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善括的《追和外舅郭倅定香院題詩》
全文:
我家冰清酒星魄,倏忽筆下驅雷風。
萬里去家煙瘴里,一行作吏簿書中。
高才不許在廊廟,仙跡且復歸瀛蓬。
聲容杳杳水天闊,目斷波底斜陽紅。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聲容
(1).聲音容貌。 唐 韓愈 《答李秀才書》:“今者辱惠書及文章,觀其姓名, 元賔 之聲容,恍若相接。”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靈駕發引輓歌詞》之一:“聲容彌宇宙, 浯 石不勝鐫。” 清 蔣士銓 《<空谷香>自序》:“乃度事勢,揣聲容,譜為《空谷香傳奇》凡三十篇。”
(2).猶言聲調。亦指聲勢。 明 李東陽 《中元謁陵遇雨記》:“《韶》, 舜 樂也。 舜 作《簫韶》,極聲容之盛。” 章龍 《山東民眾的革命潮流》:“希望 山東 商人們更為進一步的奮鬥,造成波瀾壯闊的民眾革命的聲容。”
(3).指歌妓。 清 孔尚任 《桃花扇·罵筵》:“出身希貴寵,創業選聲容,《後庭花》又添幾種。”
杳杳
(1).昏暗貌。《楚辭·九章·懷沙》:“眴兮杳杳,孔靜幽默。”《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 宋 歐陽修 《和徐生假山》:“陰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陽兮載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長夜,患吾心兮若焦。”
(2).幽遠貌。《楚辭·九章·哀郢》:“ 堯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興祖 補註:“杳杳,遠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詩:“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體變》:“若後之變者,則萬年浩蕩,杳杳無涯,不可以耳目之私測之矣。”
(3).猶渺茫。 唐 許渾 《韶州驛樓宴罷》詩:“簷外千帆背夕陽,歸心杳杳鬢蒼蒼。” 元 李裕 《次宋編修顯夫南陌詩四十韻》:“美人何杳杳,良夜獨漫漫。” 魯迅 《書信集·致李霽野》:“我現在正在整理《小約翰》的譯稿,至快須下月初頭才完,倘一間斷,就難免因此放下,再開手就杳杳無期了。”
(4).猶隱約,依稀。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吾昨夜夢遊月宮,諸仙娛予以上清之樂……其曲楚楚動人,杳杳在耳。” 宋 蘇軾 《伏波將軍廟碑》:“自 徐聞 渡海適 朱崖 ,南望連山,若有若無,杳杳一髮耳。”《天雨花》第一回:“珮聲杳杳人何處,日色銜山我也行。”
水天
水與天。多指水天交接處。 唐 白居易 《宿湖中》詩:“水天向晚碧沉沉,樹影霞光重疊深。” 元 張翥 《憶吳興》詩:“半山塔寺藏雲樹,繞郭樓臺住水天。” 明 王思任 《游洞庭山記》:“晚乃泊於 韓村 之湖口,大月點空,滿天作青火色。放眼五百里一斂,而水天之白未盡。” 丁玲 《記游桃花坪》:“我站在船頭上,靠著篷邊,我極目望著水天交界的遠處。” 劉白羽 《長江三日·十一月十七日》:“水天極目之處,灰濛濛的遠山展開一卷清淡的水墨畫。”
目斷
猶望斷。一直望到看不見。 唐 丘為 《登潤州城》詩:“鄉山何處是,目斷 廣陵 西。” 宋 晏殊 《訴衷情》詞:“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無語憑闌乾,目斷行雲。” 王季思 校註:“目斷,猶雲望斷。” 清 陳維崧 《望湘人·寓樓微雪詠隔垣所見》詞:“枉目斷瑤堦,難遞 飛瓊 音信。”
斜陽
黃昏前要落山的太陽
趙善括名句,追和外舅郭倅定香院題詩名句
名句推薦
一等壺中人不老,下方鵬鷃亦逍遙
釋寶曇《錢德遠判縣與母同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