依據\因為,A語氣助詞,C句末語助詞,D介詞,對)
10.B(原文說的是崔梲主動請求貶官。)
11.(1)(他)必定到門外哭泣著跪拜訴說,請求友人找機會奉勸父親吃藥,崔涿始終不聽。(必、告、莫之從)
(2)崔梲不明白他的含意,以為維翰是在替孔英說話,就將孔英錄取了。(諭、以謂、考)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崔梲字子文,博陵安平人”閱讀答案0
“崔梲字子文,博陵安平人”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