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名遠害,歸咎養德
完名美節,不宜獨任,中公與八可永遠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 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譯文】 完美的名譽和節操,不要一個人獨占,必須分一些給旁人,才不會惹發他人忌恨招來禍害而保全生命;恥辱的行為和名聲,不 可以完全推到他人身上;要自己承攬幾分,才能掩藏自己的才能而促進品德 修養。
【註解】 韜光:韜,本義是劍鞘,引伸為掩藏。韜光是掩蓋光澤,喻掩飾自己的才華。蕭統《陶靖節集序》說:“聖人韜光,賢人遁世。” 遠害全身:遠離禍害保全性命。 養德:修養品德,據諸葛亮《誡子書》說:“君子之行,以靜養身,以儉養德。”
【評語】 做人不能只沾美名,害怕責任,應當敢於擔責任,擔義務。從歷史上看,一個人有偉大的政績和赫赫的武功,常常會遭受他人的嫉妒和猜疑,歷代君 主多半都殺戮開國功臣,因此才有“功高震主者身危”的名言出現,只有像 張良那樣功成身退善於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於未然。所以君子都宜明了居 功之害。遇到好事,總要分一些給其他人,絕不自己獨享,否則易招致他人 怨恨,甚至殺身之禍。完美名節的反面就是敗德亂行,人都喜歡美譽而討厭 污名。污名固然能毀壞一個人的名譽,然而一旦不幸遇到污名降身,也不可 以全部推給別人,一定要自己面對現實承擔一部分,使自己的胸懷顯得磊落。 只有具備這樣涵養德行的人,才算是最完美而又清高脫俗的人。讓名可以遠 害,引咎便於稍光,這本身就是處世的一種良策。
0
猜你喜歡
卷五十 列傳第三十一
《南齊書》 ◎文二王 明七王 文惠太卷八 本紀第八
《元史》 ◎世祖五 十年春正月乙卯朔卷二百一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新唐書》 ◎藩鎮魏博 安、史亂天下,卷三百十九 列傳一百六
《清史稿》 ○于敏中 和珅(弟和琳 蘇凌說唐前傳-第19回-太行山伍天錫鏖兵-關王廟伍雲召寄子
《說唐全傳》 卻說伍天錫見雄闊海的頭目去了,遂拔營卷上
《周易參同契》 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卷一百一十九 朱子十六
《朱子語類》 ◎訓門人七 欲速之患終是有,如一卷一百六十六 列傳第九十一
《新唐書》 ◎賈杜令狐 賈耽,字敦詩,卷四百六 列傳一百九十三
《清史稿》 ○駱秉章 胡林翼 駱秉章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十三
《元史》 ○安童 安童,木華黎四世孫茶花女(上)-13
《茶花女》 &卷一 君道第一(凡五章)
《貞觀政要》 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阿格尼絲_格雷-第06章-又回到牧師住宅
《阿格尼絲_格雷》 我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
《水滸傳》 古風一首: 宋朝運祚將傾覆卷五十 列傳第三十八
《北史》 ○辛雄(族祖琛 琛子術 術族卷五十五 章帝八王列傳第四十五
《後漢書》 孝章皇帝八子:宋貴人生清河孝王慶孝經
《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 仲尼居,曾子侍。父與子(上)-13
《父與子》 葉卷二百七十一 列傳五十八
《清史稿》 ○徐乾學(翁叔元) 王鴻緒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隋高祖文皇帝姓楊氏,諱堅,小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