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曾豐的《儒家子劉文叔詩見贈回贈一篇》
全文:
我詩求我混沌初,君詩求我糟粕余。
低頭小參有頓漸,撫掌大笑無精粗。
誰收六律入三籟,更斂八風妲一噫。
四詩元自五聲生,無聲敢問詩安在。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低頭
(1)
(2) 垂下頭
低頭默哀
(3) 比喻屈服
低頭認罪
小參
(1).佛教語。稱登堂說法為大參,定時以外的說法為小參。 宋 陸庵 《祖庭事苑·小參》:“禪門,詰旦升堂,謂之早參。日晡念誦,謂之晚參。非時説法,謂之小參。” 宋 惠洪 《題昭默自筆小參》:“ 昭默 自臥疾後,無他嗜好,以翰墨為佛事,如示眾以小參之語,皆肯自筆。”
(2).猶參謁拜見。 宋 楊萬里 《游蒲澗》詩:“小參古殿黃面老,不見舊日 安期生 。”
頓漸
佛教語。頓悟、漸悟或頓教、漸教的並稱。 隋 慧遠 《維摩義記》卷一:“頓漸雖殊,以其當時受大受處一,是故對斯二人所説為菩薩藏,聖教雖眾不出此二。”《壇經·頓漸品》:“於時兩宗盛化,人皆稱南 能 北 秀 ,故有南北二宗頓漸之分。” 唐 李邕 《嵩岳寺碑》:“開頓漸者,欲依其根;設戒律者,將攝乎亂。”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周繇》:“悟門洞開,慧燈深照,頓漸之境,各天所賦。”參見“ 頓悟 ”、“ 頓教 ”。
撫掌大笑
撫: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興。精粗
亦作“ 精麄 ”。亦作“ 精麤 ”。1.細微和粗大。《禮記·樂記》:“禮樂偩天地之情,達神明之德,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體,領父子君臣之節。” 鄭玄 註:“精粗,謂萬物大小也。”《莊子·秋水》:“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史記·天官書》:“終始古今,深觀時變,察其精粗,則天官備矣。”
(2).精密和粗疏。《禮記·王制》:“布帛精麤不中數,幅廣狹不中量,不粥於市。” 唐 韓愈 《示兒》詩:“來過亦無事,考評道精麤。”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道無精粗,人之所見有精粗。”
(3).精良和粗劣。《管子·地圖》:“人之眾寡,士之精麤,器之功苦盡知之,此乃知形者也。” 晉 葛洪 《抱朴子·吳失》:“不辨人物之精粗,而委以品藻之政。” 宋 俞文豹 《吹劍錄》:“木石精麄,隨宜而已。”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選擇精粗,揣量肥瘠,若屠肆之鬻羊豕。”
曾豐名句,儒家子劉文叔詩見贈回贈一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