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高適的《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
全文:
飄泊懷書客,遲回此路隅。
問津驚棄置,投刺忽踟躕。
方伯恩彌重,蒼生詠已蘇。
郡稱廉叔度,朝議管夷吾。
乃繼三台側,仍將四岳俱。
江山澄氣象,崖谷倚冰壺。
詔寵金門策,官榮葉縣鳧。
擢才登粉署,飛步躡雲衢。
起草徵調墨,焚香即宴娛。
光華揚盛矣,霄漢在茲乎。
隱軫推公望,逶迤協帝俞。
軒車辭魏闕,旌節副幽都。
始佩仙郎印,俄兼太守符。
尤多蜀郡理,更得潁川謨。
城邑推雄鎮,山川列簡圖。
舊燕當絕漠,全趙對平蕪。
曠野何瀰漫,長亭復鬱紆。
始泉遺俗近,活水戰場無。
月換思鄉陌,星回記斗樞。
歲容歸萬象,和氣發鴻爐。
淪落而誰遇,棲遑有是夫。
不才羞擁腫,乾祿謝侏儒。
契闊慚行邁,羈離憶友於。
田園同季子,儲蓄異陶朱。
方欲呈高義,吹噓揖大巫。
永懷吐肝膽,猶憚阻榮枯。
解榻情何限,忘言道未殊。
從來貴縫掖,應是念窮途。
參考注釋
不才
沒有才能的人。對自己的謙稱
不才往常見人讀佛經,什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無理之口頭禪,常覺得頭昏腦悶。——《老殘遊記》
至於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擁腫
(1).臃腫。隆起,不平直。《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 唐 李白 《詠山樽》之二:“擁腫寒山木,嵌空成酒樽。” 魯迅 《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擁腫的根。”
(2).臃腫。引申為無所可用或無用。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 夏侯玄 以才望被戮,無 支離 擁腫之鑑也。” 唐 高適 《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詩:“不才羞擁腫,乾祿謝侏儒。” 宋 秦觀 《<逆旅集>序》:“僕野人也。擁腫是師,懈怠是習,仰不知雅言之可愛。”
(3).臃腫。肥大;肥胖。 唐 韓偓 《雨》詩:“餉婦寥翹布領寒,牧童擁腫簑衣濕。”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二》:“同郡有富室子,形狀擁腫,步履蹣跚。”
(4).臃腫。指重沓累贅。 元 劉壎 《隱居通議·詩歌三》:“儻止以七字成句,兩句作對,便謂之詩,而重滯擁腫,不協格調,恐於律法未合也。”
(5).臃腫。淳樸自得貌。《莊子·庚桑楚》:“擁腫之與居,鞅掌之為使。” 成玄英 疏:“擁腫、鞅掌,皆淳樸自得之貌也。” 唐 權德輿 《戶部王曹長楊考功崔刑部二院長並同鍾陵使府之舊因以寄贈》詩:“方期全擁腫,豈望躡扶搖。”
乾祿
南北朝 時勛貴、官吏對被役使的“乾”收取免役絹作為一種額外俸給,稱“乾祿”。《北史·恩幸傳·齊諸宦者》:“猶以 波斯 狗為儀同、郡君,分其乾祿。”《資治通鑑·陳宣帝太建七年》:“舊蒼頭 劉桃枝 等皆開府封王,其餘宦官、 胡 兒、歌舞人、見鬼人、官奴婢等濫得富貴者,殆將萬數……乃至狗、馬及鷹亦有儀同、郡君之號,有鬭鷄,號開府,皆食其乾祿。” 胡三省 註:“乾出所部之人,一乾輸絹十八匹,乾身放之。”
(1).求福。《詩·大雅·旱麓》:“豈弟君子,乾祿豈弟。”
(2).求祿位;求仕進。《論語·為政》:“ 子張 學乾祿。” 漢 王充 《論衡·自紀》:“不鬻智以乾祿,不辭爵以吊名。”《梁書·明山賓傳》:“兄 仲璋 嬰痼疾,家道屢空, 山賓 乃行乾祿。”《金史·隱逸傳序》:“後世乾祿者多,其先人尚人之志與嘆老嗟卑之心,能去是者鮮矣。”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書痴》:“非為乾祿,實信書中真有金粟。”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雖兜牟深隱其面,威武若不可陵,而乾祿之色,固灼然觀於外矣!”
侏儒
(1) 身材異常矮小的人;矮子
(2) 形容個子矮小
奉化應方伯,在京與試,成績很優;因為貌頗侏儒,未能列選。—— 阿英《明朝的笑話》
(3) 借指未成年人
(4) 指樑上短柱
高適名句,真定即事,奉贈韋使君二十八韻名句
名句推薦
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
慧寂《滔滔不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