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克莊的《題倪上人詩卷》
全文:
故交歲晚各西東,解後斯人慰老窮。
莫把冠巾浼澄觀,更添鬚髮惱林公。
強牽謝客為禪客,閒伴涪翁作釣翁。
行矣余方有公事,異時儻肯訪山中。
參考注釋
冠巾
(1).冠和巾。古代用以區別士和庶人。《釋名·釋首飾》:“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亦泛指頭巾。 唐 韓愈 《送僧澄觀》詩:“向風長嘆不可見,我欲收斂加冠巾。” 明 高啟 《丁孝廉惠冠巾》詩:“知試山人服,冠巾遠寄重。”
(2).指官職。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二引 呂映薇 《簾鉤》詩:“ 嚴公 幕下憐才甚,三掛冠巾是也非。”
戴上帽子、頭巾。意謂僧人還俗或出仕。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七:“﹝ 杭 僧 思聰 ﹞挾琴游 梁 ,日登中貴人之門,久之,遂還俗,為御前使臣。方其將冠巾也, 蘇叔黨 因 浙 僧入都,送之詩曰:‘試誦《北山移》,為我招琴 聰 。’詩至,已無及矣。” 明 都穆 《都公譚纂》卷上:“僧 道衍 ,俗姓 姚氏 …… 應珍 通儒家書,兼多異術。 衍 盡得其傳,以才氣自負,欲返冠巾。”
發惱
生氣;動怒。 元 無名氏 《連環計》第四折:“ 奉先 且不要發惱,再慢慢的商議波。”《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 子瞻 ﹞若不聽受時, 佛印 就發惱起來。”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怎么為這樣的事發惱呢,我們正盼望有人指教呢。”
林公
對 晉 僧 支遁 (字 道林 )的尊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長史 嘆 林公 :‘尋微之功,不減 輔嗣 。’” 唐 耿湋 《題藏公院》詩:“古院 林公 住,疏篁近井桃。俗年人見少,禪地自知高。”
劉克莊名句,題倪上人詩卷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