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學一的《送韓編修奉使朝鮮》
全文:
使臣銜命詔殊方,邊塞間關去路長。
季札素聞周禮樂,夷陬行睹漢冠裳。
旌旗曉度遼陽月,劍佩朝凌鴨綠霜。
役竣旋鑣須計日,詞垣猶待賦長楊。
參考注釋
素聞
一向聽說。《後漢書·吳漢傳》:“ 漢 素聞 光武 長者,獨欲歸心。”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烈 聞,不測何人,然素聞 虔 名,意疑之。” 唐 熊孺登 《贈侯山人》詩:“一見清容愜素聞,有人傳是 紫陽君 。”
禮樂
禮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達到尊卑有序遠近和合的統治目的。《禮記·樂記》:“樂也者,情之不可變者也;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樂統同,禮辨異。禮樂之説,管乎人情矣。” 孔穎達 疏:“樂主和同,則遠近皆合;禮主恭敬,則貴賤有序。”《呂氏春秋·孟夏》:“乃命樂師習合禮樂。” 高誘 註:“禮所以經國家,定社稷,利人民;樂所以移風易俗,盪人之邪,存人之正性。” 唐 杜甫 《秋野》詩之三:“禮樂攻吾短,山林引興長。”
夷陬
古代對少數民族居住地區之稱。《晉書·呂光等載記論》:“蕞爾夷陬,承風霧卷,宏圖壯節,亦足稱焉。”
冠裳
(1).指官吏的全套禮服。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七:“﹝ 劉子澄 ﹞守 衡陽 日,以冠裳涖事,憲使 趙民則 嘗紫衫來見。 子澄 不脫冠裳肅之, 民則 請免冠裳。 子澄 端笏肅容曰:‘戒石在前,小臣豈敢。’ 民則 皇恐,退具冠裳以見。”
(2).指穿著官服。《宋史·范應鈴傳》:“夙興,冠裳聽訟,發擿如神。”
(3).指官宦士紳。 唐 高彥休 《唐闕史·虎食伊璠》:“冠裳農賈,挈妻孥潛跡而出者,不可勝記。”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先聲》:“今日冠裳雅會,就要演這本傳奇。”
(4).指官職。 宋 范成大 《胡宗偉罷官改秩作詩送之》:“萬境何如一丘壑,幾時定解冠裳縛。”
(5).指文明、禮儀制度。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智士趨時,必在取亂侮亡之會,況削爾父母毛髮,毀我往古冠裳。” 清 莫友芝 《有感》詩之一:“臥榻事殊 南越 遠,可容鱗介溷冠裳。”
李學一名句,送韓編修奉使朝鮮名句
名句推薦
既調松下琴,復得松風和
趙汝旗《宿山隱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