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唐(3)

高宗以後,府兵之法浸壞,番役更代多不時,衛士稍稍亡匿。至開元間,宿衛不能給

,張說乃請一切募士。宿衛取京兆、蒲、同、岐、華府兵及白丁,而益以潞州長從兵,共

十二萬,號長從宿衛,歲一番。明年,更號曰[弓廣]騎,入隸十二衛,為六番,每衛萬人

。而諸府士益多不補,折衝將又積歲不遷,士人皆恥為之,而府兵益廢。[弓廣]騎之制,

皆擇下丁、白丁、宗丁、品子強壯之民而為四籍,又別為番頭、羽林、飛騎之目。其初亦

足以霸弭外患,自天寶後,其法寢以廢弛。士失拊循,往往流散,而折衝諸府至無兵可校

。六軍、諸衛皆市人,祿山反,不能受甲矣。

案:開元十年,沿邊戍兵六十餘萬,張說以時無強寇,奏罷二十餘萬,使還農。上從

之。旬日得精兵十三萬,隸諸衛,更番上下。兵農之分。自此始矣。十一年,命尚書蕭嵩

與蒲、同、岐、華州長官選府兵、白丁一十二萬,謂之長從宿衛,分隸十二衛,而為六番

。十三年,更命曰[弓廣]騎。天寶之後,復稍變廢,應募者皆市井無賴,未嘗習兵。承平

日久,議者謂兵可稍減。是時民間挾兵者有禁,子弟為武官,父兄擯而不齒。猛將精兵皆

聚於西北邊,中國益無武備。路山潛窺中國,禍心一萌,陷河朔二十四郡,若入無人之境

,唐祚之不絕者如縷。倘非天命不替,詎能振中興之業乎?

夫所謂方鎮者,節度使之兵也,其原皆起於邊將之屯防者。唐初,兵之戍邊者,大曰

軍,小曰守捉,曰城,曰鎮,而總之曰道。故通天下十二道,為軍八十,為守捉六十有七

,為城三十有八,為鎮三十有九。自武德至天寶以前,守之不易,其軍、城、鎮、守捉皆

有使,而道有大將一人,曰大總管,已而更曰大都督。在太宗時,行軍征討曰大總管,在

本道曰大都督。自高宗永徽已後至景雲初,而節度使之名興矣(高宗永徽已後,都督帶使

持節者謂之節度使,然猶未以名官。景雲二年,以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河西節度使。自

是而後,接乎開元,朔方、隴右、河東、河西諸鎮,皆置節度使。)。開元之際,府兵之

制既壞,迨天寶而[弓廣]騎之制又壞。天子所恃,節度、方鎮之兵;而安祿山正以范陽道

節度使反。天子之兵弱不能抗,而諸鎮之兵共起誅之,當時號九節度使之師。大盜既滅,

武夫戰卒有功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於內地,將驕兵悍,天子無以制,而卒以基亂

案:唐杜佑云:「國朝李靖平突厥,李績滅高麗,侯君集覆高昌,蘇定方夷百濟,李

敬、婁師德、劉審禮皆以卿相率兵御戎,戎平師還,兵無久鎮。」此李唐之初,所以上無

叛降,下無叛兵者,職此之由也。自[弓廣]騎之制壞,天子倚方鎮之兵。方鎮強,天子弱

矣。祿山叛逆,遽陷兩京。肅宗即位靈武,而諸鎮之兵共起誅賊。其後,祿山子慶緒及史

思明父子繼起,肅宗命李光弼等討之,號九節度之師。大盜既滅,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

者,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故兵驕則逐帥,帥強則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

肯代;或取捨由於士卒,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後,以邀於朝。天子顧力不能制,因而撫

之,謂之姑息之政。由是號令自出,以相侵擊,虜其將帥,並其土地,天子反為和解之。

始時為朝廷患者,號河朔三鎮。及其末,朱全忠以梁兵,李克用以晉兵更犯京師,而李茂

貞、韓建近據岐、華,妄一喜怒,兵已至國門。昭宗用崔胤,召梁兵以誅宦官,而宦官劫

天子奔岐,梁兵圍之逾年。當此之時,天下之兵無復勤王者。向所謂三鎮,徒能始禍而已

。其它大鎮,南則吳、浙、荊、湖、閩、廣,西則巴、蜀,北則燕、晉,而梁盜據其中。

自國門以外,皆分裂於方鎮,而唐遂亡。史臣謂措置之勢使然,寧不信歟!

唐之北衙諸軍者,禁軍也。高祖定天下,以太原初起之兵三萬人留宿衛,號元從禁軍

,後謂之父子軍(高祖以義兵起太原,已定天下,悉罷遣歸。其願留者三萬人,高祖以渭

北白渠旁民棄田分給之,號元從禁軍。後老不任事,以其子弟代,謂之父子軍。)。貞觀

初,太宗擇善射者百人,曰百騎;又擇有材勇者,置北衙七營(太宗貞觀初,擇善射百人

為二番,於北門長上,曰百騎,以從田獵。又置北衙七營,選材力驍壯,月以一營番上。

)。至十二年,更置左右屯營於玄武門,領以諸衛將軍,號飛騎。及高宗龍朔初,更置左

右羽林軍(高宗龍朔二年,始取府兵、越騎、步射置左右羽林軍,大朝會則執杖以衛階陛

,行幸則夾馳道為內杖。),而禁軍日益熾矣。至於虎後,改百騎曰千騎,睿宗改千騎曰

萬騎,玄宗改萬騎為左右龍虎軍(玄宗以萬騎平韋氏,改為左右龍武軍,皆用功臣子弟,

制若宿兵也。)。而印臂之法,遂行於開元之初(玄宗開元十二年,左右羽林軍飛騎闕,

取京旁州府士,以戶部印印其臂,為二籍,羽林、兵部分掌之。)。迨天寶末,禁軍浸耗

。入蜀之役,從者才千人。肅宗赴靈武,士不滿百。至德二載,始置左右神武軍,亦曰神

武天騎,制如羽林,總曰北衙六軍(至德二載,置左右神武軍,補元從扈從官子弟,不足

則取他色帶品者,同四軍。)。又擇便騎射生手千人(至德初,擇便騎射者置衙前射生手

千人,亦曰供奉射生官,又曰殿前射生,分左右廂。),總號曰左右英武軍。逮代宗以射

生軍清內難,而寶應之名立矣(代宗即位,以射生軍入禁中清內難,皆賜名寶應功臣,故

射生軍又號寶應軍。)。

上一篇:卷五 隋
下一篇:卷七 五代
目錄:歷代兵制
卷六 唐(3)_歷代兵制原文_國學 子部0

猜你喜歡

卷六 唐(3)_歷代兵制原文_國學 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