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年迫懸車,奏莫屢濡筆

蘇轍罷提舉太平宮欲還居潁川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轍的《罷提舉太平宮欲還居潁川》

全文:
避世山林中,衣草食芋栗。
奈何處朝市,日耗太倉積。
中心久自笑,公議肯相釋。
終然幸寬政,尚許存寄秩。
經年汝南居,久與茅茨隔。
祠官一掃空,避就兩皆失。
父子相攜扶,里巷行可即。
屋敝且圬牆,蝗余尚遺粒。
交遊忌點染,還往但親戚。
閉門便衰病,杜口謝彈詰。
餘年迫懸車,奏莫屢濡筆
籍中顧未敢,爾後儻容乞。
幽居足暇豫,肉食多憂栗。
永懷城東老,未盡長年術。

蘇轍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蘇轍餘年迫懸車,奏莫屢濡筆書法作品欣賞
餘年迫懸車,奏莫屢濡筆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餘年

暮年;晚年

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 仇兆鰲 註:“即所謂在德不在險。”參見“ 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淮南子·天文訓》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輓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 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白*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舊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 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

(5).指隱居不仕。《後漢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老。” 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

濡筆

謂蘸筆書寫或繪畫。《新唐書·百官志二》:“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筆,皆即坳處,時號螭頭。”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七六:“東南不可無斯樂,濡筆親題第四園。” 清 劉珊 《插秧詞》:“縣官濡筆報風雨,一燈夜剔三易稿。”

蘇轍名句,罷提舉太平宮欲還居潁川名句

詩詞推薦

餘年迫懸車,奏莫屢濡筆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