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何斯舉

作者:李彭 朝代:宋代

寄何斯舉原文

傳詩句句爛生光,妙手殷紅入象床。

本自奉常參定脈,定從儋耳悟神方。

玉花自合歸天廄,黃鵠應須下建章。

見說年來真欲隱,轉身一路直須強。

詩詞問答

問:寄何斯舉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寄何斯舉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寄何斯舉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陽韻

參考注釋

詩句

詩的句子。亦泛指詩。 唐 韓愈 《和侯協律詠筍》:“ 侯生 來慰我,詩句讀驚魂。” 元 薩都剌 《登北固山無傳上人小樓》詩:“百年詩句里, 三國 酒杯間。” 郭小川 《把家鄉建成天堂》詩:“我的詩句是戰鼓。要永遠永遠催動你們前進。”

生光

指日食或月食過程中的一種位置關係,即地球陰影和月亮圓面或月亮陰影和太陽圓面第二次內切,也指發生這種位置關係的時刻。生光發生在食甚之後

妙手

技能高超的人

殷紅

發黑的紅色

殷紅的血跡

血流殷地。——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象床

亦作“ 象牀 ”。象牙裝飾的床。《戰國策·齊策三》:“ 孟嘗君 出行國,至 楚 ,獻象床。” 鮑彪 註:“象齒為床。”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舞歌辭》之二:“象牀瑤席鎮犀渠,雕屏匼匝組帷舒。” 唐 李賀 《惱公》詩:“象床緣素柏,瑤席捲香蔥。”《剪燈餘話·洞天花燭記》:“自非女與壻對坐象床,斷不能辨其孰為新婦也。”

自奉

自己日常生活享用

自奉甚儉

常參

(1).群臣每日於前殿朝見皇帝,稱常參。 唐 張籍 《早朝寄白舍人嚴郎中》詩:“常參班裡人猶少,待漏房前月欲西。”《新五代史·雜傳·李琪》:“ 唐 故事,天子日御殿見羣臣,曰常參。”

(2).泛指定期入朝為常參。 宋 梅堯臣 《夢後寄歐陽永叔》詩:“不趁常參久,安眠向舊溪。”後屬員依一定時間謁見上官亦稱常參。

(3).屬員依一定時間謁見上官亦稱常參。

定從

訂立合縱的盟約

遂定從於殿上。——《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儋耳

(1).一種古代西南方少數民族的風俗。雕鏤其頰,皮連耳廓,分為數支,下垂至肩,作為妝飾。《後漢書·西南夷傳·哀牢》:“ 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帥自謂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則至肩而已。” 唐 張說 《宋公遺愛碑頌》:“雖有文身鑿齒,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館水,種落異俗而化齊,言語不通而心喻矣。”參閱《後漢書·明帝紀》 李賢 注。

(2).古代北方國名。《山海經·大荒北經》:“有 儋耳 之國, 任 姓, 禺號 子,食穀。”

(3).古代南方國名。又名 離耳 。 漢 元鼎 六年內屬,稱 儋耳郡 。在今 海南島 儋縣 。《史記·貨殖列傳》:“ 九疑 蒼梧 以南至 儋耳 者,與 江 南大同俗,而 楊 越 多焉。”《文選·左思<吳都賦>》:“ 儋耳 黑齒 之酋, 金鄰 象郡 之渠。” 劉逵 註:“ 儋耳 人鏤其耳匡。” 唐 沉佺期 《初達驩州》詩:“水行 儋耳 國,陸行 雕題 藪。” 宋 蘇軾 《桄榔庵銘》:“ 東坡居士 ,謫於 儋耳 。” 清 管掄 《蠻中作》詩:“從來聖世要荒外, 儋耳 龍場 自有人。”《說文·耳部》“聸,垂耳也。從耳詹聲。南方有 聸耳國 ” 清 段玉裁 註:“古祇作‘耽’,一變為 聸耳 ,再變則為 儋耳 矣。”

神方

(1).神奇的方術。《晉書·藝術傳·吳猛》:“﹝ 吳猛 ﹞年四十,邑人 丁義 始授其神方。”《晉書·藝術傳論》:“或假靈道訣,或受教神方,遂能厭勝禳災,隱文彰義。”

(2).謂仙方,驗方。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指 鹹池 而一息,望瑤臺而高騁;匪爽言以自姱,冀神方之可請。” 唐 方乾 《題龍瑞觀兼呈徐尊師》詩:“世人莫識神方字,仙鳥偏棲藥樹枝。”《 * 詞話》第五四回:“神方得自 蓬萊島 ,詠訣傳從 少室君 。” 老舍 《駱駝祥子》十九:“到 娘娘廟 ,她求了個神方:一點香灰之外,還有兩三味草藥。”

玉花

(1).指華麗的花紋裝飾。 北周 庾信 《鏡賦》:“玉花簟上,金蓮帳里。”

(2).玉雕的花。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古蹟·桐柏宮》:“又 吳越國 王所捨銅像天尊十位……玉花八株,銅三清像,金銀字經二百函。”

(3).白花。 宋 楊萬里 《萬安出郭早行》詩:“玉花小朶是山礬,香殺行人只欲顛。”

(4).比喻閃爍的光芒。 唐 李賀 《平城下》詩:“別劍無玉花,海風斷鬢髮。” 王琦 匯解:“玉花,謂劍光明潔有同玉色。”

(5).比喻水花。 宋 蘇軾 《戲作放魚》詩:“縱橫爭看銀刀出,瀺灂初驚玉花碎。” 清 查為仁 《蓮坡詩話》二六引無名氏詩云:“坐愛春泉響翠微,玉花吹溼薜蘿衣。”

(6).比喻雪花。 宋 蘇舜欽 《小酌》詩:“寒雀喧喧滿竹枝,驚風淅瀝玉花飛。” 宋 陸游 《九月十六日夜夢覺而有作》詩:“朔風捲地吹急雪,轉盼玉花深一丈。” 元 陳浮 《江天暮雪》詩:“長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7).指玉花驄。 唐 杜甫 《丹青引》:“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嚮。” 宋 蘇軾 《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乾馬》:“ 元狩 虎脊聊可友, 開元 玉花何足奇。”

自合

(1).自應;本該。 宋 陸游 《落梅》詩之二:“過時自合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明 劉基 《孤兒行》:“人生一世為弟兄,同根自契約枯榮。” 清 張佩綸 《論閨秀》詩之四:“ 倢伃 怨較 昭君 怨,自合清才讓 令嫻 。”

(2).自然契合。 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聖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歸天

死的婉辭

那妖精不經打,三五棒便歸天了

黃鵠

(1).鳥名。《商君書·畫策》:“黃鵠之飛,一舉千里。” 唐 杜甫 《秋興》詩之六:“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檣起白鷗。”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媒合》:“一個將青蛾來燎火,且過眼前;一個見黃鵠而關弓,不知背後。”

(2).比喻高才賢士。《文選·屈原<卜居>》:“寧與黃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 劉良 註:“黃鵠,喻逸士也。” 唐 韓愈 《南山有高樹行贈李宗閔》:“黃鵠據其高,眾鳥接其卑。” 錢仲聯 集釋引 陳沆 曰:“黃鵠謂 元稹 、 李紳 也。” 清 曹寅 《赴淮舟行雜詩》之六:“失藪哀鴻叫,摶空黃鵠勞。”

(3).指 漢高祖 劉邦 所作《鴻鵠歌》。 晉 葛洪 《抱朴子·逸民》:“﹝ 漢高帝 ﹞雖飢渴四皓而不逼也,及太子卑辭致之,以為羽翼,便敬德矯情,惜其大者,發《黃鵠》之悲歌,杜婉妾之覦覬,其珍賢貴隱,如此之至也。” 清 王端履 《重論文齋筆錄》卷一:“願歌《黃鵠》三千歲,移得金莖五百年。” 金一 《文學上之美術觀》:“加以《大風》、《黃鵠》、《落葉哀蟬》,或步燕歌,或循騷旨,無詔伶人,自成絶調。”

(4). 漢 江都王 建 女 細君 所作之歌。《漢書·西域傳下·烏孫國》:“昆莫年老,語言不通,公主( 江都王 建 女 細君 )悲愁,自為作歌曰:‘……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唐 李德裕 《討回鶻制》:“ 太和公主 居處不同,情義久絶,懐土多畏,亟聞《黃鵠》之歌,失位自傷,寧免緑衣之嘆,念其羈苦,常軫朕心。” 唐 杜甫 《留花門》詩:“公主歌《黃鵠》,君王指白日。”後以“黃鵠”指離鄉的遊子。 明 高啟 《甪里村》詩:“紫芝日已老,黃鵠何時還?”

(5).據 漢 劉向 《列女傳》載: 魯 陶嬰 少寡, 魯 人聞其義,將求焉。 嬰 聞之,乃作歌明己之不更二也。其歌曰:“悲黃鵠之早寡兮七年不雙。”後指婦女的守節不嫁和空閨寂寞。 明 汪廷訥 《種玉記·互醋》:“我流落邊關,若不回時只恐你終啣黃鵠哀。淚空垂,冷落鴛幃日易西。” 清 陳維崧 《麥秀兩岐·為周貞女題詞》詞:“既許驅金犢,便合歌《黃鵠》。”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早歲吟《黃鵠》,顛連四十春,懷貞心比鐵,完節鬢如銀。”

(6).山名。參見“ 黃鵠山 ”。

應須

(1).應當;應該。 唐 杜甫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 宋 張孝祥 《念奴嬌》詞:“人物應須天上去,一日君恩三接。”《老殘遊記》第十回:“你既明白這個道理,應須知道好即是壞,壞即是好,同那月球的明暗,是一個道理。”

(2).一應所需。《資治通鑑·唐肅宗至德元載》:“以御史中丞 裴冕 兼左庶子, 隴西郡 司馬 劉秩 試守右庶子……應須士馬、甲仗、糧賜等,並於當路自供。”

建章

見“ 建章宮 ”。

見說

(1).告知,說明。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三:“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見説來意,並問此是何處。”

(2).猶聽說。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見説 蠶叢 路,崎嶇不易行。”《初刻拍案驚奇》卷八:“今日見説,卻記得你前年間曾言 蘇州 所遇,果非虛話了。” 清 李漁 《蜃中樓·離愁》:“見説紅顏薄命,不信今生心兒願兒果得盈。”

轉身

轉過身子看後面或側面的東西;轉過身來

轉身對著門

一路

(1) 在整個的行程中;沿路

一路領先

一路奇景。——《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一路逐隊而行。——《廣東軍務記》

(2) 貫穿旅程

一路多保重

(3) 同一類

一路貨

(4) 同一方向進行,走同樣路

咱們是一路嗎?

(5) 一起(來、去、走)

我與他一路來的

(6) 一列

成一路縱隊齊步走

直須

(1).應當;應。 唐 杜秋娘 《金縷衣》詩:“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宋 歐陽修 《朝中措》詞:“行樂直須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宋 王安石 《和王司封會同年》詩:“直須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痴絕》:“﹝天下事﹞若復件件認真,爭競何已!故直須以痴趣破之。”

(2).竟至於;還要。《三國演義》第五四回:“ 孔明 變色曰:‘ 子敬 好不通理,直須待人開口!’”

詩詞推薦

寄何斯舉原文_寄何斯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