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分明招引經雲教。淨土好。
論情只是勝娑婆。有彌陀。
直須早作行程路。休遺誤。
常知佛國壽延長。決定沒無常。
詩詞問答
問:《十無常·調名本意·其十·十首》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四
2. 堪嗟嘆。堪嗟嘆。願生九品坐蓮台。禮如來。
參考注釋
分明
(1) 清楚(明白)狀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清· 袁枚《祭妹文》
(2) 簡單明了地
這分明不對
(3) 清楚地劃開界限
引經
(1).援引經文、經義。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先儒以為製作三年,文成致麟,既已妖妄,又引經以至 仲尼 卒,亦又近誣。” 唐 韓愈 《復仇狀》:“丁寧其義於經,而深沒其文於律者,其意將使法吏一斷於法,而經術之士得引經而議也。”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古人引書每有增減》:“後人不知古人引經自有此例。”
(2).相傳龜鶴能運氣於任脈,故長壽。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禽一·鶴》。 清 許承欽 《古古貽贈三首次答》之一:“鶴愛引經能久眎,龍稱無首是真才。”
(3).中醫稱某些藥物能引導其它藥物的藥力到達病變部位或到達某一經脈的作用。如:引經藥;引經報使。
淨土
佛教指沒有塵世庸俗氣的清淨世界
只是
(1) 僅僅是
我來找你,沒有什麼要緊的事兒,只是拉拉家常罷了
(2) 但是
他的作業全做對了,只是字寫得不夠端正
娑婆
(1).見“ 娑婆世界 ”。
(2).枝葉扶疏貌。 宋 王禹偁 《后土廟瓊花》詩之二:“忽似暑天深澗底,老松擎雪白娑婆。”
(3).從容優遊。 元 劉壎 《補史十忠詩·前左丞相江文忠公萬里弟萬頃》:“卷懷經濟具,娑婆 洛 中社。”
彌陀
阿彌陀佛的略稱。佛教指西方極樂世界中最大的佛
直須
(1).應當;應。 唐 杜秋娘 《金縷衣》詩:“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宋 歐陽修 《朝中措》詞:“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會同年》詩:“直須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痴絕》:“﹝天下事﹞若復件件認真,爭競何已!故直須以痴趣破之。”
(2).竟至於;還要。《三國演義》第五四回:“ 孔明 變色曰:‘ 子敬 好不通理,直須待人開口!’”
早作
(1).早起。《後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晚寢早作,勿憚夙夜。” 李賢 註:“作,起也。”
(2).引申指早上。《宋史·太祖紀三》:“一日,罷朝,坐便殿,不樂者久之。左右請其故。曰:‘爾謂為天子容易耶?早作乘快,誤決一事,故不樂耳。’”
行程
路程;旅程
遺誤
亦作“ 遺悞 ”。1.遺漏和錯誤;過失。《後漢書·列女傳·蔡琰》:“於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北史·楊汪傳》:“時繫囚二百餘人, 汪 通宵究審,詰朝而奏,曲盡事情,一無遺誤,帝甚嘉之。” 宋 梅堯臣 《王侍講原叔輓詞》之一:“博古無遺悞,遭時有重名。” 明 余繼登 《典故紀聞》卷十六:“近日講官小有遺誤,遽遭糾劾,荷蒙聖恩,時置不問。”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二六:“只要調查周到,沒有遺誤就行。”
(2).貽誤;耽誤。 清 * 《<長生殿>序》:“然 則成 ( 高明 )以‘不尋宮數調’自解,韻每混通,遺悞來學。”《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他老羞變怒,便借樁公事,參了這位爺一本,道他‘剛愎任性,遺誤軍情’。”《清史稿·食貨志三》:“且慮運軍裁革,遺誤漕運。” 郭沫若 《黑貓》七:“我只以為這是我們大哥耽溺於腐化的生活而遺誤了國家的大業。”
佛國
(1).佛所生之地,指 天竺 ,即古 印度 。《維摩經略疏》卷一:“言佛國者,佛所居域,故名佛國。” 宋 陸游 《掩戶》詩:“ 泰山 蟻垤初何有?佛國魔宮本亦平。”
(2).指寺院。 唐 戴叔倫 《寄禪師寺華上人次韻》之一:“佛國三秋別,雲臺五色連。” 清 方文 《麻城訪稿木大師》詩:“普天披髮奈渠何,我黨逃名佛國多。”
延長
(1) 擴展長度,使更長
延長一條道路
(2) 時間上使更長;延期;拖長
條約延長了二十年
決定
決定的事項
傳達上級的決定
無常
(1) 佛語。生滅變化不定
法令亡常。(亡通“無”。)——《漢書·李廣蘇建傳》
反覆無常
(2) 迷信的人指人將死時勾魂的鬼
(3) 婉辭,指人死
一旦無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