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學位《游武夷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游武夷記
[明]曹學位
以七夕前一日發建溪,百里,抵萬年宮,謁玉皇太姥十三仙之列,履漢祀壇,即漢武帝時所謂“乾魚薦武夷”者也。泛舟溪上,可以望群峰,巍然首出,為大王;次而稍廣,為幔亭。接魏志①:“魏子騫為十三仙地主,築升真觀於峰頂,有天鑒池、摹鶴岩諸勝。以始皇二年,架虹橋而宴曾孫②,奏人間可哀之曲。”今大王梯絕不可登,幔亭亦惟秋蟬咽衰草矣。玉女兜鍪[móu] 之下,數里,為一線天。道經友定故城,虎為政,遊人不敢深入。兩崖相闔者里許,中露天光僅一線。有風洞,白玉蟾斬蛇於此,今祠之,而肅殺之氣猶存雲。
移舟過大藏峰踵御茶園萬磴而上其山如鳥巢蓋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為更衣台。渡隔岸,謁朱子所讀書,拜其遺像,徘徊久之。以一逕入雲窩,陳丹樞修煉之所,存其石灶。出大隱屏以西,登接笱木梯鐵纜之路,視上則恐錯趾,視下則恐眩目;千盤而度龍脊,乃有仙弈亭可憩。修竹鳴蟬之外,黃冠啟閉于丹房而已。天游雖稱崔嵬過之,然迢遞可肩輿入。登一覽台,於是三十六峰之勝,可屈指數矣。復命舟里許,過隘嶺,為陷石堂。小橋流水之中,度石門而桑麻布野,雞犬聲聞,依稀武陵之境③乎?於是望鼓子峰相近,穿修篁五里,木石棧道,相為鉤連。叩岩石,逢然作鼓聲。岩下為吳公洞,洞旁為道院。
是游凡以次達九曲矣,乃歸萬年宮。從山麓走二十里,游水簾,亂崖飛瀑而下,衣裾入翠微④盡濕。以別澗出崇安溪之西楚道上。
曹學佳曰:“余考《武夷祀典志》,詳哉其言之,則知人主之媚於神仙所從來矣。始皇遣方士徐市⑤求仙海上,而武夷不少概見⑥,何以故?又按魏子騫遇張湛十三仙,及宴曾孫,俱始皇二年事,何其盛也?而後無聞焉。夫山靈之不以此易彼明矣。語云:‘遺榮可以修真’,是之謂夫!”
(選自《古代散文鑑賞辭典》)
[注]①魏志:《三國志》中《魏志》。②曾孫:對鄉人的稱呼。③武陵之境:代指桃源洞。④翠微:指未及山頂,近旁陂陀之處。⑤徐市:齊人,一名徐福。⑥不少概見:不見梗概。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今大王梯絕不可登梯:用梯子
B.白玉蟾斬蛇於此,今祠之祠:祠堂
C.視上則恐錯趾錯:挪錯
D.於是三十六峰之勝勝:勝景
1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七夕前一日發建溪/去以六月息者也
B.拜其遺像,徘徊久之/不知東方之既白
C.視下則恐眩目/金就礪則利
D.乃歸萬年宮/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移舟過大藏峰/踵御茶園/萬磴而上/其山如鳥巢/蓋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為更衣台
B.移舟/過大藏峰踵/御茶園萬磴而上其山/如鳥巢蓋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為更衣台
C.移舟過大藏峰踵御茶園/萬磴而上其山如鳥巢/蓋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為更衣台
D.移舟過大藏峰/踵御茶園萬磴而上/其山如鳥巢/蓋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看/為更衣台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1)道經友定故城,虎為政,遊人不敢深入。(4分)
(2)天游雖稱崔嵬過之,然迢遞可肩輿入。(4分)
(3)語云:“遺榮可以修真”,是之謂夫!(4分)
參考答案:
9.C(慵懶、僵死的、奧勃洛摩夫式的庸人文化可能都是源於對文學的文化責任的疏離與拒斥,此項變可能為必然。)
10.B(祠:修建祠堂)
11.C(連詞,那么、就。A介詞,表時間,在/介詞,用、憑藉;B助詞,湊足音節,無實義/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可不譯;D副詞,表承接,於是/副詞,竟。)
12.A(原文為:移舟過太藏峰,踵御茶園,萬磴而上,其山如鳥巢,蓋魏王易裸服以登天柱者,為更衣台。)
13.(1)途經友定舊城,那裡虎患厲害,遊客不敢深入前行遊覽。
(2)天游峰雖然說是巍然高聳,高出周圍山峰,然而儘管路途遠卻可以乘坐轎子進入。
(3)古語說:“只有捨棄榮華富貴才能修行養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參考譯文】
我在七夕前一天從建溪出發,行經百里,到達萬年宮,拜謁了玉皇、太姥兩位道教尊神和十三位仙人,登上漢祀壇,就是漢武帝時所說的祭祀 武夷君的壇。我乘船泛於建溪水上,可以望見武夷的幾座著名的山峰,首先望到的是大王峰;其次是峰巔略平稍微開闊的幔亭峰。《魏志》記載:“魏國人王子騫是十三仙的盟主,在大王峰山頂修建了升真觀,大王峰頂上有天鑒池、摹鶴岩等諸多美景。相傳秦始皇二年,武夷君在幔亭峰架起虹橋來大會鄉人。演奏人間可哀的曲子。”如今大王峰,即使藉助雲梯也絕對不可能再有人登上了,幔亭峰也只有秋蟬在那裡吞咽衰草罷了。玉女峰、兜鍪(móu)峰以下,有幾里路程,是一線天。途經友定舊城,那裡虎患厲害,遊客不敢深入前行遊覽。兩邊的山崖相互遮擋,大約有一里路程,從洞底仰視,岩頂呈現天光一線。上有風洞,附近有紀念白玉蟾斬蛇除害而建立的祠堂,附近的肅殺氣氛宛如宋代當年。
划船經過大藏峰,來到了御茶園,山勢崔嵬高大,那山的形狀如同鳥巢,魏王換上輕便的衣服來登天柱峰的地方,被稱為更衣台。划船到了時岸,謁見了朱熹讀書的地方,朝拜了他的遺像,徘徊了很長時間。沿著一條山徑來到了雲窩峰,那裡曾是陳丹樞修煉的地方,還保存著他當時煉丹用的石灶。離開大隱屏山峰向西,登上用榫頭榫眼連線的木梯,走在用鐵制索鏈做防護欄桿的山路,抬頭向上看就唯恐挪錯一步,低頭向下看,就擔心頭暈目眩;幸好盤旋千磴之後,竟有仙弈亭可以稍事休息。此處除了有修竹鳴蟬之外,僅見道士出入丹房而已。天游峰雖然說是巍然高聳,高出周圍山峰,然而儘管路途遠卻可以乘坐轎子進入。登上一覽台,於是三十六座山峰的勝景,便可屈指而數。又划船走了一里多路,經過狹窄險要的山嶺,就到了陷石堂。小橋流水之中,穿越石門,就看到桑麻遍野,雞犬之聲相聞,依稀是武陵(桃花源)之境嗎?於是望見鼓子峰更近了,穿過修長的竹林,走了五里,途中木石棧道,交錯連線。敲擊鼓子峰的岩石,逢逢地發出鼓聲。鼓子峰岩石下面是吳公洞。洞旁有一個道院。
這次遊覽,一共有九個大的彎曲,依次稱一曲……至丸曲,於是最後又回到了萬年官。自山麓行二十里,又遊覽了水簾洞,凌亂的山崖飛瀑直下,衣服未到山頂就已全濕。我從另外的山澗出來,經由崇安溪之西的楚道(往兩湖(湖南、湖北)方向去的大道)歸來。
曹學佺說:“我考證了《武夷祀典志》,其中記載的內容非常詳細,我從中推斷出人主媚於神仙,由來已久。秦始皇派遣方士徐市入海求仙,而《武夷祀典志》對徐市求仙事不見一點兒記載,這是為什麼呢?我又考查了魏子騫遇張湛十三位仙人,以及武夷君在幔亭峰大會鄉人的事,這些都是秦始皇二年發生的事情,為什麼當時會有這么多盛事呢?只可惜這些盛事後來沒有流傳下去。武夷山這樣的名山並不因為這些事(徐市求仙海上時沒有記載,以及有關神仙盛事)的泯然無聞就失去了它的光彩。古語說:‘只有捨棄榮華富貴才能修行養性’,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啊!”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

曹學位《游武夷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
曹學位《游武夷記》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