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處權的《聽照曠塵外琴》
全文:
老全冰玉姿,不受一滓塵。
彈琴看飛鴻,自是千載人。
幽蘭寫國香,白雪回陽春。
邈視嵇阮流,不肯加冠巾。
絲桐得心法,二子入室親。
高山與流水,領略難具陳。
前年出關意,浩蕩誰能馴。
跌足兵火圍,所遇多苦辛。
卻來湖上寺,翳拂坐石門。
頗有名勝士,宛然交道存。
寄書亦及我,匪但通寒溫。
問我能來無,愧負匏瓜身。
翩然如野鶴,接羽凌秋旻。
過我晉陵郡,促軫風露新。
諧和下鸞鳳,幽怨出鬼神。
老全殆不沒,千古名知津。
漂流更喪亂,我生乃不辰。
見子顏色開,慰我羈旅魂。
我心亦清苦,久願丘壑鄰。
何時舟載月,一弄秋江濱。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寄書
傳遞書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賦》:“親友離絶,妻孥流轉; 玉關 寄書, 章臺 留釧。”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 宋 陸游 《箜篌謠寄季長少卿》之二:“寄書何時到, 江 漢 春茫茫。”《水滸傳》第三一回:“他知道我殺了 閻婆惜 ,每每寄書來與我,千萬教我去寨里住幾時。”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忽有客自 東粵 來,寄 陶生 函信。發之,則囑姊歸焉。考其寄書之日,即妻死之日。”
寒溫
(1).冷暖。《晏子春秋·諫下十三》:“故 魯 工不知寒溫之節,輕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漢書·京房傳》:“其説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 溫為 候。”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減旨甘之直,續鹽酪之資,寒溫必服,藥餌必時。” 宋 司馬光 《和始平公見寄》詩:“違離詎幾時,風色變寒溫。”
(2).指問候冷暖起居。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忽有客通名詣 瞻 ,寒溫畢,聊談名理。” 元 尚仲賢 《柳毅傳書》第三折:“施禮罷,敘寒溫。”《紅樓夢》第一○五回:“眾親友也有認得 趙堂官 的,見他仰著臉不大理人,只拉著 賈政 的手笑著説了幾句寒溫的話。” 管樺 《將軍河》第一部第四一章:“﹝ 董士清 ﹞不自然地呲著牙,滿口寒溫:‘諸位冷不冷啊?辛苦啦!’”
(3).中醫指兩種藥性,寒性或溫性。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序例·神農本經名例》:“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注引 宗奭 曰:“寒、熱、溫、涼,是藥之性。” 魯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義”》:“因為自三民主義以至無政府主義,無論它性質的寒溫如何,所開的究竟還是藥名。”
李處權名句,聽照曠塵外琴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