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千尺雪烹茶作原文
千尺雪原擬議名,名實畢竟難相爭。
譬如顛翁臨大令,真者在前終不成。
昨於泉上已喜雪,今乃泉上更喜晴。
汲泉便拾松枝煮,收雪亦就竹爐烹。
泉水終弗如雪水,以來天上潔且輕。
高下品誠定乎此,惜未質之陸羽經。
詩詞問答
問:坐千尺雪烹茶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坐千尺雪烹茶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十一部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三
2. 水以輕者為上曾制銀斗量之詳見天下第一泉記
參考注釋
千尺
極言其深、高、長。 唐 李白 《贈汪倫》詩:“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倫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為明》詩:“虬甲龍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蔭 南山 。”
雪原
遼闊的積雪平原;尤指終年積雪(如在冰川源頭處)
議名
猶議謚。 唐 獨孤及 《重議呂諲》:“議名之際,敢不闕其所疑,而録其尤者、著者,有司之職也。”
名實
名稱與實際:名實相符|深察名實。畢竟
(1) 終歸;終究;到底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亞洲畢竟是原料豐富的大陸
(2) 堅持
卜良畢竟要說明, 趙尼姑便附耳低言。——《初刻拍案驚奇》
相爭
彼此爭奪;爭鬥。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中:“相矜以知,相軋以勢,相爭以利。”《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九:“ 萬 家兩個大兒子只好眼睜睜看他使勢行兇,不敢相爭。”
譬如
(1) 舉個例子,打個比方;例如
(2) 比如,好比
天下之勢譬如一身。——宋· 蘇軾《教戰守策》
大令
(1).國家的重要法令。《國語·晉語八》:“國有大令,何故犯之?”
(2).指皇帝的詔令。《漢書·翼奉傳》:“其後連月久陰,雖有大令,猶不能復,陰氣盛矣。” 顏師古 註:“太令謂虛倉廩、開府庫之屬也。”
(3).古時縣官多稱令,後以大令為對縣官的敬稱。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下:“ 錢塘 蔡莘腴 大令任由庶常改官畿輔,三黜屢空,困躓不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六回:“前任的本縣姓 伍 ……那位 伍大令 初到任時,便發誓每事必躬必親,絶不假手書吏家丁。”
(4).指 晉 王獻之 。《晉書·王珉傳》:“﹝ 王珉 ﹞代 王獻之 為長兼中書令。二人素齊名,世謂 獻之 為‘大令’, 珉 為‘小令’。”
(5).猶言令箭。《冷眼觀》第二一回:“ 吳元愷 鎮軍親身去逮捕的,連大令都沒來得及上院請。”
在前
從前;先前
在前,他是個老師
終不成
亦作“ 終不然 ”。難道;豈能。《朱子語類》卷二一:“雖會節儉,又須著有愛民之心,終不成自儉嗇而愛不及民,如 隋文帝 之所為?” 明 李唐賓 《梧桐葉》楔子:“自古修文演武,取功名於亂世,終不然戀酒貪花,墮卻壯志。”《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及至經過庭下,只見一簇新的棺木擺著,心裡慌了道:‘終不成今日當真要打死我!’”
喜雪
猶言瑞雪。 宋 蘇軾 《和柳子玉喜雪》詩:“燈青火冷不成眠,一夜捻鬚吟喜雪。”
竹爐
亦作“ 竹罏 ”。一種外殼為竹編、內安小缽、用以盛炭火取暖的用具。 唐 杜甫 《觀李固請司馬弟山水圖》詩之一:“易簡高人意,匡牀竹火爐。” 宋 韓駒 《夜與疏山清公對語因設果供戲成長句》:“竹罏篝火曲木牀,烏柏為燭楓脂香。”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熏坑》:“時當冬月,坑火初燃……所費無多。 江 南柴灶, 閩 楚 竹爐,所需不啻什百也。” 傅尃 《重遊惠山》詩:“竹爐未改前番火,松石強如我輩頑。”
泉水
(1) 從地里湧出的水;自然泉水
(2) 從湧泉流出來的溪流
雪水
(1) 雪化成的水
(2) 混合的雪和水
以來
表示從過去某時與現在之間的這段時間
受命以來。——諸葛亮《出師表》
自唐顯慶以來。—— 清· 姚鼐《登泰山記》
天上
天空中。如:飛機在天上飛;月亮掛在天上。
高下
指高低、優劣(用於比較雙方的水平)
兩個人的技術不分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