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柳永的《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艷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鬥草踏青。人艷冶、遞逢迎。向路傍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名句書法欣賞
譯文和注釋
譯文
桐樹花開絢麗爛漫,一陣疏雨剛過,郊外一片晴明清新,如同洗過一般。艷麗的紅杏林猶如燃燒的火焰,淺紅色的緗桃花裝扮著郊野,美景似畫屏。清明踏青的人們傾城空巷而出,全都為游賞名勝而去。人們縱馬駕車奔向遠郊。暖風中吹來陣陣繁密清脆的管弦樂聲,千家萬戶競相奏起新穎美妙的音樂。
遠郊佳麗如雲。踏青隊伍里,少女們採花鬥草,艷麗妖冶的歌女遞身迎合、不停地招呼交往。對面路旁到處可見遺簪墜珥的歡飲不拘形跡之人,盛裝美女更是縱橫遍野。面對如此眾多佳麗,歡愛之情油然而生。縱情暢飲,陶然大醉如玉山傾倒。拚著明日醉臥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
注釋
幰(xiǎn):音顯,車上帷幔。
踏青:春季郊遊。秦味芸《月令粹編》卷四引馮應京《月令廣義》雲“蜀俗正月初八日,踏青遊冶”,又卷五引費著《歲華紀麗譜》雲“二月二日踏青節,初郡人游賞,散在四郊”,又卷六引李淖《秦中歲時紀》雲“上巳(三月初三)賜宴曲江,都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謂之踏青履”。舊俗以清明節為踏青節。
艷冶:艷麗,猶言妖冶。
遞:驛車,驛馬。
往往:處處。
珥:音耳,古代珠玉耳飾。《倉頡篇》“珥,珠在珥也。耳璫垂珠者曰珥。”
罍:音雷。古器名,容酒或盛水用。《詩·周南·卷耳》有“我姑酌彼金罍”,《爾雅·釋器》郭璞注云“罍形似壺,大者受一斛”。
永:長,兼指時間或空間。
酲:音呈,病酒也。
簡評
《拆桐花爛漫》創作於北宋時期,詩人通過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柳永名句,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名句
名句推薦
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李毓秀《弟子規·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安上在於悅下,為己存乎利人。
房玄齡《晉書·列傳·第二十四章》寧為雞口,無為牛後。
劉向《戰國策·韓一·蘇秦為楚合從說韓王》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
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七》
詩詞推薦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