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高適的《贈別王十七管記》
全文:
故交吾未測,薄宦空年歲。
晚節蹤曩賢,雄詞冠當世。
堂中皆食客,門外多酒債。
產業曾未言,衣裘與人敝。
飄颻戎幕下,出入關山際。
轉戰輕壯心,立談有邊計。
雲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遞。
星空漢將驕,月盛胡兵銳。
沙深冷陘斷,雪暗遼陽閉。
亦謂掃欃槍,旋驚陷蜂蠆。
歸旌告東捷,斗騎傳西敗。
遙飛絕漢書,已築長安第。
畫龍俱在葉,寵鶴先居衛。
勿辭部曲勛,不藉將軍勢。
相逢季冬月,悵望窮海裔。
折劍留贈人,嚴裝遂雲邁。
我行將悠緬,及此還羈滯。
曾非濟代謀,且有臨深誡。
隨波混清濁,與物同醜麗。
眇憶青岩棲,寧忘褐衣拜。
自言愛水石,本欲親蘭蕙。
何意薄松筠,翻然重菅蒯。
恆深取與分,孰慢平生契。
款曲雞黍期,酸辛別離袂。
逢時愧名節,遇坎悲淪替。
適趙非解紛,游燕往無說。
浩歌方振盪,逸翮思凌勵。
倏若異鵬摶,吾當學蟬蛻。
參考注釋
飄颻
(1).風吹貌。《文選·班彪<北征賦>》:“風猋發以飄颻兮,谷水漼以揚波。” 劉良 註:“飄颻,風馳皃。” 晉 傅玄 《雜詩》:“清風何飄颻,微月出西方。” 明 何景明 《落葉哀蟬曲》:“涼風飄颻兮吹玉階,秋葉颯兮鳴蟬哀。”
(2).飄蕩;飛揚。 漢 邊讓 《章華台賦》:“羅衣飄颻,組綺繽紛。” 唐 武元衡 《寓興呈崔員外諸公》詩:“三月楊花飛滿空,飄颻十里雪如風。”《紅樓夢》第二七回:“滿園裡綉帶飄颻,花枝招展。”
(3).形容動盪、起伏。 晉 陶潛 《閒情賦》:“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颻而不安。” 唐 歐陽詹 《二公亭記》:“又釣人飄颻於左右,游禽出沒乎前後。”《明史·俞通海傳》:“有頃,六舟繞敵艦出,飄颻若游龍。”
(4).搖動;晃動。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所餘十九齒,飄颻盡浮危。”《西遊記》第七七回:“﹝ 行者 ﹞即抽身跳在寶殿尋時,忽見光彩飄颻。”
(5).飛翔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十:“焉得凌霄翼,飄颻登雲湄。” 唐 元友直 《小苑春望宮池柳色》詩:“繼續游蜂聚,飄颻戲蝶輕。” 宋 歐陽修 范仲淹 等《鶴聯句》:“頡頏紫霄垠,飄颻滄浪潯。”
(6).形容舉止輕盈、灑脫。 唐 柳泌 《玉清行》:“照徹聖姿嚴,飄颻神步徐。” 明 梁辰魚 《好事近·寄懷》套曲:“花館貯多嬌,冠當筵風度飄颻,纖歌飛處,柳外乳鶯春曉。”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掃塋遘俠》:“看他丰姿出羣,飄颻韻生,我琳瑯觸目今何幸。”
(7).流落;飄泊。《三國志·蜀志·關羽傳》“共至 夏口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隱 《蜀記》:“ 羽 勸 備 殺公, 備 不從。及至 夏口 ,飄颻 江 渚, 羽 怒曰:‘往日獵中,若從 羽 言,可無今日之困。’” 南朝 宋 鮑照 《代櫂歌行》:“羈客離嬰時,飄颻無定所。” 明 陸采 《明珠記·煎茶》:“郎年少,自分離;孤身何處飄颻。”
(8).形容馳思高遠。 晉 葛洪 《抱朴子·辭義》:“夫文章之體,尤難詳賞……明飄颻之細巧,蔽於沉深之弘邃也。” 唐 韋應物 《橫吹曲辭·長安道》:“麗人綺閣情飄颻,頭上鴛釵雙翠翹。” 清 劉大櫆 《海門鮑君墓志銘》:“蓋君之天才鴻麗,山峙泉涌,放恣飄颻,極馳騖之能,不勞紀律部伍,而自中於法度。”
(9).遙遠貌。 南朝 梁 庾肩吾 《經陳思王墓詩》:“飄颻 河 朔遠,颭飇颶風鳴。” 唐 高適 《燕歌行》:“邊庭飄颻那可度,絶域蒼茫無所有。”
(10).指縹渺貌。 唐 韋應物 《燕李錄事》詩:“近臣零落今誰在,仙駕飄颻不可期。”
戎幕
軍府;幕府。《北齊書·暴顯皮景和等傳論》:“ 皮景和 等爰自霸基,策名戎幕,間關夷險,迄於末運。” 唐 李白 《宣城送劉副使入秦》詩:“寄深且戎幕,望重必台司。” 王琦 註:“戎幕,節度使之幕府。”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左侯相之夢》:“連舉進士不第,忽遇干戈擾攘,參佐戎幕。”
出入
不符之處,差距
有出入
山際
(1).山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沁水》:“ 丹水 又東南出山,逕 鄈城 西,城在山際。” 唐 儲光羲 《臨江亭五詠》之四:“山際空為險, 江 流長自深。” 明 李夢陽 《題黃公東莊草堂》詩:“休夸水際兼山際,且醉松旁與竹旁。”
(2).山中;山間。 南朝 梁 吳均 《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簷上飛,雲從窗間出。” 唐 李白 《游泰山》詩之二:“清曉騎白鹿,直上 天門山 ;山際逢羽人,方瞳好容顏。”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紅螺山》:“山巔有潭,相傳潭中有二螺,大如斗,其色殷紅,時吐光燄,照映林木,山緣得名。 儀真 馮文卿 詩:‘……山際翠眉呈秀氣,潭中螺髻照靈巔。’”
高適名句,贈別王十七管記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