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七十九 列傳一百六十六

○趙慎畛 盧坤(曾勝) 陶澍
趙慎畛,字笛樓,湖南武陵人。為諸生時,學政錢灃器之,曰:“人英也!”
嘉慶元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御史、給事中。條上川、楚善後屯田
保甲事宜。巡通州漕,革陋規,廉得楊村通判科索剝船,奏褫其職。湖南學政徐
松矜愎失士心,欲附慎畛自固,常列其弟子優等,慎畛列款糾劾罷之。兩廣總督
蔣攸銛薦其才可大用。
十七年,出為廣東惠潮嘉道。嚴治械鬥,捕南澳、澄海、潮陽盜甚眾;沿海
民寮居為逋逃藪,悉編入保甲。逾年,擢廣西按察使。天地會匪結黨構亂,脅有
貲者入其中,慎畛惟嚴罪匪首,被脅者不坐。廣東洋匪投誠後,漸入廣西為盜。
設水路巡船以護商旅,督守令以捕盜多少為殿最。遠郡招解重囚煩費,吏因諱盜,
省文法,嚴舉劾,緝捕始力。二十年,遷廣東布政使。州縣多積虧,展轉相承,
悉心鉤稽,除其糾轕,庫儲頓增。南海、高要瀕河堤防多圮,民苦水患,籌款
生息資歲修,屯田五千餘頃。賦重為累,請減糧額,攤抵於沙坦輕則之地。粵俗
奢靡,刊發陳宏謀行政訓俗遺規,躬行節儉以示勸。
二十三年,擢廣西巡撫。習知粵西地勢如建瓴,旬日不雨即旱竭,勸民修
隄塘,造龍骨車,開蔭井,設井筒架,皆頒式俾仿行。地連黔、楚,群盜出沒,
宜山會匪廖五桂、藍耀青分踞新、舊兩墟,糾眾分黨,偽立名目,勒索殷戶,爭
利相擾,親往捕誅之。飭屬行保甲,置望樓,練民壯互相守望,縣建卡房數十座,
府各督屬會營巡緝。柳州至省千餘里,設水汛四十三所,終任凡獲盜千七百餘人。
盜多出於流匪,編客民籍,驅其單身遊蕩者,礦廠窯榨傭丁皆立冊,有保者留,
否則逐。故事,梧、潯二關,巡撫例得動用盈餘。慎畛曰:“吾家衣食粗足,身
為大臣,取盈將安用之?當為國家仁澤耳。”乃於桂林設預備倉,增設書院,
柳州、慶遠、思恩三府皆創設之;繕城濬河,廣置棲流所,並取給焉。
道光二年,入覲,宣宗嘉其誠實不欺,溫諭褒勉,擢閩浙總督。嚴申軍律,
課諸鎮營汛勤訓練。浙江提督沈添華玩縱,劾罷之。責水師緝海盜,盜多就擒。
上游四府多山,客民租山立廠,游匪群聚,遣兵搜山,捕誅其魁。閩安所轄有琅
琦島,居民多為奸利,擒治之,移駐水師,建炮台,遂為省城門戶。台灣自來多
亂,動煩大兵,慎畛尤以為慮,盡選賢能以治。鳳山莠民楊良斌煽眾起事,檄巡
道孔昭虔、知府孔傳穟剿治,未一月而定,不煩一兵渡海。驩瑪蘭初設治,部議
賦則較重,奏減之。民入山伐木,歲供道廠船料,匠首苛斂激變,捕誅首亂,更
定采木章程,乃相安。戍兵萬四千,更代時皆赴廈門,由提督點驗,遠者千里,
改由各提鎮分驗,兵困以蘇。台灣產米,漳、泉數郡仰給商運,江、浙、天津民
無蓋藏,米貴輒生亂,於海口稽米船出數,酌豐歉為限制,常留有餘。疏請漳浦
明儒黃道周從祀文廟,下廷臣議行。侯官謝金鑾、德化鄭兼才皆以學行著,素所
敬禮,歿而舉祀鄉賢。又旌表義烈,以振風俗。
五年,調雲貴總督。銅礦、鹽務積疲,疏陳變通整頓之法。以邊防莫便於屯
田,方考訪形勢利便,未及議行而疾作。病中拜疏劾貪黷不職者數十人。未幾,
遂卒。代者急遞追回原疏,滇人惜之。遺疏上,優詔賜恤,贈太子少保,諡文恪,
祀名宦、鄉賢祠。
慎畛服膺儒先,凡有益身心可致用者,皆身體力行。好善嫉惡,體恤屬僚,
訓懇切,如師之於弟子。所至於文武官吏,常能識別其才否,人亦樂為之用。所
著奏議、從征錄、載年錄、讀書日記、惜日筆記等書及詩文集凡數十卷。
盧坤,字厚山,順天涿州人。嘉慶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兵部主事,
洊遷郎中。扈隨木蘭,校射,賜花翎。十八年,出為湖南糧儲道,丁本生父母
憂,服闋,歷廣東惠潮嘉道、山東兗沂曹濟道、湖北按察使、甘肅布政使。道光
元年,護理陝西巡撫。二年,擢廣東巡撫,未之任,調陝西。議者謂南山老林易
藪奸,不宜開墾。坤歷陳漢、蜀、唐、宋史事,及漢李翕郙閣頌,以徵墾治之
利;專任嚴如熤,假以便宜,墾務大興。勘修南山各屬城工,漢江堤岸,築壩
濬淤,審度形勢,移駐文武,增改官制。又修復鹹寧、長安、涇陽、盩厔、岐山、
寶雞、華州、榆林河渠水利,籌補榆林、綏德兩屬常平倉穀,勸民捐建社倉。疏
陳:“察吏之要,不獨親民,官貪廉為民身家所系,其勤惰、明昧、寬嚴,皆關
民生休戚。”宣宗深韙之。五年,以母憂去官。
六年,回疆用兵,特起駐肅州,偕總督鄂山治轉餉。以托古遜為運糧首站,
自烏魯木齊至阿克蘇,置三十二站,大兵五萬餘,日需糧五百石,每站備駝五百
有奇,由山西、陝西採購;又蒙古阿拉善部進駝千,烏里雅蘇台調撥官駝四千。
疏請軍需從寬籌備;兵丁量增口糧;給皮衣皮帽,以禦寒;出口駝馬芻秣;時給
買補缺額營馬,預備續調;監造軍械務期堅實;撥運陝省制錢,平市價;添設台
站夫馬;雇用車輛,定例價;招募護台民丁;後路糧台亦添兵守護:凡十一事,
並如議行。回疆平,加太子少保。及張格爾就擒,賜頭品頂戴。服闋,授山東巡
撫,調山西。八年,裁撤肅州軍局。始抵任,尋調廣東巡撫。
十年,又調江蘇,未至,擢湖廣總督。兩湖鹺務,狃於封輪之例,道光初議
散輪,七年復因加價,仍改封輪,引滯商疲。坤至,疏請實行散輪,建鹽倉於漢
岸,俾商船源源攬運。尋量減售價,以銷楚岸積鹽。設塘角總卡,按船編號,以
杜內私外私之弊。復湖南永興粵鹽定額,以保淮綱。湖北水災,請免米稅,借帑
十萬兩,購川米平糶。疏調前兩淮鹽運使王鳳生綜理水利,擇要疏濬河道,修築
堤堰,皆以次舉行。
十二年,湖南江華瑤趙金龍作亂,粵瑤應之,湖南提督海凌阿及副將、游擊
等皆戰歿,坤親往督師,密陳湖北提督羅思舉能辦賊。時桂陽、常德諸瑤蜂起應
賊,常德水師、荊州駐防兵皆不習山戰,坤至,悉罷之,改調鎮筸苗疆兵,分屯
要隘,堅壁清野,與賊相持。俟兩湖兵大集,貴州提督餘步雲、雲南副將曾勝亦
率軍至,乘雷雨襲擊洋泉街。羅思舉督諸將晝夜環攻,斃賊數千,破其巢,擒金
龍子女及頭目數百人。金龍乘間逸,為亂軍所殲,獲其屍及劍印木偶諸物。捷聞,
賜雙眼花翎,世襲一等輕車都尉。尚書禧恩、將軍瑚松額方奉命視師,未至,賊
已平。粵瑤趙青仔糾眾數千入楚界,聲言為金龍復仇,連敗之於濠江、銀江,擒
青仔磔於市。廣東連山黃瓜寨瑤猶猖獗,兩廣總督李鴻賓剿治不力,以罪逮,調
坤代之。偕禧恩等先後往督諸將進剿,瑤疆悉平。合疏陳兩省善後事宜,改移文
武官制駐所,並允行。
十三年,越南盜陳加海結邊地遊民嘯聚狗頭山,潛入內洋,遣水師擊沉八船,
擒加海誅之。尋越南內訌,慎固邊防,拒其請兵,詔嘉得大體。
英吉利兵船擅入海口,要乞推廣通商,坤依故事停其貿易。領事律勞卑挾二
船入虎門,炮擊不退,且以炮拒,進泊黃埔。坤設方略扼其歸路,斷其接濟,集
水陸師臨以兵威,律勞卑窮蹙,引罪求去。澳門洋商代請命,坤持之良久,乃驅
之出口。疏聞,詔嘉獎,先奪宮銜、花翎並復之。於是嚴海防,勤訓練,自南山
至大虎分三段,與沙角、大角相聯絡。省河中流沙地增建炮台,以資保障,夷情
斂懾。坤久任封圻,所蒞皆有名績,宣宗深倚之。十五年,卒,贈太子太師、兵
部尚書,從優恤,諡文肅。子端黼,襲世職。
曾勝,廣西馬平人。以行伍從剿湖南苗匪、川、楚教匪,積功至都司。累遷
雲南參將,以計擒梟渠徐黑二及宣威小梁山匪首,為時稱。遷維西協副將。瑤匪
趙金龍之亂,率師會剿,擢湖南永州鎮總兵,殲金龍,及擒粵瑤趙青仔,戰皆力。
尋赴廣東剿連山瑤,迭戰大拱橋、分水嶺、炮台山、火燒坪、軍僚里、大厓沖、
上坻園。瑤平,論功最,加提督銜,賜號瑚爾察圖巴圖魯,予雲騎尉世職。調南
韶連鎮,擢廣東陸路提督。當英吉利兵船入內河,水師提督李增堦不能阻,勝
獻策,以巨船載石沉塞海口老洲岡隘道,聚草船數百橫內河,備火攻,勝率兵臨
之,英領事律勞卑悚懼聽令,事乃定。十七年,卒於官,謚勤勇。
陶澍,字雲汀,湖南安化人。嘉慶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御史、
給事中。疏劾吏部重簽,河工冒濫,及外省吏治積弊。巡中城,決滯獄八百有奇。
巡南漕,革陋規,請濬京口運河。二十四年,出為川東道,日坐堂皇,剖決獄訟
如流。請減鹽價,私絕課增。總督蔣攸銛薦其治行為四川第一。歷山西按察使、
安徽布政使。
道光三年,就擢巡撫。安徽庫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領。澍自為藩司時,鉤
覈檔案,分別應劾、應償、應豁,於是三十餘年之糾轕,豁然一清。嚴交代,
禁流攤,裁捐款,至是奏定章程,俾有司釋累,得專力治民。瀕江水災,購米十
萬石,勸捐數十萬金,賑務覈實,災民賴之無失所。治壽州城西湖、鳳台蕉岡湖、
鳳陽花源湖;又懷遠新漲沙洲阻水,並開引河,導之入淮。淮水所經,勸民修
隄束水,保障農田。各縣設豐備倉於鄉村,令民秋收後量力分捐,不經吏役,
不減糶,不出易,不假貸,歲歉備賑,樂歲再捐,略如社倉法而去其弊。創輯安
徽通志,旌表忠孝節烈以勵風俗。
五年,調江蘇。先是洪澤湖決,漕運梗阻,協辦大學士英和陳海運策,而中
外紛議撓之。澍毅然以身任,奏請蘇、松、常、鎮、太五府州漕糧百六十餘萬石
歸海運,親赴上海,籌雇商船,體恤商艱,群情踴躍。六年春,開兌,至夏全抵
天津,無一漂損者,驗米色率瑩潔,過河運數倍。商船回空,載豆而南,兩次得
值船餘耗米十餘萬石,發部帑收買,由漕項協濟天津、通倉之用,及調劑旗丁,
尚節省銀米各十餘萬。事竣,優詔褒美,賜花翎。明年,遂偕總督蔣攸銛合疏陳
海運章程八條,冀垂令甲,永紓漕累,格於部議,未果行。又以紳衿包完漕米,
橫索陋規,為漕務之害,奏請懲辦。學政辛從益意不合,爭之。澍復疏言:“陋
規日增,勢必取償小民。若預計有司不減浮收,置陋規於不問,非釜底抽薪之計。”
仍執前議,治包抗從嚴焉。
江蘇頻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暢。疏言:“太湖尾閭在吳淞江及劉河、白茆
河,而以吳淞江為最要。治吳淞以通海口為最要。”於是以海運節省銀二十餘萬
興工,擇賢任事,至八年工竣。又以江以南運道,徒陽運河最易淤阻,而練湖為
其上游,孟瀆為其旁支。澍自巡漕時,條奏利害,至是先濬徒陽河,將以次舉劉
河、白茆、練湖、孟瀆諸工。後在總督任,與巡撫林則徐合力悉加疏濬,吳中稱
為數十年之利,語詳則徐傳。
十年,以捕獲戶部私造假照要犯,加太子少保銜,署兩江總督,尋實授。時
淮鹽敗壞,商困課絀,岌岌不可終日。澍疏陳積弊,請大刪浮費,以為補救。議
者多主改法課歸場灶,命尚書王鼎、侍郎寶興赴江南查議。澍謂除弊即以興利,
無事輕改舊制,偕鼎等合疏臚陳利害,條上十五事。鼎等復請裁鹽政歸總督管理,
報可。澍受事,繳還鹽政養廉五千兩,裁減衙門陋規十六萬兩有奇,凡淮南之窩
價,淮北之壩槓,兩淮之岸費,分別減除,歲計數百萬兩,分設內外二庫,正
款貯內庫,雜項貯外庫,杜絕挪墊。革總商以除把持,散輪規以免淹滯,禁糧船
回空帶蘆鹽,及商船借官行私,令行禁止,弊肅風清。淮北尤疲累,先借款官督
商運,繼仿山東、浙江票引兼行之法,於海州所屬中正、板浦、臨興三場擇要隘
設局給票,註明斤數運地,無票越境以私論。仍留暢銷之岸,江運八州縣、湖運
十一州縣,歸商運。十二年,奏準開辦,越半歲,溢銷逾額,復推廣於江運、湖
運各岸,減價裁費,商販爭趨,而窩商蠹吏、壩夫岸胥一旦盡失其中飽需索之利,
群議沸騰。言官摭浮言,屢事彈劾,賴宣宗鑒其忠誠,倚畀愈專。屢請復鹽政專
職,皆不許,澍益感奮,力排眾議,毅然持之,卒獲成效。道光元年至十年,淮
南行六綱,淮北僅行三綱。澍承極弊之後,自十一年至十七年,淮南已完六綱有
餘,淮北率一歲行兩綱之鹽,盡完從前滯欠,且割淮南懸引,兩淮共完正雜銀二
千六百四十餘萬兩,庫貯實存三百餘萬兩。兩屆京察,並被褒獎優敘。晚年將推
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風痺,未竟其施,然天下皆知票鹽減價敵私,為正本清源
之計。後鹹豐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遺疏上,優詔軫惜,稱其“實心任事,
不避嫌怨”,晉贈太子太保,依尚書例賜恤,賜其子桄主事,諡文毅。祝名宦祠,
於海州建專祠。
澍見義勇為,胸無城府。用人能盡其長,所拔取多至方面節鉞有名。在江南
治河、治漕、治鹽,並賴王鳳生、俞德源、姚瑩、黃冕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
翼皆識之未遇,結為婚姻,後俱為名臣。所著奏議、詩文集、蜀輶日記、陶桓公
年譜、陶淵明詩輯注並行世。
論曰:趙慎畛學有本源,察吏治民,嚴而能恕,所至政無不舉。盧坤治回疆
軍需,平湖南瑤,馭廣東夷商,皆有殊績。陶澍治水利、漕運、鹽政,垂百年之
利,為屏為翰,庶無媿焉。道光中年後,海內多事,諸臣並已徂謝,遂無以紓
朝廷南顧之憂。人之雲亡,邦國殄瘁,其信然哉!
卷三百七十九  列傳一百六十六_清史稿原文_國學 史部0

猜你喜歡

卷三百七十九  列傳一百六十六_清史稿原文_國學 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