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過秦論》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過秦論(賈誼)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然陳涉瓮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回響,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陳涉之位,非尊於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之君也;鋤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也;謫戍之眾,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深謀遠慮,行 軍 用兵之道,非及向時之士也。然而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然後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摘錄自:過秦論(賈誼)]
認真閱讀過秦論後完成一下練習題:
1.對下列加點的文言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 資:資助,幫助
B.奮六世之餘烈。 烈:威烈
C.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 被:遭受
D.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非常:意外變故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此商人所以兼併農人 所以遣將守關者
B.因河為池 因擊沛公於坐
C.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泉涓涓而始流
D.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農人告余以春及
3.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選段敘述了秦始皇統一天下時的勢如破竹和鞏固政權時的種種措施。
B.作者用鋪陳的手法敘述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至高無上的權威。
C.從這段文字記敘的秦始皇為鞏固政權而採取的措施看,他確實為子孫後代開創了“萬世之業”。
D.這段文字所敘述的秦始皇所實行的政策,說明他不知道與昔日相比“攻守之勢異也”,因而“仁義不施”。
4.翻譯過秦論中的重點句子。(10分)
(1)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回響,贏糧而景從。(4分)
(2)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3分)
(3)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3分)
閱讀練習題的答案
1.B(烈:功業)
2.A(均譯為“……的原因”。 B .前者為“憑藉、就著”,後者為“趁著”。C.前者表目的,後者表並列。 D.前者為“憑藉、憑”,後者為“拿、把”。)
3.C
4.(1)(4分)(他們)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人如同雲一樣聚集起來,象回聲似的回響他,(很多人)背負著糧食,如影隨身般地跟從(陳涉)。(“雲”“ 響”“ 贏”“ 景”字共3分,句意1分)
(2)(3分)(又派遣)良將手持硬弓,駐守要害之處,派遣忠實的大臣率領精銳的士兵,手執銳利的兵器盤問過往的行人(呵問他是誰)。(“勁弩”“信臣”“精卒”“利兵”“誰何”等酌情給2分,句意1分)
(3)(3分)(他們)私人之間又有交際往來,要悼念(弔唁)死者,探望(慰問)病人,撫養孤兒,養育幼兒,(這以上各種費用)都從這不過百石的收入中(支出)。(“吊”“問”“長”“在其中”等酌情給2分,句意1分)
8.對下列句子中加下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始皇既沒沒:通“歿”,死
B.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起:起事,起義
C.非抗於九國之師也抗:匹敵,相當
D.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度:揣度,估計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餘威震於殊俗不拘於時,學於余
B.而遷徙之徒也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C.然後以六合為家引以為流觴曲水
D.為天下笑者吾屬今為之虜矣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雲集回響,贏糧而景從。(5分)
(2)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5分)
11.結尾一段,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將陳涉和九國之師做對比?“一夫作難而七廟隳”是跟上文哪句話相照應的?(3分)
答案:
8.D(度:量長短)
9.A(第一個“於”介詞,表範圍,“在”,第二個“於”介詞,表被動。B項均為連詞,表並列。C項均為介詞,把。D項介詞,表被動)
10.(1)率領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人如同雲一樣聚集起來,回聲似的應和他,都帶著糧食,影子似的跟著他。(大意3分,落實“揭”“響”各1分)
(2)然而秦憑藉著它的區區之地,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招致八州的列國諸侯來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大意3分,落實“致”“虛”各1分)
11. 從領袖的社會地位、武器、軍隊素質、用兵之道四個方面作對比。(2分)跟“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相照應。(1分)
翻譯:
到始皇的時候,發展六世遺留下來的功業,以武力來統治各國,將西周、東周和各諸侯國統統消滅,登上皇帝的寶座來統治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風震懾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劃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著頭,頸上捆著繩子(願意服從投降),把性命交給司法官吏。秦始皇於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築長城,守衛邊境,使匈奴退卻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邊來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來報仇。秦始皇接著就廢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燒諸子百家的著作,來使百姓愚蠢;毀壞高大的城牆,殺掉英雄豪傑;收繳天下的兵器,集中在鹹陽,銷毀兵刃和箭頭,冶煉它們鑄造十二個銅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後憑藉華山為城牆,依據黃河為城池,憑藉著高聳的華山,往下看著深不可測的黃河,認為這是險固的地方。好的將領手執強弩,守衛著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員和精銳的士卒,拿著鋒利的兵器,盤問過往行人。天下已經安定,始皇心裡自己認為這關中的險固地勢、方圓千里的堅固的城防,是子子孫孫稱帝稱王直至萬代的基業。
始皇去世之後,他的餘威(依然)震懾著邊遠地區。可是,陳涉不過是個破瓮做窗戶、草繩做戶樞的貧家子弟,是氓、隸一類的人,(後來)做了被遷謫戍邊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並沒有孔丘、墨翟那樣的賢德,也不像陶朱、猗頓那樣富有。(他)躋身於戍卒的隊伍中,從田野間突然奮起發難,率領著疲憊無力的士兵,指揮著幾百人的隊伍,掉轉頭來進攻秦國,砍下樹木作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天下豪傑像雲一樣聚集,回聲似的應和他,許多人都背著糧食,如影隨形地跟著。崤山以東的英雄豪傑於是一齊起事,消滅了秦的家族。
況且那天下並沒有縮小削弱,雍州的地勢,崤山和函谷關的險固,是保持原來的樣子。陳涉的地位,沒有比齊、楚、燕、趙、韓、魏、宋、衛、中山的國君更加尊貴;鋤頭木棍也不比鉤戟長矛更鋒利;那遷謫戍邊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國部隊抗衡;深謀遠慮,行軍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國的武將謀臣。可是條件好者失敗而條件差者成功,功業完全相反,為什麼呢?假使拿東方諸侯國跟陳涉比一比長短大小,量一量權勢力量,就更不能相提並論了。然而秦憑藉著它的小小的地方,發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管轄全國,使六國諸侯都來朝見,已經一百多年了;這之後把天下作為家業,用崤山、函谷關作為自己的內宮;陳涉一人起義國家就滅亡了,秦王子嬰死在別人(項羽)手裡,被天下人恥笑,這是為什麼呢?就因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啊。
賞析:
《過秦論》是賈誼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全文從各個方面分析秦王朝的過失,故名為《過秦論》。此文旨在總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以作為漢王朝建立制度、鞏固統治的借鑑,是一組見解深刻而又極富藝術感染力的文章。
《過秦論》上篇先講述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漸強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優勢、實行變法圖強的主張、正確的戰爭策略、幾世秦王的苦心經營等。行文中採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鋪陳式的描寫方法,富有氣勢;之後則寫陳涉雖然本身力量微小,卻能使強大的秦國覆滅,在對比中得出秦亡在於“仁義不施”的結論。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賈誼《過秦論》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0
賈誼《過秦論》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