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高適的《奉酬睢陽李太守》
全文:
公族稱王佐,朝經允帝求。
本枝疆我李,盤石冠諸劉。
禮樂光輝盛,山河氣象幽。
系高周柱史,名重晉陽秋。
華省膺推擇,青雲寵宴遊。
握蘭多具美,前席有嘉謀。
賦得黃金賜,言皆白璧酬。
著鞭驅駟馬,操刃解全牛。
出鎮兼方伯,承家複列侯。
朝瞻孔北海,時用杜荊州。
廣固才登陟,毗陵忽阻修。
三台冀入夢,四岳尚分憂。
郡邑連京口,山川望石頭。
海門當建節,江路引鳴騶。
俗見中興理,人逢至道休。
先移白額橫,更息赭衣偷。
梁國歌來晚,徐方怨不留。
豈伊齊政術,將以變澆浮。
訟簡知能吏,刑寬察要囚。
坐堂風偃草,行縣雨隨輈。
地是蒙莊宅,城遺閼伯丘。
孝王餘井徑,微子故田疇。
冬至招搖轉,天寒螮蝀收。
猿岩飛雨雪,兔苑落梧楸。
列戟霜侵戶,褰幃月在鉤。
好賢常解榻,乘興每登樓。
逸足橫千里,高談注九流。
詩題青玉案,衣贈黑貂裘。
窮巷軒車靜,閒齋耳目愁。
未能方管樂,翻欲慕巢由。
講德良難敵,觀風豈易儔。
寸心仍有適,江海一扁舟。
參考注釋
海門
海口。內河通海之處。 唐 韋應物 《賦得暮雨送李胄》:“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宋 吳琚 《酹江月·觀潮應制》詞:“晚來波靜,海門飛上明月。”《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史料·<重陽前四日山響樓憑眺書感>詩》:“驅駕洪濤羽翼振,海門無計限飛輪。”
建節
(1).執持符節。古代使臣受命,必建節以為憑信。《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天子﹞乃拜 相如 為中郎將,建節往使。”《後漢書·寇恂傳》:“今天下初定,國信未宣,使君建節銜命,以臨四方,郡國莫不延頸傾耳,望風歸命。” 唐 時,節度使或經略使受任,皆賜旌節。後亦以指大將出鎮。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五:“﹝ 楊晟 ﹞除 威勝軍 節度使,建節於 彭州 ,撫綏士民,延敬賓客洎僧道輩。” 宋 劉克莊 《沁園春·送孫季蕃吊方漕西歸》詞:“爭知道,向中年猶未,建節封侯。” 清 許承欽 《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相公昔為帝藩翰, 豫州 建節羅英雄。”
(2).樹立節操。 漢 王充 《論衡·齊世》:“有人於此,立義建節,實核其操,古無以過。”
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 江 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 宋 蘇轍 《雨中陪子瞻同顏復長官送梁燾學士舟行歸汶上》詩:“不知江路長,但覺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璣還莆田》詩:“寒風江路兼山路,落日長亭更短亭。”
(2).江邊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詩:“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
鳴騶
古代隨從顯貴出行並傳呼喝道的騎卒。有時借指顯貴。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起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 唐 高適 《東平旅遊奉贈薛太守二十四韻》:“歌謡隨舉扇,旌旆逐鳴騶。” 清 曹寅 《雨中和漁村韻》:“不掃春廳雪,鳴騶罷往來。”
高適名句,奉酬睢陽李太守名句