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李伯玉的《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
全文:
清時琴屏臣奸琴,琴瑟大更化。
四佞斥昕朝,一札頒丙夜。
明庭集孔鸞,清廟薦瓊斚。
堂堂西山孫,藉藉少室價。
給札承晨廬,紬琴群玉舍。
功名渠自來,迫逐不容赦。
君心政事本,治化朝廷下。
紀綱始琴闈,國本關宗社。
累章瀝忠赤,萬口齊膾炙。
邇來忠佞雜,異論淆王霸。
吳天且不容,膴仕駢姻婭。
回遹何日沮,好官從唾罵。
人方酣勢利,君獨辯奸詐。
同僚俱愧赧,灶婢亦驚訝。
官職一涕唾,名聲窮泰華。
列之紹符間,允矣陳鄒亞。
江東天一方,使者星言駕。
我亦騰氓廛,何幸寇君借。
國步正艱危,人心實憑藉。
良民困盜賊,螟蟊損禾稼。
豪姓侵細民,荊榛害桑枯。
污官混廉吏,鮑穢熏蘭麝。
少煩六轡濡,行見四輩迓。
君誠梁棟材,好與支大廈。
參考注釋
紀綱
(1).網罟的綱繩。引申為綱領。《呂氏春秋·用民》:“用民有紀有綱,壹引其紀,萬目皆起,壹引其綱,萬目皆張。為民紀綱者何也?” 唐 劉知幾 《史通·載言》:“夫方述一事,得其紀綱,而隔以大篇,分其次序,遂令披閲之者有所懵然。”
(2).法度。《書·五子之歌》:“惟彼 陶唐 ,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底滅亡。” 漢 崔瑗 《座右銘》:“世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 唐 韓愈 《雜說》之二:“善計天下者,不視天下之安危,察其紀綱之理亂而已矣。”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軍機御史》:“有闌入者,即時糾劾,然後人不敢私謁,紀綱始嚴肅焉。” 吳晗 《“一二一”慘*案與紀綱》:“政府要保持紀綱,必得先明白是誰在破壞紀綱。”
(3).起紀綱作用之人物。《荀子·堯問》:“其知至明,循道正行,足以為紀綱。” 宋 司馬光 《言張田第二狀》:“臣竊以吏者,民之紀綱。” 宋 陳亮 《酌古論·李愬》:“夫將者,三軍之紀綱也。”
(4).指州郡掾屬。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四:“時有一物,大如水牛,灰色,卑腳……郡紀綱上祠,請殺之。”
(5).特指州郡錄事參軍。 唐 劉長卿 《題元錄事開元所居》詩:“幽居蘿薜情,高臥紀綱行。” 唐 喻鳧 《送越州高錄事》詩:“官曹權紀綱,行李半舟航。”
(6).治理;管理。《國語·晉語四》:“此大夫 管仲 之所以紀綱 齊國 ,裨輔先君而成霸者也。”《漢書·武帝紀》:“二千石官長紀綱人倫,將何以佐朕燭幽隱,勸元元,厲蒸庶,崇鄉黨之訓哉?” 唐 韓愈 《送水陸運使韓侍御歸所治序》:“侍御 韓君 ,前領三縣,紀綱二州,奏課常為天下第一。”
(7).統領仆隸之人。後泛指僕人。《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秦伯 送衛於 晉 三千人,實紀綱之僕。” 杜預 註:“諸門戶僕隸之事,皆 秦 卒共之,為之紀綱。”《舊五代史·唐書·李存孝傳》:“ 梁祖 與 揆 牙兵三千為紀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長清僧》:“又年餘,夫人遣紀綱至,多所餽遺。”
(8).謀略。 元 楊暹 《西遊記》第五本第十七出:“胸襟兒紀綱,扶持得帝王。” 元 尚仲賢 《單鞭奪槊》第一折:“俺這裡雖然是有紀綱,知興敗,那裡討 尉遲 這般樣一個身材。” 元 尚仲賢 《三奪槊》第一折:“若不是 唐 元帥少年有紀綱,義伏了 徐茂公 ,禮設了 褚遂良 ,智降了 蘇定方 。”
國本
(1).立國的基礎。《禮記·冠義》:“敬冠事所以重禮,重禮所以為國本也。” 宋 陳亮 《廷對》:“正人心以立國本,活民命以壽國脈。”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辯證·元宵燈》:“招徠天下富商,以實國本。” 郭沫若 《羽書集·關於華北戰局所應有的認識》:“要強制地除掉它們吧,同樣要流血,要發出劇痛,而且‘還恐把它們的毒素逼入深部以動搖國本’。”
(2).古代特指確定皇位繼承人,建立太子為國本。《唐大詔令集·冊遂王為皇太子文》:“建立儲嗣,崇嚴國本。”《宋史·理宗紀》:“ 景獻太子 薨, 寧宗 以國本未立,選 太祖 十世孫年十五以上者教育。”
(3).指國家藏本。 唐 韓愈 《畫記》:“余少時,常有志乎茲事,得國本,絶人事而摸得之。”
宗社
宗廟和社稷,泛指國家
李伯玉名句,淳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