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春怡怡,萬柳枝娜娜

梅堯臣依韻和永叔子履冬夕小齋聯句見寄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梅堯臣的《依韻和永叔子履冬夕小齋聯句見寄》

全文:
遙知夜相過,對語冷無火。
險辭斗尖奇,凍地抽筍笴。
唫成欲寄誰,談極唯思我。
學術窮後先,文字少許可。
敢將蠡測海,有似脂出輠。
必餓嘗見憂,此病各又果。
弊駕當還都,重門不須鏁。
到時春怡怡,萬柳枝娜娜
定應人折贈,只恐絮已墮。
行橐且不貧,明珠藏百顆。

梅堯臣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梅堯臣到時春怡怡,萬柳枝娜娜書法作品欣賞
到時春怡怡,萬柳枝娜娜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到時

(1).到達之時。 唐 白居易 《和韋庶子<遠訪赴宴未夜先歸>之作兼呈裴員外》詩:“到時常晚歸時早,笑樂三分校一分。”

(2).到那時候。 唐 於鵠 《送唐中丞入道》詩:“到時漫髮春泉里,猶夢紅樓簫鼓聲。”

(3).到了預定時間。如:到時不候。

怡怡

形容喜悅歡樂的樣子

融融怡怡。——唐· 李朝威《柳毅傳》

柳枝

(1).柳樹的枝條。 唐 岑參 《送懷州吳別駕》詩:“ 灞上 柳枝黃,壚頭酒正香。” 元 貫雲石 《殿前歡》曲:“夜啼烏,柳枝和月翠扶疎。”《紅樓夢》第二六回:“不期這一哭,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鳥栖鴉,一聞此聲,俱‘忒楞楞’飛起遠避,不忍再聽。” 巴金 《抹布集·第二的母親》:“白的衣服、紅的淨水瓶、綠的柳枝,我都記得很清楚。”

(2).古樂府曲調名。又稱《楊柳枝》。 後蜀 何光遠 《鑒誡錄·亡國音》:“《柳枝》者,亡 隋 之曲。 煬帝 將幸 江都 ,開 汴河 ,種柳……有是曲也。” 宋 張先 《武陵春》詞:“看著嬌妝聽《柳枝》,人意覺春歸。”

(3).詞調名。又稱《楊柳枝》。蓋由樂府橫吹曲《折揚柳》演變而來。有三體:(1)單調,二十八字,四句,句七字。平韻。形似七言絕句,聲律較靈活,平仄不拘定。 前蜀 牛嶠 《柳枝》詞五首即用此調。(2)雙調,四十字。上、下片各以七、三、七、三字為句。平韻。 前蜀 張泌 《柳枝》詞即三、七、三字為句,共三十二實字;另在第一、二、四句之下各加和聲(亦稱“ 和歌 ”)“柳枝”,共十二虛字,合為四十四字。參閱 清 萬樹 《詞律》卷一。

(4).詞曲歌唱時的和聲,無義。 宋 朱敦儒 《柳枝》詞:“ 江 南岸(柳枝), 江 北岸(柳枝),折送行人無盡時,恨分離(柳枝)。酒一杯(柳枝),淚雙垂(柳枝),君到 長安 百事違,幾時歸(柳枝)!”

(5).侍姬名。 唐 韓愈 侍姬之名。 宋 陳師道 《後山詩話》:“﹝ 韓愈 ﹞老有二妓,號 絳桃 、 柳枝 。”

(6).侍姬名。 唐 白居易 侍姬 小蠻 善舞,腰似柳枝, 樊素 善歌《楊柳枝》,因以為兩人的暱稱。 唐 白居易 《別柳枝》詩:“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 唐 白居易 《對酒有懷寄李十九郎中》詩:“往年江外拋 桃葉 ,去歲樓中別 柳枝 。”自註:“ 樊 蠻 也。”

娜娜

(1).細長而柔弱貌。 宋 梅堯臣 《依韻和永叔子履冬夕小齋聯句見寄》:“到時春怡怡,萬柳枝娜娜;走應人折贈,只恐絮已墮。”

(2).飄動貌。 宋 蘇轍 《次韻王鞏元日》:“春風娜娜還吹霰,歲事駸駸已發機。”

梅堯臣名句,依韻和永叔子履冬夕小齋聯句見寄名句

詩詞推薦

到時春怡怡,萬柳枝娜娜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