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記山水

○游黃溪記
(自《游黃溪》至《小石城山》,為記凡九,皆記永州山水之勝。年月或記
或不記,皆次第而作耳。)
北之晉,西適豳,東極吳,南至楚、越之交,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永
最善。(《漢書·西南夷傳》:南夷君以十數,夜郎最雙。此下凡用滇最大,邛
都最大,徙莋都冉駹最大,公文勢本此。邵太史曰:子厚此記。)環永之治
百里,北至於浯溪,(○浯,音吾。水名浯溪,在湘水南,北匯於湘。元結之曰
浯溪。)西至於湘之源,南至於瀧泉,(○瀧,音雙,水名。瀧朱,奔湍也。一
作“南至於龍東門”。)東至於黃溪東屯,(徒門切,一無“黃溪”二字。)其
間樂山水而村者以百數,黃溪最善。黃溪距州治七十里,由東屯南行六百步,
(百,一作里。)至黃神祠。(一無神祠二字。)祠之上兩山牆立。如丹碧之葉
駢植。(一無如字。)與山升降。其缺者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一無小
字。)平布黃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論語。深則厲。淺則揭。註:以衣涉水為
厲。揭,揭衣也。○揭,丘列切。)至初潭,最奇麗,殆不可狀。其略若剖大瓮,
側立千盡,溪水積焉。(“積”,一作“即”。)黛蓄膏渟,(黛,畫眉也。
渟,水止也。)來若白虹,(“來”,一作“采”。)沈沈無聲,(沈沈,一
作“沈之”。)有魚數百尾,方來會石下。(楚、越之人,數魚以尾,不以頭也。)
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臨峻流,若頦領齗齕。(頦,頤下也,齗,
齒根肉也。○頦,胡來、古海二爭。領,戶感切,又音含。齗,魚斤切。齕,音
諤。)其下大石雜列,(“雜”,一作“離”。)可坐飲食。有鳥赤首烏翼,大
如鵠,方東向立。自是又南數里,地皆一狀,樹益狀,石益瘦,水鳴皆鏘然
(○鏘,七羊切。)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緩,有土田。始黃神為人時,
居其地。傳者曰:“黃神王姓,莽之世也。(《漢書》:王莽自謂黃、虞之後,
姚、媯、東、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黃、虞苗裔,其令天下尚此五姓,名藉於秩
宗,以為宗室。黃神王姓,蓋取諸此。)莽既死,神更號黃氏,逃來,擇其深峭
者氵朁焉。”始莽嘗曰,“余黃虞之後也”,故號其女曰“黃皇室主”。(莽號
其女定安公太后為黃皇室主,絕之於漢。)黃與王聲相邇,而又有本,其所以傳
言者益驗。神既居是,民鹹安焉。以為有道,死乃俎豆之,(《莊子》:畏壘之
民,欲俎豆予賢人之間。俎豆,謂禮之為主。)為立祠。後稍徙近乎民,今祠在
山陰溪水上。無和八年五朋十六日,既歸為記,以啟後之媽游者。
○始得西山宴遊記
自余為僇人,(僇,音戮。)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隟”,
與“隙”同。)則施施而行,(○施如字,行貌,又音怡。)漫漫而游。(○漫,
莫半切。)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谿,幽泉怪石,無還不到。到則披草
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一本無“以臥”二字。)臥而夢。(一無
“臥而夢”三字。)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
有異態者,(“態”,一作“勝”。)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朋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法華,寺名。)望西山,始指異之。
(“指”,一作“抵”。)遂命僕人過湘江,緣染溪,(“染”,一作“冉”。)
斫榛莽,焚茅茷。(符廢切。草葉多也。)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
而游。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山含>岈,山
深之狀。窪,水也,汙也。○岈,火加切。窪,烏瓜切。)若垤若穴,尺寸千
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外”,一作“水”。)四
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為類,(《方言》:冢,或謂之培。關
而東,小冢謂之塿。○培,薄口切。塿,力口切。)悠悠科與顥氣俱,(○
顥,音浩。)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然
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
與萬化冥合。(“冥”,一作“俱”,又作“與物不異”。)然後知吾向之未始
游,游於是首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無和四年也。
○鈷鉧潭記(○鈷,音古。鉧字,諸韻皆無從“母”者。《唐韻》作
“釒莽”。xia6*注云:鈷釒莽,也。“鉧”,疑是“釒莽”,莫浦、莫朗二切。
並注云鈷,釒莽也。鈷釒莽乃鼎具。據《小丘記》云:得西山後八日,又得鈷
鉧潭,則此記在前記後作,亦元和四年文雲,下二記當繼此也。)
鈷鉧潭在西山西,其始蓋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東流,其顛委勢峻,
盪勢益暴,齧其涯,故旁廣而中深,畢至石乃止,流沫成輪,(○沫,音末。水
沫也。)然後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畝餘,有樹環焉,有泉懸焉。其上有居者,
以予之亟游也,(○亟,丘異切。)一旦款門來告曰:(款,叩也。)“不勝官
租私券之委積,既芟山而更居,願以潭上田貿財以緩禍。”(○貿,音茂,交易
也。)予樂而如其言。則崇其台,延其檻,行其泉於高者而墜之潭,(一無“者”
字,一無“而”字。)有聲氵眾然。(氵眾,在公切,水會也。)尤與中秋觀月
為宜,於以見天之高,氣之回。孰使予樂居夷而忘故土者,非茲潭也歟?
○鈷鉧潭西小丘記(注見前記。)
得西山後八日,尋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鈷鉧潭。潭西二十五步,當湍
而浚者(“而”,一作“之”。)為魚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樹。其石之突怒
偃蹇,負土而出,爭為奇狀才,(“狀”,一作“壯”。)殆不可數。其嶔然相
累而下者,(嶔金,山險貌。○嶔,音欽。與<山欽>同。累,力追切。)若牛馬之
飲於溪;其衝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羆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畝,可以籠而有之。
問其主,曰:“唐氏之棄地,貨而不售。”問其價,曰:“止四百。”余憐而售
之。李深源、元克已時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剷刈穢草。(○
鏟,音產。諸韻玉篇皆無此字,義當作剗,平也。)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嘉
木立,美竹露,奇石頭。由其中以望,則山之高,支雲之浮,溪之流,鳥獸之遨
游,(一本,獸下有“魚鱉”字。)舉熙熙然回巧獻技,以效茲丘之下。枕席而
臥,則清冷之狀與目謀,瀠瀠之聲與耳謀,(瀠瀠,水回也。)悠然而虛者與神
謀,(一作“悠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
二,雖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茲丘之勝,致之淵、鎬、鄠、杜,(○鄠,音戶。)則貴游之士(一
無“之士”二字。)爭賣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棄是州也,農無漁父過而
陋之,賈四百,連歲不能售。而我與深源、克己獨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
“是”,一作“晨”。)書於石,所以賀茲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篁,竹田也,一曰竹石。)聞水聲,(
“聞”,一作“間”,絕句。)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
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坻、嶼,皆小洲也。)為
嵁為岩。(○嵁,五男、苦男切。)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
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一雲“披拂潭中,俯禮游魚,類若乘空”。)
日光下澈,(音徹。)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俶,昌六切。)往
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謂北斗。《史記》:枉夫,類流星,蛇行而
蒼黑。)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
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幽遂。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
武陵、龔古,(“龔”,一作“襲”。)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
恕己,曰奉壹。(崔簡之子也。)
○袁家渴記(自《袁家渴》至《小石城山》四記,皆同時作,《石渠記》所
謂“惜其未始有傳焉”,故累記其所屬遣之其人者也。《石渠記》雲元和七年十
月十九日云云,則四記可以類矣。)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鈷鉧潭。由溪口而西,陸行,
可取者ba6*九,莫若西山。由朝陽岩東南(大曆元年,元結以此岩東向,故名之曰
朝陽。)水行,至蕪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麗奇處也。楚、越之
間方言,謂水之支流者為“渴”。(“支”,一作“反”。)音若“衣褐”之
“褐”,渴上與南館高嶂合。(“高”,一作“西”。)下與百家瀨合。其中重
洲小溪,澄潭淺渚,間廁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窮,忽又無際。有
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一有“石”字。)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
洞,其下多白礫,(音歷,石也。)其樹多楓柟石楠,(○柟,如占切。石
楠,亦木名。)楩櫧樟柚,(楩木似豫章。柚,橘類也。○楩,毗連切。
櫧,音諸。柚,余救切。)草則蘭芷。又有異卉,類合歡而蔓生,(合歡,草名。)
轇轕水石。(○轇轕,音交葛。猶交加也。)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
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香氣。(東坡曰:子厚記云:“每風自四山
而下,振動大木,掩苒眾草,紛紅駭綠,蓊葧薌氣。”子厚善造語,若此句
殆入妙矣!蓊葧,草茂貌。○蓊,烏公為烏孔二切。葧,音勃。)沖濤
旋瀨,退貯谿谷,搖颺葳蕤,(○葳,音威。蕤,儒佳切,草木華盛貌。)與時
推移。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永之人未嘗游焉,余得之不敢專也,出而傳
於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記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橋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
渠之廣,或咫盡,(賈逵云:八寸曰咫。)或倍盡,其長可十許步。其流抵大石,
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鮮環周。(鮮,苔蘚也。)又折西
行,旁陷岩石下,北墮小潭。潭幅員減百盡,清深多儵魚。(《爾雅》:儵,黑
鰦。郭註:即白儵。○儵,音條,又直留切。)又北曲行紆餘,睨若無窮,然
卒入於渴。其側皆詭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風搖其巔,韻動崖谷。
視之既靜,其聽始遠。予從州牧得之,攬去翳朽,決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而
盈。(○釃,山宜切。)惜其未始有傳焉者,故累記其所屬,遺之其人,書之其
陽,俾後好事者求之得以易。元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逾
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於是始窮也。
○石澗記
石渠之事既窮,上由橋西北,下土山之陰,民又橋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
之一。亘石為底,(他本或無“一”字,或無“亘”字。)達於兩涯。若床若堂,
若陳筵席,若限閫奧。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揭跣而往,(○揭,
丘列切,音憩,褰衣也。)折竹掃陳葉,排腐木,可羅胡床十ba6*九居之。交絡之
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龍鱗之石,均蔭其上。古之人其有樂乎此
耶?後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踐履耶?得意之日,(一無“意”字。)與石渠同。
由渴而來者,先石渠,後石澗;由百家瀨上而來者,先石澗,後石渠。澗之可窮
者,皆出石城村東南,其間可樂者數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險,道狹不可窮也。
○小石城山記
自西山道口徑北,逾黃茅嶺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尋之無所得;其一少
北而東,不過四十丈,土斷而川分,有積石橫當其垠。其上為睥睨梁欐之形,
(睥睨,通作“埤霓”。《莊子》云:梁麗可以沖城。梁麗,屋棟。麗,與欐
同。○睥,匹計切。睨,五計切。欐,音麗。睥睨,或從土。《廣韻》引《博
雅》:埤蜺,土牆。《集韻》“城上垣”。杜預注《左傳》,又作僻倪,音義同。
欐,一音禮,司馬雲,小舡也。)其旁出堡塢,(安石切,小障也。堡,小城
也。)有若門焉。窮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聲,其響之激越,良久乃已。
環之可上,望甚遠,無土壤而生嘉樹美箭,益奇而堅,其疏數偃仰,類智者所施
設也。噫!吾疑造物者之有無久矣。及是,愈以為誠者。又怪其不為之中州,而
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勞而無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則其果無
乎?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或曰:“其氣之靈不為偉人,而獨為是物,
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柳州東亭記(元和十年正月,公自永州召至京師。三月,復出刺柳州。此
記作於刺柳州日,篇末自可見。)
出州南譙門,(譙,城上樓也。)左行二十六步,有棄地在道南。南值江,
西際垂楊(垂楊,地名也。)傳置,(○傳,音轉。傳置,謂驛也,)東曰東館。
其內草木猥奧,有崖谷,傾亞缺圮。(部鄙切。“亞”一作“凸”。)豕得以為
囿,蛇得以為藪,人莫能居。至是始命披刜蠲疏,(○刜,音指。疏,音疏。)
樹以竹箭松檉(醜成切。)桂檜柏杉。易為堂亭,(○易,以豉切。)峭為杠梁。
(《孟子》: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輿梁成。杠梁,皆橋也。○槓,音江,
林間橫木。)下上徊翔,前出兩翼。憑空拒江,(“憑”,一作“馮”。)江化
為湖。眾山橫環,嶛闊瀴灣。(○嶛,音聊,與{山尞}同。瀴,伊盈切。
水絕遠貌。灣,烏環切,一本,“嶛”作“崦”。)當邑居之劇,而忘乎人間,
斯亦奇矣。乃取館之北宇,右辟之以為夕室;取傳置之東宇,左辟之以為朝室;
又北辟之以為陰室;作屋於北牖下以為陽室;作斯亭於中以為中室。朝室以夕居
之,夕室以朝居之,中室日中而居之,陰室以違溫風焉,陽室以違淒風焉。若無
寒暑也,則朝夕復其號。既成,作石於中室,書以告後之人,庶勿壞。元和十二
年九月某日,柳宗元記。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記不書其年月,然當與前記先後作。公刺柳五年,
卒於元和十四年之十月雲。)
古之州治,在潯水南山石間。今從大水北,直平四十里,南北東西皆水匯。
(音潰。水回合也。)北有雙山,夾道嶄然,(○嶄,鉏鹹、仕鹹二切,高貌。)
曰背石山。有支川,東流入於潯水。潯水因是北而東,盡大壁下。其壁曰龍壁。
其下多秀石,可硯。南絕水,有山無麓,廣百尋,高五丈,下上若一,曰甑山。
(○甑,子孕切。)山之南,皆大山,多奇。又南且西,曰駕鶴山,壯聳環立,
古州治負焉。有泉在坎下,恆盈而不流。南有山,正方而崇,類屏者,(○屏,
蒲並切。)曰屏山,其西曰姥山,(○姥,莫補切。)皆獨立不倚。北沈潯水瀨
下。(“沈”,一作“流”。)又西曰仙弈之山。山之西可上。其上有穴,穴有
屏,有室,有宇。其宇下有流石成形,如肺肝,如茄房,(○茄,音加。荷莖,
一本作“茹房”。)或積於下,如人,如禽,如器物,甚眾。東西九十盡,南北
少半。東登入xiao6*穴,常有四盡,(六盡為尋,倍尋曰常。)則廓然甚大。無窮,
正黑。燭之,高僅見其宇,皆流石怪狀。由屏南室中入xiao6*穴,倍常而上,始黑,
已而大明,為上室。由上室而上,有穴,北出之,乃臨大野,飛鳥皆視其背。其
始登者,得石枰於上,(○枰,薄明切,又音平。博局。)黑肌而赤脈,十有八
道,可弈,故以雲。其山多檉,多櫧,(檉,河柳。郭璞云:今河旁赤莖小楊。
櫧,木名。○檉,醜呈切。櫧,音諸。)多篔簹之竹,(篔簹,竹名,節間相去
數盡。○篔,音雲。簹,都郎切。)多橐吾。其鳥,多秭歸。(○秭,音子,又
咨李切。秭歸,或作“子規”。)石魚之山,全石,無大草森,山小而高,其形
如立魚,在多秭露。西有穴,類仙弈。入其穴,東出,其西北靈泉在東趾下,有
麓環之。泉大類轂雷鳴,西奔二十盡,有洄,在石澗,(洄,回流也。)因伏無
所見,多綠青之魚,多石鯽,(“多”,一作“及”。)多儵。雷山,兩崖皆東
西,雷水出焉,蓄崖中曰雷塘,能也雲氣,作雷雨,變見有光。禱用俎魚、豆彘、
脩形、(脩,脯也。)糈<米餘>、(○糈,音所,又音胥,祭神灶。<米餘>字,諸韻
皆從“禾”,音徒,音土。沛國呼稻曰稌。)陰酒,(一作“酒陰”。)虔則
應。(公集有《雷塘禱雨文》。)在立魚南,其間多美山,無名而深。峨山在野
中,無麓,峨水出焉,東流入於潯水。
卷二十九  記山水_柳宗元集原文_國學 集部0

猜你喜歡

卷二十九  記山水_柳宗元集原文_國學 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