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黻的《和南澗叔見寄》
全文:
五年風雨別,家信憶浮沈。
獨隱金仙屋,誰明鐵漢心。
粵鄰蠻瘴惡,蜀急客憂深。
此地無黃犬,朝朝說寄音。
參考注釋
風雨
(1).風和雨。 宋 蘇軾 《次韻黃魯直見贈古風》之一:「嘉穀臥風雨,稂莠登我場。」《醒世恆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風雨蕭蕭夜正寒,扁舟急槳上危灘。」
(2).颳風下雨。《書·洪範》:「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視覓,天輒風雨,嶺震雲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難和惡劣的處境。《漢書·朱博傳》:「﹝ 朱博 ﹞稍遷為功曹,伉俠好交,隨從士大夫,不避風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實上 愫方 哀憐他,沉默地庇護他,多少憂煩的事隱瞞著他,為他遮蔽大大小小無數次的風雨。」參見「 風雨如晦 」。
(4).比喻紛紛的議論和各種各樣的傳說。《文匯報》1992.2.15:「 周 余 離婚,被毫不留情的新聞界大肆渲染,重筆濃墨,鬧得滿城風雨。」參見「 滿城風雨 」。
家信
往返家中的信函
浮沈
亦作「 浮沉 」。1.古代一種祭河川的儀式。《爾雅·釋天》:「祭川曰浮沉。」 郭璞 註:「投祭水中,或浮或沉。」
(2).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 唐 李紳 《溯西江》詩:「孤棹自遲從蹭蹬,亂帆爭疾競浮沉。」 艾青 《魚化石》詩:「在浪花里跳躍,在大海里浮沉。」
(3).隨波逐流。謂追隨世俗。《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袁盎 病免居家,與閭里浮沉,相隨行,鬭雞走狗。」《舊唐書·裴度傳》:「﹝ 度 ﹞及晚節,稍浮沉以避禍。」 宋 司馬光 《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銘》:「然不能與世浮沉,平視貴要。」 清 龔自珍 《對策》:「其仕也,餘力及之而已,浮沉取容,求循資序而已。」
(4).喻升降、盛衰、得失。 漢 班倢伃 《搗素賦》:「佇風軒而結睇,對愁雲之浮沉。」 三國 魏 曹植 《七哀詩》:「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文選·王僧達<答顏延年>詩》:「結游略年義,篤顧棄浮沉。」 李善 註:「 高誘 《淮南子》注曰:『浮沉,猶盛衰也。』」 唐 劉復 《出東城》詩:「一為浮沉隔,會合殊未央。」《明史·文苑傳四·李維楨》:「﹝ 維楨 ﹞浮沉外僚,幾三十年。」 茅盾 《子夜》八:「好計策!不是十年宦海浮沉,磨老了的,就想不出來。」
(5).埋沒;沉淪。 宋 蘇軾 《與人書》之二:「君自名臣子,才美漸著,豈復久浮沉里中?」 明 宋濂 《故紹興路總管府金府君墓碣》:「吾掌腴且厚如此,肯浮沉田閒乎?」 清 陸嵩 《贈龔藍生》詩:「浮沉下位不得志,眼看時事動憤懣。」
(6).出現和消失。 漢 陸賈 《新語·道基》:「天氣所生,神靈所治,幽閒清浄,與神浮沉。」 周立波 《第一夜》:「蒙矓里,許多的幻影在前面浮沉。」
(7).指書信未送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殷羨 作 豫章郡 太守。臨去,都下人因寄百計函書。既至 石頭 ,悉擲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 殷洪喬 不能作致書郵!』」後稱書信未送到為「浮沉」。 清 孫枝蔚 《淮瀆廟樓寓作》詩:「 揚州 雖咫尺,書信易浮沉。」
劉黻名句,和南澗叔見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