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溝洫志第九

《夏書》:禹堙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陸行載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毳,
山行則梮,以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然河
災之羨溢,害中國也尤甚。唯是為務,故道河自積石,歷龍門,南到華陰,東下
底柱,及盟津、雒內,至於大伾。於是禹以為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悍,難以行
平地,數為敗,乃釃二渠以引其河,北載之高地,過洚水,至於大陸,播為九河。
同為迎河,入於勃海。九川既疏,九澤既陂,諸夏乂安,功施乎三代。
自是之後,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與濟、汝、
淮、泗會。於楚,西方則通渠漢川、雲夢之際,東方則通溝江、淮之間。於吳,
則通渠三江、五湖。於齊,則通淄、濟之間。於蜀,則蜀守李冰鑿離堆,避沫水
之害,穿二江成都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溉,百姓饗其利。至於它,往往
引其水,用溉田,溝渠甚多,然莫足數也。
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有令名。至文侯曾孫襄王時,與群臣飲酒,王為
群臣祝曰:“令吾臣皆如西門豹之為人臣也!”史起進曰:“魏氏之行田也以百
畝,鄴獨二百畝,是田惡也。漳水在其旁,西門豹不知用,是不智也。知而不興,
是不仁也。仁智豹未之盡,何足法也!”於是以史起為鄴令,遂引漳水溉鄴,以
富魏之河內。民歌之曰:“鄴有賢令兮為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舄鹵兮生
稻梁”。
其後韓聞秦之好興事,欲罷之,無令東伐。及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
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欲以溉田。中作而覺,秦欲
殺鄭國。鄭國曰:“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
建萬世之功。”秦以為然,卒使就渠。渠成而用注填閼之水,溉舄鹵之地四萬餘
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
渠。
漢興三十有九年,孝文時河決酸棗,東潰金堤,於是東郡大興卒塞之。
其後三十六歲,孝武元光中,河決於瓠子,東南注巨野,通於淮、泗。上使
汲黯、鄭當時興人徒塞之,輒復壞。是時,武安侯田蚡為丞相,其奉邑食鄃。
鄃居河北,河決而南則鄃無水災。邑收入多。蚡言於上曰:“江、河之決
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強塞,強塞之未必應天。”而望氣用數者亦以為然,是以久
不復塞也。
時鄭當時為大司農,言:“異時關東漕粟從渭上,度六月罷,而渭水道九百
余里,時有難處。引渭穿渠起長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餘里,徑,易漕,度可
令三月罷;而渠下民田萬餘頃又可得以溉。此損漕省卒,而益肥關中之地,得谷。”
上以為然,令齊人水工徐伯表,發卒數萬人穿漕渠,三歲而通。以漕,大便利。
其後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頗得以溉矣。
後河東守番系言:“漕從山東西,歲百餘萬右,更底柱之艱,敗亡甚多而煩
費。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下,引河溉汾陰、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頃。故盡河
堧棄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萬右石以上。谷從渭上,與
關中無異,而底柱之東可毋復漕。”上以為然,發卒數萬人作渠田。數歲,河移
徙,渠不利,田者不能償種。久之,河東渠田廢,予越人,令少府以為稍入。
其後人有上書,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張湯。湯問之,言:“抵蜀
從故道,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
渭,皆可以行船漕。漕從南陽上沔入褒,褒絕水至斜,間百餘里,以車轉,從斜
下渭。如此,漢中谷可致,而山東從沔無限,便於底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
饒,似於巴、蜀。”上以為然。拜湯子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褒斜道五百餘里。
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
其後,嚴熊言:“臨晉民願穿洛以溉重泉以東萬餘頃故惡地。誠即得水,可
令畝十石。”於是為發卒萬人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顏下。岸善崩,乃鑿井,深
者四十餘丈。往往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隤以絕商顏,東至山領十餘裡間。井
渠之生自此始。穿得龍骨,故名曰龍首渠。作之十餘歲,渠頗通,猶未得其饒。
自河決瓠子後二十餘歲,歲因以數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上既封禪,巡祭
山川,其明年,乾封少雨。上乃使汲仁、郭昌發卒數萬人塞瓠子決河。於是上以
用事萬里沙,則還自臨決河,湛白馬玉璧,令群臣從官自將軍以下皆負薪寘決河。
是時,東郡燒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園之竹以為揵。上既臨河決,悼功之不
成,乃作歌曰:
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慮殫為河。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
山平。吾山平兮巨野溢,魚弗郁兮柏冬日。正道弛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放遠遊。
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皇謂河公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齧
桑浮兮淮、泗滿,久不反兮水維緩。
一曰:
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難。搴長蔣兮湛美玉,河公許兮薪不屬。薪
不屬兮衛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隤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萬福來。
於是卒塞瓠子,築宮其上,名曰宣防。而道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跡,而梁、
楚之地復寧,無水災。
自是之後,用事者爭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
而關中靈軹、成國、湋渠引諸川,汝南、九江引淮,東海引巨定,泰山下引汶水,
皆穿渠為溉田,各萬餘頃。它小渠及陂山通道者,不可勝言也。
自鄭國渠起,至元鼎六年,百三十六歲,而兒寬為左內史,奏請穿鑿六輔渠,
以益溉鄭國傍高卬之田。上曰:“農,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穀也。
左、右內史地,名山川原甚眾,細民未知其利,故為通溝瀆,畜陂澤,所以備旱
也。今內史稻田租挈重,不與郡同,其議減。令吏民勉農,盡地利,平繇行水,
勿使失時。”
後十六歲,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
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饒,歌之曰:
“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臿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
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言此兩渠饒也。
是時,方事匈奴,興功利,言便宜者甚眾。齊人延年上書言:“河出崑崙,
經中國,注勃海。是其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下也。可案圖書,觀地形,令水工準高
下,開大河上領,出之胡中,東注之海。如此,關東長無水災,北邊不憂匈奴,
可以省堤防備塞,士卒轉輸,胡寇侵盜,覆軍殺將,暴骨原野之患。天下常備匈
奴而不憂百越者,以其水絕壤斷也。此功一成,萬世大利。”書奏,上壯之,報
曰:“延年計議甚深。然河乃大禹之所道也,聖人作事,為萬世功,通於神明,
恐難改更。”
自塞宣房後,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經魏郡、清河、信都、勃
海入海,廣深與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此開通後,館陶東北四五郡雖
時小被水害,而兗州以南六郡無水憂。宣帝地節中,光祿大夫郭昌使行河。北曲
三所水流之勢皆邪直貝丘縣。恐水盛,堤防不能禁,乃各更穿渠,直東,經東郡
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元帝永光五年,河決清河靈鳴犢口,而屯
氏河絕。
成帝初,清河都尉馮逡奏言:“郡承河下流,與兗州東郡分水為界,城郭所
居尤卑下,土壤輕脆易傷。頃所以闊無大害者,以屯氏河通,兩川分流也。今屯
氏河塞,靈鳴犢口又益不利,獨一川兼受數河之任,雖高增堤防,終不能泄。如
有霖雨,旬日不霽,必盈溢。靈鳴犢口在清河東界,所在處下,雖令通利,猶不
能為魏郡、清河減損水害。禹非不愛民力,以地形有勢,故穿九河,今既滅難明,
屯氏河不流行七十餘年,新絕未久,其處易浚。又其口所居高,於以分流殺水力,
道里便宜,可復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備非常。又地節時郭昌穿直渠,後三歲,河
水更從枚第二曲間北可六里,復南合。今其曲勢復邪直貝丘,百姓寒心,宜復穿
渠東行。不豫修治,北決病四五郡,南決病十餘郡,然後憂之,晚矣。”事下丞
相、御史,白博士許商治。《尚書》,善為算,能度功用。遣行視,以為屯氏河
盈溢所為,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
後三歲,河果決於館陶及東郡金堤,泛濫兗、豫,入平原、千乘、濟南,凡
灌四郡三十二縣,水居地十五萬餘頃,深者三丈,壞敗官亭室廬且四萬所。御史
大夫尹忠對方略疏闊,上切責之,忠zi6*殺。遣大司農非調調均錢穀河決所灌之郡,
謁者二人發河南以東漕船五百<木叟>,徙民避水居丘陵,九萬七千餘口。河堤使者
王延世使塞,以竹落長四丈,大九圍,盛以小石,兩船夾載而下之。三十六日,
河堤成。上曰:“東郡河決,流漂二州,校尉廷世堤防三旬立塞。其以五年為河
平元年。卒治河者為著外繇六月。惟延世長於計策,功費約省,用力日寡,朕甚
嘉之。其以延世為光祿大夫,秩中二千石,賜爵關內侯,黃金百斤。”
後二歲,河複決平原,流入濟南、千乘,所壞敗者半建始時,復遣王延世治
之。杜欽說大將軍王鳳,以為:“前河決,丞相史楊焉言延世受焉術以塞之,蔽
不肯見。今獨任延世,延世見前塞之易,恐其慮害不深。又審如焉言,延世之巧,
反不如焉。且水勢各異,不博議利害而任一人,如使不及今冬成,來春桃華水盛,
必羨溢,有填淤反壤之害。如此,數郡種不得下,民人流散,盜賊將生,雖重誅
延世,無益於事。宜遣焉及將作大匠許商、諫大夫乘馬延年雜作。延世與焉必相
破壞,深論便宜,以相難極。商、延年皆明計算,能商功利,足以分別是非,擇
其善而從之,必有成功。”鳳如欽言,白遣焉等作治,六月乃成。復賜延世黃金
百斤,治河卒非受平賈者,為著外繇六月。
後九歲,鴻嘉四年,楊焉言:“從河上下,患底柱隘,可鐫廣之。”上從其
言,使焉鐫之。鐫之裁沒水中,不能去,而令水益湍怒,為害甚於故。
是歲,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溢,灌縣邑三十一,敗官亭民舍四萬餘所。
河堤都尉許商與丞相史孫禁共行視,圖方略。禁以為:“今河溢之害數倍於前決
平原時。今可決平原金堤間,開通大河,令入故篤馬河。至海五百餘里,水道浚
利,又乾三郡水地,得美田且二十餘萬頃,足以償所開傷民田廬處,又省吏卒治
堤救水,歲三萬人以上。”許商以為:“古說九河之名,有徒駭、胡蘇、鬲津,
今見在成平、東光、鬲界中。自鬲以北至徒駭間,相去二百餘里,今河雖數移徙,
不離此域。孫禁所欲開者,在九河南篤馬河,失水之跡,處勢平夷,旱則淤絕,
水則為敗,不可許。”公卿皆從商言。
先是,谷永以為:“河,中國之經瀆,聖王興則出圖書,王道廢則竭絕。今
潰溢橫流,漂沒陵阜,異之大者也。修政以應之,災變自除。”是時,李尋、解
光亦言:“陰氣盛則水為之長,故一日之間。晝減夜增,江河滿溢,所謂水不潤
下,雖常於卑下之地,猶日月變見於朔望,明天道有因而作也。眾庶見王延世蒙
重賞,競言便巧,不可用。議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跡而穿之,今因其自決,可且勿
塞,以觀水勢。河欲居之,當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後順天心而圖之,必有成
功,而用財力寡。”於是遂止不塞。滿昌、師丹等數言百姓可哀,上數遣使者處
業振贍之。
哀帝初,平當使領河堤,奏言:“九河今皆寘滅,按經義治水,有決河深川,
而無堤防雍塞之文。河從魏郡以東,北多溢決,水跡難以分明。四海之眾不可誣,
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下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奏請部刺史、三輔、三河、
弘農太守舉吏民能者,莫有應書。待詔賈讓奏言:
治河有上、中、下策。古首立國居民,疆理土地,必遺川澤之分,度水勢所
不及。大川無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為汙澤,使秋水多,得有所休息,左
右游波,寬緩而不迫。夫土之有川,猶人之有口也。治土而防其川,猶止兒蹄而
塞其口,豈不遽止,然其死可立而待也。故曰:“善為川者,決之使道;善為民
者,宣之使言。”蓋堤防之作,近起戰國,雍防百川,各以自利。齊與趙、魏,
以河為竟。趙、魏瀕山,齊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東抵齊堤,則西泛
趙、魏,趙、魏亦為堤去河二十五里。雖非其正,水尚有所遊蕩。時至而去,則
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無害,稍築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時至漂沒,則更起
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澤而居之,湛溺自其宜也。今堤防陿者去水數百
步,遠者數里。近黎陽南故大金堤,從河西西北行,至西山南頭,乃折東,與東
山相屬。民居金堤東,為廬舍,往十餘歲更起堤,從東山南頭直南與故大堤會。
又內黃界中有澤,方數十里,環之有堤,往十餘歲太守以賦民,民今起廬舍其中,
此臣親所見者也。東郡白馬故大堤亦複數重,民皆居其間。從黎陽北盡魏界,故
大堤去河遠者數十里,內亦數重,此皆前世所排也。河從河內北至黎陽為石堤,
激使東抵東郡平剛;又為石堤,使西北抵黎陽、觀下;又為石堤;使東北抵東郡
津北;又為石堤,使西北抵魏郡昭陽;又為石堤,激使東北。百餘裡間,河再西
三東,迫厄如此,不得安息
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當水沖者,決黎陽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
山,東薄金堤,勢不能遠泛濫,期月自定,難者將曰:“若如此,敗壞城郭田廬
冢墓以萬數,百姓怨恨。”昔大禹治水,山陵當路者毀之,故鑿龍門,辟伊闕,
析底柱,破碣石,墮斷天地之性。此乃人功所造,何足言也!今瀕河十郡治堤歲
費且萬萬,及其大決,所殘無數。如出數年治河之費,以業所徙之民,遵古聖之
法,定山川之位,使神人各處其所,而不xiang6*奸。且以大漢方制萬里,豈其與水爭
咫尺之地哉?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載無患,故謂之上策。
若乃多穿漕渠於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殺水怒,雖非聖人法,然亦救敗
術也。難者將曰:“河水高於平地,歲增堤防,猶尚決溢,不可以開渠。”臣竊
按視遮害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乃月金堤,高一丈。自是東,地稍下,堤稍高,
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往六七歲,河水大盛,增丈七尺,壞黎陽南郭門,入至堤
下。水未逾堤二尺所,從堤上北望,河高出民屋,百姓皆走上山。水留十三日,
堤潰,吏民塞之。臣循堤上,行視水勢,南七十餘里,至淇口,水適至堤半,計
出地上五尺所。今可從淇口以東為石堤,多張水門。初元中,遮害亭下河去堤足
數十步,至今四十餘歲,適至堤足。由是言之,其地堅矣。恐議者疑河大川難禁
制,滎陽漕渠足以卜之,其水門但用木與土耳,今據堅地作石堤,勢必完安。冀
州渠首盡當卬此水門。治渠非穿地也,但為東方一堤,北行三百餘里,入漳水中,
其西因山足高地,諸渠皆往往股引取之;旱則開東方下水門溉冀州,水則開西方
高門分河流。通渠有三利,不通有三害。民常罷於救水,半失作業;水行地上,
湊潤上徹,民則病濕氣,木皆立枯,鹵不生谷;決溢有敗,為魚鱉食:此三害也。
若有渠溉,則鹽滷下濕,填淤加肥;故種禾麥,更為粳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
轉漕舟船之便:此三利也。今瀕河堤吏卒郡數千人,伐買薪石之費歲數千萬,足
以通渠成水門;又民利其溉灌,相率治渠,雖勞不罷。民田適治,河堤亦成,此
誠富國安民,興利除害,支數百歲,故謂之中策。
若乃繕完故堤,增卑倍薄,勞費無已,數逢其害,此最下策也。
王莽時,征能治河者以百數,其大略異者,長水校尉平陵關並言:“河決率
常於平原、東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疏惡。聞禹治河時,本空此地,以為水猥,
盛則放溢,少稍自索,雖時易處,猶不能離此。上古難識,近察秦、漢以來,河
決曹、衛之域,其南北不過百八十里者,可空此地,勿以為官亭民室而已。”大
司馬史長安張戎言:“水性就下,行疾則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重濁,號為一
石水而六斗泥。今西方諸郡,以至京師東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乾
燥。少水時也,故使河流遲,貯淤而稍淺;雨多水暴至,則溢決。而國家數堤塞
之,稍益高於平地,猶築垣而居水也。可各順從其性,毋復灌溉,則百川流行,
水道自利,無溢決之害矣。”御史臨淮韓牧以為“可略於《禹貢》九河處穿之,
縱不能為九,但為四五,宜有益。”大司空掾王橫言:“河入勃海,勃海地高於
韓牧所欲穿處。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
已為海所漸矣。禹之行河水,本隨西山下東北去。《周譜》雲定王五,年河徙,
則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又秦攻魏,決河灌其都,決處遂大,不可復補。宜卻徙
完平處,更開空,使緣西山足乘高地而東北入海,乃無水災。”沛郡桓譚為司空
掾,典其議,為甄豐言:“凡此數者,必有一是。宜詳考驗,皆可豫見,計定然
後舉事,費不過數億萬,亦可以事諸浮食無產業民。空居與行役,同當衣食;衣
食縣官,而為之作,乃兩便,可以上繼禹功,下除民疾。”王莽時,但崇空語,
無施行者。
贊曰:古人有言:“微禹之功,吾其魚乎!”中國川原以百數,莫著於四瀆,
而河為宗。孔子曰:“多聞而志之,知之次也。”國之利害,故備論其事。
卷二十九  溝洫志第九_漢書原文_國學 史部0

猜你喜歡

卷二十九  溝洫志第九_漢書原文_國學 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