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

李白登邯鄲洪波台置酒觀發兵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李白的《登邯鄲洪波台置酒觀發兵》

我把兩赤羽,來游燕趙間。
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閒。
觀兵洪波台,倚劍望玉關。
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
擊築落高月,投壺破愁顏。
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

李白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李白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書法作品欣賞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書法作品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我把握著兩袋紅色羽毛箭,來到河北,古之燕國和趙國的地方
正是射殺天狼----騷亂的北方少數民族的時候,目睹軍情激揚萬分
在邯鄲洪波台觀看兵卒演習作戰,我身佩長劍,遙望北疆的關塞
我想請纓參戰,不願意羈旅在南方的古越國地帶,我要直趨燕然山,銘功勒石
將軍的龍虎旗在風中獵獵,動員會上的歌聲仍然在耳邊不停歇
壯士擊築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憂愁在投壺的活動煙消雲散
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百戰百勝,一舉把鬼子們全部掃光才回家鄉

注釋
⑴原註:時將游薊門。題註:《元和郡縣誌》:洪波台,在磁州邯鄲縣西北五里。
⑵赤羽,謂箭之羽染以赤者。《國語》所謂“朱羽之矰”是也。又《六韜注》:飛鳧、赤莖、白羽,以鐵為首:電景、青莖、赤羽,以銅為首。皆矢名。
⑶《楚辭》:“舉長矢兮射天狼。”王逸註:“夭狼,星名。”
⑷江淹詩,“倚劍臨八荒。”《括地誌》:玉門關,在沙州壽昌縣西北一百十八里。
⑸終軍自請,願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⑹《後漢紀》:永元二年,竇憲、耿秉自朔方出塞三千里,斬首大獲,銘燕然山而還。
⑺《國語》:“歌鐘二肆。”韋昭註:“歌鐘,歌時所奏。”
⑻顏師古《急就篇注》:“築,形如小瑟而細頸,以竹擊之。”《通典》:“築,不知誰所造,史籍惟雲高漸離善擊築。漢高帝過沛所擊。”《釋名》曰:“築,以竹鼓之也,似箏細項。”按今制:身長四尺三寸,項長三寸,圍四寸五分,頭七寸五分,上闊七寸五分,下闊六寸五分。
⑼《後漢書》:祭遵為將軍,對酒設樂,必雅歌投壺。
⑽《周易》:“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漢書》:“外伐鬼方,以安諸夏。”顏師古註:“鬼方,絕遠之地。一曰國名。”《晉書》:“夏曰薰鬻,殷曰鬼方,周曰薰狁,漢曰匈奴。”

簡評

此詩為詩人於天寶十一年(752)北游幽州途中,在邯鄲洪波台看官兵操練儀式後所作,抒發自己北上抗敵、報效國家的豪情壯志。

詩中明言其行止目:“我把兩赤羽。來游燕趙間。”“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又抒其報國豪情日:“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閒。”“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或謂“發兵”指天寶十載安祿山討契丹事,“請纓不系越”句亦涉同年發兵征雲南事。總觀全詩,乃北游途中抒懷之作.似不宜以時事附會。

這首詩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詩人藉助豐富的想像,生動曲折地反映了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光明的憧憬。

李白名句,登邯鄲洪波台置酒觀發兵名句

詩詞推薦

  • 和方叔載讀小集

    吳芾宋代〕江城留滯兩經年,強把詩篇擬昔賢。豈有高歌翻白雪,只憑短句問青天。優人獻會徒供笑,醜婦添裝豈解妍。君欲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 詩詞名句
  • 題江州琵琶亭

    張耒宋代〕危亭未榜名琵琶,尚有楓葉連荻花。嗚呼司馬則已矣,行人往來皆嘆嗟。司馬風流映千古,當日琵琶傳樂府。江山
  • 輞川集南垞

    王維唐代〕輕舟南垞去,北垞淼難即。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
  • 詠鶴

    周端臣宋代〕覓來雛鶴養經年,認得呼名傍客前。放去幾隨雲過海,歸來一片雪翻天。翎梳修竹林間日,影照寒梅澗下泉。眷戀
  • 九懷浙水府

    高似孫宋代〕越山兮青青,江波兮噴薄。萬里兮長風,引驚瀾兮去之。夫君兮以淵為期,水何為兮勞苦。越山兮升雲,江水兮未
  • 偈頌七十八首

    釋正覺宋代〕心月孤圓,義天洞曉。照中之虛,虛中之照。不萌枝上鳥初惺,無影樹頭春不老。垢衣權掛類中來,出門信手拈來
  • 【雙調】折桂令 嚴客星

    鮮于必仁〔元代〕傲中興百二山河,拂袖歸來,稅駕岩阿。物外閒身,雲邊老樹,煙際滄波。犯帝座星明鳳閣,釣桐江月冷漁蓑。富
  • 望江南二首(送黃冕仲知福唐)

    廖剛宋代〕無諸好,方面鎮全閩。千騎泛雲歸洞府,三山明玉外風塵。依約是蓬瀛。賢刺史,龍虎擅香名。金花已傳當日夢,
  • 贈崔道士

    杜荀鶴唐代〕四海兵戈無靜處,人家廢業望烽煙。九華道士渾如夢,猶向尊前笑揭天。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 詩詞名句
  • 東岑

    趙方宋代〕讀書茅屋白雲岑,日月如流老欲侵。岑傍松杉栽萬樹,於茲十載已成林。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 詩詞名句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