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司馬光的《柳枝詞十三首》
全文:
舞腰繽紛長樂東,柳間悵飲送春風。
請君試望邯鄲道,青門裊裊徹新豐。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邯鄲道
比喻虛幻之路。 宋 王安石 《漁家傲》詞:“貪夢好,茫然忘卻 邯鄲 道。” 元 秦簡夫 《東堂老》第一折:“則他那經營處,恨不的佔盡了利名場,全不想到頭時,剛落得個 邯鄲 道。” 元 張可久 《清江引·丹房早起》曲:“翠蓬一壺天地小,又是 邯鄲 道。” 張恭 《獄中口占》:“似聞昨日 邯鄲 道,最是 盧生 未得閒。”參見“ 邯鄲夢 ”。
青門
(1). 漢 長安城 東南門。本名 霸城門 ,因其門色青,故俗呼為“青門”或“青城門”。《三輔黃圖·都城十二門》:“ 長安 城東,出南頭第一門曰 霸城門 。民見門色青,名曰 青城門 ,或曰 青門 。門外舊出佳瓜, 廣陵 人 召平 為 秦 東陵侯 , 秦 破,為布衣,種瓜 青門 外。”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六:“昔聞 東陵瓜 ,近在 青門 外。”
(2).泛指京城東門。 宋 王禹偁 《送榮禮丞赴宋都序》:“青門曉晴,皇華啟行。”
(3).泛指退隱之處。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聞系》:“ 青門 豪邁, 終南 瀟灑,心驚賓雁雙翰,目斷孤雲一帶。” 清 汪懋麟 《送高念東少司寇予告歸里和司農公韻》之二:“不畏西風更障塵, 青門 回首得閒身。” 沉礪 《感懷》詩之八:“忘機 白社 閒揮麈,息影 青門 學種瓜。”
(4). 漢 青門 外有 霸橋 ,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見《三輔黃圖·橋》。後因以“青門”泛指遊冶、送別之處。 南朝 梁 何遜 《車中見新林分別甚盛》詩:“ 金谷 賓游盛, 青門 冠蓋多。” 唐 鄭嵎 《津陽門詩》:“ 青門 紫陌多春風,風中數日殘春遺。” 宋 趙令畤 《清平樂》詞:“去年紫陌 青門 ,今宵雨魂雲魂。” 清 方文 《留別吳錦雯》詩:“ 青門 有垂柳,煩爾寄相思。”
(5).猶東郭,東郊。古時為叢葬之處。語本《孟子·離婁下》:“卒之東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餘。”因借指墓地。《梁書·昭明太子統傳》:“五月庚寅,葬 安寧陵 ,詔司徒左長史 王筠 為哀冊,文曰:……背絳闕以遠徂,轥青門而徐轉。” 唐 王渙 《悼亡》詩:“今日青門葬君處,亂蟬衰草夕陽斜。”
(6).指 宋 時 杭州 東青門 ,俗呼 菜市門 。 宋 姜夔 《念奴嬌·毀舍後作》詞:“獠女供花,傖兒行酒,臥看 青門 轍。” 夏承燾 注引 潛說友 《鹹淳臨安志》:“城東 東青門 ,俗呼 菜市門 。”
(7).曲名。 唐 李賀 《黃頭郎》詩:“玉瑟調《青門》,石雲濕黃葛。” 王琦 匯解:“《青門》,疑是曲名。” 姚文燮 註:“《青門》,曲名。”
裊裊
(1) 形容煙氣繚繞升騰
裊裊浮航金畫龍。——溫庭筠《台城曉朝曲》
青煙裊裊
(2) 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擺動
垂楊裊裊
(3) 形容聲音延長不絕,宛轉悠揚
餘音裊裊
(4) 體態柔美的樣子
裊裊素*女
新豐
(1).縣名。 漢高祖 七年置, 唐 廢。治所在今 陝西省 臨潼縣 西北。本 秦 驪邑 。 漢高祖 定都 關中 ,其父太上皇居 長安 宮中,思鄉心切,鬱鬱不樂。 高祖 乃依故鄉 豐邑 街里房舍格局改築 驪邑 ,並遷來 豐 民,改稱 新豐 。據說士女老幼各知其室,從遷的犬羊雞鴨亦競識其家。太上皇居 新豐 ,日與故人飲酒高會,心情愉快。後乃用作新興貴族游宴作樂及富貴後與故人聚飲敘舊之典。 南朝 宋 鮑照 《數名詩》:“五侯相餞送,高會集 新豐 。” 南朝 陳後主 《長安道》詩:“遊蕩 新豐 里,戲馬 渭橋 傍。” 唐太宗 《重幸武功》詩:“列筵歡故老,高宴聚 新豐 。” 清 嚴遂成 《歌風台》詩:“雞犬 新豐 樂故鄉,萬歲千秋魂渺茫。”
(2).鎮名。在今 江蘇省 丹徒縣 ,產名酒。詩文中用以泛指美酒產地。 南朝 梁武帝 《登江州百花亭懷荊楚》詩:“試酌 新豐 酒,遙勸 陽臺 人。” 唐 李白 《敘舊贈江陽宰陸調》詩:“多酤 新豐 醁,滿載 剡溪 船。”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新豐》:“ 丹徒縣 有 新豐鎮 。 陸游 《入蜀記》:‘六月十六日,早發 雲陽 ,過 夾岡 ,過 新豐 。小憩。’ 李白 詩云:‘南國 新豐 酒, 東山 小妓歌。’又 唐 人詩云:‘再入 新豐 市,猶聞舊酒香。’皆謂此,非 長安 之 新豐 也。”
司馬光名句,柳枝詞十三首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