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偽之道,只在一念
人人有個大慈悲,維摩屠劊無二心也;處處有種真趣味,金屋茅舍非兩地也。只是欲閉情封,當面錯過,便咫尺千里矣。
【譯文】 每個人都有仁慈之心,維摩詰和屠夫是劊子手的本性是相同的;世間到處都有合乎自然的真正的生活情趣,這一點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和簡陋的茅 草屋也沒什麼差別。可惜人心經常為qing6*欲所封閉,因而就使真正的生活情趣 錯過,不能排除物外雜念,雖然只在咫盡之間,實際上已相去千里了。
【註解】 大慈悲:能給他人以快樂叫慈,消除他人的前苦叫悲,這是佛家語,《觀無量壽經》有“佛心是大慈悲”指佛菩薩廣大之慈悲。全句意:人人都具有 成佛的佛性。維摩:梵語維摩諸簡稱,是印度大德居士,漢譯叫淨名。與釋迦同時人, 輔佐佛來教化世人,被稱為菩薩化身。屠劊:屠是宰殺家畜的屠夫,劊是以執行罪犯死刑為專業的劊子手,但 同樣具有佛性。金屋:指事豪之家的住宅,建築金壁輝煌,漢武帝有“若得阿姣當以作 金屋藏之”的典故,佛教認為世間事物皆虛幻,故金屋茅檐並無差別。咫盡:一咫是八寸。一尺十寸,咫盡指極短的距離。
【評語】 在古人的人性觀中,孟苟二人最有代表性,苟子主張性惡,孟子主張性
善,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羞慈之心。”不管怎么說,人性的善惡並不因為外部世界的財富差異有區別。天地間充滿了真 善美,這種天然情趣也存在於寒門蔽戶中,跟富貴人家的高樓大廈毫無不同。 從精神享受而言,人生是否能有真快樂只是存乎一念之間,假如貪得無厭作 惡多端,即使住金屋也空虛難耐,假如樂天知命或毫無邪念,即使住茅屋也 會感到愉悅充實。這裡的存乎一念,主要指修養的程度,沒有追求這一念的 精神,人的本性就會在客觀世界的影響中發生質變。
0
猜你喜歡
順不足喜,逆不足憂
《菜根譚》卷九十三 志第四十二
《元史》 ◎食貨一 《洪範》八政,食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司馬休之 司馬楚之(曾孫裔卷三百十九 列傳第二百七
《明史》 ◎廣西土司三 △泗城 利茶花女(下)-25
《茶花女》 阿卷五十一 賈鄒枚路傳第二十一
《漢書》 賈山,潁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時卷三 本紀第三
《宋書》 ◎武帝下 永初元年夏六月丁卷四百五十一 列傳第二百一十
《宋史》 ◎忠義六 ○趙良淳(徐道隆卷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七
《宋書》 ◎蕭惠開 殷琰 蕭惠開,卷二十四下 食貨志第四下
《漢書》 凡貨,金、錢、布、帛之用,夏、殷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北齊書》 ○裴讓之(弟諏之 讞之) 皇卷一 帝紀第一
《魏書》◎序紀昔黃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內列諸華卷四百三十二 列傳二百十九
《清史稿》 ○蕭啟江 張運蘭 唐訓方卷三百十一 列傳九十八
《清史稿》 ○哈攀龍(子國興) 任舉 冶卷七十二 居士外集卷二十二
《歐陽修集》 ◎祭文六首 【祭五龍祈雨文卷七 賦丁
《文選》 ◎郊祀 祭天曰郊。郊者,言簡傲第二十四
《世說新語》 1.晉文王功德盛大,坐席嚴敬,擬卷八十七 內制集卷六
《歐陽修集》 【恩州賜契丹皇太后賀乾元節大使茶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元王黎楊嚴竇 元載,字公後娶第四
《顏氏家訓》 吉甫,賢父也,伯奇,孝子也,以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