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挺,字雙根 父郁,位濮陽太守”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崔挺,字雙根。父郁,位濮陽太守。挺幼孤,居喪盡禮,少敦學。五代同居,後頻年飢,家始分析。挺與弟振推讓田宅舊資,惟守墓田而已。家徒壁立,兄弟怡然,手不釋卷。鄉人有贍遺,挺辭而後受,仍亦散之貧困,不為畜積。舉秀才,射策高第。以工書,受敕於長安書文明太后父燕宣王碑。遷典屬國下大夫。以參議律令,賜帛、谷、馬、牛等。尚書李沖甚重之。宋王劉昶南鎮彭城,詔挺為長史,以疾辭免,其被寄遇如此。及車駕幸兗州,召挺赴行在所,問以臨邊之略,因及文章。帝甚悅,謂曰:“別卿以來,倏焉二載。吾所綴文,以成一集,今當給卿副本。”顧謂侍臣曰:“擁旄者皆如此,何憂哉!”復還州。及散騎常侍張彝巡行風俗,謂曰:“彝受使巡方,采察謠訟,入境觀政,實愧清使之名。”時以犯罪配邊者多有逃越,遂立重製,一人犯罪逋亡,闔門充役。挺上書,以為《周書》父子罪不相及,以一人犯罪,延及闔門,豈不哀哉!辭甚雅切,帝納之。
先是,州內少鐵,器用皆求之他境。挺表復鐵官,公私有賴。諸州中正,本在論人;孝文將辨天下氏族,仍亦訪定,乃遙授挺本州大中正。掖縣有人年逾九十,板輿造州。自稱少曾充使林邑,得一美玉,方尺四寸,甚有光采,藏之海島,垂六十歲,欣逢明政,今願奉之。挺曰:“吾雖德謝古人,未能以玉為寶。”遣船隨取,光潤果然,迄不肯受,乃表送都。景明初,見代,老幼泣涕追隨,縑帛送贈,悉不納。散騎常侍趙修得幸宣宗,挺雖同州壤,未嘗詣門。北海王詳為司徒、錄尚書事,以挺為司馬,固辭不免。世人皆嘆其屈,而挺處之夷然。詳攝選,眾人競稱考第,以求遷敘,挺終無言。詳曰:“崔光州考級並未加授,宜投一牒,當為申請。蘧伯玉恥獨為君子,亦何故默然?”挺曰:“階級是聖朝大例,考課亦國之恆典,至於自炫求進,竊以羞之。”詳大相稱嘆。其為司馬,詳未曾呼名,常稱州號,以示優禮。卒,贈輔國將軍、幽州刺史。
初,崔光貧賤,挺贍遺衣食,常親敬焉。又識邢巒、宋弁於童幼,世稱其知人。歷官三十餘年,家資不益,食不重味,室無綺羅,閨門之內,雍雍如也。欲諸子恭敬廉讓,因以孝為字。及葬,親故多有贈賵,諸子推挺素志,一無所受。
(節選自《北史》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挺與弟振推讓田宅舊資 讓:謙讓
B.舉秀才,射策高第 舉:推薦
C.尚書李沖甚重之 重:器重
D.崔光貧賤,挺贍遺衣食 遺:贈送
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明崔挺美好德行的一組是(3分)
①鄉人有贍遺,挺辭而後受,仍亦散之貧困
②表復鐵官,公私有賴
③吾雖德謝古人,未能以玉為寶
④崔光州考級並未加授,宜投一牒
⑤世人皆嘆其屈,而挺處之夷然
⑥及葬,親故多有贈贈,諸子推挺素志,一無所受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②⑤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崔挺幼時喪父,服喪期間遵守一切禮節。生活在五代同居的大家庭里,志於學業。家人分家單過時,崔挺和弟弟只要墓田財產,雖家徒四壁,仍發憤讀書。
B.皇上巡視兗州,召見崔挺,詢問有關處理邊疆事務方略,同時和他探討文章之事,並對崔挺的文章非常推崇。
C.王詳負責選拔官員,眾人爭相誇大考核評定的等第,以此作為升職的條件。崔挺自始至終不在意,王詳對崔挺的行為大加讚賞,認為應給他晉級。
D.崔挺為官三十多年,家裡仍然貧窮,生活非常簡樸,家裡婦女和睦相親;他死後,晚輩敬重他的美德不接受任何饋贈。
7.把文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挺上書,以為《周書》父子罪不相及,以一人犯罪,延及闔門,豈不哀哉!(5分)
(2)階級是聖朝大例,考課亦國之恆典,至於自炫求進,竊以羞之。 (5分)
參考答案
4.B(舉:被推薦)。
5. A(②表明崔挺的政績。④是別人對崔挺的讚美。⑥表明崔挺對後代的影響。④⑥屬側面表現其品德美好。)
6.B (“對崔挺的文章非常推崇”錯,原文指對崔挺統帥軍隊的才能非常推崇。)
7.(1)崔挺上書,認為《周書》早就規定父子之間不因為誰有罪而互相牽連,因為一個人犯罪,牽累到全家,難道不令人感到悲哀嗎?(“以為”“相及”“闔門”各1分,句意2分。)
(2)等級是朝廷的大事,考核評定是國家長期以來的準則,對於誇耀自己的成就以求晉職的做法,我感到可恥。(“階級”“ 自炫”“ 羞之”各1分,句意2分。)
參考譯文:
崔挺,字雙根。父親崔郁,曾擔任濮陽太守。崔挺幼時喪父,服喪期間遵守一切禮節,少時注重學習。家庭五代人共同居住,後來連年發生饑荒,家庭才被迫分家。崔挺和弟弟崔振推辭謙讓土地家宅等財產,只要墓田而已。家裡一無所有,兄弟快樂滿足,讀書不倦。鄉里的人有饋贈,崔挺推辭不過才接受,之後仍舊把(這些贈品)分發給貧苦鄉民,自己一點不留。被舉薦為秀才,考試成績優秀,名列前茅。因為拉長書法,接受朝廷命令為文明太后的父親燕宣王寫碑文。被提拔擔任典屬國下大夫。因為參與討論法令、制度,被賞賜絲帛、穀物、馬牛等財物。尚書李沖非常器重他。宋王劉昶在南邊鎮守彭城,下令讓崔挺擔任長史,因為身體有病未去,他被重視禮遇就像這樣。
等到皇上巡視兗州,下詔讓崔挺隨行在身旁,詢問治理邊疆的方略,順便談到文章,皇上很高興,說;“自從和你分別以來,很快兩年了。我寫的文章已經編成一集,現在我把副本送給你。”回頭對侍臣說:“統率軍隊的都像崔挺這樣,還有什麼擔憂的呢?又回到兗州。等到散騎常侍張彝巡視地方風情,說:“我接受使命巡視地方州縣,查看徭賦,聽取意見,考核地方官政績,(看到您的美政)實在是對我的使命感到漸愧。”當時因為犯罪被發配到邊疆的人有很多逃跑的,朝廷於是設立重法,規定一人犯罪逃亡,全家充當徭役。崔挺上書,認為《周書》早就規定父子之間不因為誰有罪而互相牽連,因為一個人犯罪,牽累到全家,難道不令人感到悲哀嗎?諫書的言辭貼切、恰當,皇上採納了他的意見。
此前,州里缺少鐵石,鐵器工具都從其他地方尋取。崔挺上表恢復治鐵官員,無論官府還是私人都仰賴得益。各個州郡的中正,任務是糾察官員的過失;孝文帝將要分別天下的氏族,藉助這些人訪察,就授予崔挺本州大中正一職。掖縣有一人九十多歲了,叫人抬著到州里拜訪崔挺。自稱少時曾在林邑充當官差,得到一塊美玉,一尺四寸長,非常有光彩,藏在海島,接近六十年了,遇到崔挺美政,如今願意蔽給他。崔挺說:“我雖然德行不如古人,但還是不能把美玉當做寶貝。”派船跟隨老人去尋取,玉的光彩果然像老者說的那樣溫潤,崔挺最終還是不肯接受,於是上表送到京城。景明初年,到代州時,老百姓哭著追隨,送給他絲綢禮物,全都不接受。散騎常侍趙修被宣宗寵信,崔挺雖然和他籍貫是同一個州郡,但不曾上門拜見。北海王詳擔任司徒、錄尚書事,讓崔挺擔任司馬,崔挺堅決推辭不赴職。當時的人都為他感到可惜,但是崔挺非常平淡。北海王詳主管官員的選拔,很多官員爭著誇大自己的等級成績,希望藉此升官,崔挺卻一句話也不說。北海王詳說:“崔光州的等級並沒有被提升,應該為他投上一本,給他申請。蘧伯玉以獨自是君子為恥辱,為什麼默默不言呢?"崔挺說:“等級是朝廷的大事,考核評定是國家長期以來的準則,對於誇耀自己的成就以求晉職的做法,我感到羞恥。”北海王詳大加讚嘆。他擔任司馬,北海王詳不曾稱呼他的名字,只稱呼他的官職名,藉此表示敬重優待。死後,追贈輔國將軍、幽州刺史。
當初,崔光貧窮未得志時,崔挺送給他衣物食品,時常表達敬重之意。在邢巒、宋弁幼年時就發現他們的才能,世人稱讚他能識辨人才。擔任官員三十多年,沒有多餘家產,飯食簡單,不穿戴絲綢,家裡的女子們和睦相處。要求孩子恭敬謙讓,以孝為字號。下葬的時候,親戚友人贈送了很多幫助送葬的東西,他的兒子們基於崔挺平常的品德,一點不接受。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