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樓鑰的《陳天成用東坡趙清獻高齋詩韻賦適齋次韻》
全文:
二公晚辭軒冕勞,兩齋莫辨適與高。
嘗登雲山仰清獻,平地著屋山周遭。
白頭日過適齋下,釣游尚想隨兒曹。
方從家舅與俱隱,野鶴誰能鳴九臯。
加我數年未納祿,解去簪紱甘同袍。
世間此事要識破,差處不可容一毫。
潁川尉仙賦長句,數雨之管煩君操。
欲追險韻繼坡老,詞鋒犀銳真吹毛。
舅家見詩勉續貂,長松想倚慙青蒿。
我本無復望祿仕,不應*招我更由敖。
參考注釋
納祿
歸還俸祿。謂辭官。《國語·魯語上》:“若罪也,則請納祿與車服而違署。” 韋昭 註:“納,歸也;祿,田邑也。” 宋 陸游 《跋<盤澗圖>》:“時予納祿已三年,居 會稽 山陰 之 三山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朱昂 ﹞晚年以工部侍郎乞骸骨……內侍傳詔各賦詩餞行。凡四十八篇,獨 李翰 長維 詩最奇絶,云:‘清朝納祿猶強健,白首還家正太平。’”
解去
解圍後離開
秦軍解去。——《史記·魏公子列傳》
簪紱
冠簪和纓帶。古代官員服飾。亦用以喻顯貴,仕宦。 唐 李頎 《裴尹東溪別業》詩:“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 宋 范仲淹 《奏上時務書》:“凡居近位,歲進子孫,簪紱盈門,冠蓋塞路。” 清 方文 《述哀》詩:“兒長粗能文,母日望簪紱。”
同袍
(1) 舊時在同個軍隊工作的人互稱。參看“袍澤”
(2) 摯友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詩·秦風·天衣》
萬里別同袍。——許渾《曉發天井關寄李師梅》
樓鑰名句,陳天成用東坡趙清獻高齋詩韻賦適齋次韻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