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別李十一後重寄(自此後詩江州路上作)》
全文:
秋日正蕭條,驅車出蓬蓽。
回望青門道,目極心鬱郁。
豈獨戀鄉土,非關慕簪紱。
所愴別李君,平生同道術。
俱承金馬詔,聯秉諫臣筆。
共上青雲梯,中途一相失。
江湖我方往,朝廷君不出。
蕙帶與華簪,相逢是何日?
參考注釋
豈獨
難道只是;何止。《左傳·成公十六年》:“君唯不遺德刑,以伯諸侯,豈獨遺諸敝邑,敢私布之。”《莊子·胠篋》:“然而 田成子 一旦殺 齊 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並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 唐 杜甫 《有感》詩之四:“終依古封建,豈獨聽簫韶?”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四:“使朝廷與 夏國 歡好如初,生民重見太平,豈獨 夏國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黃遵憲 《四用前韻》:“豈獨 漢 唐 無此禍,五洲驚怪國人狂。”
鄉土
本鄉本土;人們出生的故鄉
鄉土氣息
以靖鄉土。——《明史》
非關
不是因為;無關。 唐 宋之問 《燕巢軍幕》詩:“非關憐翠幕,不是厭朱樓。” 明 劉基 《張子英閒止齋》詩之三:“築室在城市,而無闤闠聲。非關遠人世,慮滌境自清。” 清 李漁 《奈何天·伙醋》:“非關今日麵皮嬌,祇為當年舌太饒。”
簪紱
冠簪和纓帶。古代官員服飾。亦用以喻顯貴,仕宦。 唐 李頎 《裴尹東溪別業》詩:“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 宋 范仲淹 《奏上時務書》:“凡居近位,歲進子孫,簪紱盈門,冠蓋塞路。” 清 方文 《述哀》詩:“兒長粗能文,母日望簪紱。”
白居易名句,別李十一後重寄(自此後詩江州路上作)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