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昴英的《肇慶府倅王庚應平反廣府帥司冤獄詩以紀其事》

全文:
人生與地間,本是同胞出。
貴賤與賢愚,分殊而理一。
上帝立君師,朝廷設官職。
凡百有司存,各欲盡其責。
一或無人心,何以順天則。
廣南十四州,官吏幾滿百。
公道孰扶持,田野多菜色。
大桀作威福,小桀肆蝥賊。
周興而爪牙,郄超而賓客。
君祿郡忍欺,天民天弗恤。
貪饕事篚苞,殘忍尚徽纆。
可憐田舍翁,駢首膏斧鑕。
可憐富家兒,鞭背遭黥墨。
怒氣劇炎火,讒言易轉石。
恩門甘仰面,墦間爭屈膝。
喑啞一世人,天高雲霧黑。
豈無賢大夫,留此一線脈
堂堂西蜀翁,憤氣填胸臆。
尚友周濂溪,拙矣謀身策。
念我同胞人,罹此操戈厄。
苦語為平反,片言天可質。
細閱拙錄篇,事事皆陰騭。
孟子謂非人,由其無隱惻。
此翁仁者勇,奸諛誅以筆。
天道本昭昭,彼巧竟何益。
吾皇本好生,桁楊西列棘。
安得百於公,落落參邦國。

李昴英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以後的諸侯國中,國君下有卿、大夫十三*級,“大夫”世襲,且有封地。後來大夫成為一般任官職者的稱呼

孤之過也,大夫何罪。——《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一線

見“ 一線 ”。

亦作“ 一綫 ”。1.一根線,亦形容細長如線。 唐 杜甫 《至日遣興》詩之一:“何人錯憶窮愁日,愁日愁隨一線長。”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稽天之潦,不能終朝,而一線之溜可以潦石者,一與不一故也。” 元 薩都剌 《鸚鵡曲》:“覺來粉汗濕香臉,一線新紅枕痕淺。” 明 唐寅 《曉起圖》詩:“曉鴉無數盤旋處,緑樹枝頭一線紅。” 毛澤*東 《菩薩蠻·黃鶴樓》詞:“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2).比喻相承或相關事物之間的脈絡。《東周列國志》第六一回:“ 尹公佗 學射於 庾公差 , 公差 又學射於 公孫丁 ,三人是一線傳授。”《續資治通鑑·宋理宗紹定四年》:“毋竝進君子小人以為色荒,毋兼容邪説正論以為皇極,以培養國家一線之脈,以救生民一旦之命。” 清 宋潛虛 《徐節婦傳》:“彼公侯將相跨州連郡,曾未有一如 徐 氏婦者,抱三尺之孤,挽一線之緒,而使之復興,豈不悲哉!”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三章第四節:“其學界為螺線形,雖千變萬化,殆皆一線所引也。”

(3).形容極其細微。 金 元好問 《自題寫真》詩:“東塗西抹竊時名,一線微官悞半生。” 清 曹寅 《重題晚研跋後兼傷懷南洲》詩之三:“酒邊花外打乖人,劫後剛回一線春。” 梁啓超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若是乎兩 漢 之以著述鳴者,惟 江都 龍門 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 艾蕪 《人生哲學的一課》:“這是一線生機,我記好街名廠名就去了。”

(4).第一線。指作戰的最前線,亦指從事實際工作的基層。

李昴英名句,肇慶府倅王庚應平反廣府帥司冤獄詩以紀其事名句

詩詞推薦

豈無賢大夫,留此一線脈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