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閱讀練習題答案及原文翻譯賞析
《陋室銘》,唐代文學家劉禹錫著,文章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銘”。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dú)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於多高,有神仙(居住)就能聲名遠揚。水不在於多深,有龍(居住)就能顯得有靈氣。這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了)。苔蘚碧綠的痕跡蔓延到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竹簾里。到這裡談笑的都是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我的陋室就像那)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陋室銘》閱讀]
1、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1)《陋室銘》中表現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2)交友的標準關於人格質量和生命質量。《陋室銘》中,劉禹錫在描述陋室生活的同時,也談及了子他的交友原則:
2、陋室的環境怎樣?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
3、為什麼交待陋室主人的朋友都是才華出眾、學識淵博的“鴻儒”?
4、文中即說“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又說“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否矛盾,為什麼?
5、圍繞陋室,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6、作者為陋室作銘,為什麼要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運用了什麼手法?
7、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馨”的道理情操?
8、寫出本文你最喜歡的一個駢句,並說明理由。
9、你怎樣看待作者的行為?請結合現實談一談。
10、本文短小精悍,僅81個字卻數次引用典故,請你談一談這種寫法有何妙處?
11、本文作者結交“鴻儒”而不結交“白丁”,你贊同這種擇友方式嗎?談談你是怎樣選擇朋友的?
12、本文作者具有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由本文作者你還可以聯想到哪睦具有相似品質的古代文人?其體現這種品質的作品是什麼?
13、《陋室銘》中既說“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又說“無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否矛盾?為什麼?(2分)
[連結中考]
1、解釋加線詞語。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2)談笑有鴻儒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4)無絲竹之亂耳
2、翻譯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表。
(3)談笑有鴻儒。
(4)無絲竹之亂耳。
《陋室銘》閱讀訓練答案
1、(1)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台階上長滿了青苔,窗前門旁長滿了青草。運用了對偶、擬人的修辭方法。把苔蘚、青草寫活了,有精神,有韻味。使人不覺陋室的環境淒涼荒蕪,反而覺得春意盎然,生機勃勃,恬靜雅致。
3、俗話說:知其人必知其友,知其友亦知其人,由此我們可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並且德才兼備,超凡脫俗。
4、作者運用了正反結合,虛實相生的手法,表明了恬淡閒適,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也表明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的厭惡。
5、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呼應了惟吾德馨。
6、因為諸葛廬、子云亭都是古代君子的陋室,作者藉以贊自己的陋室,讚美自己的志趣和品格。這是類比的手法。
7、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更需要高興的精神生活。只有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氣和獨立人格,才能不為利誘,不為勢趨。
8、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理由:寫陋室環境恬靜雅致,讓人賞心悅目,以明“陋室”不陋。“上”“入”二字傳神,化靜為動,既使景物人格化,也表現作者對景物的喜愛之情。
9、劉禹錫身居陋室,卻不慕榮華,他的高雅淡泊,源於他具有高潔的品格,而這種品格正是一個有才華而又具有廣闊胸襟的人所應具有的。在現今社會,為一已之私利而貪贓枉法,貪慕榮華的人還是存在的,因此,提倡劉禹錫的這種不為私利、安貧樂道的精神是有現實意義的,我們應大力提倡。
10、作者以諸葛亮和揚雄自比,表明自己也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結尾引用孔子的話用反問形式呼應前文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深化主題。
11、贊同。因為“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結交高尚、學識淵博的人也會讓自己變得高尚和淵博起來。所以,我選擇朋友就選擇有學問、品德高尚的人。
不贊同。《論語》中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所以,我交朋友的標準不在於他是“鴻儒”還是“白丁”,只要他真誠、善良,好學上進,身上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都會結交他。
12、(1)周敦頤《愛蓮說》(2)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3、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後者是說沒有俚語擾耳俗務纏身。(意思對即可)
[連結中考]
1、(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
(2)鴻:大。
(3)調:調弄,這裡指彈奏。
(4)絲竹:琴瑟、蕭管等樂器,這裡指奏樂的聲音。
2、(1)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眼帘。
(3)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
(4)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
3、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於屋主人的品德高尚。)
4、示例:(1)這種交友方式可取,我們就要與那些有知識、有學問的人交往,這樣才能不斷進步。(2)這種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二:
1、文中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點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寫居室環境的句子: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4、寫作者交往對象的句子: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寫室中生活的句子: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6、互文見義的句子: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7、表明作者對世俗生活鄙棄的句子: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9、《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0、《陋室銘》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語句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11、《陋室銘》中運用比興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2、《陋室銘》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賞析: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唐代詩人劉禹錫(字夢得)所作。《陋室銘》聚描寫、抒情、議論於一體。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致的環境和主人高雅的風度來表述自己兩袖清風的情懷。文章運用了對比,白描,隱寓,用典等手法,而且壓韻,韻律感極強,讀來金石擲地又自然流暢,一曲既終,猶餘音繞樑,讓人回味無窮。文章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
這篇不足百字的室銘,含而不露地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它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儘管居室簡陋、物質匱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實,那就會滿屋生香,處處可見雅趣逸志,自有一種超越物質的神奇精神力量。
有人認為,劉禹錫寫此文時已是貶謫生活的後期,心情比較穩定,追求安樂恬淡的生活,同時文中又有讀佛經的內容,所以銘文流露了一種避世消閒的消極成分。對此應從兩方面分析:當社會處於黑暗時期,文人官吏們有兩個出路,一是與腐朽勢力同流合污、自甘墮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說的“窮則獨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氣和獨立人格。相比之下,後者更值得肯定,劉禹錫選擇的就是這一條路。同時,人的生活是複雜的,有張有弛,不能一味劍拔弩張,而有時也要休息娛樂。因此,不能簡單地批評閒情逸緻。另一方面,銘文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偉抱負,他引用諸葛廬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義的,諸葛亮是政治家,揚雄是文學家,這也是作者一生的兩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中急流勇進、雄心勃勃;貶謫後他就涉足文壇,最後終於以文學家名世。因此,文中還有積極進取的精神在內。
本文在寫作上的特點是巧妙地運用比興手法,含蓄地表達主題,開頭四句既是比,又是興,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龍引出德馨,言名、靈暗喻陋室不陋。用諸葛廬、子云亭類比陋室,表達了作者政治、文學的兩大理想,最後引孔子的話作結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運用了排比、對偶的修辭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種磅礴的文勢,如開頭幾句排比,使全篇文氣暢通,確立了一種駢體文的格局。對偶句易形成內容的起伏跌宕,如中間的六句對偶,既有描寫又有敘述,言簡意豐,節奏感強。文章還運用了代稱、引言等修辭手法。
總之,這是一篇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傳誦不衰,膾炙人口。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