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蘇轍的《還潁川》
全文:
昔賢仕不遇,避世游金馬。
嗟我獨何為,不容在田野。
欹區寄汝南,落泊反長社。
東西俱畏人,何適可安者。
故廬已荊榛,遺蹟但松檟。
頹齡迫衰暮,舊物一已舍。
安能為妻孥,辛苦問田舍。
平生事瞿曇,心外知皆假。
歸休得溟渤,坐受百川瀉。
何人實造物,未聽相陶冶。
參考注釋
故廬
舊居。 唐 劉言史 《聞崔倚旅葬》詩:“遠客那能返故廬, 蒼梧 埋骨痛何如!” 宋 范成大 《次韻宗偉溫伯》:“一塵不立渾輸我,即境心安是故廬。”
荊榛
(1).亦作“ 荊蓁 ”。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 三國 魏 曹植 《歸思賦》:“城邑寂以空虛,草木穢而荊榛。”一本作“ 荊蓁 ”。 唐 李白 《古風》之一:“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金 元好問 《續小娘歌》之七:“傷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荊榛不見人。” 清 吳偉業 《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詩:“三江風月尊前醉,一郡荊榛笛里聲。”
(2).謂沒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錦箋記·聞訃》:“閨中何意,半道荊蓁,情隔雲泥。”
(3).比喻艱危,困難。《舊唐書·宦官傳·楊復恭》:“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 元 許謙 《馮公嶺》詩:“胸中芥蒂未盡去,須信坦道多荊榛。”
(4).比喻惡人。 元 麻革 《過陝》詩:“豺狼滿地荊榛合,目斷 中條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賦》:“未許其冠帶春秋,遂至夫荊榛天地。” 清 厲鶚 《東城雜記·陳御史元倩》:“手披荊榛,身御魑魅。” 周實 《民立報出版日祝賦》詩:“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荊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射策》:“笑譚之頃,便起荊榛。”
遺蹟
前人留下的痕跡
瞻顧遺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蘇轍名句,還潁川名句
名句推薦
蘆華白,蓼華紅,溪邊脩竹碧煙籠
釋圓智《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