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南北朝庾信的《夜聽搗衣詩》
全文:
秋夜搗衣聲。
飛度長門城。
今夜長門月。
應如晝日明。
小鬟宜粟瑱。
圓腰運織成。
秋砧調急節。
亂杵變新聲。
石燥砧逾響。
桐虛杵絕鳴。
鳴石出華陰。
虛桐采鳳林。
北堂細腰杵。
南市女郎砧。
擊節無勞鼓。
調聲不用琴。
並結連枝縷。
雙穿長命針。
倡樓驚別怨。
征客動愁心。
同心竹葉椀。
雙去雙來滿。
裙裾不奈長。
衫袖偏宜短。
龍文鏤剪刀。
鳳翼纏篸管。
風流響和韻。
哀怨聲淒斷。
新聲繞夜風。
嬌轉滿空中。
應聞長樂殿。
判徹昭陽宮。
花鬟醉眼纈。
龍子細文紅。
濕折通夕露。
吹衣一夜風。
玉階風轉急。
長城雪應闇。
新綬始欲縫。
細錦行須纂。
聲煩廣陵散。
杵急漁陽摻。
新月動金波。
秋雲泛濫過。
誰憐征戍客。
今夜在交河。
栩陽離別賦。
臨江愁思歌。
復令悲此曲。
紅顏余幾多。
參考注釋
擊節
(1).謂出使。節,符節,使者的憑證。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八》:“古之君子,遇有為之時,不能默然而止,擊節驅馳,有事四方者,蓋為斯也。”《宋書·庾登之傳》:“ 義熙 十二年, 高祖 北伐, 登之 擊節驅馳,退告 劉穆之 ,以母老求郡。於時士庶鹹憚遠役,而 登之 二三其心, 高祖 大怒,除吏名。”
(2).打拍子。 晉 左思 《蜀都賦》:“ 巴 姬彈弦, 漢 女擊節。”《晉書·樂志下》:“ 魏 晉 之世,有 孫氏 善歌舊曲, 宋識 善擊節唱和。” 唐 白居易 《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飜酒污。”
(3).形容十分讚賞。《三國志·蜀志·馬良傳》:“ 良 留 荊州 ,與 亮 書曰:‘……此乃管絃之至, 牙 曠 之調也。雖非 鍾期 ,敢不擊節。’” 宋 陳亮 《題<喻季直文編>》:“四君子者尤工於詩,余病未能學也。然皆喜為余出,余亦能為之擊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葉生》:“闈後,索文讀之,擊節稱嘆。” 茅盾 《鍛鍊》八:“‘對,對!’ 謝林甫 這番話還沒完, 王保長 已經擊節讚賞起來。”
無勞
(1).不要勞累;不用勞煩。《莊子·在宥》:“必靜必清,無勞女形,無搖女精,乃可以長生。”《儀禮·聘禮》“辯復命如聘” 漢 鄭玄 註:“自陳幣至於上介,以公賜告無勞。” 賈公彥 疏:“無勞者,勞主君出命,今君薨,不可代君出命,故知無勞也。”
(2).猶無須,不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故 河 不出圖, 夫子 有嘆,如或可造,無勞喟然。”《北史·賀若弼傳》:“ 叔寳 惶懼流汗,股慄再拜。 弼 謂曰:‘……無勞恐懼。’” 唐 杜甫 《章梓州橘亭餞成都竇少尹》詩:“預傳籍籍新京尹,青史無勞數 趙 張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歐報對於中國革命之輿論》:“此其中利害, 中國 人宜自審度,無勞外人代計。”
(3).沒有勞績。《戰國策·趙策四》:“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庾信名句,夜聽搗衣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