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八 論語三十

  ◎微子篇
  △微子去之章
  問:"箕子當時,何必徉狂?"曰:"他已為囚奴,做人不成了,故只得徉狂受辱。"又問:"若箕子地位尚可以諫,想亦未肯住在。必是既已為囚奴,則不復可諫矣。"曰:"既已為囚奴,如何更可以諫!"〔廣〕
  問:"殷有'三仁'。"曰:"而今也難看。或是孔子當時見他事實。"
  問:"或去,或奴,或諫不同,如何同歸於仁?"曰:"三子皆詣其至理,故謂之仁。如箕子亦是諫,諫至於極有所不行,故若此也。"〔一之〕
  "三仁",且只據他去就、死生論之。然以此一事推及其他,則其所為之當理無私,亦可知矣。〔閎祖〕
  問:"'三仁',不知易地而施,皆能遂其本心否?"曰:"都自各就他分上做。自今觀之,'微子去之',尚在活地上;如箕子之囚,比干之死,便是在死地上了,較之尤難!螣子雖不死,然便死卻又到了。唯是被囚不死不活,這地位如何處?直是難!看'三仁'惓惓憂國之心,直是念念不斷。若如避世之徒,一齊割斷,高舉遠引,這卻無難。故孔子曰:'果哉!末之難矣。'若果於忘世,是不難。"〔賀孫〕
  問:"'三仁'之事,必不可偏廢否?"曰:"也不必如此看。只是微子是商之元子,商亡在旦暮,必著去之以存宗祀。若箕子比干則自當諫。其死與奴,特適然耳。"又問:"當時若只有微子一人,當如何?"曰:"亦自著去。"吳仁甫問:"夷齊之事,如伯夷已逃去,叔齊以父命與宗社之重,亦自可立否?"曰:"叔齊卻難處。"子升問:"使當時無中子可立,國祀當如何?"曰:"亦須自有宗室等人。"子升問:"令尹子文陳文子之事,集注云:'未知其心果出於天理,而無人慾之私。'又其他行事多悖於道理,但許其忠清,而不許其仁。若其心果出於天理之公,而行事又不悖於道,則可以謂之仁否?"曰:"若果能如此,亦可以謂之仁。"子升又問:"令尹子文陳文子之事,則原其心而不與其仁;至管仲,則以其功而許其仁,若有可疑。"曰:"管仲之功自不可泯沒,聖人自許其有仁者之功。且聖人論人,功過自不相掩,功自還功,過自還過。所謂彼善於此,則有之矣。若以管仲比伊周,固不可同日文;若以當時大夫比之,則在所當取。當是之時,楚之勢駸駸可畏,治之少緩,則中國皆為夷狄,故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如本朝趙韓王,若論他自身,煞有不是處。只輔佐太祖,區處天下,收許多藩鎮之權,立國家二百年之安,豈不是仁者之功!使聖人當時說管仲無'克、伐、怨、欲',而一純於天理之仁,則不可。今亦不過稱其'九合諸侯,一正天下'之事耳。"因說:"看文字,不要般遞來說。方說這一事未了,又取那一事來比並說。般來愈多,愈理會不得。少間便撰出新奇說話來說將去,元不是真實道理,最不要如此。"〔木之〕
  問:"'三仁'皆出於至誠惻怛之公。若箕子不死而為之奴,何以見惻怛之心?"曰:"箕子與比干心只一般。箕子也嘗諫紂,偶不逢紂大怒,不殺他。也不是要為奴,只被紂囚系在此,因徉狂為奴。然亦不須必死於事。蓋比干既死,若更死諫也無益,適足長紂殺諫臣之罪,故因得徉狂。然他處此最難,微子去卻易,比干則索性死。他在半上半下處,最是難。所以易zhong6*特說'箕子之明夷';'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外雖徉狂,而心卻守得定。"〔淳〕宇錄云:"寓問:'注言:"三子之行不同,而同出於至誠惻怛之意。"微子之去,欲存宗祀;比干之死,欲紂改行;可見其至誠惻怛處。不知箕子至誠惻怛何以見?'曰:'箕子比干都是一樣心。箕子偶然不沖著紂之怒,自不殺他。然他見比干恁地死,若更死諫,無益於國,徒使人君有殺諫臣之名。就他處此最難,微子去卻易,比干一向諫死,又卻索性。箕子在半上落下,最是難處。被他監系在那裡,不免徉狂。所以易zhong6*特說'箕子之明夷',可見其難處。故曰:'利艱貞,晦其明也。內難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外雖狂,心則定也。"
  或問:"'比干不止是一事之仁',先生嘗有此語。莫是它分上大節目處有得,見做得徹頭徹尾,與一時一事之仁不同,但未可望聖人之全仁耳。"曰:"箕子微子夷齊之仁,亦是此類。各隨它分上,或去,或奴,或讓底,亦皆可見其終身大體處。"又曰:"諸子之仁雖如此,料得縝密工夫,純粹體段,未如顏子之仁是從實地上做來。"又曰:"曾子啟手足易簀時底心,見得時,便是曾子之仁。更以求仁、害仁處參之,便見'三仁'、夷齊所以全其心德者。而堯卿所問管仲之事,亦可見矣。"
  觀鳳一羽,則知五色之備。"三仁"。〔僩〕
  柳下惠為士師章
  問"柳下惠為士師"。曰:"三黜非君子之所能免。但不去,便是他失於和處。"〔時舉〕
  亞夫問柳下惠三黜。曰:"柳下惠瑩然處,皆與伯夷一般。伯夷如一顆寶珠,只常要在水裡。柳下惠亦如一寶珠,在水裡也得,在泥里也得。"〔時舉〕
  問:"柳下惠'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雖可以見其'必以其道而不失焉者',然亦便有個不恭底意思,故記者以孔子兩事序於其後。觀孔子之事,則知柳下惠之事亦未得為中道。"曰:"也是如此。惟是孟子說得好,曰:'聖人之行,或遠或近,或去或不去,歸潔其身而已矣。'下惠之行,雖不比聖人合於中道,然'歸潔其身'則有餘矣。"問:"'或遠或近',是相去之遠近否?"曰:"不然。謂其去人有遠近。若伯夷則直是去人遠矣!"〔廣〕
  齊景公待孔子章
  問:"齊景公待孔子,雖欲'以季孟之閒',乃以虛禮待之,非舉國以聽孔子。故曰:'吾老矣,不能用也。'遂行。如齊王欲以孟子為矜式,亦是虛禮,非舉國以聽孟子。"曰:"固是。"〔植〕
  齊人歸女樂章
  問:"'齊人歸女樂',季桓子才受,孔子不安,便行。孔子向來相定公,做得許多事業,亦是季桓子聽孔子之所為,方且做得。"曰:"固是。"又曰:"當時若致膰胙,孔子去得更從容。惟其不致,故孔子便行。"〔植〕
  問:"史記載:'魯今且郊,如致膰於大夫,則吾可以止。'設若致膰,則夫子果止否?"曰:"也須去。只是不若此之速,必別討一事故去。且如致膰,亦不是大段失禮處,聖人但因此且求去爾。"〔宇〕
  問:"今欲出來作事,亦須成敗有命,無必成之理。"曰:"固是。且如孔子所作,亦須見有必成處。但有小人沮之,則不可乃是天。孔子當時在魯,全屬季桓子。其墮三都,乃是乘其機而為之,亦是難。女樂事,論語所載與史記異。若如論語所載,似太匆遽。魯是父母之國,君、大夫,豈得不直告之?告之不從而行,亦未晚,今乃去得如此其急。此事未易輕議,當闕。"〔可學〕
  楚狂接輿章
  問:"楚狂接輿等,伊川謂荷篠稍高。"曰:"以其尚可告語。若接輿,則全不可曉。"問:"當亂世,必如孔子之才可以救世而後可以出,其他亦何必出?"曰:"亦不必如此執定。'君子之仕,行其義也',亦不可一向滅跡山林。然仕而道不行,則當去耳。"〔可學〕
  子路從而後章
  問:"不仕無義。"曰:"仕則可以行其義,不仕則無以行其義,便無這君臣之義了。"又問:"下文所謂'君臣之義',即是這義否?"曰:"然。"〔燾〕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義,便有進退去就在里。如丈人,直是截斷,只見一邊。〔閎祖〕
  亞夫問:"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曰:"這時雖大綱做,行不行亦自有小小從違處,所謂義也。如孟子'迎之致敬以有禮,則就之;禮貌衰,則去之'之意,不如長沮桀溺之徒,才見大綱行不得,便去了。"〔植〕
  問:"集注云:'仕所以行君臣之義,故雖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廢。'末云:'亦非忘義徇祿也。'此'義'字,似有兩意。"曰:"如何是有兩意?只是一意。才說義,便是摠去、就都說。道合則從,不合則去,即此是義,非但只說要出仕為義。然道合則從,不合則去,唯是出仕方見得。'不仕無義',才說不仕,便都無了這義。聖人憂世之心,固是急欲得君行道。到得靈公問陳,'明日遂行';景公'"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季桓子受女樂,'孔子行',無一而非義。"〔賀孫〕
  亞夫問:"集注云:'謂之義,則事之可否,身之去就,誠有不苟然者。'"曰:"舊時人說此段,只說道合出仕才仕,便是義。殊不知所謂仕,不是埋頭一向只要仕。如孟子說'所就三,所去三',與'孔子有見行可之仕,有際可之仕,有公養之仕',雖是未嘗不欲仕,亦未嘗不顧其義之如何。"〔賀孫〕
  逸民章
  孔子論逸民,先伯夷。〔道夫〕
  《朱子語類》 宋·朱熹
卷四十八 論語三十_朱子語類原文_國學 子部0
卷四十八 論語三十_朱子語類原文_國學 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