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教學設計
課文《但願人長久》出自四年級上冊語文書課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蘇軾。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這天夜晚,皓月當空,萬里無雲。人們都在歡歡喜喜地品嘗著瓜果,觀賞著明月,只有蘇軾因思念弟弟而心緒不寧。
蘇軾跟弟弟蘇轍手足情深。小時候,他們倆一起讀書,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離。長大以後,他們就各奔東西,很少再有見面的機會。如今屈指算來,分別已有七個年頭了!
月亮漸漸西沉,透過窗子把銀光灑到床前。蘇軾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著。他眼睜睜地望著那圓圓的月亮,心裡不禁埋怨起來: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麼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他轉念又想:世上本來就是有悲也有歡、有離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兒有隱也有現、有圓也有缺一樣,哪裡會十全十美呢!但願美好的感情長留人們心間,雖然遠隔千里,也能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
想到這兒,他的心裡似乎寬慰了許多,便低聲吟誦起來:
…………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前言】
《但願人長久》是一篇文包詩的課文。其實文的用意應該是讓學生更易理解、掌握詩(詞)的含義,只是現成的文字對詩(詞)句的描述,往往對學生來說會先入為主地理解詩句意思,反而少了一些想像。在這一課中,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我在設計教案時加入聽歌、看圖想像的環節。
在開學之初,正好是中秋節前夕,我給學生抄了蘇軾的《明月幾時有》這首詞,簡單講解後讓學生熟讀、背誦,有條件的可以借《但願人長久》的歌曲聽聽,最好會唱。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內容,懂得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有信心和勇氣,以不屈不撓、堅忍不拔的毅力去戰勝困難,人要從小就培養這種勇氣。
2、學習寫人的方法
3、認識13個二類字,理解本課生詞,會用“慶幸、遲疑、束手無策”造句
【教學建議】
(一)師生談話,引入課題:
1、同學們,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要來到了,中秋節晚上的月亮特別圓。古代文人都喜歡以月亮為題材寫出了許多優秀的詩篇,你能說幾句嗎?
2、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一篇與月亮有關的文章。
(板書:但願人長久)
(二)聯繫課題,鼓勵提問:
1、看課題,你最想了解什麼?
2、教師歸納:
(1)蘇軾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這首詞的?他的情感發生了什麼變化?
(2)書上寫的那幾句詞該怎樣理解?表達了蘇軾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初讀課文,抓住情感線(著重圍繞第一個思考題):
1、學生自讀圈畫(讀的形式可多樣化)。
2、組織交流,教師板書:
“心緒不寧——埋怨——寬慰”
3、引導學生看板書再提問,即蘇軾為什麼會心緒不寧?埋怨?寬慰?(重點學習目標)
(四)轉換師生角色,深入探究課文:
(學生扮演蘇軾,教師充當四年級的小學生)
1、學習1—3自然段:
(1)師:蘇先生,中秋之夜,家家戶戶都在品嘗月餅,欣賞明月,您老為什麼如此“心緒不寧”呀?
(2)學生讀書準備。
(3)指名回答,要求:注意說話者的身份;回答得有說服力,使人信服。
(其間穿插多形式的朗讀)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師:蘇老先生,您在遙遠的他鄉思念弟弟,“每逢佳節倍思親”嗎!這我已經理解了,可您又在“埋怨”誰呀?
(2)學生說(穿插讀)
(3)看圖想像(利用多媒體):圖上畫的是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你在乾什麼?此時此刻,你在想什麼?
(4)重點讀好:無情的月亮啊,你為什麼偏偏在別人分離的時候,變得這么圓、這么亮呢?
學生練習讀——指名讀(評點讀)——齊讀第四自然段
3、學習第五、六自然段:
(1)師:蘇先生,後來你的心情變了,還吟誦了一首千古名詞,最後五行我已讀過,可我還是不明白這幾行詞怎么能表達你的“寬慰”之情呢?請您給我解釋一下,行嗎?
(2)學生各自朗讀後兩段。
(3)鼓勵學生小組(也可同桌)交流,圈畫重點句段,準備回答。
(4)組織班級交流:
①指名說;②小組間相互補充;
③學生在書上畫出相關詞的意思:
(重點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含義)
④師生分角色讀(分詞和詞的意思);⑤男女學生輪讀。
(五)朗讀四、五、六自然段,加深體會作者情感。
(六)課堂小結(結合板書)。
關注字典網微信公眾號:icidian,查詢很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