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頌的《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
全文:
名絓台章冒典刑,聖仁無濫許原情。
尹京雖愧四方則,廷尉亦非天下平。
三已自知無慍色,一廛歸去願為氓。
君恩天地何由報,九死鴻毛比尚輕。
參考注釋
三已
謂三度或多次罷官。語出《論語·公冶長》:“令尹 子文 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 唐 劉禹錫 《酬李相公喜歸鄉國自鞏縣夜泛洛水見寄》詩:“且無三已色,猶泛五湖舟。” 清 姚瑩 《與余小坡書》:“夫不有身為貴卿,三已之不慍者乎!”
自知
認識自己;自己明了
慍色
怨怒的神色
面露慍色
一廛
(1).古時一夫所居之地。《周禮·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萊百畮。” 孫詒讓 正義:“古制田百畮而中有廛,因謂百畮之地為一廛。”《孟子·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2).泛指一塊土地,一處居宅。 唐 柳宗元 《柳長侍行狀》:“無一廛之土以處其子孫,無一畝之室以聚其族屬。” 宋 范成大 《南徐道中》詩:“若有一廛供閉戶,肯將篾舫換柴扉?”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蘇頌名句,元豐己未三院東閣作元豐戊午夏予尹京治陳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