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十三 子部二十三
○藝術類二
△《書史會要》·九卷、《補遺》·一卷、《續編》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
本)
《書史會要》九卷,《補遺》一卷,明陶宗儀撰。《續編》一卷,朱謀垔撰。
宗儀有《國風尊經》,已著錄。謀垔字隱之,號厭原山人,寧藩支裔也。是編載
古來能書人上起三皇,下至元代,凡八卷。末為《書法》一卷,又《補遺》一卷。
據孫作《滄螺集》所載宗儀小傳,稱《書史會要》凡九卷。此本目錄,亦以《書
法補遺》共為一卷。而刊本乃以《補遺》別為卷,又以朱謀垔所作《續編》一卷
題為卷十,移其次於《補遺》前。殆謀垔之子統鉷重刊是書,分析移易,遂使
宗儀原書中斷為二。今仍退謀垔所補自為一卷,題曰《續編》,以別宗儀之書。
而其《書法補遺》如仍合為一卷,則篇頁稍繁,姑仍統鉷所編,別為一卷,以
便省覽。宗儀舊本,以元繼宋,而列遼、金於後,與所作《輟耕錄》中載楊維楨
《正統論》以元繼宋者所見相同。維楨論已仰稟睿裁,特存其說。宗儀是編,亦
謹仍其舊文焉。
△《珊瑚木難》·八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朱存理撰。存理有《旌孝錄》,已著錄。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曰:存理
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忘學問。人有異書,必從訪求,以必得為志。所纂集凡數百
卷,既老不厭。坐貧無以自資,其書旋亦散去。《江南通志》亦曰:元季明初,
中吳南園何氏,笠澤虞氏,廬山陳氏,書籍金石之富,甲於海內。繼其後者,存
理其尤也。茲編悉載所見字畫題跋,其卷中前人詩文世所罕睹者,亦附錄焉。前
有文徵明、文嘉、王穉登、王騰程四人名氏,蓋出於四家收藏者為多。徵明等
皆以賞鑒相高,故所貯並多名跡。存理又工於考證,凡所題品,具有根據,與真
贗雜糅者不同。惟其書從無刊本,轉相傳寫,訛脫頗多。今詳加釐正,而闕其所
不可知者,著之於錄。
△《趙氏鐵網珊瑚》·十六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舊本題明朱存理撰。末有萬曆中常熟趙琦美跋,稱原從秦四麟家得《書品》、
《畫品》各四卷,後從焦竑得一本,卷帙較多。用兩本互校,增為《書品》十卷,
《畫品》六卷。其先後次序,則琦美所騭定,而又以所見真跡續於後。稱秦氏原
本,無撰人姓名。別有跋,記作者姓名。後佚去,不復記,然非朱存理也。據此,
則是書乃趙琦美得無名氏殘稿所編,其稿既不出於一家,且琦美又有所增補,題
朱存理撰為誤矣。雍正六年,年希堯嘗刻此書。其跋稱別有一本十四卷者,傳為
存理原本,今亦未見。又世傳有存理所作《珊瑚木難》八卷,所載名跡,末皆有
自跋語,與此本體例迥異,則此書非出存理手愈可知也。然所載書畫諸跋,頗足
以辨析異同,考究真偽,至今賞鑒家多引據之。其書既為可采,則亦不必問其定
出誰氏矣。
△《寓意編》·一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明都穆撰。穆有《壬午功臣爵賞錄》,已著錄。此書記所見書畫名跡,載陳
繼儒《秘笈》中僅有一卷,而世所刻本別有穆《鐵網珊瑚》二十卷。其第五、第
六兩卷題曰寓意上、寓意下,乃多一卷。考其上卷所載書畫,每條各系以收藏之
家,而下卷則否。上卷之末云:余家高祖以來,好蓄名畫,皆往往為好事者所得,
亦不留意也云云。詳其語意,已為終篇之詞,不應更有下卷。況下卷之末,並載
何良俊《書畫銘心錄》中,有嘉靖丁巳正月人日記所觀書畫事。考王寵所作穆墓
志,穆卒於嘉靖四年乙酉,而何良俊之撰《銘心錄》則在嘉靖三十六年,穆何從
而載其事?又其下卷以下每卷皆標太僕寺少卿都穆之名,而中間載文徵明山水二
軸,一作於嘉靖乙未,一作於嘉靖戊午。乙未為嘉靖十四年,戊午為嘉靖三十七
年,皆在穆卒以後,是即《鐵網珊瑚》一書出於偽托之明證,然則其下一卷為妄
人附益審矣。今仍以陳繼儒所刻一卷著錄,以存其舊。所載如顏真卿《爭坐位帖》,
薛尚功《鐘鼎款識帖》,亦足資考核。惟成化戊申一段,成化實無戊申,殊為牴
牾。當由誤記,抑或刻本偶訛歟?
△《墨池瑣錄》·四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楊慎撰。慎有《檀弓叢訓》,已著錄。王世貞《名賢遺墨》跋曰:慎以博
學名世,書亦自負吳興堂廡。世傳其謫戍雲南時,嘗醉傅胡粉,作雙髻插花,諸
伎擁之遊行城市。或以精白綾作裓,遺諸伎服之。酒間乞書,醉墨淋漓。人每
購歸,裝潢成卷。蓋慎亦究心書學者。此書頗抑顏真卿,而謂米芾行不逮言。至
趙孟頫出,始一洗顏、柳之病,直以晉人為師,右軍之後,一人而已。與王世貞
吳興堂廡之說合。知其確出慎手。中間或采舊文,或抒己意,往往皆心得之言。
其述張天錫《草書韻會》源流,及小王破體書,亦兼有考證。至漢司隸楊厥碑
字之類,偶爾疏謬者,已駁正於洪适隸釋條下,茲不具論雲。
△《書訣》·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姓名。《明史·藝文志》亦未著錄。案書中稱其十世祖名稷,曾祖
名慶,祖名耘,考名熙,則當為嘉靖間鄞人豐坊所作也。坊有《古易世學》,已
著錄。其平生好作偽書,妄謬萬端,至今為世詬厲。然於書法則有所心得。故詹
氏《小辨》曰:坊為人逸出法紀外,而書學極博,五體並能,諸家自魏、晉以及
國朝,靡不兼通規矩,盡從手出,蓋工於執筆者也。以故其書大有腕力,特神韻
稍不足。朱謀垔《書史會要》亦曰:坊草書自晉、唐而來無今人一筆態度,惟喜
用枯筆,乏風韻耳。是編皆論學書之法,而尤注意於篆籀。又排比古今能書之家,
評其次第。其論顏真卿,獨推其擘窠題署第一,而詆東方朔贊、多寶塔頌為俗筆。
又貶蘇軾以肉襯紙,甚有俗氣。於楷法僅取其上清、儲祥宮碑等三種。務為高論,
蓋猶其狂易之餘態。要亦各抒所見,固與無實大言者異矣。
△《書畫跋跋》·三卷、《續》·三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孫鑛撰。鑛有《月峰評經》,已著錄。是書名《書畫跋跋》者,王世貞
先有《書畫跋》,鑛又跋其所跋,故重文見義。猶《非非國語》,《反反離騷》
例也。明以來未有刊本,僅有抄本,在仁和毛先舒家,後歸其邑人趙信。信為孫氏
之婿,故鑛六世孫宗溥宗濂又從趙氏得之。乾隆庚申,始刊版印行,任蘭枝為
之序。初,宗溥等以鑛書本因世貞而作,如不載世貞原跋,則鑛之所云,有
不知為何語者,乃取世貞諸跋散附於各題之下。其明人書札,可與鑛參證,及
為礦語所緣起者,亦附載焉。凡墨跡一卷,碑刻一卷,畫一卷,續亦如之。惟續
跋碑刻作墨刻,蓋偶爾駁文,非宏旨所在也。詹氏《小辨》曰:王元美雖不以字
名,顧吳中諸家,惟元美一人知法古人。又《書史會要》曰:王世貞書學雖非當
家,而議論翩翩,筆法古雅,蓋拙於揮毫而工於別古者也。鑛以制義名一時,
亦不以書畫傳,然所論則時有精理,與世貞長短正同,亦賞鑒家所當取證者矣。
△《繪事微言》·四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唐志契撰。志契字敷五,又字元生,江都人。與弟志伊並能畫,而志契尤
以山水擅名。是編乃其所著畫譜,姜紹書《無聲詩史》以為頗得六法之蘊者也。
所錄畫家名論,自南齊謝赫《古畫品錄》而下,至於明李日華諸人,皆刪除蕪冗,
汰取精華。其承訛襲繆者,如梁元帝畫松石格、荊浩畫山水賦皆不知為贗本。
《畫麈》乃吳中沈顥著,見陶宗儀《說郛》,而因顥字朗茜,輾轉傳訛,遂誤作
朗耀。蓋伎藝之流,多喜依託古人,以神其授受。地師動稱郭璞,術家每署劉基,
皆踵謬沿訛,猝難究詰,但所言中理,即可不必深求。至其自著論斷,則多中肯
綮。如謂佛道人物牛馬則今不如古,山水林木花石則古不如今。又雲作畫以氣韻
為本,讀書為先,皆確論也。讀其書,可以知其非庸史矣,故欽定《佩文書畫譜》
采志契之說頗多雲。
△《書法雅言》·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項穆撰。王穉登所作穆小傳,稱其初名德枝,郡大夫徐公易為純。後乃
更名穆,字德純,號曰貞元,亦號曰無稱子。秀水項元汴之子也。元汴鑑藏書畫,
甲於一時,至今論真跡者,尚以墨林印記別真偽。穆承其家學,耳濡目染,故於
書法特工。因抒其心得,作為是書,凡十七篇。曰書統,曰古今,曰辨體,曰形
質,曰品格,曰資學,曰規矩,曰常變,曰正奇,曰中和,曰老少,曰神化,曰
心相,曰取捨,曰功序,曰器用,曰知識。大旨以晉人為宗,而排蘇軾、米芾書
為稜角怒張,倪瓚書寒儉,軾、芾加以工力,可至古人,瓚則終不可到。雖持論
稍為過高,而終身一藝,研求至深,煙楮之外,實多獨契。衡以取法乎上之義,
未始非書家之圭臬也。
△《寒山帚談》·二卷、《拾遺》·一卷、《附錄》·一卷(直隸總督采進
本)
明趙宧光撰。宧光有《說文長箋》,已著錄。是編本在所撰《說文長箋》中,
亦析出別行。《長箋》穿鑿附會,且引據疏舛,頗為國小家所譏。而篆文筆法,
則差有偏長,故此編猶為後人所重。上卷四目,曰權輿,論一十五種書也。曰格
調,論筆法結構也。曰力學,論字功書法也。曰臨仿,則力學之餘緒,析而為篇
者也。下卷四目。曰用材,論筆墨紙硯及運用法也。曰評鑑,論辨識之淺深也。
曰法書,論古帖也。曰了義,論書家秘諦也。其《拾遺》一卷,闡發未盡之意,
各注某條補篇某字。其《附錄》則金石林、甲乙表及諸論也。曰帚談者,取家有
敝帚,享之千金意耳。
△《書法離鉤》·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潘之淙撰。之淙字無聲,號達齋,錢塘人。是書薈萃舊說,各以類從。大
旨謂書家筆筆有法,必深於法而後可與離法,又必超於法而後可與進法。俗學株
守規繩,高明盡滅紀律,俱非作者。書中知道從性諸篇,皆言不法而法,法而不
法之意。其名離鉤者,取禪家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語也。其中考論六書,
如籀文與古文、大篆皆小異,故說文序雲,新莽謂之奇字。徐浩雲,史籀造籀文,
李斯作篆,江式、唐元度則謂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又如隸書在八分之前,行書在
草書之後,故蔡琬雲,吾父割隸字八分而取二分。蕭子良雲,靈帝時王次仲飾隸
為八分。《說文》,漢興有草書,張懷瓘則謂八分小篆之捷,隸亦八分之捷。郭
忠恕則謂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隸書出,隸書悖而行書作,行書狂而草書聖。
之淙率雜錄舊文,不能訂其舛異。至楊慎改嶽麓禹碑中南暴昌言四字為南瀆衍亨,
偽雲得之夢中,之淙亦信之,尤為寡識。然大旨在論八法,不在論六書,學問各
有門徑,不必以考證之學責諸藝術也。前有自著凡例,稱此書本與《淳化帖釋文》
合刻,此本無之,或藏弆者殘闕歟。
△《畫史會要》·五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朱謀垔撰。謀垔既續陶宗儀《書史會要》,因推廣其類,采上古迄明能畫
人姓名事跡,輯為此編,亦附以畫法一卷。成於崇禎辛未。全用宗儀之體例,故
書名亦復相因。然宗儀之書,止於元代,故謀垔所續,明人別為一卷,列之外域
之後可也。此書為謀垔所自編,既以金列元前,稍移其次,而所列明人雖太祖、
宣宗亦次於外域之後,則拘於舊目,顛倒乖剌之甚矣。至目錄以宋為第二卷,金、
元及外域為第三卷,而其書乃以北宋為第二卷,南宋、金、元及外域為第三卷。
又削去南宋之號,但以都錢塘、三字為卷端標目,舛迕尤甚。蓋明之末年,士大
夫多喜著書,而競尚狂禪,以潦草脫略為高尚,不復以精審為事。故顧炎武《日
知錄》謂萬曆後所著之書,皆以流賊劉七為賊七之類,所刻之書皆以壯月朔改為
牡丹朔之類。雖詆之稍過,亦未可謂全無因也。今為改正其文,而附註原目之謬
如右。其書雖採摭未富,疏漏頗多,而宋、金、元、明諸畫家頗賴以考見始末,
故御定《佩文齋書畫譜·畫家傳》中多引以為據,亦談丹青者所不可遽廢也。
△《郁氏書畫題跋記》·十二卷、《續題跋記》·十二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郁逢慶撰。逢慶字叔遇,別號水西道人,嘉興人。是書分前後二集。前集
末有自識云:所見法書名畫,錄其題詠,積成卷帙,時崇禎七年冬也。後集無跋,
則不知其成於何歲矣。其書隨其所見書畫,錄其題跋,初不以辨別真贗為事。故
如趙孟堅所藏定武蘭亭本天聖丙寅一條,范仲淹、王堯臣、米黻、劉涇四條,年
月位置,皆與海寧陳氏渤海藏真帖所刻褚摹本同,蓋以趙孟堅落水本原亦有范仲
淹題,而褚摹本原亦有孟堅印,傳寫舛誤,遂致混二本題跋為一本。又如五字損
本文徵明跋既載於前集第十卷,作嘉靖九年八月二日,xia6*注云,詳見續集。而續
集第二卷載此跋,則作嘉靖十一年六月二十又七日,同一帖同一跋,一字不易,
而年月迥乎不同。又前集高克恭仿米芾青綠雲山,雲詳見續集,而前集所載克恭
名款,及至正戊子吳鎮題一段,續集乃反無之。沈周有竹居卷,亦云詳續集,而
徐有貞、文林、吳寬、錢仁夫、秦巘數詩,與前集所載乃前後倒互。諸如此類,
皆漫無考訂。至於前集所載宋高宗畫冊、梁楷畫右軍書扇圖皆有水西道人題記,
當即逢慶所藏。而第一至第四卷每卷之尾皆有崇禎甲戌冬日收藏題記,核其歲月
亦即逢慶所自識,而皆未注某為所藏,某為所見,體例尤不分明。特以採摭繁富,
多可互資參考者,故並錄存之,備檢閱焉。
△《清河書畫舫》·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張醜撰。醜,崑山人,原名謙德,字叔益,後改今名,字青父,號米庵。
蓋醜於萬曆乙卯得米芾《寶章待訪錄》墨跡,名其書室曰寶米軒,故以自號。越
歲丙辰,是書乃成。其以《書畫舫》為名,亦即取黃庭堅詩米家書畫船句也。明
代賞鑒之家,考證多疏,是編獨多所訂正。如《宋史·米芾》傳誤謂芾卒時年四
十八,而真跡流傳在四十八歲以後者不一而足,深滋疑竇。醜則雲芾以皇祐三年
辛卯生,以大觀元年丁亥卒,年五十七,正與米芾印記辛卯米芾四字相合,足糾
托克托等之謬。其他諸條,亦多可依據。惟是所取書畫題跋,不盡出於手跡,多
從諸家文集錄入,且亦有未見其物,但據傳聞編入者。如文嘉《嚴氏書畫記》內
稱枝山翁卷一、又稱文徵明詞翰二,是亦非盡出原跡之一驗。其中第三卷之顧野
王,第五卷之杜牧之、李陽冰、蘇靈芝諸人,皆無標目,輾轉傳寫,亦多失於校
讎。然醜家四世收藏,於前代捲軸,所見特廣,其書用張彥遠《法書要錄》例,
於題識印記,所載亦詳,故百餘年來收藏之家,多資以辨驗真偽。末一卷曰鑑古
百一詩,則醜所自為。米庵詩二十首,銘心小集八十一首,以類相從,附於集後。
第九卷末附刻米芾《寶章待訪錄》,十二卷末附刻文天祥手札,皆非原本所有,
蓋鮑氏刊本所增附也。鮑氏所刊,不分卷數,但以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十二字標為次第。蓋用謝枋得文章軌範,以王侯將相有種乎七字編為七冊之例。
然麻沙坊本,不可據為典要,今削去舊題,以十二卷著錄焉。
△《真跡日錄》·五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
本)
明張醜撰。凡三集。前有醜自題,稱《書畫舫》成,鑒家謂其粗可觀覽,多
以名品捲軸見示就正,因信手筆其一二,命曰《真跡日錄》。隨見隨書,不復差
次時代。其二集、三集則皆無序跋,蓋以漸續增,各自為卷,實可通作一編也。
此本為鮑士恭家知不足齋所刊。凡原本所載與《書畫舫》重複者,如初集之虞永
興《破邪論》,王右軍《鶻不佳帖》、《破羌帖》、《此事帖》、《謝司馬帖》、
《思想帖》又《別本思想帖》、《大道帖》又《別本大道帖》、鍾太傅《孔廟鼎
銘》、曹不興《兵符圖》、《桃源圖》、李成寒《林平野圖》、顏魯公《書告及
與蔡明遠帖》、陸機《平復帖》、李西台《千文卷》、趙幹《江行初雪圖》、錢
舜舉《臨陸探微金粟如來像卷》、懷素《夢遊天姥吟真跡》、倪雲林《溪山仙館
小幅》、王齊翰《挑耳圖》、展子虔《春遊圖》、鮮于伯機《題董北苑山水》、
《題趙摹本拓蘭亭後》、王朋梅《金明池圖》,二集之《劉原父墨跡秋水篇》、
《黃子久山水》、郭熙《溪山秋霽卷》、李泰和《梅熟帖》、褚河南《小楷西昇
經》、王叔明《惠麓小隱卷》、倪雲林《跋黃子久畫卷》、顧清臣《書李成讀碑
窠石圖》、《右軍鶻》等帖、孫知微《十一曜圖》,巨然賺《蘭亭圖》,三集之
吳道子《八部天龍捲》、李龍眠《郭子儀單騎見回紇圖》、tang6*子畏《獨樂園》、
《江山行旅圖》,二卷凡四十一條,皆刪去而存其目。其詞有詳略異同者,則仍
並載之,以資參考焉。
△《法書名畫見聞表》·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張醜撰。蓋仿米芾《寶章待訪錄》例,變而為表。凡分四格,第一格為時
代,第二格為目睹,第三格為的聞,第四格則每一朝代總計其數,題曰會計。凡
一百五十五人,一百八十八帖,三百五十六圖。末附顧愷之《夏禹治水圖》、王
羲之《行穰帖》,皆注曰見。虞世南《臨張芝平復帖》、顏真卿《鹿脯帖》,皆
注曰聞。蓋表成以後所續載也。醜別有《南陽書畫表》,故表首附記已見彼者不
錄。又雲,凡影響附會者不錄。然所列目睹諸名,與所作《書畫舫》、《真跡日
錄》多不相應。意此數表,成於二書之前耶。
△《南陽法書表》·一卷、《南陽名畫表》·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張醜撰。所列皆韓世能家收藏真跡。《法書表》凡作者二十七人,計七十
二件,分五格。上為時代,下以正書、行押、草聖、石刻四等各為一格。《名畫
表》凡作者四十七人,計九十五圖,亦分五格。上為時代,而下以道釋人物為一
格,山水界畫為一格,花果鳥獸為一格,蟲魚墨戲為一格,例又小別。二表前皆
有醜自序。蓋先表法書,既而世能之子朝延並屬兼表名畫也。世能字存良,長洲
人。隆慶戊辰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喜收名跡,董其昌《洛神賦跋》所稱館師韓
宗伯者是也。其稱南陽者,韓氏郡望南陽,猶韓維之稱《南陽集》耳。
△《清河書畫表》·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張醜記其家累世所藏書畫也。醜自序稱其始祖號真關處士者,即收藏書畫。
有黃庭堅、劉松年諸跡,已散佚無存。是表所列,以書畫時代為經,以世係為緯,
第一格為其高祖元素所藏,第二格為其曾伯祖維慶、曾祖子和所藏,第三格為其
祖約之、叔祖誠之所藏,第四格為其父茂實所藏,第五格為其兄以繩所藏,第六
格為醜所自藏,第七格為其侄誕嘉所藏。上迄晉,下迄明,計作者八十一人,四
十九帖,一百一十五圖,中多名跡。蓋自其高祖即出沈度、沈粲之門,其曾祖亦
與沈週遊,其祖、父皆與文徵明父子為姻婭世好,淵源有自,故醜特以賞鑒聞。
然據其自序,則作表之時,家事中落,已斥賣盡矣。此特追錄其名耳。
△《珊瑚網》·四十八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汪砢玉撰。砢玉有《古今鹺略》,已著錄。是書成於崇禎癸未。凡法書題
跋二十四卷,名畫題跋二十四卷。朱彝尊《靜志居詩話》稱砢玉留心著述,所輯
《珊瑚網》一編,與張醜《清河書畫舫真跡日錄》並駕。蓋醜自其高祖以下四世
鑑藏,砢玉亦以其父愛荊與嘉興項元汴交好,築凝霞閣以貯書畫,收藏之富,甲
於一時。其有所憑藉,約略相等。故皆能搜羅薈萃,勒為巨編。然醜之二書,前
後編次歲月皆未明析。砢玉是書,則前列題跋,後附論說,較醜書綱領節目,秩
然有條。惟其所載《法書》,頗有目睹耳聞,據以著錄,不盡其所自藏。乃一例
登載,皆不註明,未免稍無區別。中間原跡全文,或載或否,亦絕無義例。又如
謂唐刻《定武蘭亭》有二石,焦山《瘞鶴銘》有三石,則真贗不別。以李邕《書
雲麾將軍李秀碑》誤為《李思訓碑》,以宋人所刻《臨江帖》誤為唐拓,則考據
亦未盡精審。其所載名畫,則宋、元諸家銘心絕品,收錄極詳,贉素之富,
誠為罕有。後來卞永譽《式古堂書畫考》、厲鶚《南宋院畫錄》皆藉是書以成,
較在《書跋》之上。至於《書跋》之後附以《書旨》、《書品》之類,《畫跋》
之後附以《畫繼》、《畫評》之類,皆雜錄舊文,掛一漏萬。枝指駢拇,兩集相
同。以原本所有,姑並錄之云爾。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一百卷
康熙四十七年聖祖仁皇帝御定。書畫皆興於上古,而無考辨工拙之文。考辨
工拙蓋自東漢以後,其初惟論筆法,其後有名姓品第,有收藏著錄,有題跋古蹟,
有辨證真偽,其書或傳或不傳。其兼登眾說,匯為一編,則自張彥遠《法書要錄》、
《歷代名畫記》始。唐以後沿波繼作,記載日繁,然大抵各據見聞,弗能賅備。
我聖祖仁皇帝久道化成,游心翰墨。御製《書畫題跋》,輝煌奎藻,冊府垂光。
復詔發中秘之藏,蒐羅編輯,一一親為裁定,勒成是編。凡論書十卷,論畫八卷,
歷代帝王書二卷,畫一卷,書家傳二十三卷,畫家傳十四卷,無名氏書六卷,畫
二卷,御製書畫跋一卷,歷代帝王書跋一卷,畫跋一卷,歷代名人書跋十一卷,
畫跋七卷,書辨證二卷,畫辨證一卷,歷代鑑藏十卷,分門列目,徵事考言。所
引書凡一千八百四十四種,每條之下各注所出。用張鳴鳳、桂故、桂勝、董斯張
《吳興備志》之例,使一字一句必有所徵。而前後條貫,無所重複,亦無所牴牾,
又似呂祖謙《家塾讀詩記》,裒合眾說,各別姓名,而鎔貫翦裁,如出一手。非
惟尋源竟委,殫藝事之精微,即引據詳賅,義例精密,抑亦考證之資糧,著作之
軌範也。
△《石渠寶笈》·四十四卷
乾隆十九年奉敕撰。書評畫品,肇自六朝,張彥遠始匯其總,依據舊文,粗
陳名目而已,不能盡見真跡也。唐、宋以來,記載日夥,或精於賞鑒,而限於見
聞,或長於蒐羅,而短於識別,迄未能兼收眾美,定著一編,為藝林之鴻寶。我
國家承平景運一百餘年,內府所收,既多人間所未睹。我皇上幾餘遊藝,妙契天
工。又睿鑒所臨,物無匿狀。是以品評甲乙,既博且精,特命儒臣錄為斯帙,以
貯藏殿閣,依次提綱,以書冊、畫冊、書畫合冊、書卷、畫卷、書畫合卷、書軸、
畫軸書畫合軸分條列目,其箋素尺寸,印記姓名,賦詠跋識,與奉有御題御璽者,
皆一一臚載,纖悉必詳。而三朝宸翰,皇上御筆,尤珍逾球璧,光燦儀璘。仰見
未明勤政之餘,乙夜觀書之暇,松雲棟牖,穆穆凝神,所為頤養天和,怡情悅性
者,不過游心翰墨,寄賞丹青。與前代帝王務侈紛華靡麗之觀者,迥不侔也。
△《秘殿珠林》·二十四卷
乾隆九年奉敕撰。凡內府所藏書畫關於釋典、道家者,並別為編錄,匯為此
書。首載三朝宸翰,皇上御筆。次為歷代名人書畫,而附以印本、繡錦、刻絲之
屬。次為臣工書畫。次為石刻木刻經典、語錄、科儀及供奉經像。其次序先釋後
道,用阮孝緒《七錄》例。(案:《七錄》今不傳,其分類總目載道宣《廣宏明
集》中。)其記載先書後畫,先冊、次卷、次軸,用賞鑒家著錄之通例。而於絹
本、紙本、金書、墨書、水墨畫、著色畫一一分別。以及標題款識,印記題跋,
高廣尺寸,亦一一詳列,較之《鐵網珊瑚》之類,體例更詳焉。考《宣和畫學》
分六科,以佛道為第一科。(案:事見趙彥衛《雲麓漫鈔》。)《宣和畫譜》分
十類,以道釋為第一類。(案:《畫學》稱佛道,蓋唐以來相沿舊語,《畫譜》
作於林靈素用事以後,方改僧為德士,故易其次為道釋。)鄧椿《畫繼》分八目,
亦以仙佛鬼神為第一目。然均不別為一書。至書家著錄,則晉、唐人所書經典均
雜列古法帖、真跡之內,無所區分。其以書畫涉二氏者別為一書,實是編創始。
蓋記載日衍而日多,體例亦益分而益密。《七略》列《史記》於春秋家,列《離
騷》於賦家。後《史記》別為正史,《離騷》別為楚詞。文章流別,以漸而增。
初附見而後特書,往往如此。故諸家所錄似諸史藝文志,以釋道為子部之一類。
是編所錄則似釋家之列三藏,道家之紀七簽,於四部之外各自別行。古略今詳,
義各有當。聖人製作,或創或因,無非隨事而協其宜爾。
△《庚子銷夏記》·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孫承澤撰。承澤有《尚書集解》,已著錄。承澤晚年思以講學自見,論
者多未之許,然至於鑑賞書畫,則別有專長。是編乃順治十六年承澤退居後所作。
始自四月,迄於六月,故以銷夏為名。自一卷至三卷皆所藏晉、唐至明書畫真跡。
四卷至七卷皆古石刻,每條先標其名,而各評騭於其下。八卷為寓目記,則皆他
人所藏而曾為承澤所見者,故別為一卷附之。大抵議論之中,間有考據。如宋之
錢時,嘗為秘閣校勘,史館檢閱,終於江東帥屬,本傳所載甚明,而承澤以為隱
居不仕。此類亦頗失於檢點。然其鑒裁精審,敘次雅潔,猶有米芾、黃長睿之遺
風,視董逌之文筆晦澀者,實為勝之。其人可薄,其書未可薄也。
△《繪事備考》·八卷(內府藏本)
國朝王毓賢撰。毓賢字星聚,鑲紅旗漢軍。官至湖廣按察使。陳鼎《留溪外
傳》記獄吏汪金章事,稱毓賢勤於吏治,案無留牘,則其人本以吏才見。然是編
即康熙辛未官按察使時所作,乃又能留心於賞鑒。第一卷為總論,皆撮錄諸家畫
法。二卷至八卷則取古來畫家姓名事跡,以時代分序。自軒轅至隋,共為一卷,
遼、金、元共為一卷,唐、五代、南宋、明俱各為一卷,惟北宋家數繁多,析為
三子卷。故總目雖分八卷,其實乃十卷也。其例每人各立小傳,而以諸書所載傳
世名跡附於其人之後。大抵以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夏文彥《圖繪寶鑑》為藍
本,增廣其所未備,蒐輯頗為詳贍。其中如《穆天子傳》,封膜晝於河水之陽,
郭璞註明雲膜晝人名,張彥遠誤以晝字作畫字,遂稱封膜為畫家之祖,並妄造璞
注以實之。毓賢乃沿襲其訛,殊失於訂核。又遼常思言人品畫品並高,附見郭若
虛《圖畫見聞志》中,諸書並佚其名,此亦闕載。至於明之畫家,僅據韓昂《圖
繪寶鑑續編》所載迄正德而止,嘉靖以後,竟不為採摭續添,亦殊傷闕略。然前
代如李嗣真、釋彥悰、劉道醇之流,往往分別品第,時代混淆,難於檢核。是書
仿張、夏二家舊例,因時類敘,一覽可知。又芟汰繁冗,易於尋討,雖多用舊文,
固不以遞相祖述為病矣。
△《書法正傳》·十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國朝馮武撰。武號簡緣,常熟人,馮班之從子。班以書法名一時,武受其學。
年八十一時,館於蘇州繆曰芑家,為述此書,專論正書之法。首陳繹曾《翰林要
訣》一卷,次周伯琦所傳《書法三昧》一卷,次李溥光《永字八法》一卷,以三
家論書獨得微旨故也。其語意有未顯者,則武為補註以明之。次明李淳所進《大
字結構八十四法》一卷,次《纂言》三卷,則歷代書家之微論。次書家小傳、名
跡源流各一卷,而以班所著《鈍吟書要》一卷終焉。每卷之中,武亦各為附論,
時有精語。蓋武於書學,頗有淵源故也。
△《江村銷夏錄》·三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高士奇撰。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錄。是編乃其告歸平湖之日,
以所見法書、名畫,考其源流,記其絹素長短廣狹,後人題跋圖記,一一志載,
匯為一書,其體例頗與《鐵網珊瑚》、《清河書畫舫》相以。惟間加評定之語,
又以己所作題跋一概附入,稍有不同。然所錄皆出於親見,則視二家更詳審矣。
錄中書畫,卞永譽《式古堂匯考》已並載無遺,蓋即從士奇此本錄人。其鑑賞之
精,為收藏家所取重,亦概可見也。所記自晉王羲之及明人文、沈諸家皆具,惟
董其昌舊跡悉不登載。其凡例雲,董文敏畫另為一卷,此本無之,殆當時未及刊
行歟?
△《式古堂書畫匯考》·六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卞永譽撰。永譽字令之,鑲紅旗漢軍。官至刑部左侍郎。王士禎《居易
錄》雲,卞中丞永譽貽《書畫匯考》六十卷,凡詩文題跋悉載。上溯魏、晉,下
迄元、明,所收最為詳博。朱彝尊《論畫詩》亦有妙鑒誰能別苗發,一時難得兩
中丞之句,蓋永譽及宋犖皆精於賞鑒。犖時為江西巡撫,永譽時為福建巡撫,故
雲兩中丞也。是書書畫各三十卷,先綱後目,先總後分,先本文而後題跋,先本
卷題跋而後引據他書,條理秩然,且視從來著錄家徵引特詳。惟所載書畫不盡屬
所藏,亦非盡得之目見,大抵多從汪砢玉《珊瑚網》、張醜《清河書畫舫》諸家
採摭裒輯,故不能如《寶章待訪錄》以目見、的聞灼然分別。又所載本文如褚遂
良書陸機《文賦》,吳通微書《陰符經》,劉敞書《南華·秋水篇》,趙孟頫書
《過秦論》等,皆與今本無大異同,而具載全篇,殊為疣贅。至於陸機《平復帖》,
虞世南《枕臥帖》,其文為世所未睹者,乃略而不書。至如趙孟堅《水仙圖卷》,
《珊瑚網》載有二本,不能無前後錯出之疑。永譽於後一條xia6*註明,其一恐出臨
摹,並存以俟考,其例是也。而所載定武蘭亭落水本與郁逢慶書畫題跋記所載前
後題跋互有不同。所載神龍蘭亭本與朱存理《鐵網珊瑚》所錄定武本題跋反多重
復。又黃庭堅書陰長生詩卷與朱存理、張醜所載參鍇岐出,竟有三本,王詵煙江
疊嶂圖,蘇軾所為賦詩者,竟有四本,皆未能辨析真偽。又王士禎《居易錄》所
記於永譽齋中觀其所藏書畫,有司馬光《資治通鑑》手稿,永譽雲曾見一冊,極
端楷,為好事者分去,永譽得其二三紙耳。今是書載此跡,但云史草,亦不著所
存頁數,反不及士禎所載之可據。士禎又見所藏趙孟頫寫杜詩天育驃騎歌,上有
孟頫小篆延祐四年九月既望字,是書亦並不載,均為漏略。至於雁門乃郡名,茂
苑即長洲地名,而以為文彭文嘉之別號,居節字士貞,貞字印章古篆與鼎字相類,
而以為居節一字士鼎。又以秋岩為吾衍之別號,蓋因衍書古文篆韻後有至元丙戌
秋岩記一條也,不思前至元丙戌吾衍年甫二十,不應雲老,且其跋內之丁卯若是
宋末鹹淳丁卯,則正吾衍始生之時,不當有自征建昌之語。今以陶九成跋核之,
則至元乃至正之訛,實為至正七年丙戌。距吾衍之歿已三十七年,其秋岩乃陳秋
岩,非吾衍別號也。凡若此類,疏舛尤多。然登載既繁,引述又富,足資談藝家
檢閱者無過是編,固不以一二小疵,累其全體之宏博焉。
△《南宋院畫錄》·八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國朝厲鶚撰。鶚有《遼史拾遺》,已著錄。南宋自和議既成以後,湖山歌舞,
務在粉飾太平,於是仍仿宣和故事,置御前畫院,有待詔、祗候諸官品,其所作
即名為《院畫》。當時如李唐、劉松年、馬遠、夏珪等,有四大家之稱。說者或
謂其工巧太過,視北宋門徑有殊,然其初尚多宣和舊人,流派相傳,各臻工妙,
專門之藝,實非後人所及。故雖斷素殘縑,收藏者尚以為寶。鶚嘗撰《宋詩紀事》、
《南宋雜事詩》,於宋事最為博洽。因臚考院畫本末,作為此書。首總述一卷。
次自李唐以下凡九十六人,每人詳其事跡,而以諸書所藏真跡題詠之類附於其下,
敘次頗為賅贍。其間如楊妹子題趙清獻琴鶴圖絕句,一以為馬和之畫,一以為劉
松年畫,諸書參錯不同,此類亦未悉加考證。然其徵引淵博,於遺聞佚事殆已采
摭無遺矣。
△《六藝之一錄》·四百六卷、《續編》·十二卷(禮部侍郎金甡家藏本)
國朝倪濤撰。濤有《周易蛾述》,已著錄。其平生篤志嗜學,年幾百歲,猶
著書不輟。貧不能得人繕寫,皆手自抄錄,及其家婦女助成之。是編猶出其親稿。
凡分六集,一曰金器款識,二曰刻石文字,三曰法帖論述,四曰古今書體,五曰
歷朝書論,六曰歷朝書譜。凡六書之異同,八法之變化,以及刊刻墨跡之源流得
失,載籍所具者,無不裒輯。其間只錄前人成說,不以己意論斷。或有彼此異論,
舛互難合者,亦兩存其說,以待後人之決擇。蓋自古論書者,唐以前遺文緒論,
惟張彥遠《法書要錄》為詳;若唐以後論書之語,則未有賅備於是者矣。雖採摭
既多,所錄不必盡雅,條例太廣,為例亦未能悉純,然排比貫串,上下二千餘年,
洪纖悉具,實為書家總匯。楩柟杞梓,萃於鄧林,不以榛楛勿翦為病也。
所著別有《文德翼傭吹錄注》,及刊削酈道元《水經注》,今皆未見其本,不知
存佚。然傳此一編,其餘亦不必計矣。
△《小山畫譜》·二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國朝鄒一桂撰。一桂字小山,號讓鄉,無錫人。雍正丁未進士,官至禮部侍
郎。是編皆論畫花卉法。上卷首列八法、四知。八法者,一曰章法,二曰筆法,
三曰墨法,四曰設色法,五曰點染法,六曰烘暈法,七曰樹石法,八曰苔襯法,
皆酌取前人微論。四知者,一曰知天,二曰知地,三曰知人,四曰知物,則前人
所未及也。次為各花分別,凡一百十五種,各詳花葉形色。次取用顏色,凡十一
條,各詳其制煉之法。下卷首摘錄古人書說,參以己意,凡四十三條。附以膠礬
紙絹畫<ю枼>畫筆用水諸法,而終之以洋菊譜。蓋一桂於乾隆丙子閏九月承詔畫
內廷洋菊三十六種,蒙皇上賜題,因恭紀花之名品形狀,撰為茲譜,以志榮遇。
時《畫譜》已刊成,因附於末。一桂為惲氏之婿,所畫花卉,得惲壽平之傳。是
編篇帙雖簡,然多其心得之語也。
△《傳神秘要》·一卷(兵部尚書蔡新家藏本)
國朝蔣驥撰。驥字赤霄,號勉齋,金壇人。其父衡,字湘帆,後改名振生,
以書法名一時。嘗寫《十三經》,於乾隆五年呈進,特賜國子監學正銜。驥書不
逮父,而特以寫真名。是編凡二十七目,於一切布局取勢,運筆設色,皆抒所心
得,言之最詳。考古人畫法,多重寫貌人物,故顧愷之妙絕當代,特以是名。然
相傳畫論則人物花鳥山水為多。其以寫真之法勒為一書者,自陶宗儀《輟耕錄》
所載王繹《寫像秘訣》外,不少概見。丹青之家,多以口訣相傳,幾以為非士大
夫之藝。驥是編研析精微,標舉格例,實可補古人所未備。正未可貴遠賤近,視
為工匠之技也。
──右“藝術類”書畫之屬,七十一部,一千七十三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考論書畫之書,著錄最夥。有記載姓名如傳記體者,有敘述名品如目錄
體者,有講說筆法者,有書畫各為一書者,又有共為一書者。其中彼此鉤貫,難
以類分,今通以時代為次。其兼說賞鑑古器者,則別入雜家雜品中。)
△《琴史》·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宋朱長文撰。長文有《吳郡圖經續記》,已著錄。是書專述琴典。前五卷紀
自古通琴理者一百四十六人,附見者九人,各臚舉其事跡。後一卷分十一篇,一
曰瑩律,二曰釋弦,三曰明度,四曰擬象,五曰論音,六曰審調,七曰聲歌,八
曰廣制,九曰盡美,十曰志言,十一曰敘史。凡操弄沿起,制度損益,無不鹹具。
採摭詳博,文詞雅贍,視所作墨池編更為勝之。錢曾《讀書敏求記》但錄其載太
宗九弦琴條,以為異聞,其實可資博識者不止是也。紹定癸巳,其從孫正大始刊
版,並為後序。又其五世孫夢炎所作長文事略一首,舊本並附於後。今仍錄之,
以見是書之緣起與長文始末焉。
△《松弦館琴譜》·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嚴澂撰。澂字道澈,常熟人。大學士訥次子,以蔭仕至邵武府知府。是書
所錄之曲二十有八,皆無文者也。其自序雲,古樂湮而琴不傳,所傳者聲而已。
近世一二俗工,取古文詞用一字當一聲,而謂能聲,又取古曲隨一聲當一字屬成
理語,而謂能文,古然乎哉?蓋一字也,曼聲而歌之,則五音殆幾乎遍,故古樂
聲一字而鼓不知其幾,而欲聲字相當,有是理乎?考古詩被諸管弦者,大抵倚聲
而歌,非以歌取聲。今世所傳古琴操者,皆其詞,非其聲也。觀濮上之音,師涓
能聽而得之,此有調無文之明證。孔子鼓琴得其人,師襄始言為文王操。使有詞
可讀,孔子不待問,師襄亦不待言矣云云。考葉夢得《避暑錄話》,稱廬州崔閒
姜琴所彈凡三十餘曲,欲請夢得各為之詞,是亦宋代《琴譜》有聲無詞之明證。
澂之所論,最為近理。故琴派各家不一,而清微淡遠,惟虞山為最。是譜之後,
繼之者有徐谼大《還閣譜》,天池、青山二家,遂為虞山派之大宗雲。
△《松風閣琴譜》·二卷、《抒懷操》·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程雄撰。雄字雲松,休寧人。是編輯諸家遺譜而參以己法。前附《松風
閣指法》二篇,乃三山莊臻鳳原本,雄為之改訂。《琴譜》上下二卷,自清宮忘
機至清商春山聽杜鵑,凡十一曲。譜中所增諸法,多出雄之新意,指法亦較他譜
增倍。醉漁諸曲,更欲曼衍聲調,以博趣於弦軫之外,可謂心知其意者。其《抒
懷操》一卷,則即以士大夫贈答之詞譜作琴曲,共四十餘調。協以五音,鏗鏘激
壯,亦頗近自然。其於操縵之術,大抵得力於勹法居多。然譜調純熟而不涉於俗,
亦學琴者所不可廢矣。
△《琴譜合璧》·十八卷(大學士英廉購進本)
國朝和素取明楊掄所撰《太古遺音》重為繙譯。掄本金陵琴工,輯舊譜為
是書。其意蓋以古之雅樂不過如是,而不知其仍不離乎俗也。如普庵咒之類,已
近煩手,以云乎太音希聲,一字一音之旨,又奚知焉?惟是指法五十三勢,頗得
師授,為時譜之佳者。又《歸去來詞》、《聽穎師琴詩》、《秋聲賦》、《前赤
壁賦》不增減一字,而聲韻自合,亦足取也。其餘附會古人,詞多鄙俚,只取其
音,無取其詞可耳。和素,滿洲鑲黃旗人。官至內閣侍讀學士。就楊掄舊譜以清
文譯之,於五音指法則用對音,蓋滿洲音韻,精微廣大,無所不包,用之於琴,
尤見中聲之諧,天籟之合焉。
──右“藝術類”琴譜之屬,四部,二十九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以上所錄皆山人墨客之技,識曲賞音之事也。若熊朋來《瑟譜後錄》、
《注浩然琴瑟譜》之類,則全為雅奏,仍隸經部樂類中,不與此為伍矣。)
△《學古編》·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元吾邱衍撰。衍有《周秦刻石釋音》,已著錄。是書專為篆刻印章而作。首
列三十五舉,詳論書體正變及篆寫摹刻之法。次合用文籍品目,一小篆品,二鍾
鼎品,三古文品,四碑刻品,五器品,六辨謬品,七隸書品,八字源,九辨源,
凡四十六條。又以洗印法、印油法附於後。摹刻私印,雖稱小技,而非精於六書
之法者,必不能工。宋代若晁克一、王俅、顏叔夏、姜夔、王厚之,各有譜錄,
衍因復踵而為之,其間辨論訛謬,徐官《印史》謂其多采他家之說,而附以己意,
剖析頗精。所列國小諸書,各為評斷,亦殊有考核。其論漢隸條下,稱寫法載前
卷十七舉下,此不再數。是原本當為上、下二卷,今合為一卷,蓋後人所並也。
△《印典》·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朱象賢撰。象賢號清溪,吳縣人。是編採錄印璽故實,及諸家論說,分
原始、制度、賚予、流傳、故實、綜紀、集說、雜錄、評論、鐫制、器用、詩文
十二類。後有康熙壬寅白長庚跋,稱所引宋王基《梅菴雜記》,《蝸廬筆記》、
葉氏《遊藝雜述》、元宋無《考古紀略》四書,皆得之槜李曹氏抄本,為諸家所
未見。然他所援據,率乏秘籍,所分諸類,亦頗淆雜。如故事與綜紀二門,所載
多相出入。又往往字句偶涉,即為闌入。如《周顗傳》稱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後,
《辛替否傳》稱金銀不共其印,皆因他事口談。《王融傳》稱穰侯印詎便可解,
《世說新語》稱石勒使人讀《漢書》,聞立六國後刻印將授,亦偶然追述舊典,
俱非印璽故事,未免濫收。且雜采舊文,漫無考辨。吾邱衍《學古編》雲,三代
無印,又辨《淮南子》載子貢印事之妄,而賚予門內乃以此事為首,亦自相矛盾。
然採摭既富,足備考核。且古人未有集印事為書者,姑仿《文房四譜》之例,存
備一家。象賢自稱朱長文裔,故是書初刻附《墨池編》後。今以時代既殊,所載
各異,分著於錄,使各從其類焉。
──右“藝術類”篆刻之屬,二部,九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揚雄稱雕蟲篆刻,壯夫不為。故鍾繇、李邕之屬,或自鐫碑,而無一
自製印者,亦無鑑別其工拙者。漢印字畫,往往訛異,蓋由工匠所作,不解六書,
或效為之,斯好古之過也。自王俅《嘯堂集古錄》始稍收古印,自晁克一《印格》
始集古印為譜,自吾邱衍《學古編》始詳論印之體例,遂為賞鑒家之一種。文彭、
何震以後,法益密,巧益生焉。然《印譜》一經,傳寫必失其真,今所錄者惟諸
家品題之書耳。)
△《羯鼓錄》·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唐南卓撰。《唐書·藝文志·樂類》載南卓《羯鼓錄》一卷,然不雲卓何許
人。雜史類又載南卓《唐朝綱領圖》一卷,注曰字昭嗣,大中時黔南觀察使。計
有功《唐詩紀事》亦稱卓初為拾遺,以諫謫松滋令,大中時為黔南觀察使,與
《唐書》合,當即其人。惟書自稱會昌元年為洛陽令。又稱大中四年春陽罷免,
還自海南。《書錄解題》又以為婺州刺史,均不相符。然段安節《樂府雜錄》稱
黔帥南卓作《羯鼓錄》,亦與《唐志》合。安節唐人,必無謬誤。疑書中所敘乃
未為黔帥以前事,陳振孫所云則但據書中有至東陽之語,以意斷為刺婺州也。其
書分前,後二錄,前錄成於大中二年,後錄成於四年。前錄首敘羯鼓源流形狀,
次敘元宗以後諸故事,後錄載崔鉉所說宋璟知音事,而附錄羯鼓諸宮曲名。凡太
簇宮二十三調,太簇商五十調,太簇角十四調,徵羽闕焉。惟用太簇者以羯鼓為
主,太簇一均故也。又有諸佛曲十調,食曲三十二調,調名亦多用梵語,以本龜
茲、高昌、疏勒、天竺四部所用故也。其李琬一條記耶婆色雞一曲,聲盡意不盡,
以他曲解之,即漢、魏樂府曲末有艷之遺法。如飛來雙白鵠,塘上行諸曲,篇末
文不相屬,皆即此例。蓋樂工專門授受,猶得其傳,文士不諳歌法,循文生解,
轉至於穿鑿而不可通也。
△《樂府雜錄》·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唐段安節撰。安節,臨淄人。宰相文昌之孫,太常少卿成式之子,溫庭筠之
婿也。(見《南楚新聞》)官至朝議大夫,守國子司業。《唐書》附見成式傳末,
稱其善音律,能自度曲,故是書述樂府之法甚悉。書中稱僖宗幸蜀,又序稱洎從
離亂,禮寺隳頹,簨虡既移,警鼓莫辨,是成於唐末矣。《唐書·藝文志》作一
卷,與今本合。《宋史·藝文志》則作二卷。然《崇文總目》實作一卷,不應
《宋志》頓增,知二字為傳寫誤也。首列樂部九條,次列歌舞俳優三條,次列樂
器十三條,次列樂曲十二條,終以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然有說無圖,其舊
本佚之歟?《崇文總目》譏其蕪駁不倫,今考其中樂部諸條,與《開元禮》、杜
佑《通典》、《唐書·禮樂志》相出入,知非傳聞無稽之談。敘述亦頗有lun6*理,
未知所謂蕪駁何在。徐充《暖姝由筆》曰,琴有先攵聲,東坡言嵇中散《琴賦》
曰,間遼故音痺,弦長故徽鳴。所謂痺者,猶今所謂先攵聲也。先攵音鮮,出
《羯鼓錄》。則亦頗有裨於考證。惟樂曲諸名,不及郭茂倩《樂府詩集》之備,
與王灼《碧雞漫志》亦互有同異。蓋茂倩書備載古題之目,灼書上溯宋詞之源,
而此書所列,則當時被之管弦者,詳略不同,職是故也。
△《玄玄棋經》·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晏天章撰。張靖序曰,圍棋之戰,或言是兵法之類。今取生敗之要,分十
三篇。棋局第一,得算第二,權輿第三,合戰第四,虛實第五,自知第六,審局
第七,度情第八,斜正第九,洞微第十,名數第十一,品格第十二,雜說第十三。
後有跋雲,自宋以善弈顯名天下者,昔待詔老劉宗,今日劉仲甫、楊中隱、王琬、
孫侁、郭范、李百詳輩,皆能論此十三篇,體其常而生其變也。其跋不署名氏。
觀稱仲甫為今日,則為南宋初人。蓋此書在當時已為弈家之模範矣。考《通志圖
譜略》雲,《太宗棋圖》一卷,《邯鄲藝術志御棋圖》一卷,上為制局名之。凡
十四局,有逍遙自在、千變萬化、凝神靜心、玄之又玄諸名。玄玄之名,或本諸
此歟。
△《棋訣》·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劉仲甫撰。仲甫,錢塘人,南渡時國手也。書凡四章,一曰布置,二曰侵
凌,三曰用戰,四曰取捨。仲甫曰:棋者意同於用兵,故敘此四篇,粗合孫、吳
之法。後附論棋雜說,即晏天章《棋經》之末篇,而仲甫為之注者也。案仲甫以
弈名一世,而何薳《春渚紀聞》載有祝不疑者勝之。蔡絛《鐵圍山叢談》又載有
王憨子、晉士明者皆勝之,則其訣亦非出萬全。然算數心計之事,大抵皆後勝於
前。蓋因所已至從而更推所未至,有所藉者易為力也。且盛名之下自負無敵,後
來者或乘其暮氣之將衰,或乘其驕氣之太盛,往往抵隙而入,出所不防,利鈍之
形,蓋由於此。夫孫武能帥師入郢,而不能禁楚之不復郢,則亦非百戰百勝者。
然十三篇之書,談兵者莫能外也。仲甫此書,亦可作如是觀矣。
──右“藝術類”雜技之屬,四部、四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羯鼓錄》、《樂府雜錄》,《新唐書志》皆入《經部·樂類》,雅
鄭不分,殊無條理。今以類入之於藝術,庶各得其倫。)
△《書史會要》·九卷、《補遺》·一卷、《續編》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
本)
《書史會要》九卷,《補遺》一卷,明陶宗儀撰。《續編》一卷,朱謀垔撰。
宗儀有《國風尊經》,已著錄。謀垔字隱之,號厭原山人,寧藩支裔也。是編載
古來能書人上起三皇,下至元代,凡八卷。末為《書法》一卷,又《補遺》一卷。
據孫作《滄螺集》所載宗儀小傳,稱《書史會要》凡九卷。此本目錄,亦以《書
法補遺》共為一卷。而刊本乃以《補遺》別為卷,又以朱謀垔所作《續編》一卷
題為卷十,移其次於《補遺》前。殆謀垔之子統鉷重刊是書,分析移易,遂使
宗儀原書中斷為二。今仍退謀垔所補自為一卷,題曰《續編》,以別宗儀之書。
而其《書法補遺》如仍合為一卷,則篇頁稍繁,姑仍統鉷所編,別為一卷,以
便省覽。宗儀舊本,以元繼宋,而列遼、金於後,與所作《輟耕錄》中載楊維楨
《正統論》以元繼宋者所見相同。維楨論已仰稟睿裁,特存其說。宗儀是編,亦
謹仍其舊文焉。
△《珊瑚木難》·八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朱存理撰。存理有《旌孝錄》,已著錄。朱彝尊《靜志居詩話》曰:存理
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忘學問。人有異書,必從訪求,以必得為志。所纂集凡數百
卷,既老不厭。坐貧無以自資,其書旋亦散去。《江南通志》亦曰:元季明初,
中吳南園何氏,笠澤虞氏,廬山陳氏,書籍金石之富,甲於海內。繼其後者,存
理其尤也。茲編悉載所見字畫題跋,其卷中前人詩文世所罕睹者,亦附錄焉。前
有文徵明、文嘉、王穉登、王騰程四人名氏,蓋出於四家收藏者為多。徵明等
皆以賞鑒相高,故所貯並多名跡。存理又工於考證,凡所題品,具有根據,與真
贗雜糅者不同。惟其書從無刊本,轉相傳寫,訛脫頗多。今詳加釐正,而闕其所
不可知者,著之於錄。
△《趙氏鐵網珊瑚》·十六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舊本題明朱存理撰。末有萬曆中常熟趙琦美跋,稱原從秦四麟家得《書品》、
《畫品》各四卷,後從焦竑得一本,卷帙較多。用兩本互校,增為《書品》十卷,
《畫品》六卷。其先後次序,則琦美所騭定,而又以所見真跡續於後。稱秦氏原
本,無撰人姓名。別有跋,記作者姓名。後佚去,不復記,然非朱存理也。據此,
則是書乃趙琦美得無名氏殘稿所編,其稿既不出於一家,且琦美又有所增補,題
朱存理撰為誤矣。雍正六年,年希堯嘗刻此書。其跋稱別有一本十四卷者,傳為
存理原本,今亦未見。又世傳有存理所作《珊瑚木難》八卷,所載名跡,末皆有
自跋語,與此本體例迥異,則此書非出存理手愈可知也。然所載書畫諸跋,頗足
以辨析異同,考究真偽,至今賞鑒家多引據之。其書既為可采,則亦不必問其定
出誰氏矣。
△《寓意編》·一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明都穆撰。穆有《壬午功臣爵賞錄》,已著錄。此書記所見書畫名跡,載陳
繼儒《秘笈》中僅有一卷,而世所刻本別有穆《鐵網珊瑚》二十卷。其第五、第
六兩卷題曰寓意上、寓意下,乃多一卷。考其上卷所載書畫,每條各系以收藏之
家,而下卷則否。上卷之末云:余家高祖以來,好蓄名畫,皆往往為好事者所得,
亦不留意也云云。詳其語意,已為終篇之詞,不應更有下卷。況下卷之末,並載
何良俊《書畫銘心錄》中,有嘉靖丁巳正月人日記所觀書畫事。考王寵所作穆墓
志,穆卒於嘉靖四年乙酉,而何良俊之撰《銘心錄》則在嘉靖三十六年,穆何從
而載其事?又其下卷以下每卷皆標太僕寺少卿都穆之名,而中間載文徵明山水二
軸,一作於嘉靖乙未,一作於嘉靖戊午。乙未為嘉靖十四年,戊午為嘉靖三十七
年,皆在穆卒以後,是即《鐵網珊瑚》一書出於偽托之明證,然則其下一卷為妄
人附益審矣。今仍以陳繼儒所刻一卷著錄,以存其舊。所載如顏真卿《爭坐位帖》,
薛尚功《鐘鼎款識帖》,亦足資考核。惟成化戊申一段,成化實無戊申,殊為牴
牾。當由誤記,抑或刻本偶訛歟?
△《墨池瑣錄》·四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明楊慎撰。慎有《檀弓叢訓》,已著錄。王世貞《名賢遺墨》跋曰:慎以博
學名世,書亦自負吳興堂廡。世傳其謫戍雲南時,嘗醉傅胡粉,作雙髻插花,諸
伎擁之遊行城市。或以精白綾作裓,遺諸伎服之。酒間乞書,醉墨淋漓。人每
購歸,裝潢成卷。蓋慎亦究心書學者。此書頗抑顏真卿,而謂米芾行不逮言。至
趙孟頫出,始一洗顏、柳之病,直以晉人為師,右軍之後,一人而已。與王世貞
吳興堂廡之說合。知其確出慎手。中間或采舊文,或抒己意,往往皆心得之言。
其述張天錫《草書韻會》源流,及小王破體書,亦兼有考證。至漢司隸楊厥碑
字之類,偶爾疏謬者,已駁正於洪适隸釋條下,茲不具論雲。
△《書訣》·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不著撰人姓名。《明史·藝文志》亦未著錄。案書中稱其十世祖名稷,曾祖
名慶,祖名耘,考名熙,則當為嘉靖間鄞人豐坊所作也。坊有《古易世學》,已
著錄。其平生好作偽書,妄謬萬端,至今為世詬厲。然於書法則有所心得。故詹
氏《小辨》曰:坊為人逸出法紀外,而書學極博,五體並能,諸家自魏、晉以及
國朝,靡不兼通規矩,盡從手出,蓋工於執筆者也。以故其書大有腕力,特神韻
稍不足。朱謀垔《書史會要》亦曰:坊草書自晉、唐而來無今人一筆態度,惟喜
用枯筆,乏風韻耳。是編皆論學書之法,而尤注意於篆籀。又排比古今能書之家,
評其次第。其論顏真卿,獨推其擘窠題署第一,而詆東方朔贊、多寶塔頌為俗筆。
又貶蘇軾以肉襯紙,甚有俗氣。於楷法僅取其上清、儲祥宮碑等三種。務為高論,
蓋猶其狂易之餘態。要亦各抒所見,固與無實大言者異矣。
△《書畫跋跋》·三卷、《續》·三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孫鑛撰。鑛有《月峰評經》,已著錄。是書名《書畫跋跋》者,王世貞
先有《書畫跋》,鑛又跋其所跋,故重文見義。猶《非非國語》,《反反離騷》
例也。明以來未有刊本,僅有抄本,在仁和毛先舒家,後歸其邑人趙信。信為孫氏
之婿,故鑛六世孫宗溥宗濂又從趙氏得之。乾隆庚申,始刊版印行,任蘭枝為
之序。初,宗溥等以鑛書本因世貞而作,如不載世貞原跋,則鑛之所云,有
不知為何語者,乃取世貞諸跋散附於各題之下。其明人書札,可與鑛參證,及
為礦語所緣起者,亦附載焉。凡墨跡一卷,碑刻一卷,畫一卷,續亦如之。惟續
跋碑刻作墨刻,蓋偶爾駁文,非宏旨所在也。詹氏《小辨》曰:王元美雖不以字
名,顧吳中諸家,惟元美一人知法古人。又《書史會要》曰:王世貞書學雖非當
家,而議論翩翩,筆法古雅,蓋拙於揮毫而工於別古者也。鑛以制義名一時,
亦不以書畫傳,然所論則時有精理,與世貞長短正同,亦賞鑒家所當取證者矣。
△《繪事微言》·四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唐志契撰。志契字敷五,又字元生,江都人。與弟志伊並能畫,而志契尤
以山水擅名。是編乃其所著畫譜,姜紹書《無聲詩史》以為頗得六法之蘊者也。
所錄畫家名論,自南齊謝赫《古畫品錄》而下,至於明李日華諸人,皆刪除蕪冗,
汰取精華。其承訛襲繆者,如梁元帝畫松石格、荊浩畫山水賦皆不知為贗本。
《畫麈》乃吳中沈顥著,見陶宗儀《說郛》,而因顥字朗茜,輾轉傳訛,遂誤作
朗耀。蓋伎藝之流,多喜依託古人,以神其授受。地師動稱郭璞,術家每署劉基,
皆踵謬沿訛,猝難究詰,但所言中理,即可不必深求。至其自著論斷,則多中肯
綮。如謂佛道人物牛馬則今不如古,山水林木花石則古不如今。又雲作畫以氣韻
為本,讀書為先,皆確論也。讀其書,可以知其非庸史矣,故欽定《佩文書畫譜》
采志契之說頗多雲。
△《書法雅言》·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項穆撰。王穉登所作穆小傳,稱其初名德枝,郡大夫徐公易為純。後乃
更名穆,字德純,號曰貞元,亦號曰無稱子。秀水項元汴之子也。元汴鑑藏書畫,
甲於一時,至今論真跡者,尚以墨林印記別真偽。穆承其家學,耳濡目染,故於
書法特工。因抒其心得,作為是書,凡十七篇。曰書統,曰古今,曰辨體,曰形
質,曰品格,曰資學,曰規矩,曰常變,曰正奇,曰中和,曰老少,曰神化,曰
心相,曰取捨,曰功序,曰器用,曰知識。大旨以晉人為宗,而排蘇軾、米芾書
為稜角怒張,倪瓚書寒儉,軾、芾加以工力,可至古人,瓚則終不可到。雖持論
稍為過高,而終身一藝,研求至深,煙楮之外,實多獨契。衡以取法乎上之義,
未始非書家之圭臬也。
△《寒山帚談》·二卷、《拾遺》·一卷、《附錄》·一卷(直隸總督采進
本)
明趙宧光撰。宧光有《說文長箋》,已著錄。是編本在所撰《說文長箋》中,
亦析出別行。《長箋》穿鑿附會,且引據疏舛,頗為國小家所譏。而篆文筆法,
則差有偏長,故此編猶為後人所重。上卷四目,曰權輿,論一十五種書也。曰格
調,論筆法結構也。曰力學,論字功書法也。曰臨仿,則力學之餘緒,析而為篇
者也。下卷四目。曰用材,論筆墨紙硯及運用法也。曰評鑑,論辨識之淺深也。
曰法書,論古帖也。曰了義,論書家秘諦也。其《拾遺》一卷,闡發未盡之意,
各注某條補篇某字。其《附錄》則金石林、甲乙表及諸論也。曰帚談者,取家有
敝帚,享之千金意耳。
△《書法離鉤》·十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潘之淙撰。之淙字無聲,號達齋,錢塘人。是書薈萃舊說,各以類從。大
旨謂書家筆筆有法,必深於法而後可與離法,又必超於法而後可與進法。俗學株
守規繩,高明盡滅紀律,俱非作者。書中知道從性諸篇,皆言不法而法,法而不
法之意。其名離鉤者,取禪家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語也。其中考論六書,
如籀文與古文、大篆皆小異,故說文序雲,新莽謂之奇字。徐浩雲,史籀造籀文,
李斯作篆,江式、唐元度則謂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又如隸書在八分之前,行書在
草書之後,故蔡琬雲,吾父割隸字八分而取二分。蕭子良雲,靈帝時王次仲飾隸
為八分。《說文》,漢興有草書,張懷瓘則謂八分小篆之捷,隸亦八分之捷。郭
忠恕則謂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隸書出,隸書悖而行書作,行書狂而草書聖。
之淙率雜錄舊文,不能訂其舛異。至楊慎改嶽麓禹碑中南暴昌言四字為南瀆衍亨,
偽雲得之夢中,之淙亦信之,尤為寡識。然大旨在論八法,不在論六書,學問各
有門徑,不必以考證之學責諸藝術也。前有自著凡例,稱此書本與《淳化帖釋文》
合刻,此本無之,或藏弆者殘闕歟。
△《畫史會要》·五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朱謀垔撰。謀垔既續陶宗儀《書史會要》,因推廣其類,采上古迄明能畫
人姓名事跡,輯為此編,亦附以畫法一卷。成於崇禎辛未。全用宗儀之體例,故
書名亦復相因。然宗儀之書,止於元代,故謀垔所續,明人別為一卷,列之外域
之後可也。此書為謀垔所自編,既以金列元前,稍移其次,而所列明人雖太祖、
宣宗亦次於外域之後,則拘於舊目,顛倒乖剌之甚矣。至目錄以宋為第二卷,金、
元及外域為第三卷,而其書乃以北宋為第二卷,南宋、金、元及外域為第三卷。
又削去南宋之號,但以都錢塘、三字為卷端標目,舛迕尤甚。蓋明之末年,士大
夫多喜著書,而競尚狂禪,以潦草脫略為高尚,不復以精審為事。故顧炎武《日
知錄》謂萬曆後所著之書,皆以流賊劉七為賊七之類,所刻之書皆以壯月朔改為
牡丹朔之類。雖詆之稍過,亦未可謂全無因也。今為改正其文,而附註原目之謬
如右。其書雖採摭未富,疏漏頗多,而宋、金、元、明諸畫家頗賴以考見始末,
故御定《佩文齋書畫譜·畫家傳》中多引以為據,亦談丹青者所不可遽廢也。
△《郁氏書畫題跋記》·十二卷、《續題跋記》·十二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明郁逢慶撰。逢慶字叔遇,別號水西道人,嘉興人。是書分前後二集。前集
末有自識云:所見法書名畫,錄其題詠,積成卷帙,時崇禎七年冬也。後集無跋,
則不知其成於何歲矣。其書隨其所見書畫,錄其題跋,初不以辨別真贗為事。故
如趙孟堅所藏定武蘭亭本天聖丙寅一條,范仲淹、王堯臣、米黻、劉涇四條,年
月位置,皆與海寧陳氏渤海藏真帖所刻褚摹本同,蓋以趙孟堅落水本原亦有范仲
淹題,而褚摹本原亦有孟堅印,傳寫舛誤,遂致混二本題跋為一本。又如五字損
本文徵明跋既載於前集第十卷,作嘉靖九年八月二日,xia6*注云,詳見續集。而續
集第二卷載此跋,則作嘉靖十一年六月二十又七日,同一帖同一跋,一字不易,
而年月迥乎不同。又前集高克恭仿米芾青綠雲山,雲詳見續集,而前集所載克恭
名款,及至正戊子吳鎮題一段,續集乃反無之。沈周有竹居卷,亦云詳續集,而
徐有貞、文林、吳寬、錢仁夫、秦巘數詩,與前集所載乃前後倒互。諸如此類,
皆漫無考訂。至於前集所載宋高宗畫冊、梁楷畫右軍書扇圖皆有水西道人題記,
當即逢慶所藏。而第一至第四卷每卷之尾皆有崇禎甲戌冬日收藏題記,核其歲月
亦即逢慶所自識,而皆未注某為所藏,某為所見,體例尤不分明。特以採摭繁富,
多可互資參考者,故並錄存之,備檢閱焉。
△《清河書畫舫》·十二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明張醜撰。醜,崑山人,原名謙德,字叔益,後改今名,字青父,號米庵。
蓋醜於萬曆乙卯得米芾《寶章待訪錄》墨跡,名其書室曰寶米軒,故以自號。越
歲丙辰,是書乃成。其以《書畫舫》為名,亦即取黃庭堅詩米家書畫船句也。明
代賞鑒之家,考證多疏,是編獨多所訂正。如《宋史·米芾》傳誤謂芾卒時年四
十八,而真跡流傳在四十八歲以後者不一而足,深滋疑竇。醜則雲芾以皇祐三年
辛卯生,以大觀元年丁亥卒,年五十七,正與米芾印記辛卯米芾四字相合,足糾
托克托等之謬。其他諸條,亦多可依據。惟是所取書畫題跋,不盡出於手跡,多
從諸家文集錄入,且亦有未見其物,但據傳聞編入者。如文嘉《嚴氏書畫記》內
稱枝山翁卷一、又稱文徵明詞翰二,是亦非盡出原跡之一驗。其中第三卷之顧野
王,第五卷之杜牧之、李陽冰、蘇靈芝諸人,皆無標目,輾轉傳寫,亦多失於校
讎。然醜家四世收藏,於前代捲軸,所見特廣,其書用張彥遠《法書要錄》例,
於題識印記,所載亦詳,故百餘年來收藏之家,多資以辨驗真偽。末一卷曰鑑古
百一詩,則醜所自為。米庵詩二十首,銘心小集八十一首,以類相從,附於集後。
第九卷末附刻米芾《寶章待訪錄》,十二卷末附刻文天祥手札,皆非原本所有,
蓋鮑氏刊本所增附也。鮑氏所刊,不分卷數,但以鶯嘴啄花紅溜,燕尾點波綠皺
十二字標為次第。蓋用謝枋得文章軌範,以王侯將相有種乎七字編為七冊之例。
然麻沙坊本,不可據為典要,今削去舊題,以十二卷著錄焉。
△《真跡日錄》·五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
本)
明張醜撰。凡三集。前有醜自題,稱《書畫舫》成,鑒家謂其粗可觀覽,多
以名品捲軸見示就正,因信手筆其一二,命曰《真跡日錄》。隨見隨書,不復差
次時代。其二集、三集則皆無序跋,蓋以漸續增,各自為卷,實可通作一編也。
此本為鮑士恭家知不足齋所刊。凡原本所載與《書畫舫》重複者,如初集之虞永
興《破邪論》,王右軍《鶻不佳帖》、《破羌帖》、《此事帖》、《謝司馬帖》、
《思想帖》又《別本思想帖》、《大道帖》又《別本大道帖》、鍾太傅《孔廟鼎
銘》、曹不興《兵符圖》、《桃源圖》、李成寒《林平野圖》、顏魯公《書告及
與蔡明遠帖》、陸機《平復帖》、李西台《千文卷》、趙幹《江行初雪圖》、錢
舜舉《臨陸探微金粟如來像卷》、懷素《夢遊天姥吟真跡》、倪雲林《溪山仙館
小幅》、王齊翰《挑耳圖》、展子虔《春遊圖》、鮮于伯機《題董北苑山水》、
《題趙摹本拓蘭亭後》、王朋梅《金明池圖》,二集之《劉原父墨跡秋水篇》、
《黃子久山水》、郭熙《溪山秋霽卷》、李泰和《梅熟帖》、褚河南《小楷西昇
經》、王叔明《惠麓小隱卷》、倪雲林《跋黃子久畫卷》、顧清臣《書李成讀碑
窠石圖》、《右軍鶻》等帖、孫知微《十一曜圖》,巨然賺《蘭亭圖》,三集之
吳道子《八部天龍捲》、李龍眠《郭子儀單騎見回紇圖》、tang6*子畏《獨樂園》、
《江山行旅圖》,二卷凡四十一條,皆刪去而存其目。其詞有詳略異同者,則仍
並載之,以資參考焉。
△《法書名畫見聞表》·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張醜撰。蓋仿米芾《寶章待訪錄》例,變而為表。凡分四格,第一格為時
代,第二格為目睹,第三格為的聞,第四格則每一朝代總計其數,題曰會計。凡
一百五十五人,一百八十八帖,三百五十六圖。末附顧愷之《夏禹治水圖》、王
羲之《行穰帖》,皆注曰見。虞世南《臨張芝平復帖》、顏真卿《鹿脯帖》,皆
注曰聞。蓋表成以後所續載也。醜別有《南陽書畫表》,故表首附記已見彼者不
錄。又雲,凡影響附會者不錄。然所列目睹諸名,與所作《書畫舫》、《真跡日
錄》多不相應。意此數表,成於二書之前耶。
△《南陽法書表》·一卷、《南陽名畫表》·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張醜撰。所列皆韓世能家收藏真跡。《法書表》凡作者二十七人,計七十
二件,分五格。上為時代,下以正書、行押、草聖、石刻四等各為一格。《名畫
表》凡作者四十七人,計九十五圖,亦分五格。上為時代,而下以道釋人物為一
格,山水界畫為一格,花果鳥獸為一格,蟲魚墨戲為一格,例又小別。二表前皆
有醜自序。蓋先表法書,既而世能之子朝延並屬兼表名畫也。世能字存良,長洲
人。隆慶戊辰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喜收名跡,董其昌《洛神賦跋》所稱館師韓
宗伯者是也。其稱南陽者,韓氏郡望南陽,猶韓維之稱《南陽集》耳。
△《清河書畫表》·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明張醜記其家累世所藏書畫也。醜自序稱其始祖號真關處士者,即收藏書畫。
有黃庭堅、劉松年諸跡,已散佚無存。是表所列,以書畫時代為經,以世係為緯,
第一格為其高祖元素所藏,第二格為其曾伯祖維慶、曾祖子和所藏,第三格為其
祖約之、叔祖誠之所藏,第四格為其父茂實所藏,第五格為其兄以繩所藏,第六
格為醜所自藏,第七格為其侄誕嘉所藏。上迄晉,下迄明,計作者八十一人,四
十九帖,一百一十五圖,中多名跡。蓋自其高祖即出沈度、沈粲之門,其曾祖亦
與沈週遊,其祖、父皆與文徵明父子為姻婭世好,淵源有自,故醜特以賞鑒聞。
然據其自序,則作表之時,家事中落,已斥賣盡矣。此特追錄其名耳。
△《珊瑚網》·四十八卷(浙江孫仰曾家藏本)
明汪砢玉撰。砢玉有《古今鹺略》,已著錄。是書成於崇禎癸未。凡法書題
跋二十四卷,名畫題跋二十四卷。朱彝尊《靜志居詩話》稱砢玉留心著述,所輯
《珊瑚網》一編,與張醜《清河書畫舫真跡日錄》並駕。蓋醜自其高祖以下四世
鑑藏,砢玉亦以其父愛荊與嘉興項元汴交好,築凝霞閣以貯書畫,收藏之富,甲
於一時。其有所憑藉,約略相等。故皆能搜羅薈萃,勒為巨編。然醜之二書,前
後編次歲月皆未明析。砢玉是書,則前列題跋,後附論說,較醜書綱領節目,秩
然有條。惟其所載《法書》,頗有目睹耳聞,據以著錄,不盡其所自藏。乃一例
登載,皆不註明,未免稍無區別。中間原跡全文,或載或否,亦絕無義例。又如
謂唐刻《定武蘭亭》有二石,焦山《瘞鶴銘》有三石,則真贗不別。以李邕《書
雲麾將軍李秀碑》誤為《李思訓碑》,以宋人所刻《臨江帖》誤為唐拓,則考據
亦未盡精審。其所載名畫,則宋、元諸家銘心絕品,收錄極詳,贉素之富,
誠為罕有。後來卞永譽《式古堂書畫考》、厲鶚《南宋院畫錄》皆藉是書以成,
較在《書跋》之上。至於《書跋》之後附以《書旨》、《書品》之類,《畫跋》
之後附以《畫繼》、《畫評》之類,皆雜錄舊文,掛一漏萬。枝指駢拇,兩集相
同。以原本所有,姑並錄之云爾。
△《御定佩文齋書畫譜》·一百卷
康熙四十七年聖祖仁皇帝御定。書畫皆興於上古,而無考辨工拙之文。考辨
工拙蓋自東漢以後,其初惟論筆法,其後有名姓品第,有收藏著錄,有題跋古蹟,
有辨證真偽,其書或傳或不傳。其兼登眾說,匯為一編,則自張彥遠《法書要錄》、
《歷代名畫記》始。唐以後沿波繼作,記載日繁,然大抵各據見聞,弗能賅備。
我聖祖仁皇帝久道化成,游心翰墨。御製《書畫題跋》,輝煌奎藻,冊府垂光。
復詔發中秘之藏,蒐羅編輯,一一親為裁定,勒成是編。凡論書十卷,論畫八卷,
歷代帝王書二卷,畫一卷,書家傳二十三卷,畫家傳十四卷,無名氏書六卷,畫
二卷,御製書畫跋一卷,歷代帝王書跋一卷,畫跋一卷,歷代名人書跋十一卷,
畫跋七卷,書辨證二卷,畫辨證一卷,歷代鑑藏十卷,分門列目,徵事考言。所
引書凡一千八百四十四種,每條之下各注所出。用張鳴鳳、桂故、桂勝、董斯張
《吳興備志》之例,使一字一句必有所徵。而前後條貫,無所重複,亦無所牴牾,
又似呂祖謙《家塾讀詩記》,裒合眾說,各別姓名,而鎔貫翦裁,如出一手。非
惟尋源竟委,殫藝事之精微,即引據詳賅,義例精密,抑亦考證之資糧,著作之
軌範也。
△《石渠寶笈》·四十四卷
乾隆十九年奉敕撰。書評畫品,肇自六朝,張彥遠始匯其總,依據舊文,粗
陳名目而已,不能盡見真跡也。唐、宋以來,記載日夥,或精於賞鑒,而限於見
聞,或長於蒐羅,而短於識別,迄未能兼收眾美,定著一編,為藝林之鴻寶。我
國家承平景運一百餘年,內府所收,既多人間所未睹。我皇上幾餘遊藝,妙契天
工。又睿鑒所臨,物無匿狀。是以品評甲乙,既博且精,特命儒臣錄為斯帙,以
貯藏殿閣,依次提綱,以書冊、畫冊、書畫合冊、書卷、畫卷、書畫合卷、書軸、
畫軸書畫合軸分條列目,其箋素尺寸,印記姓名,賦詠跋識,與奉有御題御璽者,
皆一一臚載,纖悉必詳。而三朝宸翰,皇上御筆,尤珍逾球璧,光燦儀璘。仰見
未明勤政之餘,乙夜觀書之暇,松雲棟牖,穆穆凝神,所為頤養天和,怡情悅性
者,不過游心翰墨,寄賞丹青。與前代帝王務侈紛華靡麗之觀者,迥不侔也。
△《秘殿珠林》·二十四卷
乾隆九年奉敕撰。凡內府所藏書畫關於釋典、道家者,並別為編錄,匯為此
書。首載三朝宸翰,皇上御筆。次為歷代名人書畫,而附以印本、繡錦、刻絲之
屬。次為臣工書畫。次為石刻木刻經典、語錄、科儀及供奉經像。其次序先釋後
道,用阮孝緒《七錄》例。(案:《七錄》今不傳,其分類總目載道宣《廣宏明
集》中。)其記載先書後畫,先冊、次卷、次軸,用賞鑒家著錄之通例。而於絹
本、紙本、金書、墨書、水墨畫、著色畫一一分別。以及標題款識,印記題跋,
高廣尺寸,亦一一詳列,較之《鐵網珊瑚》之類,體例更詳焉。考《宣和畫學》
分六科,以佛道為第一科。(案:事見趙彥衛《雲麓漫鈔》。)《宣和畫譜》分
十類,以道釋為第一類。(案:《畫學》稱佛道,蓋唐以來相沿舊語,《畫譜》
作於林靈素用事以後,方改僧為德士,故易其次為道釋。)鄧椿《畫繼》分八目,
亦以仙佛鬼神為第一目。然均不別為一書。至書家著錄,則晉、唐人所書經典均
雜列古法帖、真跡之內,無所區分。其以書畫涉二氏者別為一書,實是編創始。
蓋記載日衍而日多,體例亦益分而益密。《七略》列《史記》於春秋家,列《離
騷》於賦家。後《史記》別為正史,《離騷》別為楚詞。文章流別,以漸而增。
初附見而後特書,往往如此。故諸家所錄似諸史藝文志,以釋道為子部之一類。
是編所錄則似釋家之列三藏,道家之紀七簽,於四部之外各自別行。古略今詳,
義各有當。聖人製作,或創或因,無非隨事而協其宜爾。
△《庚子銷夏記》·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孫承澤撰。承澤有《尚書集解》,已著錄。承澤晚年思以講學自見,論
者多未之許,然至於鑑賞書畫,則別有專長。是編乃順治十六年承澤退居後所作。
始自四月,迄於六月,故以銷夏為名。自一卷至三卷皆所藏晉、唐至明書畫真跡。
四卷至七卷皆古石刻,每條先標其名,而各評騭於其下。八卷為寓目記,則皆他
人所藏而曾為承澤所見者,故別為一卷附之。大抵議論之中,間有考據。如宋之
錢時,嘗為秘閣校勘,史館檢閱,終於江東帥屬,本傳所載甚明,而承澤以為隱
居不仕。此類亦頗失於檢點。然其鑒裁精審,敘次雅潔,猶有米芾、黃長睿之遺
風,視董逌之文筆晦澀者,實為勝之。其人可薄,其書未可薄也。
△《繪事備考》·八卷(內府藏本)
國朝王毓賢撰。毓賢字星聚,鑲紅旗漢軍。官至湖廣按察使。陳鼎《留溪外
傳》記獄吏汪金章事,稱毓賢勤於吏治,案無留牘,則其人本以吏才見。然是編
即康熙辛未官按察使時所作,乃又能留心於賞鑒。第一卷為總論,皆撮錄諸家畫
法。二卷至八卷則取古來畫家姓名事跡,以時代分序。自軒轅至隋,共為一卷,
遼、金、元共為一卷,唐、五代、南宋、明俱各為一卷,惟北宋家數繁多,析為
三子卷。故總目雖分八卷,其實乃十卷也。其例每人各立小傳,而以諸書所載傳
世名跡附於其人之後。大抵以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夏文彥《圖繪寶鑑》為藍
本,增廣其所未備,蒐輯頗為詳贍。其中如《穆天子傳》,封膜晝於河水之陽,
郭璞註明雲膜晝人名,張彥遠誤以晝字作畫字,遂稱封膜為畫家之祖,並妄造璞
注以實之。毓賢乃沿襲其訛,殊失於訂核。又遼常思言人品畫品並高,附見郭若
虛《圖畫見聞志》中,諸書並佚其名,此亦闕載。至於明之畫家,僅據韓昂《圖
繪寶鑑續編》所載迄正德而止,嘉靖以後,竟不為採摭續添,亦殊傷闕略。然前
代如李嗣真、釋彥悰、劉道醇之流,往往分別品第,時代混淆,難於檢核。是書
仿張、夏二家舊例,因時類敘,一覽可知。又芟汰繁冗,易於尋討,雖多用舊文,
固不以遞相祖述為病矣。
△《書法正傳》·十卷(兩淮鹽政采進本)
國朝馮武撰。武號簡緣,常熟人,馮班之從子。班以書法名一時,武受其學。
年八十一時,館於蘇州繆曰芑家,為述此書,專論正書之法。首陳繹曾《翰林要
訣》一卷,次周伯琦所傳《書法三昧》一卷,次李溥光《永字八法》一卷,以三
家論書獨得微旨故也。其語意有未顯者,則武為補註以明之。次明李淳所進《大
字結構八十四法》一卷,次《纂言》三卷,則歷代書家之微論。次書家小傳、名
跡源流各一卷,而以班所著《鈍吟書要》一卷終焉。每卷之中,武亦各為附論,
時有精語。蓋武於書學,頗有淵源故也。
△《江村銷夏錄》·三卷(安徽巡撫采進本)
國朝高士奇撰。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錄。是編乃其告歸平湖之日,
以所見法書、名畫,考其源流,記其絹素長短廣狹,後人題跋圖記,一一志載,
匯為一書,其體例頗與《鐵網珊瑚》、《清河書畫舫》相以。惟間加評定之語,
又以己所作題跋一概附入,稍有不同。然所錄皆出於親見,則視二家更詳審矣。
錄中書畫,卞永譽《式古堂匯考》已並載無遺,蓋即從士奇此本錄人。其鑑賞之
精,為收藏家所取重,亦概可見也。所記自晉王羲之及明人文、沈諸家皆具,惟
董其昌舊跡悉不登載。其凡例雲,董文敏畫另為一卷,此本無之,殆當時未及刊
行歟?
△《式古堂書畫匯考》·六十卷(兩淮馬裕家藏本)
國朝卞永譽撰。永譽字令之,鑲紅旗漢軍。官至刑部左侍郎。王士禎《居易
錄》雲,卞中丞永譽貽《書畫匯考》六十卷,凡詩文題跋悉載。上溯魏、晉,下
迄元、明,所收最為詳博。朱彝尊《論畫詩》亦有妙鑒誰能別苗發,一時難得兩
中丞之句,蓋永譽及宋犖皆精於賞鑒。犖時為江西巡撫,永譽時為福建巡撫,故
雲兩中丞也。是書書畫各三十卷,先綱後目,先總後分,先本文而後題跋,先本
卷題跋而後引據他書,條理秩然,且視從來著錄家徵引特詳。惟所載書畫不盡屬
所藏,亦非盡得之目見,大抵多從汪砢玉《珊瑚網》、張醜《清河書畫舫》諸家
採摭裒輯,故不能如《寶章待訪錄》以目見、的聞灼然分別。又所載本文如褚遂
良書陸機《文賦》,吳通微書《陰符經》,劉敞書《南華·秋水篇》,趙孟頫書
《過秦論》等,皆與今本無大異同,而具載全篇,殊為疣贅。至於陸機《平復帖》,
虞世南《枕臥帖》,其文為世所未睹者,乃略而不書。至如趙孟堅《水仙圖卷》,
《珊瑚網》載有二本,不能無前後錯出之疑。永譽於後一條xia6*註明,其一恐出臨
摹,並存以俟考,其例是也。而所載定武蘭亭落水本與郁逢慶書畫題跋記所載前
後題跋互有不同。所載神龍蘭亭本與朱存理《鐵網珊瑚》所錄定武本題跋反多重
復。又黃庭堅書陰長生詩卷與朱存理、張醜所載參鍇岐出,竟有三本,王詵煙江
疊嶂圖,蘇軾所為賦詩者,竟有四本,皆未能辨析真偽。又王士禎《居易錄》所
記於永譽齋中觀其所藏書畫,有司馬光《資治通鑑》手稿,永譽雲曾見一冊,極
端楷,為好事者分去,永譽得其二三紙耳。今是書載此跡,但云史草,亦不著所
存頁數,反不及士禎所載之可據。士禎又見所藏趙孟頫寫杜詩天育驃騎歌,上有
孟頫小篆延祐四年九月既望字,是書亦並不載,均為漏略。至於雁門乃郡名,茂
苑即長洲地名,而以為文彭文嘉之別號,居節字士貞,貞字印章古篆與鼎字相類,
而以為居節一字士鼎。又以秋岩為吾衍之別號,蓋因衍書古文篆韻後有至元丙戌
秋岩記一條也,不思前至元丙戌吾衍年甫二十,不應雲老,且其跋內之丁卯若是
宋末鹹淳丁卯,則正吾衍始生之時,不當有自征建昌之語。今以陶九成跋核之,
則至元乃至正之訛,實為至正七年丙戌。距吾衍之歿已三十七年,其秋岩乃陳秋
岩,非吾衍別號也。凡若此類,疏舛尤多。然登載既繁,引述又富,足資談藝家
檢閱者無過是編,固不以一二小疵,累其全體之宏博焉。
△《南宋院畫錄》·八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
國朝厲鶚撰。鶚有《遼史拾遺》,已著錄。南宋自和議既成以後,湖山歌舞,
務在粉飾太平,於是仍仿宣和故事,置御前畫院,有待詔、祗候諸官品,其所作
即名為《院畫》。當時如李唐、劉松年、馬遠、夏珪等,有四大家之稱。說者或
謂其工巧太過,視北宋門徑有殊,然其初尚多宣和舊人,流派相傳,各臻工妙,
專門之藝,實非後人所及。故雖斷素殘縑,收藏者尚以為寶。鶚嘗撰《宋詩紀事》、
《南宋雜事詩》,於宋事最為博洽。因臚考院畫本末,作為此書。首總述一卷。
次自李唐以下凡九十六人,每人詳其事跡,而以諸書所藏真跡題詠之類附於其下,
敘次頗為賅贍。其間如楊妹子題趙清獻琴鶴圖絕句,一以為馬和之畫,一以為劉
松年畫,諸書參錯不同,此類亦未悉加考證。然其徵引淵博,於遺聞佚事殆已采
摭無遺矣。
△《六藝之一錄》·四百六卷、《續編》·十二卷(禮部侍郎金甡家藏本)
國朝倪濤撰。濤有《周易蛾述》,已著錄。其平生篤志嗜學,年幾百歲,猶
著書不輟。貧不能得人繕寫,皆手自抄錄,及其家婦女助成之。是編猶出其親稿。
凡分六集,一曰金器款識,二曰刻石文字,三曰法帖論述,四曰古今書體,五曰
歷朝書論,六曰歷朝書譜。凡六書之異同,八法之變化,以及刊刻墨跡之源流得
失,載籍所具者,無不裒輯。其間只錄前人成說,不以己意論斷。或有彼此異論,
舛互難合者,亦兩存其說,以待後人之決擇。蓋自古論書者,唐以前遺文緒論,
惟張彥遠《法書要錄》為詳;若唐以後論書之語,則未有賅備於是者矣。雖採摭
既多,所錄不必盡雅,條例太廣,為例亦未能悉純,然排比貫串,上下二千餘年,
洪纖悉具,實為書家總匯。楩柟杞梓,萃於鄧林,不以榛楛勿翦為病也。
所著別有《文德翼傭吹錄注》,及刊削酈道元《水經注》,今皆未見其本,不知
存佚。然傳此一編,其餘亦不必計矣。
△《小山畫譜》·二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
國朝鄒一桂撰。一桂字小山,號讓鄉,無錫人。雍正丁未進士,官至禮部侍
郎。是編皆論畫花卉法。上卷首列八法、四知。八法者,一曰章法,二曰筆法,
三曰墨法,四曰設色法,五曰點染法,六曰烘暈法,七曰樹石法,八曰苔襯法,
皆酌取前人微論。四知者,一曰知天,二曰知地,三曰知人,四曰知物,則前人
所未及也。次為各花分別,凡一百十五種,各詳花葉形色。次取用顏色,凡十一
條,各詳其制煉之法。下卷首摘錄古人書說,參以己意,凡四十三條。附以膠礬
紙絹畫<ю枼>畫筆用水諸法,而終之以洋菊譜。蓋一桂於乾隆丙子閏九月承詔畫
內廷洋菊三十六種,蒙皇上賜題,因恭紀花之名品形狀,撰為茲譜,以志榮遇。
時《畫譜》已刊成,因附於末。一桂為惲氏之婿,所畫花卉,得惲壽平之傳。是
編篇帙雖簡,然多其心得之語也。
△《傳神秘要》·一卷(兵部尚書蔡新家藏本)
國朝蔣驥撰。驥字赤霄,號勉齋,金壇人。其父衡,字湘帆,後改名振生,
以書法名一時。嘗寫《十三經》,於乾隆五年呈進,特賜國子監學正銜。驥書不
逮父,而特以寫真名。是編凡二十七目,於一切布局取勢,運筆設色,皆抒所心
得,言之最詳。考古人畫法,多重寫貌人物,故顧愷之妙絕當代,特以是名。然
相傳畫論則人物花鳥山水為多。其以寫真之法勒為一書者,自陶宗儀《輟耕錄》
所載王繹《寫像秘訣》外,不少概見。丹青之家,多以口訣相傳,幾以為非士大
夫之藝。驥是編研析精微,標舉格例,實可補古人所未備。正未可貴遠賤近,視
為工匠之技也。
──右“藝術類”書畫之屬,七十一部,一千七十三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考論書畫之書,著錄最夥。有記載姓名如傳記體者,有敘述名品如目錄
體者,有講說筆法者,有書畫各為一書者,又有共為一書者。其中彼此鉤貫,難
以類分,今通以時代為次。其兼說賞鑑古器者,則別入雜家雜品中。)
△《琴史》·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宋朱長文撰。長文有《吳郡圖經續記》,已著錄。是書專述琴典。前五卷紀
自古通琴理者一百四十六人,附見者九人,各臚舉其事跡。後一卷分十一篇,一
曰瑩律,二曰釋弦,三曰明度,四曰擬象,五曰論音,六曰審調,七曰聲歌,八
曰廣制,九曰盡美,十曰志言,十一曰敘史。凡操弄沿起,制度損益,無不鹹具。
採摭詳博,文詞雅贍,視所作墨池編更為勝之。錢曾《讀書敏求記》但錄其載太
宗九弦琴條,以為異聞,其實可資博識者不止是也。紹定癸巳,其從孫正大始刊
版,並為後序。又其五世孫夢炎所作長文事略一首,舊本並附於後。今仍錄之,
以見是書之緣起與長文始末焉。
△《松弦館琴譜》·二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嚴澂撰。澂字道澈,常熟人。大學士訥次子,以蔭仕至邵武府知府。是書
所錄之曲二十有八,皆無文者也。其自序雲,古樂湮而琴不傳,所傳者聲而已。
近世一二俗工,取古文詞用一字當一聲,而謂能聲,又取古曲隨一聲當一字屬成
理語,而謂能文,古然乎哉?蓋一字也,曼聲而歌之,則五音殆幾乎遍,故古樂
聲一字而鼓不知其幾,而欲聲字相當,有是理乎?考古詩被諸管弦者,大抵倚聲
而歌,非以歌取聲。今世所傳古琴操者,皆其詞,非其聲也。觀濮上之音,師涓
能聽而得之,此有調無文之明證。孔子鼓琴得其人,師襄始言為文王操。使有詞
可讀,孔子不待問,師襄亦不待言矣云云。考葉夢得《避暑錄話》,稱廬州崔閒
姜琴所彈凡三十餘曲,欲請夢得各為之詞,是亦宋代《琴譜》有聲無詞之明證。
澂之所論,最為近理。故琴派各家不一,而清微淡遠,惟虞山為最。是譜之後,
繼之者有徐谼大《還閣譜》,天池、青山二家,遂為虞山派之大宗雲。
△《松風閣琴譜》·二卷、《抒懷操》·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程雄撰。雄字雲松,休寧人。是編輯諸家遺譜而參以己法。前附《松風
閣指法》二篇,乃三山莊臻鳳原本,雄為之改訂。《琴譜》上下二卷,自清宮忘
機至清商春山聽杜鵑,凡十一曲。譜中所增諸法,多出雄之新意,指法亦較他譜
增倍。醉漁諸曲,更欲曼衍聲調,以博趣於弦軫之外,可謂心知其意者。其《抒
懷操》一卷,則即以士大夫贈答之詞譜作琴曲,共四十餘調。協以五音,鏗鏘激
壯,亦頗近自然。其於操縵之術,大抵得力於勹法居多。然譜調純熟而不涉於俗,
亦學琴者所不可廢矣。
△《琴譜合璧》·十八卷(大學士英廉購進本)
國朝和素取明楊掄所撰《太古遺音》重為繙譯。掄本金陵琴工,輯舊譜為
是書。其意蓋以古之雅樂不過如是,而不知其仍不離乎俗也。如普庵咒之類,已
近煩手,以云乎太音希聲,一字一音之旨,又奚知焉?惟是指法五十三勢,頗得
師授,為時譜之佳者。又《歸去來詞》、《聽穎師琴詩》、《秋聲賦》、《前赤
壁賦》不增減一字,而聲韻自合,亦足取也。其餘附會古人,詞多鄙俚,只取其
音,無取其詞可耳。和素,滿洲鑲黃旗人。官至內閣侍讀學士。就楊掄舊譜以清
文譯之,於五音指法則用對音,蓋滿洲音韻,精微廣大,無所不包,用之於琴,
尤見中聲之諧,天籟之合焉。
──右“藝術類”琴譜之屬,四部,二十九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以上所錄皆山人墨客之技,識曲賞音之事也。若熊朋來《瑟譜後錄》、
《注浩然琴瑟譜》之類,則全為雅奏,仍隸經部樂類中,不與此為伍矣。)
△《學古編》·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元吾邱衍撰。衍有《周秦刻石釋音》,已著錄。是書專為篆刻印章而作。首
列三十五舉,詳論書體正變及篆寫摹刻之法。次合用文籍品目,一小篆品,二鍾
鼎品,三古文品,四碑刻品,五器品,六辨謬品,七隸書品,八字源,九辨源,
凡四十六條。又以洗印法、印油法附於後。摹刻私印,雖稱小技,而非精於六書
之法者,必不能工。宋代若晁克一、王俅、顏叔夏、姜夔、王厚之,各有譜錄,
衍因復踵而為之,其間辨論訛謬,徐官《印史》謂其多采他家之說,而附以己意,
剖析頗精。所列國小諸書,各為評斷,亦殊有考核。其論漢隸條下,稱寫法載前
卷十七舉下,此不再數。是原本當為上、下二卷,今合為一卷,蓋後人所並也。
△《印典》·八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國朝朱象賢撰。象賢號清溪,吳縣人。是編採錄印璽故實,及諸家論說,分
原始、制度、賚予、流傳、故實、綜紀、集說、雜錄、評論、鐫制、器用、詩文
十二類。後有康熙壬寅白長庚跋,稱所引宋王基《梅菴雜記》,《蝸廬筆記》、
葉氏《遊藝雜述》、元宋無《考古紀略》四書,皆得之槜李曹氏抄本,為諸家所
未見。然他所援據,率乏秘籍,所分諸類,亦頗淆雜。如故事與綜紀二門,所載
多相出入。又往往字句偶涉,即為闌入。如《周顗傳》稱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後,
《辛替否傳》稱金銀不共其印,皆因他事口談。《王融傳》稱穰侯印詎便可解,
《世說新語》稱石勒使人讀《漢書》,聞立六國後刻印將授,亦偶然追述舊典,
俱非印璽故事,未免濫收。且雜采舊文,漫無考辨。吾邱衍《學古編》雲,三代
無印,又辨《淮南子》載子貢印事之妄,而賚予門內乃以此事為首,亦自相矛盾。
然採摭既富,足備考核。且古人未有集印事為書者,姑仿《文房四譜》之例,存
備一家。象賢自稱朱長文裔,故是書初刻附《墨池編》後。今以時代既殊,所載
各異,分著於錄,使各從其類焉。
──右“藝術類”篆刻之屬,二部,九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揚雄稱雕蟲篆刻,壯夫不為。故鍾繇、李邕之屬,或自鐫碑,而無一
自製印者,亦無鑑別其工拙者。漢印字畫,往往訛異,蓋由工匠所作,不解六書,
或效為之,斯好古之過也。自王俅《嘯堂集古錄》始稍收古印,自晁克一《印格》
始集古印為譜,自吾邱衍《學古編》始詳論印之體例,遂為賞鑒家之一種。文彭、
何震以後,法益密,巧益生焉。然《印譜》一經,傳寫必失其真,今所錄者惟諸
家品題之書耳。)
△《羯鼓錄》·一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唐南卓撰。《唐書·藝文志·樂類》載南卓《羯鼓錄》一卷,然不雲卓何許
人。雜史類又載南卓《唐朝綱領圖》一卷,注曰字昭嗣,大中時黔南觀察使。計
有功《唐詩紀事》亦稱卓初為拾遺,以諫謫松滋令,大中時為黔南觀察使,與
《唐書》合,當即其人。惟書自稱會昌元年為洛陽令。又稱大中四年春陽罷免,
還自海南。《書錄解題》又以為婺州刺史,均不相符。然段安節《樂府雜錄》稱
黔帥南卓作《羯鼓錄》,亦與《唐志》合。安節唐人,必無謬誤。疑書中所敘乃
未為黔帥以前事,陳振孫所云則但據書中有至東陽之語,以意斷為刺婺州也。其
書分前,後二錄,前錄成於大中二年,後錄成於四年。前錄首敘羯鼓源流形狀,
次敘元宗以後諸故事,後錄載崔鉉所說宋璟知音事,而附錄羯鼓諸宮曲名。凡太
簇宮二十三調,太簇商五十調,太簇角十四調,徵羽闕焉。惟用太簇者以羯鼓為
主,太簇一均故也。又有諸佛曲十調,食曲三十二調,調名亦多用梵語,以本龜
茲、高昌、疏勒、天竺四部所用故也。其李琬一條記耶婆色雞一曲,聲盡意不盡,
以他曲解之,即漢、魏樂府曲末有艷之遺法。如飛來雙白鵠,塘上行諸曲,篇末
文不相屬,皆即此例。蓋樂工專門授受,猶得其傳,文士不諳歌法,循文生解,
轉至於穿鑿而不可通也。
△《樂府雜錄》·一卷(編修程晉芳家藏本)
唐段安節撰。安節,臨淄人。宰相文昌之孫,太常少卿成式之子,溫庭筠之
婿也。(見《南楚新聞》)官至朝議大夫,守國子司業。《唐書》附見成式傳末,
稱其善音律,能自度曲,故是書述樂府之法甚悉。書中稱僖宗幸蜀,又序稱洎從
離亂,禮寺隳頹,簨虡既移,警鼓莫辨,是成於唐末矣。《唐書·藝文志》作一
卷,與今本合。《宋史·藝文志》則作二卷。然《崇文總目》實作一卷,不應
《宋志》頓增,知二字為傳寫誤也。首列樂部九條,次列歌舞俳優三條,次列樂
器十三條,次列樂曲十二條,終以別樂識五音輪二十八調圖。然有說無圖,其舊
本佚之歟?《崇文總目》譏其蕪駁不倫,今考其中樂部諸條,與《開元禮》、杜
佑《通典》、《唐書·禮樂志》相出入,知非傳聞無稽之談。敘述亦頗有lun6*理,
未知所謂蕪駁何在。徐充《暖姝由筆》曰,琴有先攵聲,東坡言嵇中散《琴賦》
曰,間遼故音痺,弦長故徽鳴。所謂痺者,猶今所謂先攵聲也。先攵音鮮,出
《羯鼓錄》。則亦頗有裨於考證。惟樂曲諸名,不及郭茂倩《樂府詩集》之備,
與王灼《碧雞漫志》亦互有同異。蓋茂倩書備載古題之目,灼書上溯宋詞之源,
而此書所列,則當時被之管弦者,詳略不同,職是故也。
△《玄玄棋經》·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晏天章撰。張靖序曰,圍棋之戰,或言是兵法之類。今取生敗之要,分十
三篇。棋局第一,得算第二,權輿第三,合戰第四,虛實第五,自知第六,審局
第七,度情第八,斜正第九,洞微第十,名數第十一,品格第十二,雜說第十三。
後有跋雲,自宋以善弈顯名天下者,昔待詔老劉宗,今日劉仲甫、楊中隱、王琬、
孫侁、郭范、李百詳輩,皆能論此十三篇,體其常而生其變也。其跋不署名氏。
觀稱仲甫為今日,則為南宋初人。蓋此書在當時已為弈家之模範矣。考《通志圖
譜略》雲,《太宗棋圖》一卷,《邯鄲藝術志御棋圖》一卷,上為制局名之。凡
十四局,有逍遙自在、千變萬化、凝神靜心、玄之又玄諸名。玄玄之名,或本諸
此歟。
△《棋訣》·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劉仲甫撰。仲甫,錢塘人,南渡時國手也。書凡四章,一曰布置,二曰侵
凌,三曰用戰,四曰取捨。仲甫曰:棋者意同於用兵,故敘此四篇,粗合孫、吳
之法。後附論棋雜說,即晏天章《棋經》之末篇,而仲甫為之注者也。案仲甫以
弈名一世,而何薳《春渚紀聞》載有祝不疑者勝之。蔡絛《鐵圍山叢談》又載有
王憨子、晉士明者皆勝之,則其訣亦非出萬全。然算數心計之事,大抵皆後勝於
前。蓋因所已至從而更推所未至,有所藉者易為力也。且盛名之下自負無敵,後
來者或乘其暮氣之將衰,或乘其驕氣之太盛,往往抵隙而入,出所不防,利鈍之
形,蓋由於此。夫孫武能帥師入郢,而不能禁楚之不復郢,則亦非百戰百勝者。
然十三篇之書,談兵者莫能外也。仲甫此書,亦可作如是觀矣。
──右“藝術類”雜技之屬,四部、四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羯鼓錄》、《樂府雜錄》,《新唐書志》皆入《經部·樂類》,雅
鄭不分,殊無條理。今以類入之於藝術,庶各得其倫。)
0
猜你喜歡
卷四百九十 列傳二百七十七
《清史稿》 ◎忠義四 ○張錫嶸 王東卷九十三 志第六十九
《明史》 ◎刑法一 自漢以來,刑法沿傲慢與偏見(上)-第09章
《傲慢與偏見》 伊卷五十五 衛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
《漢書》 衛青字仲卿。其父鄭季,河東平陽人卷三百八十二 列傳一百六十九
《清史稿》 ○瑚松額 布彥泰 薩迎阿世兵第十二 卷下
《鶡冠子》道有度數,故神明可交也,物有相勝,故水火卷二
《玉台新詠》 ○魏文帝於清河見挽船士新婚與妻別復活(上)-第一部-42
《復活》 &悲慘世界(一)-第一部-芳汀-第二卷-沉淪
《悲慘世界》 一卷二十八 列傳第十六
《北史》 ○陸俟 源賀(曾孫彪 玄孫師卷四十六 志第二十六
《舊唐書》 ◎經籍上 夫龜文成象,肇八卷二十一 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後漢書》 任光字伯卿,南陽宛人也。少忠厚,卷六十四 司馬穰苴列傳第四
《史記》 司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齊景公說唐三傳-第16回-徐茂公激將求救-程咬金騙出番營
《說唐全傳》 適才話言不表.再言徐茂公說:&quo卷八 刑法第三十一(凡八章)
《貞觀政要》 貞觀元年,太宗謂侍臣曰:“死者不復活(上)-第一部-09
《復活》 庭安娜_卡列寧娜(上)-第1部-19
《安娜·卡列尼娜》 當卷三十一 列傳第十九
《北史》 ○高允(從祖弟祐 祐曾孫德正卷四百八十 列傳二百六十七
《清史稿》 ◎儒林一 孫奇逢(耿介)寶島-31-獵寶記_弗林特的指針
《寶島》 “吉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