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皆緣,隨遇而安
釋氏隨緣,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蓋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則萬 緒紛起,隨遇而安,則無人不得矣。
【譯文】 佛家主張凡事都要順其自然發展,一切不可勉強;儒家主張凡事都要按照本分去作,不可妄貪身外之事。這“隨緣素位”四個字是為人處事的秘訣, 就像是渡過大海的浮囊。因為人生的路途是那么遙遠涉茫,假如任何事情都 要求盡善盡美,必然會引起很多憂愁煩惱;反之假如凡事都能安於現實環境, 也會處處悠然自得。
【註解】 隨緣:佛家語,佛都以外界事物的來臨,使身心受其感觸叫緣,應緣而起的動作叫隨緣。即聽其自然不如勉強。 素位:指本身應作的事,而不羨慕身外的事。例如《中庸》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世路茫茫:世路指人世間一切行支及經歷的情態。茫茫當遙遠解。
【評語】 人不應聽從命運的安排,把自己的一生付諸天意。不能因為自己天生於貧困便安於貧困,天生子惡境便安於惡境,逆來順受。佛家主張凡事都要隨緣,人必須隨著天定的因緣來處理事情。反之憑自己的主觀努力一意孤行, 不論怎樣也無法達成自己的意願。儒家所主張“素位”,就是君子堅守本位 而不妄貪其他權勢,要滿足自己所處的現實環境,這和佛家所說“萬事皆緣, 隨遇而安”是相通的。一個安於現實的人,能快樂度過一生;反之一個不滿 於現實環境的人,整天牢騷滿腹憤世嫉俗,只會害己而害人。這裡萬事隨緣, 隨遇而安,應從積極意義來理解。從處事角度來看。凡事不可強求,有些事 在現有條件下行不通,就有待待時機的必要,就需要安於現狀而不是心慌意 亂。凡事強求而不遵循事物的基本規律就難行得通。
0
猜你喜歡
卷十一 帝紀第十一
《魏書》 ◎前廢帝廣陵王 後廢帝 安定邦斯舅舅(上)-第12章-黃金是個怪物
《邦斯舅舅》 斯第九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
《水滸傳》 詩曰: 海上髡囚號寶光,解卷六十(唐書) 列傳十二
《舊五代史》 李襲吉,自言左相林甫之後,父圖,卷一百二十六 志一百一
《清史稿》 ◎河渠一 △黃河 中巴黎聖母院(上)-第02卷-麻煩接踵而至
《巴黎聖母院》 格卷二十三 本紀第二十三
《明史》 ◎莊烈帝一 莊烈愍皇帝,諱08章 車戰
《百戰奇略》【原文】凡與步、騎戰於平原曠野,必須用偏卷二十一 題序
《柳宗元集》 ○讀韓愈所著毛穎傳後題(元和五年復活(中)-第二部-23
《復活》 謝卷一三九 集古錄跋尾卷六
《歐陽修集》 【唐八都壇實錄〈垂拱三年〉】安娜_卡列寧娜(上)-第8部-08
《安娜·卡列尼娜》 自心公不昧,外賊無蹤
《菜根譚》卷十五 問答
《柳宗元集》 ○晉問(公晉人,實以堯之故都為重第一零二回 寧國府骨肉病災祲 大觀園符水驅妖孽
《紅樓夢》 話說王夫人打發人來喚寶釵,寶釵連卷一百七十 列傳第五十七
《元史》 ○尚文 尚文,字周卿,世為卷八 學二
《朱子語類》 ◎總論為學之方 這道體,饒本作"巴黎聖母院(下)-第09卷-熱狂
《巴黎聖母院》 就伏魔自心,馭橫平氣
《菜根譚》卷一百三十六 歷代三
《朱子語類》 因論三國形勢,曰:"曹操合下便知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