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本紀第二

◎武帝中
七年正月己未,振旅於京師,改授大將軍、揚州牧,給班劍二十人,本官悉
如故,固辭。凡南北征伐戰亡者,並列上賻贈。屍喪未反,遣主帥迎接,致還本
土。二月,盧循至番禺,為孫季高所破,收餘眾南走。劉藩、孟懷玉斬徐道覆於
始興。
晉自中興以來,治綱大弛,權門併兼,強弱相凌,百姓流離,不得保其產業。
桓玄頗欲釐改,竟不能行。公既作輔,大示軌則,豪強肅然,遠近知禁。至是,
會稽餘姚虞亮復藏匿亡命千餘人,公誅亮,免會稽內史司馬休之。
天子又申前命,公固辭。於是改授太尉、中書監,乃受命。奉送黃鉞,解冀
州。交州刺史杜慧度斬盧循,傳首京師。先是,諸州郡所遣秀才、孝廉,多非其
人,公表天子,申明舊制,依舊策試。
征西將軍、荊州刺史道規疾患求歸。八年四月,改授豫州刺史,以後將軍、
豫州刺史劉毅代之。毅與公俱舉大義,興復晉室,自謂京城、廣陵,功業足以相
抗。雖權事推公,而心不服也。毅既有雄才大志,厚自矜許,朝士素望者多歸之。
與尚書僕射謝混、丹陽尹郗僧施並深相結。及西鎮江陵,豫州舊府,多割以自隨,
請僧施為南蠻校尉。既知毅不能居下,終為異端,密圖之。毅至西,稱疾篤,表
求從弟兗州刺史藩以為副貳,偽許焉。九月,藩入朝,公命收藩及謝混,並於獄
賜死。自表討毅,又假黃鉞,率諸軍西征。以前鎮軍將軍司馬休之為平西將軍、
荊州刺史,兗州刺史道憐鎮丹徒,豫州刺史諸葛長民監太尉留府事,加太尉司馬,
丹陽尹劉穆之建威將軍,配以實力。壬午,發自京師。遣參軍王鎮惡、龍驤將軍
蒯恩前襲江陵。十月,鎮惡克江陵,毅及黨與皆伏誅。十一月己卯,公至江陵,
下書曰:
夫去弊拯民,必存簡恕,舍網修綱,雖煩易理。江、荊凋殘,刑政多闕;頃
事故,綏撫未周。遂令百姓疲匱,歲月滋甚,財傷役困,慮不幸生。凋殘之餘,
而不減舊,刻剝徵求,不循政道。宰蒞之司,或非良乾,未能菲躬儉,苟求盈給,
積習生常,漸不知改。
近因戎役,來涉二州,踐境親民,愈見其瘼;思欲振其所急,恤其所苦。凡
租稅調役,悉宜以見戶為正。州郡縣屯田池塞,諸非軍國所資,利人守宰者,今
一切除之。州郡縣吏,皆依尚書定製實戶置。台調癸卯梓材,庚子皮毛,可悉停
省,別量所出。巴陵均折度支,依舊兵運。原五歲刑已下,凡所質錄賊家余口,
亦悉原放。
以荊州十郡為湘州,公乃進督,以西陽太守朱齡石為益州刺史,率眾伐蜀。
進公太傅、揚州牧,加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
九年二月乙丑,公至自江陵。初,諸葛長民貪淫驕橫,為士民所患苦。公以
其同大義,優容之。劉毅既誅,長民謂所親曰:“昔年醢彭越,今年誅韓信,禍
其至矣。”將謀作亂。公剋期至京邑,而每淹留不進,公卿以下頻日奉候於新亭,
長民亦驟出。既而公輕舟密至,已還東府矣。長民到門,引前,卻人閒語,凡平
生於長民所不盡者,皆與及之;長民甚說。已密命左右壯士丁旿等自幔後出,
於坐拉焉。長民墜床,又於地毆之,死於床側。輿屍付廷尉;並誅其弟黎民。
午驍勇有氣力,時人為之語曰:“勿跋扈,付丁旿。”
先是,山湖川澤,皆為豪強所專,小民薪采漁釣,皆責稅直,至是禁斷之。
時民居未一,公表曰:
臣聞先王制治,九土攸序;分境畫疆,各安其居;在昔盛世,人無遷業,故
井田之制,三代以隆。秦革斯政,漢遂不改;富強兼併,於是為弊。然九服弗擾,
所託成舊,在漢西京,大遷田、景之族,以實關中,即以三輔為鄉閭,不復系之
於齊、楚。自永嘉播越,爰托淮、海,朝有匡復之算,民懷思本之心,經略之圖,
日不暇給。是以寧民綏治,猶有未遑。及至大司馬桓溫,以民無定本,傷治為深,
庚戌土斷,以一其業。於時財阜國豐,實由於此。自茲迄今,彌歷年載,畫一之
制,漸用頹弛。雜居流寓,閭伍弗修,王化所以未純,民瘼所以猶在。
臣荷重任,恥責實深,自非改調解張,無以濟治。夫人情滯常,難與慮始,
所謂父母之邦以為桑梓者,誠以生焉終焉,敬愛所託耳。今所居累世,墳壟成行,
敬恭之誠,豈不與事而至。請準庚戌土斷之科,庶子本所弘,稍與事著。然後率
之以仁義,鼓之以威武,超大江而跨黃河,撫九州而復舊土,則戀本之志,乃速
由於當年,在始暫勤,要終所以能易。伏惟陛下,垂矜萬民,憐其所失,永懷
《鴻雁》之詩,思隆中興之業。既委臣以國重,期臣以寧濟,若所啟合允,請付
外施行。
於是依界土斷,唯徐、兗、青三州居晉陵者,不在斷例。諸流寓郡縣,多被
並省。以公領鎮西將軍、豫州刺史。公固讓太傅、州牧及班劍,奉還黃鉞。七月,
朱齡石平蜀,斬偽蜀王譙縱,傳首京師。九月,封公次子義真為桂陽縣公,以賞
平齊及定盧循也。天子重申前命,授公太傅、揚州牧,加羽葆、鼓吹、班劍二十
人。將吏百餘敦勸,乃受羽葆、鼓吹、班劍,余固辭。十年,息民簡役。築東府,
起府舍。
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宗室之重,又得江漢人心,公疑其有異志。
而休之兄子譙王文思在京師,招集輕俠,公執文思送還休之,令自為其所。休之
表廢文思,並與公書陳謝。十一年正月,公收休之子文寶、兄子文祖,並於獄賜
死。率眾軍西討,復加黃鉞,領荊州刺史。辛巳,發京師,以中軍將軍道憐監留
府事。休之上表自陳曰:
臣聞運不常一,治亂代有,陽九既謝,圮終則泰。昔篡臣肆逆,皇綱絕紐。
十世未改,鼎祚再隆。太尉臣諱威武明斷,首建義旗,除盪元兇,皇居反正。布
衣匹夫,匡復社稷,南剿盧循,北定廣固,千載以來,功無與等。由是四海歸美,
朝野推崇。既位窮台牧,權傾人主,不能以道處功,恃寵驕溢。自以酬賞既極,
便情在無上;刑戮逆濫,政用暴苛。問鼎之跡日彰,人臣之禮頓缺。陛下四時膳
御,觸事縣空,宮省供奉,十不一在。皇后寢疾之際,湯藥不周;手與家書,多
所求告。皆是朝士共所聞見,莫不傷懷憤嘆,口不敢言。前揚州刺史元顯第五息
法興,桓玄之釁,逃遠於外,王路既開,始得歸本。太傅之胤,絕而復興,凡在
有懷,誰不感慶。諱吞噬之心,不避輕重,以法興聰敏ming6*慧,必為民望所歸;芳
蘭既茂,內懷憎惡,乃妄扇異言,無罪即戮。大司馬臣德文及王妃公主,情計切
逼,並狼狽請命,逆肆禍毒,誓不矜許,冤酷之痛,感動行路。自以地卑位重,
荷恩崇大,乃以庶孽與德文嫡婚,致茲非偶,實由威逼。故衛將軍劉毅、右將軍
劉藩、前將軍諸葛長民、尚書僕射謝混、南蠻校尉郗僧施,或盛勛德胤,令望在
身,皆社稷輔弼,協贊所寄,無罪無辜,一旦夷滅。猜忍之性,終古所希。
臣自惟門戶衰破,賴之獲存,皇家所重,終古難匹。是以公私歸馮,事盡祗
順。再授荊州,輒苦陳告。自以才弱位隆,不宜久荷分陝,屢求解任,必不見聽。
前經攜侍老母,半家俱西,凡諸子侄,悉留京輦。臣兄子譙王文思,雖年少常人,
粗免咎悔,性好交遊,未知防遠,群醜交構,為其風聲。諱遂翦戮人士,遠送文
思。臣順其此旨,表送章節,請廢文思,改襲大宗,遣息文寶送女東歸。自謂推
誠奉順,理不過此。豈意諱包藏禍心,遂見討伐,加惡文思,構生罪釁。群小之
言,遠近噂<口沓>,而臣純愚,暗信必謂不然。尋臣府司馬張茂度狼狽東歸,南
平太守檀范之復以此月三日委郡叛逆,尋有審問,東軍已上。諱今此舉,非有怨
憎,正以臣王室之乾,位居藩岳,時賢既盡,唯臣獨存,規以翦滅,成其篡殺。
鎮北將軍臣宗之、青州刺史臣敬宣,並是諱所深忌憚,欲以次除盪,然後傾移天
日,於事可易。
今荊、雍義徒,不召而集,子來之眾,其會如林,豈臣無德所能綏致?蓋七
廟之靈,理貫幽顯,輒授文思振武將軍、南郡太守,宗之子竟陵太守魯軌進號輔
國將軍。臣今與宗之親御大眾,出據江津,案甲抗威,隨宜應赴。今絳旗所指,
唯諱兄弟父子而已。須克蕩寇逆,尋續馳聞。由臣輕弱,致諱凌橫,上慚俯愧,
無以厝顏。
休之府錄事參軍韓延之,故吏也,有乾用才能。公未至江陵,密使與之書曰:
“文思事源,遠近所知,去秋遣康之送還司馬軍者,推至公之極也。而了不遜愧,
又無表疏,文思經正不反,此是天地之不容。吾受命西討,止其父子而已。彼土
僑舊,為所驅逼,一無所問。往年郗僧施、謝邵、任集之等,交構積歲,專為劉
毅謀主,所以至此。卿等諸人,一時逼迫,本無纖釁。吾處懷期物,自有由來。
今在近路,正是諸人歸身之日。若大軍登道,交鋒接刃,蘭艾吾誠不分,故具示
意,並同懷諸人。”延之報曰:
承親率戎馬,遠履西畿,闔境士庶,莫不蒨駭。何者?莫知師出之名故也。
今辱來疏,始知以譙王前事,良增嘆息。司馬平西體國忠貞,款愛待物,當於古
人中求耳。以君公有匡復之勛,家國蒙賴,推德委誠,每事詢仰。譙王往以微事
見劾,猶自表遜位;況以大過而當默然邪!但康之前言有所不盡,故重使胡道諮
白所懷。道未及反,已奏表廢之,所不盡者命耳。推寄相與之懷,正當如此?有
何不可,便興兵戈。自義旗秉權以來,四方方伯,誰敢不先相諮疇,而徑表天子
邪?譙王為宰相所責,又表廢之,經正何歸,表使何因,可謂“欲加之罪,其無
辭乎”!
劉諱足下,海內之人,誰不見足下此心,而復欲欺誑國士!天地所不容,在
彼不在此矣。來示言“處懷期物,自有由來”。今伐人之君,啖人以利,真可謂
“處懷期物,自有由來”者矣。劉藩死於閭闔之內;諸葛斃於左右之手;甘言詫
方伯,襲之以輕兵,遂使席上靡款懷之士,閫外無自信諸侯,以是為得算,良可
恥也。貴府將佐及朝廷賢德,寄性命以過日,心企太平久矣。吾誠鄙劣,嘗聞道
於君子。以平西之至德,寧可無授命之臣乎!未能自投虎口,比跡郗、任之徒明
矣。假令天長喪亂,九流渾濁,當與臧洪游於地下,不復多言。
公視書嘆息,以示諸佐曰:“事人當如此。”三月,軍次江陵。初,雍州刺
史魯宗之常慮不為公所容,與休之相結,至是率其子竟陵太守軌會於江陵。江夏
太守劉虔之邀之,軍敗見殺。公命彭城內史徐逵之、參軍王允之出江夏口,復為
軌所敗,並沒。時公軍泊馬頭,即日率眾軍濟江,躬督諸將登岸,莫不奮踴爭先。
休之眾潰,與軌等奔襄陽。江陵平,加領南蠻校尉。
將拜,值四廢日,佐史鄭鮮之、褚叔度、王弘、傅亮白遷日,不許。下書曰:
“此州積弊,事故相仍,民疲田蕪,杼軸空匱。加以舊章乖昧,事役頻苦,童耄
奪養,老稚服戎,空戶從役,或越紼ying6*召,每永懷民瘼,宵分忘寢,誠宜蠲除苛
政,弘茲簡惠。庶令凋風弊政,與事而新,寧一之化,成於期月。荊、雍二州,
西局、蠻府吏及軍人年十二以還,六十以上,及扶養孤幼,單丁大艱,悉仰遣之。
窮獨不能存者,給其長賑。府州久勤將吏,依勞銓序;並除今年租稅。”
四月,公復率眾進討,至襄陽,休之奔羌。天子復重申前命,授太傅、揚州
牧,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加前部羽葆、鼓吹,置左右長史、司馬、
從事中郎四人。封公第三子義隆為北彭城縣公。以中軍將軍道憐為荊州刺史。八
月甲子,公至自江陵,奉還黃鉞,固辭太傅、州牧、前部羽葆、鼓吹,其餘受命。
朝議以公道尊勛重,不宜復施敬護軍,既加殊禮,奏事不復稱名,以世子為兗州
刺史。
十二年正月,詔公依舊辟士,加領平北將軍、兗州刺史。增都督南秦,凡二
十二州。公以平北文武寡少,不宜別置,於是罷平北府,以並大府,以世子為豫
州刺史。三月,加公中外大都督。
初,公平齊,仍有定關、洛之意,值盧循侵逼,故其事不諧。荊、雍既平,
方謀外略。會羌主姚興死,子泓立,兄弟相殺,關中擾亂,公乃戒嚴北討。加領
征西將軍、司豫二州刺史。以世子為徐、兗二州刺史。下書曰:“吾倡大義,首
自本州,克復皇祚,遂建勛烈。外夷勍敵,內清奸宄,皆邦人州黨竭誠盡力之效
也。情若風霜,義貫金石。今當奉辭西旆,有事關、河,弱嗣叨蒙,復忝今授,
情事chan6*綿,可謂深矣。頃軍國務殷,刑辟未息。眷言懷之,能不多嘆。其犯罪五
歲以還,可一原遣。文武勞滿未蒙榮轉者,便隨班序報。”
公受中外都督及司州,並辭大司馬琅邪王禮敬,朝議從之。公欲以義聲懷遠,
奉琅邪王北伐。五月,羌偽黃門侍郎尹沖率兄弟歸順。又加公北雍州刺史,前部
羽葆、鼓吹,增班劍為四十人,解中書監。八月丁巳,率大眾發京師。以世子為
中軍將軍,監太尉留府事。尚書右僕射劉穆之為左僕射,領監軍、中軍二府軍司,
入居東府,總攝內外。九月,公次於彭城,加領徐州刺史。
先是,遣冠軍將軍檀道濟、龍驤將軍王鎮惡步向許、洛,羌緣道屯守,皆望
風降服。偽兗州刺史韋華先據倉垣,亦率眾歸順。公又遣北兗刺史王仲德先以水
軍入河。仲德破索虜於東郡涼城,進平滑台。十月,眾軍至洛陽,圍金墉。泓弟
偽平南將軍洸請降,送於京師,修復晉五陵,置守衛。天子詔曰:
夫嵩、岱配極,則乾道增輝;藩岳作屏,則帝王成務。是以夏、殷資昆、彭
之伯,有周倚齊、晉之輔。鑒諸前典,儀刑萬代,翼治扶危,靡不由此。
太尉公命世天縱,齊聖廣淵,明燭四方,道光宇宙。爰自囗囗初迪,則投勤
王國,妖蝥孔熾,則功存社稷。固以四維是荷,萬邦攸賴者矣。暨桓玄僣逆,傾
盪四海。公深秉大節,靈武霆震,弘濟朕躬,再造王室。每惟勛德,銘於厥心,
遂北清海、岱,南夷百越,荊、雍稽服,庸、氓順軌,克黜方難,式遏寇虐。及
阿衡王猷,班序內外,仰興絕風,傍嗣逸業。秉禮以整俗,遵王以垂訓,聲教遠
被,無思不洽。爰暨木居海處之酋,被髮雕題之長,莫不忘其陋險,九譯來庭,
此蓋播諸徽策,靡究其詳者也。曩者永嘉不綱,諸夏幅裂,終古帝居,淪胥戎虜,
永言園陵,率土同慕。公明發遐慨,撫機電征,親董侯伯,棱威致討。旗旝首塗,
則八表響震;偏師先路,則多壘雲徹。舊都載清,五陵復禮,百城屈膝,千落影
從。自篇籍所載,生民以來,勛德懋功,未有若此之盛者也。
昔周、呂佐睿聖之主,因三分之形,把旄仗鉞,一時指麾,皆大啟疆宇,跨
州兼國。其在桓、文,方茲尤儉,然亦顯被寵章,光錫殊品。況乃獨絕百代,顧
邈前烈者哉!朕每弘鑑古訓,思遵令圖。以公深秉沖挹,用闕大禮,天人引領,
於茲歷載。況今禹跡齊軌,九隩同文,司勛抗策,普天增佇。遂公高挹,大愆
國章。三靈眷屬,朕實祗懼。便宜顯答群望,允崇盛典。其進位相國,總百揆,
揚州牧,封十郡為宋公,備九錫之禮,加璽綬、遠遊冠,位在諸侯王上,加相國
綠綟綬。
策曰:
朕以寡昧,仰贊洪基,夷羿乘釁,盪覆王室,越在南鄙,遷於九江。宗祀絕
饗,人神無位,提挈群凶,寄命江滸。則我祖宗之業,奄墜於地,七百之祚,翦
焉既傾,若涉淵海,罔知攸濟。天未絕晉,誕育英輔,振厥弛維,再造區宇,興
亡繼絕,俾昏作明。元勛至德,朕實賴焉。今將授公典策,其敬聽朕命:
乃者桓玄肆僣,滔天泯夏,拔本塞源,顛倒六位,庶僚俯眉,四方莫恤。公
精貫朝日,氣凌霄漢,奮其靈武,大殲群慝,克復皇邑,奉帝歆神。此公之大節,
始於勤王者也。授律群後,溯流長騖,薄伐崢嶸,獻捷南郢,大憝折首,群逆畢
夷,三光旋采,舊物反正。此又公之功也。出藩入輔,弘茲保弼,阜財利用,繁
殖生民,編戶歲滋,疆宇日啟,導德明刑,四境有截。此又公之功也。鮮卑負眾,
僣盜三齊,狼噬冀、青,虔劉沂、岱,介恃遐阻,仍為邊毒。公搜乘秣駟,敻入
遠疆,沖櫓四臨,萬雉俱潰,竊號之虜,顯戮司寇,拓土三千,申威龍漠。此又
公之功也。盧循妖凶,伺隙五嶺,乘虛肆逆,侵覆江、豫,旍拂寰內,矢及王城,
朝野喪沮,莫有固志,家獻徙卜之計,國議遷都之規。公乘轅南濟,義形於色,
嶷然內湛,視險若夷,攄略運奇,英謨不世,狡寇窮恤,喪旗宵遁,俾我畿甸,
拯於將墜。此又公之功也。追奔逐北,揚旌江濆,偏旅浮海,指日遄至。番禺之
功,俘級萬數,左里之捷,魚潰鳥散。元兇遠迸,傳首萬里,海南肅清,荒服來
款。此又公之功也。劉毅叛渙,負釁西夏,凌上罔主,志肆奸暴,附麗協黨,扇
盪王畿。公御軌以刑,消之不日,倉兕電溯,神兵風掃,罪人斯得,荊、衡清晏
此又公之功也。譙縱怙亂,寇竊一隅,王化阻閡,三巴淪溺。公指命偏師,授以
良圖,凌波浮湍,致屆井絡,僣豎伏釒質,梁、岷草偃。此又公之功也。馬休、
魯宗,阻兵內侮,驅率二方,連旗稱亂。公投袂星言,研其上略,江津之師,勢
逾風電,回旆沔川,實繁震懾,二叛奔迸,荊、雍來蘇,玄澤浸育,溫風潛被。
此又公之功也。永嘉不競,四夷擅華,五都幅裂,山陵幽辱,祖宗懷沒世之憤,
遺氓有匪風之思。公遠齊伊宰納隍之仁,近同小白滅亡之恥,鞠旅陳師,赫然大
號,公命群帥,北徇司、兗。許、鄭風靡,鞏、洛載清,偽牧逆藩,交臂請罪,
百年榛穢,一朝掃濟。此又公之功也。
公有康宇內之勛,重之以明德。爰初發跡,則奇謨冠古,電擊強妖,則鋒無
前對,聿寧東畿,大造黔首。若乃草昧經綸,化融於歲計,扶危靜亂,道固於苞
桑。辯方正位,納之軌度,蠲削煩苛,較若畫一,淳風美化,盈塞宇宙。是以絕
域獻琛,遐夷納貢,王略所宣,九服率從。雖文命之東漸西被,咎繇之邁於種德,
何以尚茲。朕聞先王之宰世也,庸勛尊賢,建侯胙土,褒以寵章,崇其徽物,所
以協輔皇家,永隆藩屏。故曲阜光啟,遂荒徐宅,營丘表海,四履有聞。其在襄
王,亦賴匡霸,又命晉文,備物光錫。惟公道冠前烈,勛高振古,而殊典未加,
朕甚懵焉。今進授相國,以徐州之彭城沛蘭陵下邳淮陽山陽廣陵、兗州之高平魯
泰山十郡,封公為宋公。錫茲玄土,苴以白茅,爰定爾居,用建冢社。昔晉、鄭
啟藩,入作卿士,周、邵保傅,出總二南,內外之重,公實兼之。命使持節、太
尉、尚書左僕射、晉寧縣五等男湛授相國印綬,宋公璽紱,使持節、兼司空、散
騎常侍、尚書、陽遂鄉侯泰授宋公茅土,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
十左。相國位無不總,禮絕朝班,居常之名,宜與事革。其以相國總百揆,去
“錄尚書”之號。上送所假節、侍中、中外都督、太傅太尉印綬,豫章公印策。
進揚州牧,領征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
公紀綱禮度,萬國是式,秉介蹈方,罔有遷志。是以錫公大輅、戎輅各一,
玄牡二駟。公抑末敦本,務農重積,采蘩實殷,稼穡惟阜。是用錫公兗冕之服,
赤舄副焉。公閑邪納正,移風改俗,陶鈞品物,如樂之和。是用錫公軒縣之樂,
六佾之舞。公宣美王化,導揚休風,華夷企踵,遠人胥萃。是用錫公朱戶以居,
公官方任能,網羅幽滯,九皋辭野,髦士盈朝。是用錫公納陛以登,公當軸處中,
率下以義,式遏寇讎,清除苛慝,是用錫公虎賁之士三百人。公明罰恤刑,庶獄
詳允,放命乾紀,罔有攸縱。是用錫公鈇、鉞各一。公龍驤鳳矯,咫尺八紱,括
囊四海,折衝無外。是用錫公彤弓一,彤矢百,盧弓十,盧矢千。公溫恭孝思,
致虔禋祀,忠肅之志,儀刑萬方。是用錫公秬鬯一卣,圭瓚副焉。宋國置丞相以
下,一遵舊儀。欽哉!其祗服往命,茂對天休,簡恤庶邦,敬敷顯德,以終我高
祖之嘉命。
置宋國侍中、黃門侍郎、尚書左丞、相,隨大使奉迎。桴罕虜乞佛熾盤遣使
詣公求效力討羌,拜平西將軍、河南公。
十三年正月,公以舟師進討,留彭城公義隆鎮彭城。軍次留城,經張良廟,
令曰:“夫盛德不泯,義在祀典,微管之嘆,撫事彌深。張子房道亞黃中,照鄰
殆庶,風雲言感,蔚為帝師,大拯橫流,夷項定漢,固以參軌伊、望,冠德如仁。
若乃神交圯上,道契商洛,顯晦之間,窈然難究,源流淵浩,莫測其端矣。塗次
舊沛,佇駕留城,靈廟荒殘,遺象陳昧,撫跡懷人,慨然永嘆。過大梁者,或佇
想於夷門;游九原者,亦流連於隨會。可改構榱桷,修飾丹青,瑽蘩行潦,以時
致薦。以紓懷古之情,用存不刊之烈。”天子追贈公祖為太常,父為左光祿大夫,
讓不受。
二月,冠軍將軍檀道濟等次潼關。三月庚辰,大軍入河。索虜步騎十萬,營
據河津。公命諸軍濟河擊破之。公至洛陽。七月,至陝城。龍驤將軍王鎮惡伐木
為舟,自河浮渭。八月,扶風太守沈田子大破姚泓於藍田。王鎮惡克長安,生擒
泓。九月,公至長安。長安豐稔,帑藏盈積。公先收其彝器、渾儀、土圭之屬,
獻於京師;其餘珍寶珠玉,以班賜將帥。執送姚泓,斬於建康市。謁漢高帝陵,
大會文武於未央殿。
十月,天子詔曰:
朕聞先王之蒞天下也,上則大寶以尊德,下則建侯以褒功。是以成勛告就,
文命有玄圭之錫,四海來王,姬旦饗龜、蒙之封。夫翼聖宣績,輔德弘猷,禮窮
元賞,寵章希世,況明保沖昧,獨運陶鈞者哉!
朕以不德,遭家多難,雲雷作屯,夷羿竊命,失位京邑,遂播蠻荊,艱難卑
約,制命凶醜。相國宋公,天縱睿聖,命世應期,誠貫三靈,大節宏發。拯朕躬
於巢幕,回靈命於已崩,固已道窮北面,暉格八表者矣。及外積全國之勛,內累
戡黎之伐,芟夷強妖之始,蘊崇奸猾之源,顯仁藏用之道,六府孔修之績,莫不
雲行雨施,能事必舉,諒已方軌於三、五,不容於典策者焉。自永嘉喪師,綿逾
十紀,五都分崩,然正朔時暨;唯三秦懸隔,未之暫賓。至令羌虜襲亂,yin6*虐三
世,資百二之易守,恃函谷之可關,廟算韜略,不謀之日久矣。公命世撫運,闡
曜威靈,內研諸侯之慮,外致上天之罰。故能倉兕甫訓,則許、鄭風偃;鉦鉞未
指,則瀍、洛霧披。俾舊闕之陽,復集萬國之軫,東京父老,重睹司隸之章。俾
朕負扆高拱,而保大洪烈。是用遠鑒前典,延即群謀,敬授殊錫,光啟疆宇。乘
馬之制,有陋舊章。徽稱之美,未窮上爵。豈足以顯報懋功,允塞民望;藩輔王
畿,長轡六合者乎!實以公每秉謙德,卑不可逾,難進之道,以寵為戚。是故降
損盛制,且有後命也。自茲迄今,洪勛彌劭,棱威九河,魏、趙底服,回轅崤、
潼,連城冰泮。遂長驅灞滻、懸旌龍門,逆虜姚泓,系頸就擒。百稔梗穢,滌
於崇朝;祖宗遺憤,雪於一旦。涉禹之跡,方行天下,至於海外,罔有不服。功
固萬世,其寧惟永,豈金石《雅頌》所能讚揚,實可以告於神明,勒銘嵩、岱者
已。
朕又聞之,周道方遠,則摐甗鳴岐,二南播德,則麟騶呈瑞。自公大號初發,
爰暨告成,靈祥炳煥,不可勝紀,豈伊素雉遠至,嘉禾近歸而已哉!朕每仰鑒玄
應,俯察人謀,進惟道勛,退惟國典,豈得遂公沖挹,而久蘊盛策。便宜敬行大
禮,允副幽顯之望。其進宋公爵為王,以徐州之海陵、東安、北琅邪、北東莞、
北東海、北譙、北梁、豫州之汝南、北潁川、北南頓凡十郡,益宋國。其相國、
揚州牧、領征西將軍、司豫北徐雍四州刺史如故。
十一月,前將軍劉穆之卒,以左司馬徐羨之代掌留任。大事昔所決於穆之者,
皆悉以諮。公欲息駕長安,經略趙、魏,會穆之卒,乃歸。十二月庚子,發自長
安,以桂陽公義真為安西將軍、雍州刺史,留腹心將佐以輔之。閏月,公自洛入
河,開汴渠以歸。
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彭城,解嚴息甲。以輔國將軍劉遵考為并州刺史,領
河東太守,鎮蒲坂。公解司州,領徐、冀二州刺史,固讓進爵。六月,受相國宋
公九錫之命。令曰:“孤以寡薄,負荷殊重,守位奉藩,危溢是懼。朝恩隆泰,
委美推功,遂方軌齊、晉,擬議國典。雖亮誠守分,十稔於今,而成命弗回,百
辟胥暨內外庶僚,敦勉周至。籍運來之功,參休明之跡,乘菲薄之資,同盛德之
事,監寐永言,未知攸托。隆祚之始,思覃斯慶,其赦國內殊死以下,今月二十
三日昧爽以前,悉皆原宥。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賜粟五斛。府州刑罪,亦同
蕩然。其餘詳依舊準。”詔崇豫章公太夫人為宋公太妃,世子為中軍將軍,副貳
相國府。以太尉軍諮祭酒孔季恭為宋國尚書令,青州刺史檀祗為領軍將軍,相國
左長史王弘為尚書僕射。其餘百官悉依天朝之制。又詔宋國所封十郡之外,悉得
除用。
先是,安西中兵參軍沈田子殺安西司馬王鎮惡,諸將軍復殺安西長史王修,
關中亂。十月,公遣右將軍朱齡石代安西將軍桂陽公義真為雍州刺史。義真既還,
為佛佛虜所追,大敗,僅以身免。諸將帥及齡石並沒。領軍檀祗卒,以中軍司馬
檀道濟為中領軍。十二月,天子崩,大司馬琅邪王即帝位。
元熙元年正月,詔遣大使征公入輔。又申前命,進公爵為王。以徐州之海陵
東海北譙北梁、豫州之新蔡、兗州之北陳留、司州之陳郡汝南潁川滎陽十郡,增
宋國。七月,乃受命,赦國內五歲刑以下。遷都壽陽。以尚書劉懷慎為北徐州刺
史,鎮彭城。九月,解揚州。十二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
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設鍾虡宮縣。
進王太妃為太后,王妃為王后,世子為太子,王子、王孫爵命之號,一如舊儀。
二年四月,征王入輔。六月,至京師。晉帝禪位於王,詔曰:
夫天造草昧,樹之司牧,所以陶鈞三極,統天施化。故大道之行,選賢與能,
隆替無常期,禪代非一族,貫之百王,由來尚矣。晉道陵遲,仍世多故,爰暨元
興,禍難既積,至三光貿位,冠履易所,安皇播越,宗祀墮泯,則我宣元之祚,
永墜於地,顧瞻區域,翦焉已傾。相國宋王,天縱聖德,靈武秀世,一匡頹運,
再造區夏,固以興滅繼絕,舟航淪溺矣。若夫仰在璇璣,旁穆七政,薄伐不庭,
開復疆宇。遂乃三俘偽主,開滌五都,雕顏卉服之鄉,龍荒朔漠之長,莫不回首
朝陽,沐浴玄澤。故四靈效瑞,川岳啟圖,嘉祥雜遝,休應炳著,玄象表革命之
期,華裔注樂推之願。代德之符,著乎幽顯,瞻烏爰止,允集明哲,夫豈延康有
歸,鹹熙告謝而已哉!
昔火德既微,魏祖底績,黃運不競,三後肆勤。故天之歷數,實有攸在。朕
雖庸暗,昧於大道,永鑒廢興,為日已久。念四代之高義,稽天人之至望,予其
遜位別宮,歸禪於宋,一依唐虞、漢魏故事。
詔草既成,送呈天子使書之,天子即便操筆,謂左右曰:“桓玄之時,天命
已改,重為劉公所延,將二十載。今日之事,本所甘心。”甲子,策曰:
咨爾宋王:夫玄古權輿,悠哉邈矣,其詳靡得而聞。爰自書契,降逮三、五,
莫不以上聖君四海,止戈定大業。然則帝王者,宰物之通器;君道者,天下之至
公。昔在上葉,深鑒茲道,是以天祿既終,唐、虞弗得傳其嗣;符命來格,舜、
禹不獲全其謙。所以經緯三才,澄序彝化,作范振古,垂風萬葉,莫尚於茲。自
是厥後,歷代彌劭,漢既嗣德於放勛,魏亦方軌於重華。諒以協謀乎人鬼,而以
百姓為心者也。
昔我祖宗欽明,辰居其極,而明晦代序,盈虧有期。翦商兆禍,非唯一世,
曾是弗克,矧伊在今,天之所廢,有自來矣。惟王體上聖之姿,苞二儀之德,明
齊日月,道合四時。乃者社稷傾覆,王拯而存之;中原蕪梗,又濟而復之。自負
固不賓,乾紀放命,肆逆滔天,竊據萬里。靡不潤之以風雨,震之以雷霆。九伐
之道既敷,八法之化自理。豈伊博施於民,濟斯黔庶;固以義洽四海,道威八荒
者矣。至於上天垂象,四靈效征,圖讖之文既明,人神之望已改;百工歌於朝,
庶民頌於野,億兆抃踴,傾佇惟新。自非百姓樂推,天命攸集,豈伊在予,所得
獨專!是用仰祗皇靈,俯順群議,敬禪神器,授帝位於爾躬。大祚告窮,天祿永
終。於戲!王其允執其中,敬遵典訓,副率土之嘉願,恢洪業於無窮,時膺休祐,
以答三靈之眷望。
又璽書曰:
蓋聞天生蒸民,樹之以君。帝皇寄世,實公四海。崇替繫於勛德,升降存乎
其人。故有國必亡,卜年著其數;代謝無常,聖哲握其符。昔在上世,三聖系軌,
疇咨四岳,以弘揖讓,惟先王之有作,永垂範於無窮。及劉氏致禪,實堯是法;
有魏告終,亦憲茲典。我世祖所以撫歸運而順人事,乘利見而定天保者也。而道
不常泰,戎夷亂華,喪我洛食,蹙國江表,仍遘否運,淪沒相因,逮於元興,遂
傾宗祀。幸賴神武光天,大節宏發,匡復我社稷,重造我國家。惟王聖德欽明,
則天光大,應期誕載,明保王室。內紓國難,外播宏略,誅大憝於漢陽,逋僣盜
於沂渚,澄氛西岷,肅清南越,再靜江、湘,拓定樊、沔。若乃永懷區宇,思一
聲教,王師首路,則伊、洛澄流;棱威崤、潼,則華岳褰靄,偽酋銜璧,鹹陽即
序。雖彝器所銘,詩書所詠,庸勛之盛,莫之與二也。遂偃武修文,誕敷德政,
八統以馭萬民,九職以刑邦國,思兼三王,以施四事。故能信著幽顯,義感殊方。
自歷世所賓,舟車所暨,靡不謳歌仁德,抃舞來庭。
朕每敬惟道勛,永察符運,天之歷數,實在爾躬。是以五緯升度,屢示除舊
之跡;三光協數,必昭布新之祥。圖讖禎瑞,皎然斯在。加以龍顏英特,天授殊
姿,君人之表,煥如日月。傳稱“惟天為大,惟堯則之。”《詩》云:“有命自
天,命此文王。”夫“或躍在淵”者,終以饗九五之位;“勛格天地”者,必膺
大寶之業。昔土德告沴,傳祚於我有晉;今歷運改卜,永終於茲,亦以金德而傳
於宋。仰四代之休義,鑒明昏之定期,詢於群公,爰逮庶尹,鹹曰休哉,罔違朕
志。今遣使持節、兼太保、散騎常侍、光祿大夫澹,兼太尉、尚書宣范奉皇帝璽
綬,受終之禮,一如唐虞、漢魏故事。王其允答人神,君臨萬國,時膺靈祉,酬
於上天之眷命。
王奉表陳讓,晉帝已遜琅邪王第,表不獲通。於是陳留王虔嗣等二百七十人,
及宋台群臣,並上表勸進,上猶不許。太史令駱達陳天文符瑞數十條,群臣又固
請,王乃從之。
上一篇:卷一 本紀第一
下一篇:卷三 本紀第三
目錄:宋書
卷二  本紀第二_宋書原文_國學 史部0

猜你喜歡

卷二  本紀第二_宋書原文_國學 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