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俸,巴人。景泰初進士”閱讀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譯
牟俸,巴人。景泰初進士,授御史,巡按雲南。南寧伯毛勝鎮金齒,俸列其違縱罪,將吏皆聳。天順元年出為福建僉事。成化初,進秩副使。久之,遷江西按察使。
八年,□左僉都御史巡撫山東。歲祲①,請發濟南倉儲減價以糶,令臨清關稅收米麥濟振。皆從之。時大飢,雖獲振,饑民眾,轉徙益多。俸請敕鄰境撫、按隨所在安輯,秋成資遣復業。又乞盡蠲州縣逋課②。詔如所請,更命移臨清倉粟十萬石振之。至七月,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開納粟例令胥吏得就選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糧備振。十月復言:“今救荒者止救其飢,不謀其寒。縱得食,終不免僵死,乞貸貧民布棉。”帝皆嘉納。俸又檄發東昌、濟寧倉粟十萬餘石為軍士月糧,而以德州、臨清寄庫銀易米振濟,奏請伏專擅罪。帝特宥之。已,移河南輸邊粟濟山東,□別給銀為邊餉,山東輸京租二十萬石,給本地用。十年又飢,請發倉儲出貸。撫山東五年,盡心荒政,活饑民不可勝數。
以右副都御史改撫蘇、松。俸性嚴。以所部多巨室,欲故摧抑之,乃禁索私租,勸富家出谷備振動千計,怨謗紛然。中官汪直有事南京,或譖俸。直歸,未發也。俸初在山東,與布政陳鉞負氣不相下。後鉞從容言俸短,直信之。十四年,俸議事至京,直請執俸下詔獄。先是,所親學士江朝宗除服還朝,俸迓之九江,聯舟並下。所至,有司供張頗盛。直□謂朝宗有所關說,並下獄。詞連僉事吳扁等十餘人,俱被逮。系獄半歲,謫戍湖廣。
俸在江西時,共成許聰獄,人多議其深文③。至是被禍,皆知為直誣,然無白其冤者。逾年,卒戍所。
(選自《明史?牟俸傳》,有刪節)
【注】①歲祲(jìn):祲,妖氣。歲祲,這裡指年成不好。②逋課:欠交的賦稅。③深文:利用法律條文的苛細,給人加罪。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請發濟南倉儲減價以糶 發:徵集
B.而以德州、臨清寄庫銀易米振濟 寄:暫存
C.中官汪直有事南京,或譖俸 譖:誣陷
D.俸在江西時,共成許聰獄 獄:案件
答案:A【發:打開(糧倉,賑濟災民)。(《寡人之於國也》:“塗有餓殍而不知發。”)】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①八年,□左僉都御史巡撫山東
②移河南輸邊粟濟山東,□別給銀為邊餉
③直□謂朝宗有所關說,並下獄
A.①為 ②而 ③則 B.①以 ②且 ③則
C.①為 ②且 ③因 D.①以 ②而 ③因
答案:D 【1.所給句子與上文“俸又檄發東昌、濟寧倉粟十萬餘石為軍士月糧,而以德州、臨清寄醫療庫銀易米振濟”結構相同,上文用了表示並列的“而”,故本句根據語境也套用“而”;2.“且”與“而”確實都可以表並列,但“且”的語氣明顯更強,此處宜用“而”。】
7.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開納粟/例令胥吏得就選/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糧備振
B.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開納粟例/令胥吏得就/選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糧備振
C.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開納粟例/令胥吏得就選/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糧備振
D.俸又言公私困竭/救荒靡策/乞開納粟/例令胥吏得就/選富民授散官/且截留漕糧備振
答案:C【1.先將句子中“俸又言”刪去,可見A、B明顯節奏不合。2.“乞開納粟例”中,“納”的賓語是“粟”,“開”的賓語是“例”,現代漢語中有“開……(先)例”之說,如果不在“例”之後斷,則於句法不合;3.“令胥吏得就選/富民授散官”一句中,“令”是“使”的意思,“胥吏”與“富民”對舉,故在“富民”前斷開——全題得解。此題需綜合運用句法結構、文化常識答題,是全卷中最難的選擇題。】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成化八年,山東發生大饑荒,牟俸想盡辦法賑災,但仍有很多災民流離失所,牟俸就請求附近的官員暫時安置他們。
B.牟俸在山東賑災的時候,採取了一些權宜之計,儘管並沒有事先上報朝廷,但是他的舉動也得到了皇帝的理解寬恕。
C.牟俸與山東布政使陳鉞互不相讓,陳鉞在宦官汪直面前說牟俸的壞話,汪直相信了他,後來找機會將牟俸關進監獄。
D.牟俸親近的學士江朝宗服喪期滿回朝,到九江迎接牟俸,兩人一起乘船東下,他們沿途受到了當地官員的殷勤接待。
答案:D
9.根據具體要求分別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7分)
①縱得食,終不免僵死,乞貸貧民布棉。(3分)
【參考答案】
(貧民們)即使得到了食物,最終免不了倒地而死,請借給他們布匹和棉花(來禦寒)。
[3分。“僵死”“貸”各l分,大意1分。“僵死”如譯為“凍僵而死”也可。]
【評分說明】
1.大意1分落在補充“縱得食”的主語、“縱”和“乞”這三處,對一處不得分,對兩處方可得1分。
2.僵死,若譯為“僵直地死去”,不得分,可以得分的答案:凍僵而死/凍死/倒地而死。
3.“貸”譯為“資助”、“發放”、“給予”、“貸款”等不得分,“借給”、“貸給”得分。
【存在問題】
1.偷換概念:把題中的“布棉”視為“棉布”。
2.生造詞語:把“貸”譯為“貸發”,既不是“借給”,也不是“發放”。
3.忽視語境:要翻譯的這句話是出現在對話中的,同學忽視語境,將其視為客觀陳述句,譯為:即使得到了食物,災民們最終也免不了被凍死,於是牟俸給貧困百姓借了布和棉花。
4.功底不紮實:“布棉”的翻譯五花八門:布衣棉衣、布質棉衣、棉布衣服;“縱”有譯為“儘管”的,有譯為“雖然”的,就算知道是“即使”,也有好一批同學錯寫成“既使”。
②至是被禍,皆知為直誣,然無白其冤者。(4分)
【參考答案】
到這次(他)遭到禍患,(人們)都知道他是被汪直誣陷的,卻沒有為他辯白冤情的人。
[4分。“被”1分,“為直誣”被動句式1分,“白”1分,大意1分。]
【評分說明】
按評分標準操作。“被”譯為“遭到”,同義的“遇到”、“蒙受”皆可;“為直誣”必須譯成被動句;“白”譯為“辯白”或同義的“申辯”“申訴”“洗刷清楚”“澄清”皆可,但譯為“表白”“告訴”“說出”“稟報”甚至“平反”則不可;“大意”視基本合乎原意,主要看三個評分點之外的地方(如“至是”“直”的翻譯,“被禍”的主語,“皆知”的主語)是否大體合乎原意,若明顯不靠譜則會被扣除這一分。
【存在問題】
“被禍”譯對的學生不夠半數,多數將“被”視為表被動;“為直誣”有少數學生未譯成被動格式;“白其冤”譯得不恰當的學生也為數眾多;另外沒想到的是“至是”(到這次/到這時)也普遍不能準確譯出,還有部分學生弄錯“被禍”的人,也有部分學生看不出“直”是個人名,還有少數學生以為別人是因為懼怕而不敢為牟俸鳴冤。
從這個並不難的翻譯題的評卷情況看來,文言基本功仍需加強。
(2)文中哪些地方能夠表現牟俸的“性嚴”?請結合具體事例加以說明。(3分)
【參考答案】
①牟俸巡察雲南時,南寧伯毛勝鎮守金齒,牟俸列舉了他違法放縱的罪行,將吏們都被震驚。
②牟俸任蘇州、松江巡撫時,故意打擊壓制當地的世家大族,禁止他們收繳私租,並讓富戶們拿出大量糧食用來賑災。
③牟俸在江西時,與人一起造成了許聰的冤案,人們大多非議他利用法律條文給許聰加罪。
[3分。答對一點2分,兩點3分。找出的事例能體現牟俸的“性嚴”即可給分。]
【參考譯文】
牟俸,是巴州人。景泰初年中進士,被授予御史的職務,巡察雲南。南寧伯毛勝鎮守金齒,牟俸列舉了他違法放縱的罪行,將吏們都被震驚。天順元年,他出京擔任福建僉事。成化初年,晉升為副使。不久,調任江西按察使。
成化八年,牟俸以左僉都御史的身份擔任山東巡撫。當年年成不好,他請求打開濟南倉庫儲備的糧食,降價賣給百姓,又讓臨清收關稅時收米和麥子來救濟百姓。他的意見都被採納。當時發生了大饑荒,百姓們雖然得到賑濟,可是饑民太多,輾轉遷移的人越來越多。牟俸請求朝廷下令鄰近的巡撫和巡按根據災民所到的地方加以安置,秋天收成的時候發路費給他們回家恢復從事的職業。他又請求全部免除州縣欠交的賦稅。朝廷下詔同意了他的請求,又下令移用臨清倉庫儲備的十萬石粟米賑濟災民。到當年七月,牟俸又進言說,公家和百姓都已陷入困境,救災沒有辦法,請求放開私人捐粟買官的舊例,讓小吏能被選為官員,富人能被授予沒有具體事務的散官,並且截留漕運的糧食以備賑災。十月又進言:“現在救災只解救貧民的飢餓,沒有考慮他們受凍。貧民們即使得到了食物,最終免不了倒地而死,請借給他們布匹和棉花來禦寒。”皇帝都讚許並採納了他的意見。牟俸又發文書散發東昌、濟寧的倉庫十萬石粟米作為軍士每月的口糧,用德州、臨清暫存的庫銀買米賑濟災民,他上書承認自己犯了擅自行事的罪行。皇帝特別寬恕了他。不久,移用河南交納的邊糧救濟山東,另外撥給銀兩作為邊餉,山東應該交納的租糧二十萬石留給本地賑災用。成化十年又發生饑荒,他請求打開倉庫借出糧食。他擔任山東巡撫五年,為賑災之策盡心盡力,救活的饑民不計其數。
牟俸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改任蘇州、松江巡撫。牟俸性情嚴苛。因為管轄的地方有許多世家大族,牟俸想故意打擊壓制他們,於是就禁止收繳私租,勸說富戶拿出稻穀以備賑災,數量動輒以千石計算,怨恨和非議聲很多。宦官汪直到南京辦事,有人誣陷牟俸。汪直回京以後,沒有揭發他。牟俸原先在山東的時候,與布政使陳鉞鬥氣,互不相讓。後來陳鉞隨口說了牟俸的缺點,汪直相信了他的話。成化十四年,牟俸到京城議事,汪直請求朝廷捉拿牟俸將他關進監獄。在此之前,牟俸親近的學士江朝宗服喪期滿回朝,牟俸到九江迎接他,兩人一起乘船東下。他們經過的地方,官員們的宴請很豐盛。汪直於是認為江朝宗為牟俸說好話,一起把他們關進監牢。訟詞牽連到僉事吳扁等十多人,他們一起被逮捕。拘囚了半年後,牟俸被貶到湖廣。
牟俸在江西的時候,與人一起造成了許聰的冤案,人們大多非議他利用法律條文給許聰加罪。到這次他遭到禍患,人們都知道他是被汪直誣陷的,卻沒有為他辯白冤情的人。過了一年,他死在了謫戍的地方。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