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記尋大龍湫瀑布》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八月望前一日,入雁盪,按圖記以求名跡,則蕪沒者十之七矣。訪於眾僧,鹹曰:“其始辟者,皆畸人也。庸者繼之,或摽①田宅以便其私,不則苦幽寂去而之他,故蹊徑可尋者希。”過華嚴,鮑甥率眾登,探石龍鼻流處,余止山下。或曰:龍湫尚可至也。遂宿能仁寺。
詰旦,輿者同聲以險遠辭。余曰:“姑往焉,俟不可即而去之,何傷?”沿澗行三里而近,絕無險艱。至龍湫庵,僧他出。樵者指道所由,又前半里許,蔓草被徑,輿者曰:“此中皆毒蛇貍蟲,遭之,重則死,輕則傷。”悵然而返,則老僧在門。問故,笑曰:“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吾為子先路。”持小竿,仆李吉隨之,經蒙茸則手披足踏。輿者坦步里許,徑少窄,委輿於地,曰:“過此則山勢陡仄,決不能前矣。”僧曰:“子毋惑,帷余足跡是瞻。”鮑甥牽引,越數十步,則蔓草漸稀,道坦平,望見瀑布。又前,列坐岩下,移時乃歸。輿者安坐於草間,並作鄉語怨詈老僧曰:“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輩之誑,必眾辱之。”
嗟乎!先王之道之榛蕪久矣。眾皆以遠跡為難,而不知苟有識道者為之先,實近且易也。孔、孟、程、朱皆因於眾廝輿②,而時君不寤,豈不惜哉!夫輿者之誑即暴③於過客不能譴呵而創懲之也而懷怒蓄怨至此況小人毒④正側目於君子之道以為不利於其私者哉此嚴光管寧之儔所以匿跡銷聲而不敢以身試也。
(清·方苞《記尋大龍湫瀑布》)
【注】①摽:把持。②廝輿:舊時指僕役一類的人。③暴:施加惡行,欺侮。④毒:怨恨。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訪於眾僧 訪:拜訪
B.輿者坦步里許 步:步行
C.蔓草被徑 被:覆蓋
D.委輿於地 委:丟棄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按圖記以求名跡 或摽田宅以便其私
B.輿者安坐於草間 委輿於地
C.至崖而反者而不知苟有識道者為之先
D.則蕪沒者十之七矣先王之道之榛蕪久矣
7、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輿者之誑”的一組是()
①故蹊徑可尋者希 ②輿者同聲以險遠辭
③俟不可即而去之,何傷?④此中皆毒蛇貍蟲,遭之,重則死,輕則傷。
⑤過此則山勢陡仄,決不能前矣。⑥安有行二千里,相距咫尺,至崖而反者?
A.①②⑥B.②④⑤C.③④⑥D.①④⑤
8.下列對作者有關觀點與文章手法的分析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本文以“尋大龍湫瀑布”為線索,由按圖記到問眾僧,繼而鮑甥尋,乘輿尋,老僧引,從中可見作者尋找大龍湫瀑布費盡了周折。
B.作者認為,那些名勝古蹟之所以荒蕪廢棄,是因為繼承者或把持田宅來為自己求得利益,或苦於偏僻寂寞而離開到其它地方去了。
C.抬轎子的人曾三次欺騙作者等人,因此作者在結尾發出感慨:只要有“識道”的人帶路,遠道可以成為近道,難道可以變為易道。
D.文章結尾緣事明理,從“尋大龍湫瀑布”之行聯想到孔、孟、程、朱的學問在當今不能流行的原因,從而豐富了文章的社會內涵。
9.斷句和翻譯。(10分)
(1)用“/”給下列文段斷句。(4分)
夫 輿 者之 誑 即 暴 於 過 客 不 能 譴 呵 而 創 懲 之 也 而懷怒 蓄 怨 至 此 況 小 人 毒 正 側 目 於 君 子 之 道 以 為 不 利 於其 私 者 哉 此 嚴 光 管 寧 之 儔所 以匿 跡 銷 聲 而 不 敢 以 身 試 也。
(2)翻譯下面的句子。(6分)
①姑往焉,俟不可即而去之,何傷?(3分)
②彼自耀其明,而征吾輩之誑,必眾辱之。(3分)
參考答案
5、A(訪:諮詢,詢問。)
6、D(結構助詞,的;結構助詞,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連詞,表目的,來。B.介詞,在。C.連詞,錶轉折,卻。)
7、B①說眾僧所講事實;③說“我”去探尋的決心;⑥老僧勉勵“我”去探尋。
8、B(這不是作者而是眾僧的觀點)
9、(10分)
(1)(4分)
夫輿者之誑/即暴於過客/不能譴呵而創懲之也/而懷怒蓄怨至此/況小人毒正/側目於君子之道/以為不利於其私者哉/此嚴光管寧之儔所以匿跡銷聲而不敢以身試也。
(每錯2個扣1分,扣完為止。“此嚴光管寧之儔所以匿跡銷聲/而不敢以身試也”也可)
(2)(6分)
①暫且前往吧,等到實在不能接近再離開,又有什麼妨害呢?
(譯對“傷”、“俟”字各給1分,譯對大意給1分。傷:妨害。俟:等到。)
②他自己炫耀他的聰明,來證實我們說謊,一定要當眾羞辱他。
(譯對“耀”、“證”各給1分,譯對大意給1分。耀:炫耀。證:證實。)
【參考譯文】
八月十四日,我進入了雁盪山,按照圖記來找名勝古蹟,發現十處有七處已經荒蕪廢棄了。向各位僧人打聽,都說:“那些開闢這裡的人都是些不尋常的人。後來平庸的人繼承了這裡的所有權,有的人把持田宅來為自己求得利益,否則就苦於這裡偏僻寂寞而離開到其它地方去了,所以可找到的通往勝跡的小路很少。”經過華嚴寺,鮑甥率領大家登山去找,我在山下休息。有人說:“龍湫或許還能找到。”於是就在能仁寺住宿。
第二天清晨,抬轎的人不約而同地用路途險峻遙遠作藉口推辭。我說:“暫且前往吧,等到實在不能接近再離開,又有什麼妨害呢?”我們沿著溪澗走了三里就接近了龍湫庵,完全沒有一點危險艱難的。到龍湫庵,僧人到別處去了。打柴的人為我們指明了通向龍湫瀑布的道路方向,又往前走了半里多,茂密的雜草遮蓋了道路,抬轎的人說:“這裡面都是毒蛇害蟲,遇到它們,情況嚴重的就死亡,輕的受傷。”我們很不如意地回來了,回來後發現老和尚在門前。他問我們回來的原因,知道緣故後笑著說:“哪裡有走了二千里,距離目的地很近了,到了崖邊卻要返回的呢?我替你在前面領路。” 老和尚拿著小竹竿,僕人李吉跟著他,經過茂密的雜草和灌木叢就用手分開用腳踩下。抬轎的人安然地步行一里多,路稍微變窄,就把轎子丟在地上,說:“過了這裡山勢就會變得陡峭逼仄,絕對不能往前走了。”老和尚說:“您不要懷疑,只要跟著我的腳印走就可以了。” 鮑甥在前面一邊拉著我一邊帶路,走過了幾十步,就發現雜草慢慢的變稀疏了,道路變平坦了,遠遠地看見瀑布。又往前走,我們並排坐在岩石下,過了一段時間才回去。轎夫在草叢中很舒適地坐著,並用一些俚俗的話抱怨和謾罵老僧:“他自己炫耀他的聰明,來證實我們說謊,一定要當眾羞辱他。”
唉!先王之道被廢棄已經很久了啊。大家都把探尋路途遙遠的勝跡看作是一件艱難的事,卻不知道如果有認識道路的人替我們在前面領路,實際上是很近並且很容易的事。孔、孟、程、朱的學問都因為僕役一類的人,而讓今時的君子不理解,難道不令人痛惜嗎?那些轎夫騙人,即使對別人施加惡行,也不能趕走呵斥他們,然而他們竟然還象這樣滿懷怒氣和怨恨;小人怨惡正道,仇視君子的正道,認為對自己不利。這就是嚴光、管寧之類的人躲藏起來不把聲名張揚出去而不敢親身嘗試小人的惡毒手段的原因啊!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方苞《記尋大龍湫瀑布》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方苞《記尋大龍湫瀑布》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