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岳珂的《病虎行》
全文:
長風吹谷白日暗,曠野人稀雲黯澹。
狐狸嘯舞豺狼嗥,病虎妥尾行蓬蒿。
天寒泉凍山骨高,皮枯髀癢霜爪搔。
紛紛晴雪爮落毛,垂頭帖耳身腥臊。
群鴉槎牙噪古木,燐火半青新鬼哭。
走麇過前不能逐,目視眈眈蹲樸樕。
毛風血雨天地肅,何日跳踉看食肉。
天生萬物有盛時,當年一嘯天助威。
坐看雲起行引兒,當塗寧復論老罷。
一朝老去守岩竇,落葉滿山冰雪後。
壯心空在筋力疲,寂寞長飢眠白晝。
古來豪傑多沈淪,不用為鼠皆若人。
范睢折脅西入秦,內史長嘆田甲嗔。
可憐百獸為披靡,轉雇不如圈中豕。
男兒奮跲亦渠似,肯復虛為倚崖死。
君不見南山白額曾報恩,牆頭金枕投何人。
參考注釋
折脅
戰國 時, 魏 范雎 隨 須賈 使 齊 ,因 齊王 喜 雎 有辯才,致以金、牛、酒。 雎 雖未受,但 須賈 疑其以 魏國 陰事告 齊 。 魏 相知之,大怒,使人笞擊 雎 ,折脅折齒幾死。後奔 秦 ,得重用。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後因以“折脅”為受誣遭辱的典實。《韓非子·難言》:“ 宰予 不免於 田常 , 范雎 折脅於 魏 。”《陳書·蔡景歷傳》:“昔折脅游 秦 ,忽逢盼採;檐簦入 趙 ,便致留連。” 唐 柳宗元 《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謝撫問啟》:“俾折脅臏腳之倫,得自拂飾,以期效命於鞭策之下。”
內史
(1).官名。 西周 始置,協助天子管理爵、祿、廢、置等政務。 春秋 時沿置。見《周禮·春官·內史》。《左傳·襄公十年》:“使 周 內史選其族嗣,納諸 霍 人,禮也。” 杜預 註:“內史,掌爵祿廢置者。”《孔子家語·執轡》:“古者天子以內史為左右手。”
(2).官名。 秦 官,掌治理京師。 漢景帝 分置左右內史。 漢武帝 太初 元年改右內史為京兆尹,左內史為左馮翊。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史記·蒙恬列傳》:“ 始皇 二十六年, 蒙恬 因家世得為 秦 將,攻 齊 ,大破之,拜為內史。”《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景帝 即位,以 錯 為內史……法令多所更定。”
(3).官名。 西漢 初,諸侯王國置內史,掌民政。歷代沿置, 隋 始廢。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卷六:“ 漢 制,諸侯王國以相治民事,若郡之有太守也。 晉 則以內史行太守事,國除為郡,則復稱太守,然二名往往混淆,史家亦互稱之。”
(4).官名。 隋文帝 改中書省為內史省,置內史監、令各一員。 隋煬帝 改為內書省。 唐高祖 武德 初復為內史省,三年改為中書省。後亦用以稱中書省的官員。 唐 皇甫冉 《韋中丞西廳海榴》詩:“海花爭讓候榴花,犯雪先開內史家。”參閱《通志·職官三》、《舊唐書·職官志二》。
(5).古政區名。 秦 代京畿附近由內史治理,即以官名為名,不稱郡。治所在 鹹陽 (今 鹹陽市 東北)。轄境相當今 陝西 關中平原 。 漢景帝 時分左、右 內史 。 武帝 時又分左、右 內史 為 京兆尹 、 左馮翊 和 右扶風 三個相當郡的政區,合稱“三輔”。《漢書·地理志下》:“本 秦 京師為 內史 ,分天下作三十六郡。” 顏師古 註:“京師,天子所都畿內也。 秦 並天下,改立郡縣,而京畿所統,特號 內史 ,言其在內,以別於諸郡守也。”
(6).複姓。 周 內史 叔興 的後代,以官為氏。見《通志·氏族略四》引 漢 應劭 《風俗通》。
長嘆
悠長的嘆氣
長嘆一聲
岳珂名句,病虎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